沈阳市于洪区情况简介(商业、房地产)
- 格式:docx
- 大小:18.61 KB
- 文档页数:5
沈阳于洪新城发展前景
沈阳于洪新城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是沈阳市的一块重要的城市发展拓展区域。
随着近年来沈阳市的快速发展,于洪新城也逐渐成为了沈阳市的核心发展地区之一。
首先,沈阳于洪新城地理位置优越,与沈阳市区相邻,交通便利。
新城毗邻沈阳市第二外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便于联通全国各地。
此外,新城还拥有地铁1号线和3号线,便利市民出行,极大提升了居住和工作的便利性。
其次,沈阳于洪新城具备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产业环境。
新城拥有辽宁省会医药科学院、辽宁省市场监督局等重要机构,聚集了大量的科研和行政资源,为新城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同时,新城还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为新城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此外,新城还拥有辽宁省第一家国际创新创业中心,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再次,沈阳于洪新城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新城内有大片的绿地和公园,还有绿色生态带贯穿其中,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与此同时,新城还经过了大规模的绿化和环境整治,大大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
最后,沈阳于洪新城还有良好的规划和开发前景。
新城规划了多个园区,包括亚洲最大的无人机产业园、文化创意园等,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投资者前来投资。
此外,新城还有多个商业中心和购物中心,满足了居民的生活和娱乐需求。
总之,沈阳于洪新城作为沈阳市的重要发展拓展区域,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随着新城的规划和开发,新城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将成为沈阳市的核心增长点和区域中心。
于洪于洪,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一个城区。
该地区是沈阳市六个城区之一,也是辽宁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于洪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在漫长的历史中,这片土地上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交流。
在明清时期,于洪地区成为了沈阳的军事重镇,为明清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
现代的于洪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区。
该地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网络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人才和企业的关注。
于洪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
该地区拥有众多知名企业,包括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等行业。
其中,沈阳第一汽车制造厂是于洪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之一,也是辽宁省的重点企业。
该厂致力于汽车制造和研发,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也出口到世界各地。
除了制造业,于洪地区的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现代化的商业中心、购物中心和餐饮场所遍布于洪地区,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消费选择。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一流的医院、学校和其他公共设施,为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医疗、教育和生活服务。
于洪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沈阳故宫位于于洪地区东部,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许多国内外游客。
此外,于洪地区还有富有历史韵味的古建筑、风景秀丽的公园和广阔的农田,都是游客不容错过的景点。
于洪地区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
该地区有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如戏曲、舞蹈、绘画和书法等。
每年,于洪地区都会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如戏剧演出、音乐会和展览等,吸引着众多文化爱好者和艺术家。
除了文化活动,于洪地区还举办各种体育赛事,如篮球、足球、排球等。
体育运动在这个城市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总之,于洪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地方。
这里拥有发达的经济、丰富的文化和艺术资源,吸引着众多人才和企业前来发展。
作为辽宁省的重要城区,于洪地区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为沈阳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天气
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辽宁省的省会,也是辽宁
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沈阳市下辖10个区,其中
之一就是于洪区。
于洪区位于沈阳市东南部,东临浑南新区,南与和平区、苏家屯区相接,西连沈河区,北接和平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于洪区的天气情况吧。
于洪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
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温凉宜人。
区内春季气温逐渐回暖,植物开始复苏,花草繁茂;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可达30摄氏
度以上,炎热潮湿;秋季气温逐渐下降,秋风送爽,是郊游和踏青的好时节;冬季寒冷干燥,时有降雪。
根据气象数据,于洪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0摄氏度左右,
年降水量约为800毫米。
具体到每个月的气温变化,1月份是
最寒冷的月份,平均气温约为-10摄氏度,有时候会下雪,天
气寒冷干燥;7月份是最炎热的月份,平均气温约为26摄氏度,多雷雨天气,天气闷热潮湿。
在于洪区,由于地处东北地区,冬季的气温往往较低,
需要做好保暖措施,特别是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更为重要。
出行时要避免滑倒,注意交通安全。
夏季炎热潮湿,需注意防暑降温,尽量减少在酷热时段的户外活动。
同时,由于气候多变,需要关注天气预报,随时调整穿衣携带物品。
总的来说,于洪区的天气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季分明,需要根据季节的特点做好相应的防御工作。
同时,天气情况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每日都需要关注最新的天气预
报,以便做出合理的安排和决策。
希望大家在于洪区的生活中,能够适应并享受这里的气候,过上健康舒适的生活。
二OO五年沈阳土地市场盘点文/王锦华一、2005年沈阳土地市场概述2005年是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大规模宏观调控的一年,作为房地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土地市场也是同样经历了风雨飘摇。
放眼观看沈阳的土地市场:基准地价的调整,土地新政的实施,宏观调控的冲击,闲置土地的整顿,房产新政的颁布……,可以说2005年沈阳的土地市场是调整的一年,是完善的一年,是逐步走向正轨的一年。
2005年沈阳市共推出土地267宗,推出土地面积1586.24万平方米(文章中所统计的数据包含市内五区,铁西区除外;浑南新区;于洪区;农业高新区;东陵区;苏家屯区,新城子区)。
成交土地119宗,成交土地面积690.65万平方米。
(文中统计数据均来自沈阳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二、土地推出与成交情况分析各月份土地推出量与成交量分析(单位:万平方米)(此处数据包含未成交土地再次推出的重复数据)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八月份的土地推出量与成交量均为全年最高。
一月份与十二月份,年头岁尾,无论土地的推出量与成交量均较少。
因为6月1日沈阳市开始实行新的基准低价体系,故五月份是沈阳市土地市场进行调整的一个月,土地的推出量与成交量均有大幅度减少。
6月份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开始对二手房交易征收营业税,同时抑制房价、控制土地出让等宏观调控政策,对开发商的开发热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是七月份土地成交量锐减的一个主要原因。
进入八月份,沈阳市政府根据沈阳市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包括保证下半年土地供应量充足,开设审批绿色通道等等,大大鼓舞了开发商的热情,因此在八月份造成了一个土地成交的高峰。
各区域土地推出量与成交量对比分析(单位:万平方米)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大东区东陵区和平区沈河区苏家屯区新城子区于洪区可以看出,在土地推出量上来看,推出面积最多的为于洪区,其次为东陵区与大东区,再次为农业高新区,而和平、皇姑、沈河区的土地推出量均较少,尤其是沈河区,土地的推出量是最少的一个区。
沈阳房价_房价趋势_买房全攻略
碧桂园银河城
小区位置:于洪新城汪河路115号
物业类型:普通住宅,别墅,商铺
主力户型:其他199-231平米一居61-63平米二居86-110平米三居113-139平米
价格:均价5200元/平方米
城区:于洪区
方位:西南二环三环间
地址:于洪新城汪河路115号
装修情况:毛坯
售楼地址:于洪新城汪河路115号
产权年限:50年
板块:于洪新城板块
付款方式:银行按揭贷款,公积金贷款,分期付款,一次性付款
容积率: 1.28
均价:5200元
绿化率:36%
物业公司:碧桂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物业费:高层1.5元/平米·月,普通别墅2.5元/月/平方米·,钻石墅联排3.3元/平方米·月钻石墅双拼5元/平方米·月
开发商:碧桂园集团
车位配比:0.5
建筑类型:多层、高层
物业类别:普通住宅,别墅,商铺
供暖方式:地热
建筑面积:3400000平方米
占地面积:1700000平方米
项目介绍:
碧桂园银河城座落于洪新城两大主干道南洋湖大街及大堤路的交汇点,有浑河"银带"在畔,是都市美墅生活的新居住地。
项目首期即规建于洪第一家五星级标准酒店、大型商业中心、学校等城市级配套设施,并提供高性价比的多元化住宅产品,引入五星级酒店式物业服务,让更多沈阳人可以享受到五星级的新城市生活。
沈阳:本周商品住宅成交市场量跌价涨,上周商品住宅供应量减少,成交市场量跌价涨一. 市场综述本周(01.22-01.28)为春节7天假期,商品住宅无批准上市。
上周(01.15-01.21)沈阳商品住宅批准上市33.66万平方米/2653套,环比下降22.24%/43.07%。
批准上市项目共计10个,其中纯住宅项目6个;成交方面,本周(01.22-01.28)成交遇冷,签约0.36万平方米/31套,环比减少95.52%/96.30%。
上周(01.15-01.21)沈阳商品住宅签约8.01万平方米/837套,环比下降32.47%/34.46%;本周(01.22-01.28)成交均价继续上扬,环比增加7.31%,至7137元/平方米。
上周(01.15-01.21)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665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8.40%。
总体来看,本周商品住宅成交市场量跌价涨,上周商品住宅供应量减少,成交市场量跌价涨。
二. 供应情况 1.上市情况数据来源:CREIS 中指数据、-200%0%200%400%600%800%1000%20 4060 80 100 120 14005.01-05.0705.08-05.1405.15-05.2105.22-05.2805.29-06.0406.05-06.1106.12-06.1806.19-06.2506.26-07.0207.03-07.0907.10-07.1607.17-07.2307.24-07.3007.31-08.0608.07-08.1308.14-08.2008.21-08.278.28-09.0309.04-09.1009.11-09.1709.18-09.2409.25-10.110.2-10.810.9-10.1510.16-10.2210.23-10.2910.30-11.0511.06-11.1211.13-11.1911.20-11.2611.27-12.0312.04-12.1012.11-12.1712.18-12.2412.25-12.3101.01-01.0701.08-01.1401.15-01.2101.22-01.28万平方米2011.05.01-2012.01.28沈阳商品住宅批准上市面积统计住宅期房上市面积数据来源:CREIS 中指数据、本周(01.22-01.28)为春节7天假期,商品住宅无批准上市。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创建于1988年,是沈阳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辽宁省实施对外开放的特殊经济区。
开发区总占地面积约为31.9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3600多万平方米,现已形成以轻工、电子信息、机械、金属制品、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是辽宁省重要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区域。
开发区具备交通便利、资源优势、人才丰富等特点,已成为沈阳市现代工业集聚区、新型产业发展重要支撑区和对外开放形象窗口。
一、区域资源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沈阳市中部,北距沈阳市中心约15公里,距桃仙国际机场约40公里,南距大连港口约200公里。
紧靠京哈高速、沈阳环城高速、沈阳机场高速、沈阳大新快速路等国省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及铁路,交通十分便捷。
2.人才资源丰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集成电路、软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高技术产业,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在此生活和工作。
同时,开发区还设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人才和技术支撑。
3.产业优势明显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制造业为主导,以涵盖轻工、电子信息、机械、金属制品、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为主要特色,形成了一批能够顺应市场需求的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形成了突出的产业优势。
二、开发区重点发展方向1.推动智能制造升级开发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行动计划,积极推动企业实现制造业升级。
目前,已经形成了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以及适合各类企业的项目孵化、技术支撑平台等服务体系。
2.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开发区积极开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推广,建设了全球领先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石墨烯等新材料产业园区。
致力于培育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机、光伏通讯等领先企业及产业链龙头企业。
3.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开发区积极推动各行各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组合。
沈阳市各主要商圈基本情况调研报告一、沈阳市商圈基本情况沈阳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信息、旅游文化中心,全市面积12948平方公里,人口约为810.6万人,共辖9个市辖区分别为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东陵区、于洪区、铁西区、皇姑区、沈北新区、苏家屯区,一个县级市新民市,三个县康平县、法库县、辽中县。
据资料显示,沈阳的商业格局以和平区和沈河区为主要商业核心区域,形成了市级商圈3个:中街商圈(下图A)、太原街商圈(下图B)、长江街商圈(下图G);区级商圈3个北市商圈(下图I)、北站商圈(下图J)、铁百商圈(下图H);专业商圈3个五爱商圈(下图C)、三好商圈(下图D)、南塔商圈(下图F);特色商圈1个西塔商圈(下图E)等商业区域。
其中中街商圈和太原街商圈是沈阳市两大主力商圈,其辐射范围大,对周边城市吸引力强。
而五爱街商圈、三好街商圈、南塔商圈均是辐射东三省的批发商场,是沈阳商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它商圈性区域较强,是沈阳商业的补充。
JI二、主要商圈基本情况Ⅰ中街商圈调研分析(一)基本状况1、区域市场界定该商圈横跨大东、沈河两区,其中东半部分行政隶属于大东区,俗称东中街,而西侧部分则属于沈河区,是沈阳市历史最悠久的商业中心。
2、商圈范围中街商圈以中街步行街为核心,东起小什字街、南至南顺城、西至西顺城、北起北顺城,由中街、小东路、北中街、南中街、沈阳路、正阳街、朝阳街等主要道路围合组成。
3、商圈规模(1)占地面积中街商圈总长约1900 米,宽约1400 米,总占地面积2.6 平方公里;其中,中街商业步行街长850 米,宽18 米。
(2)商业面积中街商圈在营业总面积为60 万㎡左右,未开业(包括闲置和在建)商业网点营业面积约30 万㎡。
该区总营业面积近100 万㎡。
(3)年营业额该商圈年营业额超过100 亿元。
4、服务半径中街商圈服务半径辐射整个沈阳市,该商圈服务日客流量约30 万人次。
其中,本地消费者约占80%,外地消费者约占20%。
于洪区概况简介于洪区作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承载着沈阜城际连接带龙头区域建设和沈阳市西部经济及文化副中心建设任务,经济实力位居辽宁省第一发展集团,距今7200多年前的新乐文化发源于此。
发展优势得天独厚。
于洪区毗邻沈阳母城,是东北陆路、铁路交通枢纽,丁香湖、蒲河、浑河等构筑了“三湖四河”的生态动脉,温泉旅游、生态休闲、历史文化等资源丰富,依水而居的永安新城和丁香湖新城成为生态宜居首选之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于洪区已获得中国十大改革年度县(市区)、中国最佳投资环境示范区、国家生态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特种机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辽宁省最佳投资环境区、国际物流港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产业园区、沈阳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沈阳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沈阳市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沈阳市首批“两化”融合试验区。
沈阳“十二五”,发展看于洪。
伴随着现代化生态新城区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建设,于洪区将在资源、资金、技术、土地、产业工人及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体现出不可比拟的后发优势,尤其是“变审批管理为审批服务,变审批服务为审批任务”,将开启为企业提供完美服务的新纪元,诸多利好必将使于洪成为要素集聚的洼地、人才向往的高地、商务成本的盆地、投资兴业的福地。
基本情况沈阳是辽宁省省会,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工业基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商贸、金融、交通的中心和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
沈阳市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连续多年进入全国百强城市前十名,并跻身国内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行列。
于洪区位于沈阳市区西北部,呈半月型环抱母城,东临铁西、皇姑两城区,西与新民市接壤,南隔浑河与苏家屯区相望,北临沈北新区,是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区域。
于洪区地势平坦,四季分明,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总面积499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四环以内216平方公里,三环高速以内85平方公里,辖1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6.2万,具有亦城亦乡双重区域功能,是沈阳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外拓的重要承载区。
沈阳市于洪区情况简介(商业地产、房地产行业)一于洪区基本情况介绍:沈阳市处于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中心,是辽宁省省会,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全国重要工业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
沈阳市四面通衢,地理位置无比优越。
随着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的扩航、城际轻轨的实施、高速公路的延伸以及京沈高速铁路的开通,沈阳的交通枢纽能力日益增强,集散核心作用更加凸显。
于洪区位于沈阳市区西部及北部,呈半月形环抱母城,东临皇姑、铁西,西与新民市(沈阳市所属县级市)接壤,南隔浑河与苏家屯相望,北临沈北新区。
于洪区地势平坦,四季分明,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总面积499平方公里,三环内城市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辖12各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6.2万,其中户籍人口30.7万,具有亦城亦乡双重区域功能,是沈阳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外拓的重要承载区。
于洪区工业经济总量已进入全市前三名,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市“第一集团”的地位更加巩固。
于洪区是沈阳经济区沈阜城际连接带的重要节点和龙头区域,是沈阳经济区西部的“制高点”。
目前于洪区以蒲河生态廊道为主轴,全力打造“一带、两城、五市镇”的总体发展格局。
到2020年,将于洪区建设成为“东北综合实力第一强区”、“北方最佳投资区”。
二“一带、两城、五市镇”的发展格局一带:蒲河生态发展带两城:1,丁香湖新城丁香湖新城地处二、三环黄金经济带,总规划面积32.5平方公里,是地铁10号线起点,周围辐射抚顺、铁岭、本溪、辽阳、鞍山等城市,辐射人口达2000多万。
其北侧丁香湖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是北方最大的城市内湖,湖区水生动植物众多,形成了河湖相连、湖岛相嵌的湿地生态景观。
人、水、建筑共生共荣,为丁香湖新城发展规划蓝图,商业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国际交际中心,高端生态居住区的定位,丁香湖新城将成为沈城西北区域中心,极具投资发展潜力。
目前,中海城、华润橡树湾、保利上林湾等高品质商住地产已全面启动建设,万科、中铁等大型地产企业已经进驻丁香湖新城。
沈阳市南站板块房地产市场报告沈阳市南站板块位于沈阳市中心南部,是沈阳市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市区的商业、贸易和金融中心。
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南站板块的房地产市场也日益活跃起来。
以下是针对该板块房地产市场的详细报告。
首先,南站板块的房地产市场主要以商业和住宅为主。
商业项目主要包括写字楼、商业综合体和购物中心等。
住宅项目主要为高层公寓和普通住宅,其中高层公寓多为精装修和豪华装修,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其次,南站板块的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良好。
随着南站板块商业和交通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在该区域设立办公点,对商业写字楼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南站板块周边居住区的居民也对购物、娱乐和休闲设施的需求逐渐增加,推动了商业综合体和购物中心的发展。
而在住宅市场方面,南站板块的人口密度较高,不同人群对住房需求的多样性也带动了住宅项目的需求。
再次,南站板块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相对稳定。
由于南站板块是沈阳市中心的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因此房价相对较高。
商业项目的租金较高,但也能获得相应的回报率。
住宅项目的价格也较为适中,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购房需求。
最后,南站板块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沈阳市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南站板块将会成为城市的重要节点和窗口,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口流入。
南站板块周边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也将进一步完善,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南站板块的房地产市场有望继续保持活跃,并逐渐形成一个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区域。
总结起来,沈阳市南站板块的房地产市场活跃度高,供需平衡良好,价格稳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对于投资者来说,关注南站板块的房地产市场将有助于把握市场动态,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同时,政府和开发商应加强区域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南站板块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沈阳市各商圈基本情况调研沈阳市各主要商圈基本情况调研报告⼀、沈阳市商圈基本情况沈阳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信息、旅游⽂化中⼼,全市⾯积12948平⽅公⾥,⼈⼝约为810.6万⼈,共辖9个市辖区分别为和平区、沈河区、⼤东区、东陵区、于洪区、铁西区、皇姑区、沈北新区、苏家屯区,⼀个县级市新民市,三个县康平县、法库县、辽中县。
据资料显⽰,沈阳的商业格局以和平区和沈河区为主要商业核⼼区域,形成了市级商圈3个:中街商圈(下图A)、太原街商圈(下图B)、长江街商圈(下图G);区级商圈3个北市商圈(下图I)、北站商圈(下图J)、铁百商圈(下图H);专业商圈3个五爱商圈(下图C)、三好商圈(下图D)、南塔商圈(下图F);特⾊商圈1个西塔商圈(下图E)等商业区域。
其中中街商圈和太原街商圈是沈阳市两⼤主⼒商圈,其辐射范围⼤,对周边城市吸引⼒强。
⽽五爱街商圈、三好街商圈、南塔商圈均是辐射东三省的批发商场,是沈阳商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它商圈性区域较强,是沈阳商业的补充。
JI⼆、主要商圈基本情况Ⅰ中街商圈调研分析(⼀)基本状况1、区域市场界定该商圈横跨⼤东、沈河两区,其中东半部分⾏政⾪属于⼤东区,俗称东中街,⽽西侧部分则属于沈河区,是沈阳市历史最悠久的商业中⼼。
2、商圈范围中街商圈以中街步⾏街为核⼼,东起⼩什字街、南⾄南顺城、西⾄西顺城、北起北顺城,由中街、⼩东路、北中街、南中街、沈阳路、正阳街、朝阳街等主要道路围合组成。
3、商圈规模(1)占地⾯积中街商圈总长约1900 ⽶,宽约1400 ⽶,总占地⾯积2.6 平⽅公⾥;其中,中街商业步⾏街长850 ⽶,宽18 ⽶。
(2)商业⾯积中街商圈在营业总⾯积为60 万㎡左右,未开业(包括闲置和在建)商业⽹点营业⾯积约30 万㎡。
该区总营业⾯积近100 万㎡。
(3)年营业额该商圈年营业额超过100 亿元。
4、服务半径中街商圈服务半径辐射整个沈阳市,该商圈服务⽇客流量约30 万⼈次。
和平区:全市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信息,商业中心,中国东北综合实力第一强区。
沈河区:沈阳市的政治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
皇姑区:辽宁省的行政中心区和文化教育大区。
大东区:新型工业城区,是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的重点发展城区。
铁西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浑南新区:兼具城乡两种管理职能的新型城区。
于洪区:沈阳重要的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基地。
沈北新区:新型产业的集聚区、生态市建设的先行区、和谐社会的示范区,沈阳新母城,并且拥有东北最大、最集中的大学城。
苏家屯区:国务院批准的沈阳南部副城,是沈阳这座区域性中心城市连接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一个战略门户,也是沈阳开放的前沿。
课程论文——辽宁省沈阳市的区域经济特点和进展前景分析1.区域特点1.1沈阳概况简介,清朝时称“”,省会,是地域的、、、、、和中心,中国15个之一,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东北),中国,全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
沈阳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素有“东方”的佳誉。
沈阳为副省级市、省会城市,所属辽宁省,管辖9区、3县,代管1市,即大东区、东陵区、和平区、皇姑区、沈河区、铁西区、于洪区、苏家屯区、沈北新区,法库县、康平县、辽中县,新民市。
沈阳总面积1.3万平方千米,市区面积3495平方千米。
全市户籍常住人口819.3万人,市内五区户籍人口615.4万人。
沈阳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起来的以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
通过几十年的进展,沈阳的工业门类已达到142个,此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00家,地域生产总值6000多亿元。
依照辽宁省及沈阳市计划,沈阳将建成、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以期进一步提升沈阳在国家城市中的地位。
到2020年,沈阳市将达到100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87%;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到120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90%,同时全面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竞争力优势明显的重要城市的目标。
1.2自然地理特点沈阳位于中国满洲地域南部,辽宁省中部,以为主,、集中在,、、秀水河等途经境内。
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温在-35℃~36℃之间,平均气温8.3℃,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1951年至2020年市区年平均降水量716.2mm, 全年无霜期155~180天。
受阻碍,降水集中在夏日,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冬寒时刻较长,近六个月,降雪较少,最大降雪为2007年3月4日47.0 毫米的;夏日时刻较短,多雨,1973年8月21日曾下过215.5毫米的大暴雨。
春秋两季气温转变迅速,持续时刻短:春天多风,秋季晴朗。
沈阳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东南部,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份。
西部是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地形由东向西缓缓倾斜。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天气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政治中心之一。
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沈阳市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沈阳市下辖10个区,其中之一就是于洪区。
于洪区位于沈阳市中部,总面积为115.8平方公里。
本文将重点介绍于洪区的天气情况。
于洪区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由于地处内陆,受到锁定的影响较小,气温较为稳定。
夏季的最高气温一般在30摄氏度左右,冬季的最低气温则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
春季是于洪区气候变暖、植被生长的季节。
春天来临时,气温逐渐升高,草木抽芽、花开得肆意。
天气多变,早晚温差较大,需要及时增减衣物。
夏季是于洪区最炎热的季节。
这个时候,气温最高,最高气温常常超过30摄氏度。
夏季降水较多,常常有雷阵雨或者暴雨。
气温高湿度大,人们需要注意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防止中暑和脱水。
秋季是于洪区气候逐渐转凉、收获的季节。
秋风习习,温度逐渐下降,但阳光仍然明媚温暖。
气温适中,适合户外活动和旅游。
但随着秋天的来临,气温变化较大,早晚温差较明显,市民们需要适时添减衣物。
冬季是于洪区最寒冷的季节。
气温常常低于零摄氏度,最低温度可达零下10摄氏度左右。
冬季降水相对较少,但偶有小雪。
冬天是北方特有的季节,市民们需要做好保暖工作,减少外出。
总的来说,于洪区的天气以四季分明、温度适中为特点。
不论是哪个季节,市民们都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做好衣物搭配和周边环境的适应。
合理预防气候变化带来的身体不适,同时也能更好地享受沈阳的四季美景。
以上就是关于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天气的简要介绍。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该地区气候方面的基本了解。
对于想要前往于洪区的人们,适时的关注天气预报以及合理携带适宜的衣物是必要的。
沈阳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期待您能够在于洪区度过愉快的时光!。
沈阳市于洪区情况简介(商业地产、房地产行业)
一于洪区基本情况介绍:
沈阳市处于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中心,是辽宁省省会,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全国重要工业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
沈阳市四面通衢,地理位置无比优越。
随着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的扩航、城际轻轨的实施、高速公路的延伸以及京沈高速铁路的开通,沈阳的交通枢纽能力日益增强,集散核心作用更加凸显。
于洪区位于沈阳市区西部及北部,呈半月形环抱母城,东临皇姑、铁西,西与新民市(沈阳市所属县级市)接壤,南隔浑河与苏家屯相望,北临沈北新区。
于洪区地势平坦,四季分明,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总面积499平方公里,三环内城市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辖12各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6.2万,其中户籍人口30.7万,具有
亦城亦乡双重区域功能,是沈阳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外拓的重要承载区。
于洪区工业经济总量已进入全市前三名,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市“第一
集团”的地位更加巩固。
于洪区是沈阳经济区沈阜城际连接带的重要节点和龙头区域,是沈阳经济区西部的“制高点”。
目前于洪区以蒲河生态廊道为主轴,全力打造“一带、两城、五市镇”的总体发展格局。
到2020年,将于洪
区建设成为“东北综合实力第一强区”、“北方最佳投资区”。
二“一带、两城、五市镇”的发展格局
一带:蒲河生态发展带
两城:
1,丁香湖新城
丁香湖新城地处二、三环黄金经济带,总规划面积32.5平方公里,是地铁10号线起点,周围辐射抚顺、铁岭、本溪、辽阳、鞍山等城市,辐射人口达2000多万。
其北侧丁香湖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是北方最大的城市内湖,湖区水生动植物众多,形成了河湖相连、湖岛相嵌的湿地生态景观。
人、水、建筑共生共荣,为丁香湖新城发展规划蓝图,商业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国际交际中心,高端生态居住区的定位,丁香湖新城将成为沈城西北区域中心,极具投资发展潜力。
目前,中海城、华润橡树湾、保利上林湾等高品质商住地产已全面启动建设,万科、中铁等大型地产企业已经进驻丁香湖新城。
2,永安新城
总面积191平方公里的永安新城位于沈城西侧,紧邻市区,是于洪区的核心发展区域。
因永安新城优异的地理位置及产业基础,将被打造成沈阳市区域性商业中心、工业物流基地以及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基地,总体规划为两个城市居住中心、沈阳国际物流港和六大装备制造配套产业集聚区。
展望未来,承接沈阳产业转移,发展和提升沈阳产业空间和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永安新城将成为沈阳工业经济拓展集
聚区、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城和高品质的居住社区,成为沈阳西部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交通性节点城市和沈阜城际连接带的“桥头堡”,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产业主导、生态宜居的具有综合性示范意义的沈阳西部生态产业新城。
五市镇:
2010年,在沈阜产业大道和蒲河生态走廊道交汇的集体村,开采出丰富优质的温泉资源,自此规划建设蒲河温泉新市镇,引进企业投资开发温泉休闲旅游及餐饮、娱乐、商住等配套产业,打造温泉度假小镇。
同时,有序依推平罗湾、光辉、马三家和九龙河4个新市镇的开发建设,打造蒲河沿线的城市带。
特别是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的九龙河,九龙河温泉城位于蒲河于洪区段下游,是蒲河、九龙河交汇点,全长6公里,两岸林木繁茂、林地、滩涂等可开发资源极为丰富。
其温泉水经北京市地热研究院检测,符合国家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范围,为氟化物、偏硅酸、铁型医疗热温泉水。
随着九龙河温泉城的建设,于洪区将在其北侧建设农业休闲观光区,重点建设生态采摘农园、开心体验农场、科普展示基地和生态农业庄园。
九龙河温泉城将成为沈阳市乃至东北地区人们休闲度假的绝佳场所。
【蒲河温泉新市镇】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积极引进度假酒店、温泉会所、湿地高尔夫球场等大型项目,发展与之配套的旅游地产,打造成特色鲜明的温泉度假小镇。
3
【平罗湾新市镇】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充分发挥毗邻城市建成区的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大型游乐主题公园、奥特莱斯等休闲商业项目,发展与之配套的主题商业地产,打造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观光小镇。
【光辉新市镇】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打造成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型城镇。
【马三家新市镇】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通过挖掘永安桥、大御路等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引进永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御道风情街等项目,发展与之配套的文化居住地产,打造成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征的历史文化小镇。
【九龙河新市镇】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大力发展工厂化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田园地产,打造成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有机融合的农业休闲观光小镇。
三于洪新城
于洪新城位于沈阳市区西南,城市二、三环之间,规划面积25.18平方公里,南临浑河,仙女河贯穿东西,以水环境为主的生态要素极为丰富,是沈阳浑河“银带”的重要区域。
仙女河两岸117公顷生态绿地和浑河境内500多公顷的滩地资源构成特色鲜明的城市生态景观。
紧邻沈阳母亲河——浑河。
浑河百里绿色廊道于洪新城浑河段全长7公里,以自然风光、田园风光为特色,保留果园、茂密树木、沙滩,沈阳八景中的“浑河晚渡”、“天柱排青”、“津墙听涛”的风光将在此重
现,是城市中富有浪漫的自然景色和生态气息的绝佳场所,是沈城新的休闲旅游胜地。
于洪新城交通便利,主要以二环、三环高速和南阳湖街为支撑,以汪河路、细河路、大坝路等干线为脉络,形成了快速便捷的陆路交通体系。
区域内“五横五纵”路网全线贯通,3座公铁立交桥开通使用;地铁一号线从北侧通过,公交线路众多;南阳湖大桥将该地区与苏家屯、浑南新区连为一体。
102国道、304国道以及京沈、沈大、沈彰等高速公路环布其周围,距沈阳站8分钟车程,太原街商圈10分钟车程,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仅需20分钟车程,距营口港约160公里,大连、丹东、锦州等港口均在4小时车程辐射圈内。
于洪新城内部规划建设六个混合使用居住社区,分别配套建设生活服务中心、中小学教育核心及社区休闲娱乐绿地,可容纳40万人居住。
区域内商业设施齐全,人流、物流、资金流活跃,城市化基础较为坚实,阳光100国际新城、华锐•碧桂园、恒大绿洲等13家房地产开发项目相继入驻,现已建成面积370万平方米,在建面积460万平方米。
于洪新城的国际级标准规划,规范化操作,优质化服务,为投资者获取最佳收益提供重要保证。
于洪新城优越的区位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极具潜力的市场开发前景,构筑了城市生态滨水居住区的美好未来。
沈阳市于洪区招商中心
2012年3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