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种子如何发芽
- 格式:docx
- 大小:828.88 KB
- 文档页数:5
蒲公英种子的观察生长日记蒲公英种子的观察生长日记第一天:今天,我在学校的草地上发现了一片飘落的蒲公英种子。
它们轻盈地在微风中飘动,似乎在向我招手,邀请我去观察它们的成长过程。
我不禁感到兴奋。
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将一颗蒲公英种子放进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里,并用土壤填满。
第二天:今天,玻璃瓶里的蒲公英种子没有任何变化。
我很失望,开始担心它们是否能够发芽生长。
不过,我知道耐心是培养一棵植物的必备品质,所以我选择等待。
第三天:令人激动的一天!今天早上,我发现玻璃瓶里的蒲公英种子终于发芽了!一条绿色嫩芽从土壤中钻了出来,看起来非常可爱。
我激动地想给它起个名字,就叫它“小苗苗”吧!第四天:小苗苗长得很快!它的嫩叶变得更加茂盛,绿油油的,看起来非常健康。
我每天都给它浇水,希望它能茁壮成长。
第五天:小苗苗的根系开始变得强壮了。
我可以看到一些细小的根须向下延伸,似乎在寻找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我决定给它加点肥料,以帮助它更好地生长。
第六天:小苗苗开始长出了花芽。
虽然只是一些微小的花苞,但我知道,只要经过时间的累积,它们终将盛开成美丽的蒲公英花。
第七天:又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日子!今天早上,我终于看到小苗苗开出了第一朵小小的蒲公英花。
花瓣呈黄色,非常细致,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我轻轻吹了一下花瓣,那些细小的蒲公英种子便迅速地飞散起来,飘向远方。
第八天至第十五天:在这段时间里,小苗苗不断地开花。
每一朵蒲公英花都能够带给我一份宁静和快乐。
我喜欢看着它们轻盈地飘动在空中,仿佛在给大自然送去一份美丽的礼物。
第十六天:今天,我决定将小苗苗种植到学校的花坛中。
我相信,它将能够继续茁壮成长,并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欢乐。
我用心地给它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并用土壤将它固定好。
希望它能够顺利地繁衍生息,长成一片美丽的蒲公英草原。
通过这段观察生长的过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蒲公英种子的成长需要时间、阳光、水分和养分的滋养,而我们每个人也需要耐心、关爱和呵护。
蒲公英怎么取种和栽培,6月份种子成熟即
可采取
蒲公英是一种观赏价值非常高的花卉植物,同时它还是一种功效全面的中草药与食物,养殖蒲公英的花友非常多。
那么蒲公英怎么取种和栽培,蒲公英种子在6月成熟,待到种子变成棕色之后即可采集,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讲解蒲公英怎么取种和栽培。
蒲公英取种方法
蒲公英怎么取种和栽培,蒲公英种子在每年的6月中旬成熟,等到种子变成棕色之后就能够采集了,在采集种子之后将其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2天。
接下来就能直接进行种植,为了保证种植成功,种植之前比需要做好相应的处理。
蒲公英种植方法
1,准备土壤
对蒲公英进行种植首先要准备好适宜的土壤,要求土壤具备良好的通透性,可以使用腐叶土、田园土、河沙土以及少量有机肥混合。
在上盆的时候在花盆地铺铺上一层小碎石,可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2,催芽处理
接下来我们可以对采集好的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有利于播种顺利进行。
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将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可以在水中滴入几滴营养液,坚持每天换水,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5天左右种子即可发芽。
3,种植上盆
接下来我们将经过处理过后的种子,均匀的撒在准备好的土壤当中,注意控制好密度,不要过于密集。
之后对土壤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然后观察土壤的干湿度,可以适当进行喷水,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的状态即可。
4,后期养护
完成种植之后一定要加强养护,将其放在半阴通风的环境中养护,一般情况下养护半个月左右即可看到小苗的长出。
之后可以适当增加其光照条件,促进小苗的生长,养护一个月之后可少量施一些稀薄的液肥。
蒲公英的生长规律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其生长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蒲公英的生长环境、繁殖方式、生长周期和适应能力等方面,详细介绍蒲公英的生长规律。
蒲公英适应性强,生长环境广泛。
它可以生长在平原、山地、草原、田野等各种土壤类型中,包括沙质土壤、壤土和黏土等。
蒲公英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只要土壤排水良好,含水量适宜,就能够生根发芽。
此外,蒲公英对光照条件也不苛求,可以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也能够在半阴半荫的环境中存活。
因此,蒲公英的适应能力很强,可以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蒲公英的繁殖方式多样化,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
种子繁殖是蒲公英最常见的繁殖方式,它的种子被风吹散到各处,然后在适宜的环境下发芽生长。
蒲公英的种子具有飞行能力,可以随着风的方向远距离传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看到蒲公英的种子在空中漂浮的原因。
除了种子繁殖外,蒲公英还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来增殖。
它的根茎能够不断地长出新的芽苗,形成新的蒲公英植株。
这种无性繁殖方式可以快速扩大蒲公英的种群数量,使得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占领大片土地。
蒲公英的生长周期大约为一年。
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一般需要经历春季到夏季的生长过程。
蒲公英的生长速度较快,尤其是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它的生长速度更是惊人。
一般来说,蒲公英的种子在适宜的土壤温度下,大约需要7-10天才能发芽。
发芽后,蒲公英会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逐渐长出叶片和茎。
当蒲公英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开花结籽。
蒲公英的花期一般在春末夏初,花期较短,一般只有几周的时间。
当花朵凋谢后,蒲公英的果实会逐渐成熟,果实上的种子会被风吹散,开始新一轮的繁殖过程。
蒲公英的生长规律与其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由于蒲公英能够适应各种环境,且繁殖方式多样,所以它的种群数量很容易迅速扩大。
蒲公英的种子可以通过风力传播到远处,这样就可以快速占领新的领地。
而且,蒲公英的根茎可以无限延伸,形成新的蒲公英植株,这也是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占领大片土地的原因之一。
蒲公英生长历程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草,其生长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种子落地生根:蒲公英的生命起始于种子,成熟的蒲公英种子被风吹散,落在土地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种子开始发芽,向下生根。
2.长出叶子:接着,蒲公英的幼苗从土壤中钻出来,开始生长出绿色的叶子。
蒲公英的叶子较小,呈羽状,很像依次排列的伞骨。
3.开花:当蒲公英长到一定大小时,便开始了开花阶段。
蒲公英的花为黄色,通常在春天和夏季开放。
花期过后,花瓣慢慢凋谢,变成白色蓬松的小球。
4.成熟:在蓬松的小球中,蒲公英的岛果成熟并散发出种子,小球开始随风飘散,种子被风吹到远处,开始新的生命循环。
综上所述,蒲公英的生长历程经历了种子落地生根、长出叶子、开花和成熟四个阶段,不断循环生命。
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有四种,风力传播:依靠风来传播种子;水力传播:依靠水流传播种子动物传播:依靠动物传播种子;自体传播:依靠植物自身传播种子。
一、风力传播,蒲公英种子:蒲公英的种子上有白色绒毛组成的绒球,可以借助风力随风飘荡,在别处生根发芽。
二、水利传播,椰子:当椰子成熟时,椰子就会从树上掉落下来,如果能掉入海中,椰子就会顺着潮水漂到其他地方,再顺着潮水冲上岸边,如果环境适宜,那么椰子可以再长成棵椰子树。
三、动物传播,苍耳:苍耳的种子上拥有倒钩,再有动物经过时,倒钩会挂在动物的的身上,随动物而去,不知在某时某刻,从动物身上脱落,如果环境适宜,则开始生根发芽。
四、自体传播,豌豆:豌豆的豆荚在晒干变黄以后,或向外自动迸裂开来,种子受力弹射而田。
蒲公英种子和种植方法简介蒲公英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分布的野生植物,其花序中的种子成为人们常用的风信子。
这种植物呈现出独特的生长和传播方式,使得它们在草地和花园中得到广泛种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蒲公英种子和种植的方法。
蒲公英种子蒲公英种子是一种硬壳植物种子,具有长而细小的种子绒毛。
这些绒毛起初是白色的,但随着种子成熟,它们会变为浅灰色。
种子绒毛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蒲公英种子通过风力传播。
当绒毛上的种子受到风吹时,它们会被扬起,随着风的方向漂浮在空中。
蒲公英种植方法蒲公英是一种非常适合种植的植物,因为它们不仅易于栽培,而且在各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蒲公英种植方法。
1. 购买种子在种植蒲公英之前,您可以向当地花店或园艺中心购买蒲公英种子。
确保您选择高质量的种子,这将有助于您获得健康的蒲公英植物。
2. 准备土壤蒲公英适合在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在种植之前,确保土壤被松散耕种并清除杂草和大型石块。
这将为蒲公英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 播种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位置来种植蒲公英。
将种子放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拍打或覆盖一小层土壤。
蒲公英种子通常不需要深埋,因为它们需要阳光和空气才能发芽。
4. 浇水和养护一旦种子播种完毕,确保每天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蒲公英的种子通常在7到14天内开始发芽。
一旦幼苗出现,您可以减少浇水量,但确保土壤保持湿润。
5. 防止杂草在蒲公英苗期间,务必定期除去周围的杂草,以确保蒲公英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和光线。
可以使用小型除草工具或手工除草。
6. 注意病虫害蒲公英通常较耐病虫害,但仍有可能受到某些病虫害的侵害。
如果您发现蒲公英受到感染或受到其他病虫害的侵害,可以向专业园艺师咨询适当的控制方法。
7. 收割和传播当蒲公英植物长大并开花时,您可以选择将其收割或保留。
如果您决定收割,可以将花朵修剪并把它们放在一个可以容纳种子的容器中。
在蒲公英被风吹散之前,您可以选择把种子从容器中撒播到其他地方。
蒲公英的种植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种子和土壤是种植蒲公英的关键。
蒲公英的
种子可以在药店或者花卉市场购买,选择外观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
土壤方面,蒲公英喜欢生长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
因此在种植前可以在土壤中掺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以提高土壤的
肥力和保水性。
其次,适当的播种时间也是影响蒲公英生长的重要因素。
一般
来说,蒲公英的播种时间以春季为宜,可以选择3月或4月进行播种。
在播种前,可以将蒲公英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约12小时,以促进
种子的发芽。
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准备好的土壤表面,轻轻拍实,再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最后浇适量的水。
接着,合理的光照和水分管理对蒲公英的生长也至关重要。
蒲
公英喜欢充足的阳光,因此在种植蒲公英时,要选择充足的阳光照
射的地方进行种植。
此外,蒲公英对水分的需求也比较大,但不耐涝,因此在生长期间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但又不能过湿。
最后,对蒲公英的修剪和管理也是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蒲公英生长迅速,一旦长势过旺,就会影响到其他植物的生长,所以需要定期对蒲公英进行修剪。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在蒲公英的生长旺盛期,将其修剪至离地面10厘米左右的高度,以促进其分枝生长。
此外,还要及时清除蒲公英周围的杂草,保持其生长环境的整洁。
总的来说,种植蒲公英并不复杂,只要掌握好合适的种子和土壤、适当的播种时间、合理的光照和水分管理以及对蒲公英的修剪和管理,就能够成功种植出茂盛的蒲公英。
希望以上介绍对你有所帮助,祝你种植蒲公英成功!。
蒲公英种子直接种可以吗
蒲公英种子能直接种,一般在春夏秋三季种植最好,想要让它快速发芽的话,那么播种前可以先把种子进行浸泡催芽处理,之后就可以将其撒播到疏松肥沃和排水性良好的土壤里面去了,播种好后要保持土壤微微湿润,温度在15℃左右最好。
蒲公英种子能直接种吗
1.可以直接种
蒲公英的种子没有休眠性,采收下来之后可以直接种,它种子的萌芽率很高,一般在春夏秋三季直接种下去,它很快就能发芽生长,如果冬季的时候直接种的话,就需要在温室内进行,不然温度过低它就难以发芽生长。
2、进行催芽
想要蒲公英的种子可以快速发芽生长的话,那么我们在播种前,
可以先把种子放入50-55℃的温水中,等到水凉后再浸泡8个小时,之后再把种子取出来置于25℃的湿润环境中催芽,等到种子萌动后再种植。
3、土壤要求
种植蒲公英种子的时候,注意栽培土壤要求是疏松、肥沃和排水性良好的类型,不宜使用粘重土壤,不然不利于它生长,种植前我们可以在土壤里面施加适量的肥料作为基肥,使土壤的养分更加的充足。
4、种植养护
蒲公英种子处理好就可以撒播到土壤里面去后,之后要覆盖上一层薄土,种植好后需要适量浇水,使土壤处于微微湿润的状态最好,然后还需要做好控温措施,最好把温度控制在15℃左右,这样最有利于它生根发芽。
蒲公英如何播种育苗蒲公英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
,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具有很高的种植前景,那么蒲公英如何播种育苗呢?一起来看看吧。
蒲公英怎么播种育苗1、种子采集:在春季蒲公英种子成熟后,大约5-6月份,于每天上午8-9点露水没干之前采收好种子,晒干,弄掉冠毛,稍微风选一下,放置阴凉通风地方存放。
2、浸种催芽: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小时后,捞出,在15-20℃条件下保湿催芽(催芽温度不可超过25℃),否则发芽困难,甚至不发芽,经5-8天发芽率可达95%以上,此时可播种,也可不催芽进行直播。
3、播种方法:条播,撤播均匀,播种量每平方米2-4克,上覆0.3-0.5厘米细土,一般7天左右出苗。
4、育苗管理:出苗后松土促进生根,在2-3叶期定苗,或分苗,株距5-8厘米,行距10-15厘米,一穴双株,也可不分苗直接于畦床上疏苗、株距5-8厘米,行距10-15厘米,当蒲公英长到6-7叶期,进人莲座团棵期,因下部叶片平铺地面生长,所以要适当控水,更不可积水,以防烂叶,如果追肥,可随水追施腐熟农家肥。
蒲公英的种植管理1、整地施肥:选土质肥沃,平坦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壤土或沙壤土,深翻土壤25-30厘米,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3000千克左右,三元复合肥20千克。
将士耙细、搂平,做成宽1.2米的畦,以待栽培。
2、定植方法:育苗畦内苗高达到10厘米以上、幼苗4片真叶以上时可以定植,按不同的栽培目的采用不同的株行距。
作药用与食用栽培时株行距一般为25厘米×25厘米,较好的地块还可以减小密度。
作观赏用时可定植于较深的花盘,也可根据绿化带形状适当调整密度来定植。
定植后浇定植水和缓苗水,然后中耕锄草。
3、温度控制:进入冬季前,覆上塑料布,当室内温度增高后,一般当地温达5-7℃,气温达6-8℃时,幼苗渐渐开始生长。
室温保持10℃以上即可正常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10-20℃,温度不能太高,太高不利于蒲公英生长,品质下降,容易老化,降低嗜口性。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总结引言蒲公英(学名:Taraxacum officinale),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野生植物。
它具有丰富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对蒲公英的生长过程进行总结,包括生长环境、种植方法、生长周期等内容,希望能为种植蒲公英的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
生长环境蒲公英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植物,它可以生长在各种环境中,包括草地、沙地、山地等。
它对土壤的要求比较宽松,可以在酸性、中性和碱性土壤中生长。
而且,蒲公英对光照的要求也不高,可以在充足的阳光下或者半阴半荫的环境中生长。
种植方法选择合适的种子种植蒲公英的首要一步是选择合适的种子。
种子应该选择健康、完整的种子,以确保良好的发芽率和生长率。
种子可以在花卉市场或者在线购买平台上购买。
准备土壤蒲公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它喜欢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之前,可以先进行土壤改良,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播种与管理1.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准备好的土壤上,然后用土壤轻轻覆盖种子。
2.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导致种子发霉。
通常每天浇水一次即可。
3.在种子发芽后,可以适当修剪蒲公英的叶片,以促进更加茂密的生长。
4.如果土壤条件不理想,可以在种植过程中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或液体肥料,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生长周期蒲公英的生长周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发芽期: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发芽,通常需要10-14天左右。
2.幼苗期:从发芽到长出早期叶片,通常需要3-4周。
3.生长期:幼苗逐渐长大,形成根系并生长茂盛,持续时间大约为3-4个月。
4.开花期:蒲公英开始开花,花期通常持续2-3周。
5.结实期:花朵凋谢后,形成白色的蒲公英果实,果实携带着种子逐渐成熟。
成熟的种子会被微风吹散,传播到周围的地方。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种子发芽率低:可能是因为种子质量不好或者种植环境不适合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选择优质的种子,并为种植环境做适当调整。
蒲公英的简要生长过程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生长期大致为3-5个月左右。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如下:
1. 发芽期:蒲公英种子一般在春季落地,开始发芽。
首先,种子外壳会裂开,形成一个小洞,然后幼苗从中钻出来。
在土壤湿度适宜的情况下,蒲公英种子约1-2周就可发芽。
2. 生长期:蒲公英幼苗发芽后,开始长出一片片的叶子。
到了5-6周左右,蒲公英会开始生长茎干,同时也会长出黄色的花朵。
蒲公英花期一般为4-5周,在这期间,花朵会逐渐变成白色的飞絮,随风散布。
3. 结实期:蒲公英的结实期一般为7-8周,此时花序变成了像伞一样的结构,花的中央会出现许多小颗粒状的果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果实逐渐变成棕色,最后散落在地上。
4. 残余期:蒲公英的最后阶段是残余期,此时植株逐渐枯萎,花朵和果实都已散落。
蒲公英一般的寿命为1年,到了秋季,植株会死亡,种子则会掉落在地上,等待下一次春季发芽生长。
蒲公英怎么种蒲公英怎么种蒲公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植物,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蒲公英的种植方法,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蒲公英怎么种植。
1、选地整地蒲公英适应性很强,一般土地均可,选择土壤肥沃、湿润的向阳沙壤土地块,播前浇透水,施足底肥,可施有机肥、磷肥、钾肥后,深翻土地,整细整平,做畦后浇水。
2、播种成熟的蒲公英种子没有休眠期,当气温在15度以上时即可将种子播在湿润土壤中。
经过90个小时左右即可发芽。
种子土壤温度15度左右时发芽较快,在25-30度以上时,发芽慢,所以从初春到盛夏都可进行播种。
3、定苗定植后管理,新叶生长前一般情况下不浇水,如土壤干旱时可用喷壶浇水。
新叶长出后可视土壤墒情浇水,畦面土表风干见湿为宜。
同时开始松土打垄,发现缺苗要及时补苗,栽后2-3周内不宜浇水,以防烂根。
4、田间管理蒲公英抗病、抗旱、抗虫能力很强,一般不需进行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的重点主要是肥和水。
蒲公英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是它还是喜欢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在生长季节,要追肥1-2次。
5、收获夏秋季节,植株开花前割取全草,晒干入药。
生长两年后秋末,挖出根茎晒干入药。
做菜用可适时采收加工。
若在温室内,温度保持10℃以上,蒲公英植株即可正常生长,当植株生长达到适宜大小即可采收上市。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蒲公英用途广泛,不仅可以食用,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看。
1、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
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有显着的催乳作用,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
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
2、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助消化,增食欲,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还可防治癌、胃癌、食管癌及各种肿癌等功效。
3、蒲公英还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作文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蒲公英,又称蒲公英,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植物,它的生长过程充满了魅力和神奇。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和散播种子四个阶段。
首先是种子发芽阶段。
蒲公英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会迅速发芽。
当土壤温度达到10摄氏度左右时,蒲公英种子开始发芽。
种子发芽过程中,种子的外壳会渐渐裂开,从中长出一根嫩绿的幼苗。
幼苗的生长速度非常快,一般在一周左右就能长出一片绿叶。
接着是幼苗生长阶段。
蒲公英的幼苗生长非常顽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顽强生存。
幼苗的生长受到光照、温度、土壤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充足的阳光下,幼苗会茁壮成长,叶片变得更加翠绿,茎干也会变得更加坚实。
在这个阶段,蒲公英的根系也会逐渐扎根土壤,吸收养分,为后续的生长打下基础。
然后是开花结果阶段。
蒲公英的开花期一般在春季到夏季,这个时候,蒲公英的花朵会盛开,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蒲公英的花朵呈现出明亮的黄色,非常美丽。
蒲公英的花期一般持续2-3周,花朵逐渐凋谢后,会形成种子。
种子逐渐成熟后,会随着风的吹拂,飘散到四面八方。
最后是散播种子阶段。
蒲公英的种子是非常轻盈的,一丝微风就能将它们吹散。
种子会随风飘荡,落在适宜的土壤上,继续生长。
蒲公英的种子散播非常广泛,它们可以在城市的草坪、郊外的田野、甚至是荒凉的沙漠中生长。
蒲公英的种子散播也是它们生命力顽强的表现,它们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生存繁衍。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魅力。
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和美丽的花朵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也成为了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让我们一起欣赏蒲公英的生长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蒲公英生长顺序简要写
1. 种子萌芽:蒲公英的种子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首先会从种子中破壳萌发,展现出细小的幼苗。
2. 长出叶子:接下来,幼苗会长出一片片细长的叶片,形成一簇基生叶苗。
3. 形成花葶:随后,植株中央会伸出一根花葶,花葶越长越高。
4. 开小花:花葶顶端会先绽放出一个小小的黄色小花球。
5. 长出蓬松绒毛:随着时间推移,小花球逐渐凋谢,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细绒毛组成的绒球。
6. 种子成熟:绒球渐渐膨胀变大,内里就是成熟的蒲公英种子。
7. 飘散播种:一阵微风拂过,绒毛随风而散,将种子传播到新的生长地。
蒲公英经历了种子、幼苗、开花、结籽、播种,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
蒲公英种子如何发芽
蒲公英也叫婆婆丁,它是一种常用于强热解毒、抗感染的草药。
蒲公英不仅可以入药,同时它还一定的食用价值,蒲公英的嫩叶也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野菜。
蒲公英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同时它的种子没有休眠期,随时可以进行种植。
那么今天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蒲公英的种子是如何发芽的,一起来看看吧。
1、种子选取
蒲公英的种子我们可以自己收集,同时也可以去专门的种子出售店进行购买。
自行收集蒲公英种子的时候,我们要等到种子颜色变为棕色的时候才能采摘,这是说明种子成熟了。
然后我们将收集的种子晒干、将杂质清理干净,并且筛选出颗粒饱满的、没有损害的、色泽均匀的种子用来播种。
而购买的种子我们一般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直接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2、催芽方法
我们要给蒲公英的种子进行催芽,这样可以加快蒲公英的出苗速度。
一般情况我们是这样进行催芽的,首先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两到三个小时,然后将种子从温水中捞出,用棉布包好,放入温度为十五到二十度的环境中进行催芽。
在催芽的期间,我们需要不定时的检查棉布的湿度,并且合理的控制水分,进行浇水,同时催芽的过程中,温度不能高于二十五度,否则很难出芽。
这样进行一周左右,基本上出芽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五,这是就可以播种了。
3、播种方法
蒲公英种植地要有良好的通透性,在播中之前,需要将土壤浇湿,然后在将准备好的种子,均匀的撒在田地中。
等种子撒好之后,覆盖一层厚度为一到两厘米左右的薄土,同时在粗期间,我们还需要搭建遮阴棚,以免影响到蒲公英的出苗情况。
并且在此期间,还需要补定期的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育苗管理
在播种之后,我们就进入了育苗期间,这段时间是一个等待出苗的过程。
我们不仅要保持田间的空气流通,还需要合理的进行浇水,基本上每天丢需要浇一次水,保持土壤的湿度,以促进出苗的速度。
正常情况下,七到十四天左右就会出苗,等出苗之后,需要将遮阴棚揭除,进行充足的光照,不然会影响蒲公英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