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发生》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65 MB
- 文档页数:37
高中生物-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学课件[目标要求]1.概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过程。
2.概述兴奋在突触的产生和传递的过程。
3.描述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的分级调节。
4.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及学习和记忆的过程。
考点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兴奋的传导(1)传导形式:电信号(或局部电流),也称神经冲动。
(2)传导过程(3)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图中a←b→c。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①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②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2.兴奋的传递(1)突触的结构和类型(2)兴奋的传递过程①过程②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神经递质与受体(4)兴奋传递的特点3.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1)兴奋剂和毒品大多是通过突触起作用的。
(2)作用机制①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速率。
②干扰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③影响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1 P30“思考·讨论”: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
(1)膜内的K+通过Na+—K+泵主动运输排出,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 ×)(2)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3)突触的功能是参与信息的传递( √)(4)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6)经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7)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而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8)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能通过胞吐分泌出细胞( √)(9)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在突触间隙处的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