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滨区文化资源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31
陕西省安康市汉江流经区域旅游资源调查陕西省安康市汉江流经区域旅游资源调查⼀、⽯泉县(⼀)⽯泉县概况⽯泉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安康市西部,北依秦岭,南接巴⼭,汉江⾃西向东穿境⽽过,地形轮廓呈“两⼭夹⼀川”之势。
全县总⾯积1525平⽅千⽶,耕地约2万公顷。
辖15个乡镇,219个⾏政村。
总⼈⼝18.2万,县城⼈⼝5万。
规划⾯积15平⽅千⽶。
因城南⽯隙多泉⽽得名,颇具“清泉⽯上流”之韵。
特产有⾹菇、⿊⽊⽿等。
阳安铁路、西万公路与汉⽩公路在县城交会,汉江⽔运贯通。
名胜有千佛洞⽯窟、回龙寺造像等。
百度地图景点:库区观景台、⽯泉古街、⽯泉县衙、⽯泉县属、清真寺、滨江公园、莲花古渡、汉江三峡风景区、中坝⼤峡⾕、桂苑(⼆)⽯泉县旅游资源1、⾃然景观城区:莲花湖风光、⼭⽔园林城市、北⾠森林公园。
南区:莲花湖风景区、莲花⽯风景区、烟波湖风景区、燕⼦洞风景区、中坝⼤峡⾕风景区、中坝⼩峡⾕及黄龙峡景区、⿊沟河风光、喳⼝⽯景观、⾼洞⼦瀑布景观、天池⼭风景区、喜河电站风光;北区:云雾⼭⿁⾕岭国家森林公园、对窝⽯景观、响⽔岩、草池湾风景区、双樟塘、霹雳神峰、九台⼭风景区、南沟风景区、杨家峡景区、肖洞⼦景观、⿊夹⼭风景区、龙洞湾风景区、⼀品宝印景观、龙王峡风景区、西峡风景区、铜钱峡风景区、处⼥泉景观、⾦盆湖风景、炮打龟景观、两河、汶⽔河、⾹波湖;东线:马岭朝阳景观、龙王沟瀑布、关沟风景区、池河⽔倒流景观、龙谭⼭庄风景区、池河⽔⽩鹭景观、筷⼦铺库区风光、西沙湖风光、万家宝库区风光、娘娘洞景观、千年古银杏树、⼸箭沟风光。
2、⼈⽂景观城区:禹王宫遗址、江西会馆遗址、关帝庙遗址,东、西、南城门遗址;城关镇:刘家庄园、⽑家湾遗址;曾溪镇:李公馆遗址、望江寺遗址、左溪天池寺遗址;后柳镇:后柳古集镇、⽕神庙遗址、⽯佛寺遗址、古⼭寨、⼋亩⽥遗址、蒿坪寺遗址、中坝纸⼚、⼿把崖⽯窟、⾰命⽼区;熨⽃镇:熨⽃古集镇、古戏楼、灵雀寺遗址、巴⼈墓葬(岩葬)、古⼭寨、⾰命⽼区;喜河镇:挡⼭⽯佛寺遗址、洞沟瀑布、⾰命⽼区、千佛洞遗址、三观殿遗址、⾰命⽼区;云雾⼭镇:九台⼭真武宫遗址、⿁⾕岭天台观遗址、悬棺遗址、⾰命⽼区;饶峰镇:饶丰古集镇、将军塔、绕峰关遗址、古⼦午道、⼀马跳三坑、滚⿎坡、观⾳岩;两河镇:雪门寺、⾰命⽼区;池河镇:池河古集镇、马岭坝遗址、谭家湾遗址、桂花村古官渡、西魏直⾕⼤战遗址、⾰命⽼区;中池镇:泰⼭庙遗址、⼦午栈道遗址、告⽰碑、张家花屋、⾰命⽼区;迎丰镇:千佛洞遗址。
- 68 -2022年 第9期一、案例背景汉滨区处于安康中心城区,曾是全省唯一贫困人口超过100万人的深度贫困县区。
同时,汉滨区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现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1项、省级非遗名录13项、市级非遗名录58项、区级非遗名录94项。
但是,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60岁以上,80%的项目因后继无人而逐渐走向濒危。
近几年,为了丰富农村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孩子们树立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我们主动走进农村校园,开展非遗展演、展览、培训、讲座活动,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二、主要做法(一)利用好公共文化资源首先,文化馆、站业务干部及文化志愿者结合工作职能做好当地优秀乡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搜集、整理、建档、研究、宣传工作,利用本地非遗实物陈列馆、村史馆、图书阅览室等公共文化场所和资源开展优秀乡土文化的参观、体验、推广活动。
其次,策划、组织汉滨剪纸、泥塑等非遗项目传承人进校园,开展骨干培训和非遗示范课活动。
(二)编写非遗教材,举办非遗知识讲座在已编辑出版28册汉滨区“非遗”系列丛书和《戏剧》《曲艺》《书法》等全民艺术普及免费培训辅导材料的基础上,聘请非遗专家和传承人编写汉滨区《安康小场子》《安康道情》《安康采莲船》等非遗项目进校园的乡土教材;邀请非遗专家和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定期开展汉滨龙舟风俗、安康道情、安康火龙等非遗专题讲座和展示活动;邀请非遗专家和代表性传承人定期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举办“把根留住·我眼中的非遗”“学传统文化·讲安康故事”非遗系列讲座暨读书分享活动。
(三)充分调动各中小学及高校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积极性第一,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策划、组织、实施非遗进校园系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第二,举办“乡村儿童剪纸(泥塑、木雕、面塑等手工)班学员剪纸作品大赛”“我眼中最美传承人摄影大赛”“把根留住·我眼中的非遗”征文等活动;第三,在中小学、幼儿园建立“非遗项目传习示范基地”,让非遗传承成为打造特色校园、创新校园文化的有力抓手和亮点工程;第四,协助乡村中小学筹建文化遗产陈列馆(室)和农耕博物馆(室)等,用图、文、实物、影音等多种形式展示本土非遗项目和农耕文化;第五,组建校园非遗志愿者服务队伍,分别组建教师、高校学生和中小学生“爱故乡”非遗志愿者服务团队,让“慈善+非遗”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在非遗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学习非遗,成长自我,传播文明。
来留扬、张晓霜、方圣舟(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710105)汉水陶艺脱胎于古兴安陶艺,古兴安即现今的陕西省安康市。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最南端,南依巴山北麓,北邻秦岭主脊,汉江横贯东西。
这里所定义的汉水陶艺是指发轫于汉水流域的制陶文明,主要指处于汉江中游地区的陕南安康,它属于中国陶艺发展历史上长江陶艺文明的支流,历史悠久。
[1]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生息在汉江流域安康地区的先民们就进行了陶器的烧制。
如今的汉水陶艺是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汉水陶艺立足于传统土陶塑造技艺,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升级。
陶艺师将自己的创作理想、思想观念,以及大众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融入陶器的设计、生产中,从而实现对土陶文化的继承与扬弃。
陶瓷文化传古至今,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彰显出一个民族的底蕴,是中国的代名词,是民族强大和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更是我们需要精心守护的文化火种。
因此作为文化传承的个体,人们更应该了解、尊重历史,保护、传承文化,让饱蘸历史沧桑的文化遗产在精心呵护中得到滋养,在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当中保持生机与活力,在继承陶艺文化的同时也将采取创新的形式促进其发展。
汉水陶艺创作出来的器物,按器型可分为单口杯、酒器、土陶烧水壶、陶塑肖像等。
这些陶艺作品器型多样、色泽纯正、品质优良,满足大众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汉水陶艺作品将安康本地文化元素与陶器制作有机融合,形成了既承载当地风土人情又极具浓厚安康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
例如汉水陶艺系列作品《吉祥安康》,就是以蚕食桑叶为点缀,以安康本地黄泥为原材料制作而成,寄寓了农耕时代居住在秦巴汉水河谷盆地的居民在政府的领导下发展建设蚕桑之乡,团结奋进共建和谐家园的美好向往。
另一项作品《石梯古渡陶瓶》,则是在陶器上还原了当年石梯古渡兴茂繁盛的商业胜景。
汉江航运兴盛时期,石梯镇境内渡口是汉江商船往来重要停泊码头,石梯渡口从古至今一直是沟通安康市东部汉江两岸南北交通的要津,也是金州八景之一。
安康名胜古迹安康有“秦巴万宝山”、“中药材摇篮”和“天然生物基金库”的美誉。
这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那么你知道哪些安康的名胜古迹呢?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安康名胜古迹:安康简介安康位于陕西省最南部,为秦岭、巴山山地,安康历史悠久,5000年绵延的历史,留下丰富的文物名胜;而秦巴汉水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又给当地带来了雄奇隽秀的自然风光。
这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历史遗迹遍布全境,有古遗迹、古窟寺、摩崖石刻及近代文物遗址650余处,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寺、上许家台南宋古墓、庙、观、堂集中于安康市区,折射着安康灿烂的文化底蕴。
安康名胜古迹:香溪洞香溪洞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安康城南郊3千米处,南依巴山,北临汉水,山有道观,相传曾是吕洞宾修炼会仙之地,始建于明成化初年,面积10平方公里。
景区总面积10余平方公里,风景区周围山环峰绕,层峦叠嶂。
山下溪流蜿蜒,如遇水涨急流,悬序挂布,蔚为壮观。
山谷间野花香草,色彩绚丽。
其中有花名:“香团刺”,叶状如商,花间黄白。
阳春三月,花香远播,漫谷飘香,故名香溪。
溯溪而上,谷狭山峭,悬石夹道。
相传吕洞宾曾在此修道成仙。
后人在此架桥筑楼,凿岩开洞,名之“香溪洞”。
安康名胜古迹:天柱山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
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
建国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景区于2011年获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峰,简称主峰。
海拔1488.4米,在潜山县城西北约30公里的深山中。
《史记》、《汉书》均有记载。
它与周围岗峦似是断隔却又衔接,如春笋状平地拔起500余米。
中丰顶锐,腰围1.5公里左右,全身石骨,如钢锥,如石柱,如青莲花,如玉芙蓉,如刺天宝剑,如擎天巨臂。
峰顶南壁,横镌清咸丰都统李云麟“孤立擎霄”和国民党抗日第五战区副司令张淦“中天一柱”8个两平方米左右的大字;峰腰西南壁竖刻着民国29年国民党第二十一集团军军长张义纯近1平方米的“顶天立地”4个大字。
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3.09•【字号】安政发〔2020〕5号•【施行日期】2020.03.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现将《第一批安康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予以公布。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生态建设、旅游发展及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严格采取保护措施,切实承担文物保护职责,确保文物安全。
安康市人民政府2020年3月9日第一批安康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共6处,按类别排序)一、新罗寺遗址时代:唐、宋、明类别:古遗址地址:汉滨区建民镇七里沟村A区:以建筑群基址为基点,四周外扩10米。
B区:A区四周外扩20米。
二、新城北门时代:明类别:古建筑地址:汉滨区新城办新城路A区:墙基范围内。
B区:A区四周外扩5米。
三、旬阳临崖寺时代:清类别:古建筑地址:旬阳县城关镇李家台村A区:以临崖寺建筑滴水为基点,四周外扩3米。
B区:东至A区外扩15米,西至山崖,南至放生池台阶,北至望江亭。
四、白河保善堂时代:清类别:古建筑地址:白河县城关镇桥儿沟社区A区:以建筑本体外墙为基点,东外扩4米,南外扩0.6米,西外扩5米,北外扩0.2米。
B区:东、西至A区外扩2米,南、北同A区。
五、石庙沟汉江铁路大桥时代:1978年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址:汉滨区瀛湖镇陈家湾村A区:桥基范围内。
B区:A区四周外扩15米。
六、安康蚕种场旧址时代:1958年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址:恒口示范区王家台村A区:(1)安康蚕种场旧址3号制种蚕室:东至生产区中大道,南至原4号蚕室旧址,西至生产区西大道,北至蚕种保护楼;(2)安康蚕种场旧址旧冷库:东至生产区西大道,南至水塔,西至配电房、场区围墙,北至电机房。
陕西不同区域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人民的生活和风俗都产生了影响。
与此同时,民风民俗的改变也会影响着社会的生活方式。
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陕北、陕南和观众在生产生活方式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同时,各地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1.陕北体育文化特征陕北位于陕西的北部,与内蒙古和宁夏接壤,西接甘肃,东与山西隔河相望,南临渭北草原,受到草原文化、河套文明、三晋文化贺秦文化的共同影响,陕北地区的民间体育文化是开放和多元的。
自古以来,陕北游牧民族长期居住,营造了一种彪悍的民风;到了隋唐时期,由于畜牧经济的发展,陕北地区的民风也由强悍变得稍稍淳朴一些了;明清两代农业用地的开发,也确立了陕北淳朴淳朴的民风。
自古以来强悍威猛的遗风,对陕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很大。
陕北地区主要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安塞腰鼓、横山老腰鼓、黄龙狩猎、吴起铁鞭舞等,因陕北地处西郊,独特的地理位置要求在此地生活的人们要时刻做好战斗准备,所以打鼓、打鞭、骑马等各种活动成为了日常娱乐,同时也是他们的军事训练内容,所以说,这些项目大多数与军事活动密切相关,这几种类型的传统体育活动既是陕北人民“强悍尚武”的民风民俗的展示,也是向往美好生活的积极展示。
(1)吴起铁鞭舞吴起铁鞭舞是流传于陕西省吴起县以及陕北地区的一种节日舞蹈,用于欢度佳节和祈求丰收。
它的历史轨迹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吴起县人烟稀少,驻边大将吴起采用了兵民一家、全民皆兵的守城方法,战争来临时共同抗敌,战争胜利时就兵民同乐,战争停止时就共同耕种,由此形成了“吴起铁鞭舞”。
这一舞蹈共分为四部分,即“出兵”、“布阵”、“格斗”、“收兵”,描绘了将士出征、布阵、杀敌、凯旋的精彩战斗过程。
它既是古时军队抵御外敌的缩影也是人们促进生产、庆祝丰收的真实写照。
(2)黄龙狩猎据《洛川县志》记载,在乾隆四十九年时,老虎常常出没在,生员郭义学被伤,居民不敢出没在白城桥(今黄龙县崾崄乡)等地,人们因惧怕老虎而不敢下田劳作,许多农田都因此荒废。
安康市人文地理现象安康位于陕西省最南部,在北纬31度42分--33度49分、东经108度01分--110度12分之间。
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背,汉江由西向东横贯,是秦巴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北亚热带季风地区的一部分,也是陕西省水、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安康的地势轮廓为"两山(秦岭、巴山)夹一川"。
最高海拔2964.6米,最低170 米。
由于地区的水平地带性位置与秦巴山地同汉江谷地的巨大高差,使山地气候、生物、风化壳、土地内型、农作物的分布和种类组合等农业特征,具有显著的垂直地带性分布和北亚热带山地的垂直地带结构。
年均气温12--15.7度,降雨量750--1200毫米,日照时数1440--1840小时,无霜期210--270天。
农业生产和自然景观具有显著的南北过渡色彩,且以南方特色为主。
全区幅面23391平方公里,约占陕西省总面积的11.4%,居全省十地市第四位。
有耕地26.19万公顷,其中基本农田15.86万公顷。
林地面积91.5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0.2%。
四季分明,环境清新。
有关专家认为,安康是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唯一没有被污染的地区。
安康古称金州,地处重要的南北过渡地带,北靠秦岭,南依巴山,北接西安,南连三峡、张家界著名国家旅游区,东接湖北道教圣地武当山以及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西邻汉中三国遗址,汉江由西向东横贯,是秦巴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北亚热带季风地区的一部分,也是陕西省水、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这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历史遗迹遍布全境,有古遗迹、古窟寺、摩崖石刻及近代文物遗址650 余处,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寺、庙、观、堂集中于安康市区,折射着先民的光辉。
安康市辖汉滨区、汉阴、石泉、宁陕、紫阳、岚皋、平利、镇坪、旬阳、白河10个县、区。
淳朴的民风,再现秦楚的风情。
高峡平湖、林海瀑布、高山草甸、溶洞奇观、人文古迹、火山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集南北风光之精华,会秦楚文化之葳蕤。
附件: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公示名单(共计72项)一、民间文学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1 华胥传说蓝田县文化馆2 少华山传说渭南市华州区民间艺术研究会3 救郎庙的传说黄龙县文化馆、黄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4 燕伋传说千阳县文化馆5 张三丰与金台观传说宝鸡市金台区文化馆二、传统音乐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1 二弦演奏技艺礼泉县文化馆2 子洲唢呐子洲县文化馆三、传统舞蹈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1 周至竹马周至县文化馆2 安子头高跷富县文化馆3 翻天印安康市汉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曲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1 蓝田华胥上许道情蓝田县文化馆五、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1 长安狮子龙灯会西安市长安区非遗保护中心六、传统美术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1 长安泥塑西安市长安区非遗保护中心2 户县漆画户县文化馆3 户县面塑户县文化馆4 武功刺绣武功县馨绣民间手工布艺开有限公司5 蒲城麦秆画蒲城县非遗保护中心6 商洛木雕商洛市商州区文化馆洛南县文化馆7 镇安蜡花镇安县文化馆8 耀州刺绣铜川市耀州区非遗中心9 陈仓泥塑宝鸡市陈仓区文化馆10 岐山剪纸岐山县文化馆11 千阳剪纸千阳县文化馆12 秦石艺术陕西景行园艺术馆七、传统技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1 金鱼养殖技艺陕西省黑池文化艺术协会2 易蛰酵母制香技艺西安易蛰香商贸有限公司3 长安瓦当制作技艺西安市长安区文化馆4 大漆制作技艺西安市雁塔区文化馆5 关中木构古建营造技艺户县文化馆6 戏剧盔帽制作技艺西安市临潼区文化馆7 乾县唐三彩烧制技艺乾县西北琉璃有限责任公司8 车轱辘灯制作技艺三原县文化馆9 临渭草编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0 高家岭土陶制作技艺南郑县文化馆11 西乡石雕西乡县文化馆(西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2 金属錾雕铜川市王益区文化馆13 渭滨陶器制作技艺渭滨区文化馆14 陈仓古式家具制作技艺宝鸡市陈仓区文化馆15 定边二毛皮制作技艺定边县文化馆16 三边柳编技艺靖边县文化馆定边县文化馆17 陕北裘皮制作技艺榆林市王贵集团新潮毛皮有限公司18 中华老字号樊记腊汁肉夹馍制作技艺西安市大华餐饮有限公司19 “南茂号”酱腌菜、辣子酱制造工艺西安市高陵区文化馆20 杨凌蘸水面制作技艺杨陵宁莉餐厅21 乞丐酱驴肉制作技艺咸阳市渭城区文化馆22 醇古(鹑觚)酒酿造技艺陕西金醇古酒业有限责任公司23 泾阳裕兴重散茯茶制作技艺陕西省泾阳县裕兴重茯砖茶业有限公司24 合阳踅面制作工艺合阳县非遗保护中心25 潼关鸭片汤潼关县文化馆26 古法养蜂技艺南郑县文化馆27 汉阴炕炕馍制作技艺汉阴县文化艺术中心28 果酒酿造技艺——旬阳拐枣酒酿造技艺旬阳县文化馆29 横山区炖羊肉制作技艺横山区文化馆八、传统医药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1 魏邵氏肾病传统诊疗西安中医肾病医院2 王浩峰中药堂手工水泛丸制作技艺咸阳市渭城区文化馆3 冯氏脉诊技艺咸阳市群众艺术馆4 气血和胶囊制作技艺陕西摩美得制药有限公司5 王氏传统正骨手法技艺泾阳县杨赵永宏医院6 蒲城八福烧伤疗法蒲城县非遗保护中心7 王家成小夹板治骨伤技艺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 周氏祖传中医手法接骨术南郑县文化馆九、民俗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1 周至社火周至县文化馆2 冯村射虎西安市长安区文化馆3 吕氏乡约乡仪蓝田县文化馆4 马援祠祭祖杨陵区文化馆5 农神后稷祭祀杨陵区文化馆6 武帝庙会澄城县文化馆7 地母庙会城固县文化馆8 义兴燎疳铜川市王益区文化馆9 周公祭典岐山县周公庙管理处10 神木火判官神木县文化馆11 白草寺庙会清涧县文化馆。
安康市区景点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安康市区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汉江公园、金龙山公园、安康博物馆等。
汉江公园是安康市区最大的公园,位于汉江畔,占地面积达到了1000多亩。
公园内有许多景点,如汉江湿地公园、汉江游船、汉江大桥等。
汉江湿地公园是公园内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这里有着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是鸟类栖息和繁殖的重要场所。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珍稀的鸟类,如白鹤、黑天鹅、红嘴鸥等。
汉江游船是游客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游客可以在游船上欣赏到汉江两岸的美景,感受到江水的清凉和清新。
金龙山公园是安康市区的另一个著名景点,位于市区东南部,占地面积达到了200多亩。
公园内有许多景点,如金龙山、金龙寺、金龙湖等。
金龙山是公园内最高的山峰,山顶有一座高达30米的金龙塔,是公园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金龙寺是公园内的一座古老的寺庙,建于唐朝,是安康市区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金龙湖是公园内最美丽的景点之一,湖水清澈,周围有着茂密的树林和花草,是游客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安康博物馆是安康市区最重要的文化场所之一,位于市区中心,是一座集文物展览、文化交流、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
物馆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如汉代石刻、唐代壁画、宋代陶瓷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安康市的历史和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康市区有许多著名的景点,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安康市的历史和文化,也是游客们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如果你来到安康市,一定不要错过这些美丽的景点。
对汉滨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设想作者:王颖安康市是以生态旅游为定位的,但全市具有丰厚的历史人文积淀,汉滨长期处于区域性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以文物为载体的大量遗物和遗迹,是这一地域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如何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物推动旅游,又以发展旅游来促进文物保护,是当前需要思考的课题。
一、汉滨区文物旅游资源简述文物作为各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标志,具有突出的地区和民族性,是历史和文明的见证。
旅游者通过观览文物古迹能直观、形象、生动地感受人类发展的历程,了解自己民族、地区、国家乃至全人类博大精深的文化。
文物旅游满足了旅游者探古求知的心理需要,成为人文旅游的支撑和核心。
汉滨区作为正申报国家级旅游城市的安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雨水充沛、气候适宜,具有鲜明的南北方过渡色彩,景色绮丽;其“东接襄沔,西连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的交通要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流经境内的“四大江河”的汉江孕育了此处纯朴真挚的民风民俗和古老悠久的文化艺术。
从已探知文物遗存可知汉滨区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文献记载可追朔到商朝末年。
2 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汉滨区有文物点3341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6处。
这里有关庙遗址等5处旧石器时期遗址、柳家河遗址等12处新石器时期遗存,有被誉为陕南四大佛教丛林的“白云寺”、“万春寺”、“双溪寺”、“天圣寺”等古建筑,有陕西最大的宋墓“王诚宋墓”,有融汇南北建筑风格的“恒口老街”等民居;这里曾出土西周国宝史密簋、国家一级文物铜投壶等青铜器,汉魏、南北朝至宋、元时期形态各异的陶俑、画像砖、铭文砖,各时期、各窑口的瓷器;这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鄂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在解放战争期间,在这里发生过“牛蹄岭战役”;这里还孕育了书写出“汉隶的代表作”的著名书法家王戒,西魏英勇善战、威振陕川鄂骠骑大将军李迁哲,唐代中外颇有盛誉的南岳佛教创始人怀让,为官清廉、诗文出众的唐代金州刺史姚合,明代通古博今的文化名人刘应秋、董朴园等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