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质量损失统计管理办法

内部质量损失统计管理办法

内部质量损失统计管理办法
内部质量损失统计管理办法

内部质量损失统计管理办法

1 总则

内部质量损失是质量指标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确定和核算内部质量损失目的是降低内部损失,寻求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产品质量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完善公司成本工作,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目的

为加强内部质量损失的管理工作,明确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落实质量损失的责任部门,促使责任部门提高工作质量,减少质量损失,特制定本办法。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质量损失统计管理。

4 内部质量损失的定义及构成

4.1内部质量损失的定义:指产品交货前,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4.2内部质量损失的构成

4.2.1报废损失费用

a.因产成品,半成品,在制造过程中达不到质量要求,且无法修复(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造成报废或(库存)所损失的费用。

b.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在搬运、装备等过程中因人为损坏所造成的损失费用。

c.因设计错误、设计改进、工艺错误、工艺改进等造成产成品、半成品、在制造产品及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报废或(库存)所损失的费用。

4.2.2返修损失费

为修复不合格品以及因设计错误、设计改进、工艺错误、工艺改进等造成在制品达不到预期要求,进行返修所需支付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消耗、更换的零部件、原材料等的费用。

4.3内部质量损失的分类

4.3.1制造性质量损失类:指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操作不当发生的损失费用。

4.3.2技术性质量损失类:指产品因设计错误、设计改进、工艺错误、工艺改进等发生的损失费用。

5 内部质量损失的计算方法

5.1报废品损失费用的计算

自制报废品损失费=材料费+制造成本-废铁处理价格;

外购损失费=采购价格+运输价格+延期损失费;

外协、扩散件损失费=材料+运输+延期损失费。

(注:材料价格、外购、扩散延期损失费(由采购部提供);废铁处理价格、运输价格、外协损失费(由计划物控部提供);制造成本(由工艺部提供)。)

5.2返修品损失费用的计算

自制返修损失费用=工时费+材料损失费+能耗+运输

5.3焊接一次合格率、探伤一次合格率损失费用的计算

焊接一次合格率损失费用=返修数×(目标值-实现率)×单价

探伤一次合格率损失费=返修数×(目标值-实现率)×单价

6 内部质量损失统计规定

内部质量损失的统计,按不同类别发生的报废品、返修品,分别由相关部门收集、计算、填报。

6.1因分厂造成的报废、返修,由工艺部负责收集、计算,按附件1:内部质量损失统计表填报。

6.2因设计错误、设计改进造成的报废、返修,由分厂负责收集、计算,按附件1:内部质量损失统计表填报。

6.3因工艺错误、工艺改进造成的报废、返修,由分厂负责收集、计算,按附件1:内部质量损失统计表填报。

6.4各分厂的焊接一次合格率、探伤一次合格率未达目标而造成的质量损失,由质管部各质检站负责收集、计算,按附件2:焊接、探伤损失统计表填报。

6.5内部质量损失统计表和焊接、探伤损失统计表按月进行统计,各责任部门于次月4日前将统计表发质管部汇总备案,质管部将汇总的统计表报财务部。

7 责任追究

7.1填报质量损失的部门,应认真对待,事实求是,如实、准确、按时填写相关的内部质量损失统计表和焊接、探伤损失统计表。

7.2对故意夸大事实填报或包庇隐瞒未填报损失的责任部门或个人视情节轻重每次考核100-500元。

7.3对填报损失表不认真,出现较多错漏,对责任部门或个人每次考核50元。

7.4对不按时填表损失表,每拖延一天考核责任部门或个人20元。

8 本办法从2011年9月1日起执行。

9、附件:

附件1、内部质量损失统计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