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六章完整版) 第三章 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3.62 MB
- 文档页数:56
地质构造和其对工程的影响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壳层内部的构造,包括岩层、断层、褶皱、岩浆侵入体等。
地质构造对工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地基工程、水文地质、地质灾害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质构造对工程的不同影响。
首先,地质构造对地基工程的影响非常明显。
地质构造会影响地质体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进而对地基的承载力、变形性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断层带附近的地区,断层活动会使地表产生明显的垂直和水平位移,导致地基沉降、断裂、破碎等问题。
此外,褶皱造山带的存在也会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增加工程的承载风险。
因此,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进行地基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工程设计,以合理地选择地基类型和施工方法,减少地质构造对地基的不利影响。
其次,地质构造对水文地质有重要影响。
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形成了地下水系统的空间结构,控制着地下水的流动和分布。
在一些断层附近,由于断层带的剪切破碎作用,地下水容易发生渗漏或倒灌现象,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地下水位的降低。
此外,地质构造也会改变地下水库层的形态和连通性,导致地下水层的不均匀分布和补给不足。
因此,在水文地质勘查和水资源管理中,必须考虑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水文地质调查方案和水资源管理政策。
此外,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演化也具有重要影响。
褶皱和断层构造会导致地表的不稳定和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形成。
而火山构造会引发火山喷发、火山碎屑流等灾害。
在工程规划和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地质构造对灾害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采取必要的防灾措施,以减少地质灾害对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总结起来,地质构造对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基工程、水文地质和地质灾害等方面。
在地基工程中,地质构造会对地基的稳定性、承载力和变形性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在勘察和设计阶段进行充分的地质分析。
水文地质中,地质构造控制着地下水的流动和分布,需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和管理政策。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对工程的影响地壳运动:指由于地球内动力而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变位。
包括:升降运动:指垂直地表的运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水平运动:指平行于地表的运动(沿地球切线方向或沿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
地壳运动的结果:导致地壳岩石产生变形和变位,并形成各种地质构造(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
第一节 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一、概念沉积岩层形成时的原始产出状态(即产状)大多数是水平或近于水平。
如果经受地壳运动(垂直抬升)的影响,改变了原始形成时的位置,但仍保持水平产状的一套水平岩层组成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
岩层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岩层形成时的位置,而且改变了原有的水平状态,使岩层面向同一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交角,便形成了单斜构造。
常常是组成其它构造(褶曲一翼,断层一盘等)的一部分。
二、岩层产状岩层的产状常用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这三者称为产状要素。
在野外产状要素直接用地质罗盘进行测量。
第二章 褶皱构造褶皱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
岩层的连续性整性末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
褶皱构造的基本类型一、褶曲: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二、褶曲的类型1、褶曲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产状要素走向 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线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称走向倾向 垂直于走向线沿层面向下所引的直线,称倾斜线。
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方向,称为倾向 倾角 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 褶曲的要素核:褶皱中心部分的地层翼: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地层轴线:轴面与地面的交线 枢纽:轴面与层面的交线 枢纽在空间上的产出状态:枢纽水平、枢纽倾斜轴面:指大致平分褶皱的一个假想面2、按褶曲的轴面产状分:三、褶皱构造:褶皱是褶曲的组合形态,两个或两个以上褶曲构造的组合,称为褶皱构造。
四、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1、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主要是倾斜岩层的产状与路线或隧道轴线(线路工程)走向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