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为信
- 格式:pdf
- 大小:94.03 KB
- 文档页数:4
“信”与“息”是互补关系——《说词解字》之九朱昌球“信”,人言为“信”,即人的语言信息为“信”。
语言是人的思想情感的真实反映,所以,“信”引申为“诚信”、“相信”、“信任”等,引申为反映思想情感的载体或传递者“书信”、“媒人”等。
“息”,“心”在下,“自”(鼻子)在上,两个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即鼻子里的气息是依靠“心”才发出来的,所以,“息”的本义是指“心”的生理信息。
“息”又引申为“生命”、“生息”、“子息”等。
“生无所息”中的“息”是“休息”、“停止”的意思,那应该是由本义“气息”、“喘息”引申而来。
“信”与“息”组成双音节词语,意义互为补充:不管是语言信息还是生命信息,它都离不开“口”(嘴巴)和“自”(鼻子);一个是“声息”,一个是“气息”。
“听话听声”,“见人闻息”,“声音”和“气息”是思想情感的根本信息。
中医学里有“气场”之说。
说话的语气有“气场”,呼吸的气味有“气场”;语气和气味不只是表现人的生理特征,更是表现人的心理特征。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出的语言信息也是特定的。
特定的语气,特定的语调,。
表达出特定的思想情感和个性风格,所谓“意味深长”指的就是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和个性风格。
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出的生理信息也是特定的。
特定的氛围,特定的气味,既是特定的生理状况等自然因素,也是特定的思想个性等社会因素。
有“臭味相投”,也有“恶臭难闻”。
芳香扑鼻,沁人心脾;臭气熏天。
令人厌恶。
生理信息和社会信息总会让适应不了的人产生排斥反应。
要想融入一定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仅要发出让人闻其馨香的健康的生理信息,更要能发出净化周边环境的让人耳目一新的健康的思想情感和高尚人格等社会信息。
初中思想品德第三册17 课第《人言为信》顺义区木林中学王再栋课题《人言为信》一、课标依据:“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 :“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二、本课主要内容:(一)人言为信1. 感悟诚信2. 诚信的含义(二)诚信是金1. 诚信是立身之本和交往之道2. 诚信是社会公德3. 诚信是民族形象(三)实践诚信1. 诚信需要实事求是2. 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3. 诚信待人需要智慧4. 实践诚信从点滴做起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二)能力目标:不断提高辨别是非、在不同情境中能自觉遵守诚信的能力;培养用诚信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了解诚信的内涵;认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理解诚信是金;知道诚信需要智慧。
四、教学重点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理解诚信是立身之本和交往之道;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诚信,做诚实守信的人。
五、教学难点理解诚信是立身之本和交往之道。
六、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七、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1.组织学生收集的诚信故事、成语。
2. 准备课件《守信用的商鞅》(二)学生准备1.收集诚信故事及有关诚信的故事、成语。
2. 带词典八、教学过程看故事,立诚信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商鞅这位历史人物吗?生:知道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商鞅的历史故事。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体现了以赏生疑,以问促思,以问激情的教学理念)师:播放动画片《立木为信》师:商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生:取得人民对他和朝廷的信任。
师:商鞅采取了什么手段?生:立木给50 金师:商鞅变法的结果如何?生:取得了人民信任师:现假设,50 金不给立木者会是什么结果?生:失去民心,失去人民的信任师:从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中,可见要想取得他人的必须做到什么?生:诚实,信守承诺。
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第12课《人言为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言为信》是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第12课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诚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诚信。
课文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对于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诚信。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对于诚信这个概念并不陌生。
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学生在诚信方面的认识和行为表现不尽相同。
有的学生可能对诚信的理解较为抽象,难以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落实;有的学生可能受到不良诱惑,存在言行不一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和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践行诚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诚信的内涵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诚信。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诚信的价值,并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落实。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诚信的重要性。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境模拟法: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做到诚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提高课堂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关于诚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诚信?为什么我们要讲究诚信?2.呈现(15分钟)呈现事先准备好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案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主要突出诚信的重要性。
儒家之(信)古人曰:「人言为信。
」人为万物之灵,除以行为表现其感情外,最要者以言语为构通之间情感为媒介,而以言信为主。
苟能言而有信,乡里朋友皆乐于交往,自然中而然增加汝成功之机会矣。
人固不能离群而独居,一切皆须互助合作,汝以诚信待人,人亦以诚信待汝,诚信相待,敬业乐群,有不成功者,鲜矣。
信之义广矣,非但不欺人,亦不自欺。
一般人皆以为不欺骗他人即是信,或有不知有自欺者也,欺人者,为人所恶,自欺者,更为人所恶,何哉?人皆有良心,此为本性,本性不昧,良心自在,灵光自明,内不愧己,外不怍人,光明正大,毫无虚假之表现。
信而至诚,善恶自判,或有不信因果报应者,认此为虚无飘渺之事,无稽之谈,误矣。
盖在世为善,而灵自清,在世作恶,则灵浊,清而上升,而达极乐界,天堂为居之,若是在世作恶多端,浊气下沉,而永沉沦而入地狱矣。
故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欠人半斤,须还人八两,非是不报,是日之未到。
故众生当诚信之,不造罪愆,并立志行道,消前世之因果,将来归极乐,逍遥自在,其乐无穷矣。
忠信可谓互为内外表里。
「忠」为尽心尽力,「信」为诚实不欺,言不诚信,则行不忠敬。
言谨而慎,不轻易许诺,不信口开河,此为言行一致,言而信之基础也。
夫人立身处世,立己待人,言顾行,行顾言,笃守忠信。
若言而无信,行不笃敬,言行不顾,则一事无成矣。
论语卫灵公篇,子张问行。
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信之于仁、义、礼、智者,犹如土之于金、木、水、火也。
万物终须归土,而仁,义、礼、智信以成之。
有仁而无信是假仁,有义而无信是假义,有礼而无信是虚礼,有智而无信是伪智。
士之信,口心合一,口言善,行善,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商人之信,秤量实,买卖公平,价格公道,苟能如此生意昌隆矣。
信之于人大矣,人之无信,如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岂可行之哉。
人之守信而不坚,如舟之无舵,盲目航行,何时能登彼岸。
人言为信,言成为城,从人从言,内诚外信相信大家对于诚信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大家知道诚信在最开始是两个分开的词语,并不和用吗?其实“诚”与“信”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在起初是分开使用的。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
”信的基本含义是指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
最先将“诚”与“信”连在一起使用的是在《逸周书》中:“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
”这里的“信诚”实际上表达的是“诚信”的意思。
也就是说在最开始的时候,古人教导的是人言为信,言成为诚.那么按照一般逻辑来推的话,咱们现在应该说信诚而非诚信.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字和词的来源都是有着一定的典故的,那么就请大家听我慢慢道来.在我国古代古人所追求就是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先内后外是为诚信.其实在这里古人是为信”设置了一个前提.为什么古人要要求我们在内诚于心后再去追求信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人性本善,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善良的,每一个人对于别人都是有着恻隐之心的,他的善良是不会让他去伤害别人和集体的利益.当然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性本善有了一个对头就是性本恶,所以说我们在一味地坚持内诚于心已经不太合适了.那么我们就需要在讲诚信之前想一想我们所讲的诚信是否会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讲到诚信就不得不说《赵氏孤儿》的故事,在《赵氏孤儿》这故事中,讲了程婴和杵臼受忠臣赵奢的委托养大他的儿子并为他报仇雪恨,这二人受到委托后就设法从屠岸贾手中救出了赵奢的儿子,之后屠岸贾为了斩草除根下令杀死全国3个月以上、1岁以下的孩子全部杀光。
为了救下赵奢的儿子,程婴用自己的儿子代替赵奢的儿子被屠岸贾杀死,在这个过程中杵臼为了掩护他们,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里我将这个故事不是为了歌颂他们,而是为了告诉大家要想守信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这个代价是自己的生命.既然这个代价这么大我们为什么还要守信呢?这是因为不守信可能我们付出的代价更大.这是因为诚信是立人之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人言为信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诚信的民族,正是因为诚信的品格,中华民族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才得以流传。
古人有云: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无信,何以为言?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对说出的话要讲信用,否则就不要轻易说出来。
而在古人中也有诚信上的楷范。
想必“一诺千金”的故事,大家都已经知晓了吧,这个故事讲的是西汉时,有个叫季布的人,他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的事,无论有多大困难,他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故在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来历,同时也告诉我们讲诚信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还有“商鞅变法”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吧。
它主要讲的是商鞅利用竖立的木头来建立信用的故事,为后来秦国成功施行新法令,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提供了条件。
由此可见,信用是国家的重宝,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定得到民众的信任。
从这两则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诚信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一个人要讲诚信,一个社会也要讲诚信。
“人言为信”不仅仅是一条古训,更是当今社会的道德标准。
很多人都在感叹,当今社会诚信缺失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变得不讲诚信。
例如一些商贩打着亏本大甩卖的幌子来吸引顾客,更有甚者销售假货给顾客。
这一系列“不讲诚信”的案子,最终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人们也更加相信“人心隔肚皮”,彼此变得冷漠,从
而导致了一幕幕“悲剧”的发生。
人言为信,言成为诚。
诚信,已不再是嘴上说说而已,更需要的是我们真正的去付出实际行动,不要让诚信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做人言而有信的名句做人言而有信的名句:让人言而有信的诗句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2、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kēng kēng气量小而固执)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矣。
”《论语子路》3、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假如百姓不相信国家,那么国家就不可能站住脚)。
”《论语颜渊》言而有信的名言:1.遵守诺言,恪守信用.诚实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国无诚信不兴,家无诚信不荣.诚实是最大的财富。
2.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源.做官凭印,做人凭信.失信之后是失败。
3.虚伪恶之源,诚信人之本.制假贩假,害群之马.实言实行实心,无不乎人之理.诚实贵于珠宝,守信乃人民之珍。
4.人无信不立,家无信必衰,国无信必危.一句谎言会毁掉一个正直的人的全部名誉.言必行,行必果,碱不然,小人哉!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活得光明磊落.人生第一次要求,就是光明与真实。
6.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君子不失信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吁于人.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7.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
8.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讲真话的人,有人不喜欢,但还讲。
9.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他是一切智谋的基本条件。
国无诚信不兴,这无诚信不荣。
10.谎言比狼更可怕。
11.诚实守信是一个民族的根源。
12.诚实守信是传统美德。
诚实是人类最大的财富。
13.老实做人,诚实待人。
14.人无信不立,业无信必衰,国无信则危。
15.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孔子“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地位的主要根据。
一、《论语》中“仁”的基本涵义。
(一)孔子对“仁”有诸多阐释,仅在《论语》中就有一百零九处,而“仁”的基本内涵浓缩在他与樊迟的问答中。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二十二章》】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
为父之道就是由爱子之心出发去对待儿子,为子之道就是由爱父之心出发去对待父亲。
冯友兰认为,孔子的“仁”以同情心为本,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故曰爱人为仁。
(二)有时候,孔子用“仁”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品德,这便是“仁人”一词的含义。
在这一场合下,“仁”的含义是品德完美。
二、《论语》中“仁”的诠释。
(一)真性情的合理流露。
实践“仁”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它是我们真性情的一种合理流露。
仁在我也,因此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三十章》1、性情为真。
孔子认为,巧言令色矫饰以媚悦于人,非真性情的流露,故“鲜矣仁”;“刚毅木讷”之人,质朴有真性情,所以“近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第三章》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二十七章》2、“合礼”流露。
孔子认为,人的真性情或有所偏而为过,所以不但要有真性情的流露,还要合理。
如何合理?即合礼。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所以仁为人之性情是真的,而又须合礼流露。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第七章》】【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第一章》】(二)能推己及人。
诚信做生意的四字格言诚信经商万万年,欺骗经商一阵烟。
四海经商无假货,一生处事唯真诚。
依法立市,诚信经营;利民盈利,买卖双赢。
在商言商,诚信为王;道德是纲,法规至上;人品商品,都当榜样;人品无恙,人气难挡;商品优良,货销其畅;商海荡漾,欺诈当防;为人所想,理当发扬;信誉至上,生意兴旺。
百姓满意得金,诚信经营收福。
诚信经营,求同存异,共谋多赢健康和谐,发展创新,服务客户。
依法守信,厚德笃诚;顾客至上,服务用心。
诚与信是美德,古贤者倡百年;季布诺值千金,君子言重九鼎。
言必信诺必践,千秋史留美名;今盛世商贾兴,做买卖重品行。
货明码标实价,品自高有人夸;好评价贡献大,客信赖赢天下。
诚信经营,古今公理。
取信于民,商贸繁荣。
质量为上,老幼不欺。
信守合同,买卖公平。
价格公道,层次透明。
以次充好,百姓不依。
君子爱财,取之有理。
见利忘义,天诛地灭。
心善为诚,人言为信。
货真价实,买卖满意。
现代管理,科学经营。
降低成本,以人为本。
商品介绍,实事求是。
言过其实,自毁声誉。
用户至上,笑脸相迎。
强买强卖,全民唾弃。
挖潜创新,经营上升。
质量向上,品牌生辉。
诚信经营,发展之本。
以心换心,终得民心。
诚信是金,待人以诚。
行事以信,有诚则成。
无信何立,无论贩夫,或贾或商。
诚信之道,纲举目张;公平竟争,法为度量。
用户利益,莫敢能忘;社会责任,扛在肩上。
惟有如此,国富民强;央央大国,兴我华邦。
以诚为本守法经营,用信取人善待客宾;尊重合同友好合作,公平竞争规范发展;传承商道弘扬商德,杜绝忘义摒弃唯利;维护市场遵守秩序,构建和谐共享繁荣。
经商有道,营建和谐。
厚德载物,诚实守信。
履行合同,遵守合约。
友好合作,公平竞争。
有诺必践,言而有信。
职工权益,优先保障。
规范经营,以质取胜。
求真务实,严格管理。
创新技术,改进产品。
信息发布,真实合法。
促销产品,渠道正当。
货真价实,确保安全。
会计资料,真实准确。
守法经营,依法纳税。
维护信用,防范风险。
遇有纠纷,协商解决。
浅析古人的“信物”作者:袁香琴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21期在古代汉语中,“信”分别有诚实、相信、信用、信任之意。
“信物”作为“信”的凭证,最初由玉、竹、木等材料制成。
文章拟在分析璧、瑞、璋、符、节、契等字的基础上考察古人流行使用的信物。
“信”,小篆字形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为:“诚也。
从人从言。
会意。
”即所谓“人言为信”。
“人言为信”最初的含义是指人们在祭祀上天和祖先时所说的诚实不欺的言语,它要求所讲的话要真实可靠。
因此“信”的本义为真心诚意。
《玉篇》:“信,明也。
敬也。
” 如《论语》中所言:“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意思是“信”作为礼仪之本,要重视它,许下的承诺要兑现。
清代阮元在《经籍纂诂》中对“信”做了更全面的解释,他提到了《孟子·尽心下》中的“有诸已之谓信”,《国语·晋语》中的“定身以行事谓之信”,《礼记·经解》中的“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贾子·道术》中的“期果言当谓之信”等等。
总之,在古代汉语中,“信”分别有诚实、相信、信用、信任之意。
信物是指“信”的凭证物品,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天之间履行“信”的承载物。
在古代,信物主要是由玉、竹、木等材料制成。
首先,以玉为材质的信物有璧、瑞、璋、琮、玖、琼等。
《说文解字》释“璧”为“瑞玉圆也。
”段玉裁注:“瑞,以玉为信也。
”《玉篇》:“瑞,信节也。
诸侯之珪也。
”瑞是君子身上佩戴的一种玉器,其意义非凡,正如《礼记》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
”而把自己的佩玉送给自己心爱的人,就象征着愿与其缔结良缘,共享身份带来的荣耀,故玉成为古代男女之间私定终身的爱情信物也是合乎情理的选择。
如《诗经》“彼留之子,贻我佩玖”,“杂佩以赠之”,“报之以琼琚”“报之以琼瑶”,“报之以琼玖”等诗句都体现了这一点。
其次,古人亦有以竹为材料制作而成的信物,如符、节。
《说文解字》:“符,信也。
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谈诚信作文谈诚信作文「篇一」《说文解字》:“人言为信。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信任就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基础,是心与心之间的联系,无论是一句承诺还是一笔交易,信任都扮演着彼此间的关键角色。
如果没有信任,人心便无法交流,好比辕前横木,没有它就无法驾车了。
小时候长辈们经常训示我们:“说话要守信用”,对懵懂无知的我们而言:信用到底是什么?只晓得说出去的话就一定得做到罢了。
渐渐地,我们意识到,当约定一件一件实现时,我们会觉得快乐而踏实,“信任带来新幸福”这句广告词正道出这样的感受。
信任与真诚是一体两面,真诚的面对彼此才能培养信任感。
《大学》八条目中的“正心”、“诚意”告诉我们,只有正视自己的内心,才能推己及人,以诚待人。
古代也将“诚信”视为为政之道,如孔子的“民无信不立”,商鞅的“徙木立信”,王安石的“自古驱民在诚信”,都是强调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信赖感。
不只如此,现代企业相当注重的商誉,就是建立于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
例如20xx年某旅行业者在网路上标错行程价格,最后认赔出团。
虽然损失百万,却赢得了消费者的信心。
一个人的信用好坏往往难以在短时间评估出来,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及相处。
信用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经过时间与环境的淬炼出来的信用,才能稳若盘石。
日本的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曾经说过一句话:“信用难得易失,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在初中二年级时,有一位曾经说好一起努力考上同一间高中的知心,虽然那时的我们没有想过未来的难关有多困苦,变化有多大,只是想努力为自己和对方所许下的承诺打拚。
好不容易我们互相鼓励到初中三年级,但最后我却因为无法承受准备基测的压力,开始自甘堕落、自怨自艾。
明明说好一起看书,却因为逃避现实而经常失约,一次又次的食言,直到他对我不再信任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早已违背曾经所许下的承诺,同时也伤了最要好的朋友,而这份友情正慢慢的消失。
严守医疗操作规范,做文明诚信口腔人。
诚信就像牙齿,向我们的身体输送着营养。
以诚待人,以信为本。
言成为诚,人言为信。
做人,先讲诚信,方能成人。
诚信,是心中的太阳,光耀自己,照亮他人!
诚在心间,信在人间,诚信是一份双赢的合同。
人人需要诚信,人人希望诚信,人人播种诚信,人人收获诚信。
医者,立身处世,,以诚相待,担其之托;病者,安身立命,以信相守,共赴难关!
诚信之路,虽偶有荆棘,但终之光明;虚伪为之,虽偶然得利,但终之蹉跎!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人之交往在于诚,世之安宁要靠信。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虽然诚信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体现了一个人的良心、品德、精神、让我们把诚信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诚信为侣走天下。
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心怀感恩,诚信做人,责任工作,奉献自我。
关于诚信的小诗歌
汉字的“信”从造字结构看,“人言为信”,关于信的论述有“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等等。
关于诚信的小诗歌有哪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诚信的小诗歌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诚信的小诗歌1
诚信是一条小河
日夜流淌在你我的心窝
诚信是一枚甘果
帮你我融化生活的冷漠
诚信是一座金桥
用真诚连接你和我
诚信是一把利剑
帮你我把美好的事业开拓
诚信是一首无语的歌
传唱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这样传说
诚信的太阳永不落
今天如果你这样问我
为什么人们都笑成了花朵
我一定会这样告诉你
淳朴的人们因诚信而洒脱
关于诚信的小诗歌2
书端州郡齐壁【宋】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三年为刺史二首【唐】白居易
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
唯向郡城中,题诗十余首。
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石灰吟【明】于谦
千鎚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咏史【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关于诚信的小诗歌]
下载文档。
关于诚信经营的名言_诚信经营的格言警句1 以法为度,以信为本;公平合理,优质规范;互利协作,共谋发展。
2 商贸市场,公平竞争;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货真价实,诚信经营;买卖守信,文明交易;遵纪守法,规范发展;恪守信念,和谐共赢。
3 你有责,我有责,诚信经营人人有责;你出力,我出力,和谐发展人人出力。
4 诚信经营,古今公理。
取信于民,商贸繁荣。
质量为上,老幼不欺。
信守合同,买卖公平。
价格公道,层次透明。
以次充好,百姓不依。
君子爱财,取之有理。
见利忘义,天诛地灭。
心善为诚,人言为信。
货真价实,买卖满意。
现代管理,科学经营。
降低成本,以人为本。
商品介绍,实事求是。
言过其实,自毁声誉。
用户至上,笑脸相迎。
强买强卖,全民唾弃。
挖潜创新,经营上升。
质量向上,品牌生辉。
诚信经营,发展之本。
以心换心,终得民心。
5 货真价实,重诺守信;公平交易,守法经营;依法纳税,平等竞争。
6 厚德载物,诚实守信。
履行合同,遵守合约。
友好合作,公平竞争。
有诺必践,言而有信。
职工权益,优先保障。
规范经营,以质取胜。
求真务实,严格管理。
创新技术,改进产品。
信息发布,真实合法。
促销产品,渠道正当。
货真价实,确保安全。
会计资料,真实准确。
守法经营,依法纳税。
维护信用,防范风险。
遇有纠纷,协商解决。
审计监督,自觉接受。
脚踏实地,勤勉廉洁。
注重环保,持续发展。
尽心竭力,回馈社会。
7 依法守信,文明经营;以人为本,服务社会。
健康和谐,你我同行;公平竞争,共谋双赢。
8 讲诚信、重经营;讲发展、重实效;讲诚信、重经营;讲民意、重人本;讲奉献、重清廉。
9 遵守商业道德,信守合同之约,坚守公平竞争,恪守友好合作。
10 诚与信是美德,古贤者倡百年;季布诺值千金,君子言重九鼎。
言必信诺必践,千秋史留美名;今盛世商贾兴,做买卖重品行。
货明码标实价,品自高有人夸;好评价贡献大,客信赖赢天下。
11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
商贸经营,有矩可循。
合同约定,意思坦诚。
条款清晰,不设陷阱。
人言为信,言成为城,从人从言,内诚外信
相信大家对于诚信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大家知道诚信在最开始是两个分开的词语,并不和用吗?其实“诚”与“信”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在起初是分开使用的。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
”信的基本含义是指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
最先将“诚”与“信”连在一起使用的是在《逸周书》中:“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
”这里的“信诚”实际上表达的是“诚信”的意思。
也就是说在最开始的时候,古人教导的是人言为信,言成为诚.那么按照一般逻辑来推的话,咱们现在应该说信诚而非诚信.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字和词的来源都是有着一定的典故的,那么就请大家听我慢慢道来.
在我国古代古人所追求就是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先内后外是为诚信.其实在这里古人是为信”设置了一个前提.为什么古人要要求我们在内诚于心后再去追求信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人性本善,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善良的,每一个人对于别人都是有着恻隐之心的,他
的善良是不会让他去伤害别人和集体的利益.当然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性本善有了一个对头就是性本恶,所以说我们在一味地坚持内诚于心已经不太合适了.那么我们就需要在讲诚信之前想一想我们所讲的诚信是否会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讲到诚信就不得不说《赵氏孤儿》的故事,在《赵氏孤儿》这故事中,讲了程婴和杵臼受忠臣赵奢的委托养大他的儿子并为他报仇雪恨,这二人受到委托后就设法从屠岸贾手中救出了赵奢的儿子,之后屠岸贾为了斩草除根下令杀死全国3个月以上、1岁以下的孩子全部杀光。
为了救下赵奢的儿子,程婴用自己的儿子代替赵奢的儿子被屠岸贾杀死,在这个过程中杵臼为了掩护他们,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里我将这个故事不是为了歌颂他们,而是为了告诉大家要想守信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这个代价是自己的生命.既然这个代价这么大我们为什么还要守信呢?这是因为不守信可能我们付出的代价更大.
这是因为诚信是立人之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诚信是齐家之道,唐代著名
大臣魏徵说:「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
」只要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能和睦相处,若家人彼此缺乏诚信、互不信任,家庭便会逐渐四分五裂。
诚信是交友之基,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推心置腹、无私帮助的目的。
否则,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朋友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诚信也是为政之法,《左传》云:「信,国之宝也。
」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
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吕氏春秋•贵信》篇所说,如果君臣不讲信用,则百姓诽谤朝廷、国家不得安宁;做官不讲信用,则少不怕长,贵贱相轻;赏罚无信,则人民轻易犯法,难以施令;交友不讲信用,则互相怨恨,不能相亲;百工无信,则手工产品质量粗糙,以次充好,丹漆染色也不正。
可见失信对社会的危害何等大啊!
那么我们大学生如何做到诚信呢?西南大学党委书记黄蓉生教授主持的教育部2006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研究成果<大学生诚信守则>试行版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就是:立身诚为本,处世信为基,养德始于真,修
业成于勤,忠诚报祖国,荣耻铭于心,信仰须高洁,立场当坚定,精诚探真知,独创著文章,评奖要真实,考试应自警,真挚敬师长,坦诚待同学,文明行网络,是非应辨明,花销要适度,兼职重信誉,诚实求助贷,守信还款清,客观荐自我,郑重许承诺,踏实干事业,契约必践行,守则缘起。
相信大家如果做到这几点,我们的诚信就到位了。
相信如果我们大学生的诚信到位了,在我们的引导下社会必然会变得更美好,我们离实现中国梦也就更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