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先生去野餐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22
绘本《猪先生去野餐》(中班)设计意图:绘本《猪先生去野餐》讲述了一个可爱的猪先生为了邀请猪小姐去野餐,如何借朋友的东西打扮自己,引发的一段幽默风趣的故事。
故事画面简洁、角色形象鲜明,借助猪先生滑稽的造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就是我。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了绘本阅读的形式和借助多媒体引导幼儿在笑声中理解故事内容。
本次活动分四个环节:“猜测故事情节——自主阅读——大胆讲述——讨论交流”运用猜测、启发式提问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分析故事,并感受、体验故事所带来的乐趣,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最美的一面。
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的角色形象,能够初步地从角色的表情、动作及特征去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2.学习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述对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的理解。
3.体验阅读活动的乐趣,懂得我就是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刻意去模仿他人的道理。
活动准备:PPT课件、小图书幼儿每人一本活动过程:一、出示封面,引出故事。
出示图书的封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叫《猪先生去野餐》,你在这本书的封面里看到了什么?”“野餐是什么意思?”二、集体阅读绘本2.用PPT课件认真观察图片的细节,并根据观察来表述对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的理解。
▲出示图一:猪先生在干什么?从哪里看出来?▲出示图二:猪先生在干什么?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猜测故事的情节。
你们觉得猪先生看起来英俊吗?猪小姐会不会同意和他一起去野餐?三、幼儿阅读小图书,可以互相轻声交流。
1.教师提问,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画面的理解回答。
猪先生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2.用PPT课件一起看图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角色的表情、动作及特征及去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猪先生遇到了谁?他听说了野餐的事,给猪先生出了一个什么主意?▲狐狸为什么要把尾巴借给猪先生?▲猪先生又遇到了谁?他听说了野餐的事,给猪先生出了一个什么主意?▲狮子为什么要把头发借给猪先生?▲猪先生又遇到了谁?他听说了野餐的事,给猪先生出了一个什么主意?▲斑马为什么要把头发条纹借给猪先生?▲朋友们都把自己漂亮的东西借给猪先生打扮起来,你们觉得现在的猪先生看起来怎么样?猪小姐会喜欢吗?▲猪小姐同意和猪先生一起去野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为什么猪小姐不同意呢?▲现在猪小姐同意和猪先生一起去野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为什么猪小姐又同意去野餐了呢?3.师生完整阅读图书,感受作品的幽默和风趣。
中班语言:猪先生去野餐
中班语言猪先生去野餐
活动目标
1看看、说说,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用恰当地词语形容动物身体部位的特征。
3感受猪先生打扮自己而又回归自己的过程,体验自己的独特。
活动准备
PPT、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开门见,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讲一个故事,你们看故事的主人是谁?
2你猜他是猪先生还是猪小姐呢?为什么?
二、多种方式,感受猪先生的外形和心理变化。
(观察分析,感受动物身体部位的主要特征)
1猪先生在家里精心打扮着自己,他想到一个好办法。
他打算干嘛?2猪先生会怎么对狐狸说?我们听听猪先生到底怎么说的?
3现在你们就是猪先生,我是狐狸,你们谁说得好,我就借尾巴给他。
4猪先生会借狮子的哪个地方?会对狮子说什么?
5他借斑马的哪个地方?会对斑马说什么?
(尝试操作,感受猪先生的外形变化)
6接下,两个小朋友一组帮猪先生打扮一下吧!
4请你们从头到尾说说现在猪先生的样子,你觉得现在的猪先生怎么。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猪先生去野餐》含反思教案编写者:教案编辑专员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学习猪先生的礼貌行为,培养幼儿的社交礼仪意识。
4.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猪先生去野餐》2. 猪先生的头像图片3. 野餐食物图片4. 礼貌用语卡片5.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1. 邀请幼儿们坐好,引起他们的兴趣,告诉他们今天要听一个有趣的故事《猪先生去野餐》。
2. 向幼儿们展示猪先生的头像图片,让幼儿们猜猜猪先生要去哪里。
二、故事讲述(10分钟)1. 使用故事课件,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动作,讲述猪先生去野餐的故事情节。
2. 在故事过程中,引导幼儿们观察猪先生的行为举止,让幼儿们学习猪先生的礼貌行为。
三、活动拓展(10分钟)1. 请幼儿们根据故事情节,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猪先生去野餐的场景。
2. 鼓励幼儿们用言语描述他们所绘制的场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小组讨论(5分钟)1. 将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野餐食物图片。
2. 让幼儿们讨论如果在野餐时,他们会对同伴说哪些礼貌用语。
3.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礼貌用语,制作成卡片。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幼儿们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们说出猪先生的礼貌行为。
2. 引导幼儿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培养幼儿的社交礼仪意识。
3. 让幼儿们展示他们制作的礼貌用语卡片,结束本次教学活动。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们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活动拓展部分,是否充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小组讨论环节,是否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礼仪意识。
5. 整体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猪先生去野餐大班教案PPT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关注。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通过画面和文字的结合,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2. 通过手工制作和表演,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如何让幼儿在手工制作和表演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猪先生去野餐的故事情节、图片等。
2. 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3. 表演道具:猪先生、小鸟、小狗等动物的头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猪先生去野餐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如“猪先生去哪里野餐?”,“他遇到了哪些动物?”等。
2. 故事讲解: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如分享、合作等。
3. 手工制作: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制作猪先生和其它动物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表演环节: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进行角色扮演,表现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社交能力。
5. 总结: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理解、手工制作和表演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评估幼儿在活动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对故事道理的领悟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手工制作和表演环节,增进亲子关系,并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2. 组织类似的动物主题教学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和喜爱动物。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程度和教学效果,思考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实践故事中的道理,让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九、教学资源:1. 猪先生去野餐的故事书籍,供幼儿阅读和借阅。
2. 动物主题的幼儿教育资源,如动画片、游戏等。
中班语言活动:猪先生去野餐设计思路:《猪先生去野餐》是由美国作家庄子·凯萨兹编绘的一本儿童绘本,曾在1988年被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评为“最佳图书”。
该书画面生动幽默,读来让人忍俊不禁,书中作者借助了诙谐的情节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美好的理念——“我就是我,我是独一无二的。
”对于中班幼儿而言,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快速成长,但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仍以具象思维为主,因而他们在认识自己的同时常常也会有比较地发现他人的优点或缺点,进而对他人的某些方面产生羡慕或是厌弃的心理。
为了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是有必要的。
这本《猪先生去野餐》正迎合了中班孩子自我意识成长的需要,能给予他们在个体成长中不可多得的指引和启示,因此在设计教学中,我也是充分把握了这一点,将猪先生认识自己的过程作为重点,在理解猪先生的行为变化中,让幼儿反观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揭示“我就是我”的真正含义。
活动目标:1、观察理解猪先生去野餐为求最美的妆扮而引发的有趣故事,并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初步懂得“做我自己”的重要性。
活动重点: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活动难点:初步懂得“做我自己”的含义。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PPT课件经验准备----对自己身上的优点和不足有一定的了解活动过程:一、认识猪先生(引出故事的主人公,了解猪先生为请猪小姐野餐而装扮自己的用意)(PPT出示猪先生)1、图片上是谁?猪先生在干吗?小结:猪先生今天特别高兴,它要去邀请猪小姐和他一起去野餐。
所以一大早它就开始对着镜子精心打扮起来。
3、可是猪先生想变得更漂亮更神气让猪小姐喜欢,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可以帮助它?(幼儿交流自己的想法)过渡:猪先生的好朋友也给它想办法让它变得更漂亮,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看看讲讲猜猜猪先生的经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别人身上最美的东西并不适合自己。
)(PPT出示猪先生的朋友)1、猪先生的朋友是谁呀?2、它们是怎么给猪先生打扮的?它们是怎么想出给猪先生这样打扮的?小结:三位朋友都把自己身上最美丽的东西借给了猪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