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癌
- 格式:doc
- 大小:274.50 KB
- 文档页数:13
外阴癌护理常规
外阴癌是女性外阴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3%-5%,其中鳞癌占90%。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长时间持续久治不愈的外阴瘙痒和各种不同形态的肿物,肿物合并感染或较晚期癌可出现疼痛,渗液和出血。
【护理要点】
1、术前护理同外阴阴道手术护理常规。
2、术前按医嘱用外用消毒液坐浴,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3、皮肤准备:上起脐平面,两侧至腋中线,下至腹股沟部、外阴部、肛门周围、臀下部及大腿内侧达膝关节。
4、术后护理同外阴阴道手术后护理常规。
5、术后平卧。
6、两侧腹股沟于24 小时内用沙袋加压,腹带包扎,特别注意两侧腹股沟及外阴部敷料干燥。
渗液多者即通知医生。
7、保持两侧腹股沟切口处引流通畅,注意引流液的性质及量。
附:可归并护理常规病种:外阴良性肿瘤、外阴赘生物切除。
外阴癌的健康教育外阴癌是一种罕见但危害巨大的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生与生活方式、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
为了提高女性对外阴癌的认知和预防意识,以下将对外阴癌的相关知识进行健康教育。
一、外阴癌的基本概述外阴癌是指发生在女性外阴部位的恶性肿瘤,包括外阴的皮肤、黏膜及附属组织。
该疾病通常起源于外阴的上皮细胞,并会逐渐侵犯相邻组织和淋巴结,进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二、外阴癌的症状与风险因素外阴癌的早期症状比较隐匿,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进展,症状会逐渐明显。
常见症状包括外阴部位长时间的瘙痒或疼痛、溃疡、出血、肿块等。
同时,一些风险因素也会增加患者患上外阴癌的可能性,如长期糜烂、疣状增生、高龄、吸烟、慢性湿疹等。
三、外阴癌的预防与筛查外阴癌的预防与筛查对于减少患者的发病率和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目前,女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预防和筛查:1. 定期进行妇科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3. 避免长期的性生活过度刺激或感染。
4. 减少吸烟和饮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外阴癌的治疗与康复外阴癌的治疗一般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多种综合手段。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定制。
在治疗完成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和定期随访,以便早期发现任何复发和转移的迹象。
五、外阴癌的心理支持和护理患有外阴癌的患者不仅需接受身体方面的治疗,还需要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护理。
家庭成员和朋友应该给予患者关爱和理解,为其提供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支持,同时,患者本人也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和积极面对疾病。
结语:通过本次关于外阴癌的健康教育,希望能提高女性对外阴癌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及时了解外阴癌的相关知识,采取预防措施,并定期接受妇科常规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并治疗此疾病,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尤其是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心和支持,共同度过难关,并积极面对康复和未来。
如何护理外阴癌病患外阴癌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癌症类型,对于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护理外阴癌患者的简单策略,旨在帮助提供基本的护理和支持。
1. 提供情感支持外阴癌的诊断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们可能会经历情绪上的困扰和焦虑。
作为护理者,我们应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倾听患者的感受,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可以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关怀来实现。
2. 促进个人卫生外阴癌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以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护理者应该教导患者正确清洁外阴区域的方法,并鼓励他们每天进行适当的清洁。
此外,定期更换卫生巾和内衣也是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方面。
3. 饮食与营养良好的饮食和营养对于外阴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者应该为患者提供均衡的饮食建议,并鼓励他们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如果患者在饮食方面有特殊需求或限制,我们应该与营养师合作,制定适合患者的个性化饮食计划。
4. 疼痛管理外阴癌治疗可能引起疼痛和不适。
护理者应该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疼痛。
这可以包括使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或其他缓解疼痛的方法。
与患者保持密切的沟通,以便及时调整疼痛管理计划。
5. 监测并发症外阴癌治疗可能引起并发症,如感染、出血或伤口愈合问题。
护理者应该定期检查患者的伤口情况,观察有无感染迹象,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并处理并发症。
及时向医疗团队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6. 提供教育和支持护理者应该向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提供关于外阴癌的教育和支持。
这包括向他们解释疾病的过程、治疗计划和可能的副作用。
我们应该鼓励患者参与决策,并回答他们可能有的问题和疑虑。
请注意,这份文档旨在提供一般性的护理建议,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
对于特定患者的护理计划,应与医疗团队合作制定。
病史:外阴瘙痒1年,发现外阴包块7个月患者64岁,G3P3,绝经11年,因外阴瘙痒1年,发现外阴包块7年,患者绝经后无阴道出血外阴瘙痒就诊于外院,在当地医院做外阴活检,病理未见异常,诊断为“外阴白斑”、宫颈糜烂。
建议用白醋清洗,但是无好转。
2012年5月自己在右侧外阴发现有包块,并逐渐增大,并有破溃,未曾就诊,10天前来我院门诊,行外阴活检并收入院。
查体:右侧大阴唇可见有一菜花样肿物,大小约4×3×2.5cm大小,双侧小阴唇内侧均有发白、僵硬,尿道口粘膜未受累,右侧腹股沟可及一个直径约1cm左右的淋巴结,活动,无压痛。
病理检查示:外阴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侵及粘膜下浅层结缔组织(深约4cm)阴蒂部鳞状上皮增生、角化过度及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各切缘未见癌,淋巴结未见癌细胞。
诊断:外阴高分化鳞癌(Ⅲ期)治疗:外阴改良根治术。
疗效:患者术后随诊,至今未复发。
外阴癌外阴恶性肿瘤以原发性的为主,约占女性生殖器肿瘤的4%,占妇女全身肿瘤的1%~2%。
绝大多数外阴癌是鳞状上皮癌,约占外阴恶性肿瘤的95%,平均发病年龄为50~60岁,40岁以前也可能发病。
腺癌较少。
有时外阴癌局限于上皮内,在上皮内蔓延称原位癌,亦称外阴上皮癌,上皮癌有二种:①鳞状上皮原位癌(又称波文氏病);②湿疹样上皮内癌(又称派杰氏病)。
此外尚有基底细胞癌及恶性黑色素瘤。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活体组织病理切片检查。
对外阴的病变应作详细的观察,如发现经久不愈的溃疡,丘疹样疣,或白色病变经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采取活体组织检查。
除极早期类似良性病变而难以确诊外,一般诊断均无困难,但应与乳头瘤,外阴结核,增生型营养不良,基底细胞癌,派杰氏病等相鉴别。
活检为唯一可靠的鉴别方法,在甲苯胺蓝染色后的不脱色区处取活检,可获得较准确的诊断结果,必要时还需多次、多处活检方能最后确诊治疗措施1.治疗原则,首选手术治疗方法,其次用放射治疗。
2.手术治疗,手术是外阴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外阴癌较少侵犯深部组织,因此,即使肿瘤较大,仍给治疗性或姑息性手术切除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外阴癌的生长特点为局部浸润较广泛而且可多点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倾向较大,因此,外阴癌的常规性手术应包括外阴根治性切除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
外阴癌病患护理的最佳实践1. 简介外阴癌是一种发生在女性外阴部位的恶性肿瘤,其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疼痛、肿块等。
为了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我们需要为其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本文档将为您详细介绍外阴癌病患护理的最佳实践。
2. 护理评估在开始护理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对外阴癌病患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症状、体征等方面。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病患的状况,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3. 生活护理3.1 饮食管理为外阴癌病患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其抵抗力。
同时,要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减少腹泻等不适症状的发生。
3.2 个人卫生指导病患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干燥,每天用温开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或沐浴露。
勤换内裤,选择宽松、纯棉的材质,以减少摩擦和刺激。
3.3 休息与活动确保病患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根据身体状况,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
4. 症状护理4.1 皮肤瘙痒给予止痒药物,如抗组胺药。
同时,可采用冷敷或温水擦洗的方法缓解瘙痒。
4.2 疼痛管理根据病患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
此外,可采用非药物性止痛方法,如针灸、按摩等。
4.3 肿块处理对于肿块,需密切观察其大小、形状、质地等变化。
在医生指导下,可进行局部按摩或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
5. 心理护理外阴癌病患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需加强与病患的沟通,倾听其内心的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
此外,还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师进行心理辅导。
6. 健康教育向病患及家属传授外阴癌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及护理方法等。
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减少病程延长和复发。
7. 随访与评估定期对病患进行随访,了解其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同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8. 总结外阴癌病患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生活护理、症状护理、心理护理等。
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加强随访与评估,有助于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如何护理外阴癌病患外阴癌是一种影响女性外阴部位的癌症,其治疗和护理需要特别的关注和照顾。
本文档旨在为护理外阴癌病患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一、了解外阴癌外阴癌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女性。
外阴癌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疼痛、肿胀、皮肤变化等。
了解外阴癌的症状和特点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
二、护理措施1. 保持清洁保持外阴部的清洁是护理外阴癌病患的重要措施之一。
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无刺激性肥皂清洗外阴部,并轻轻擦拭干。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产品。
2. 观察症状密切观察病患的外阴部症状,如瘙痒、疼痛、肿胀等。
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 穿着舒适穿着透气、宽松的衣物,避免穿着过紧的裤子或内裤。
使用透气性好的卫生巾,避免使用不透气的卫生护垫。
4. 避免刺激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卫生护垫、卫生纸等产品,以免刺激外阴部皮肤。
避免过度摩擦和刺激,如避免长时间的坐立和行走。
5. 饮食调理给予病患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等。
6. 提供心理支持外阴癌病患可能会经历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和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
三、注意事项1. 定期进行外阴部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外阴癌。
2. 避免使用含有化学物质的化妆品和护肤品。
3. 避免过度暴露在阳光下,使用防晒霜保护皮肤。
4. 避免吸烟和饮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总结护理外阴癌病患需要特别的关注和照顾。
通过保持清洁、观察症状、穿着舒适、避免刺激、饮食调理和提供心理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护理外阴癌病患,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同时,注意事项也是护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护理外阴癌病患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content}。
外阴癌护理:病人指南外阴癌是一种影响女性外阴部位的癌症,其治疗过程可能对患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
本指南旨在为外阴癌患者提供有关护理方面的建议,以帮助她们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一、外阴癌概述外阴癌是一种发生在女性外阴部位的癌症,主要包括阴道、阴蒂、会阴及外阴周围区域。
外阴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长期吸烟、暴露在有害化学物质环境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等因素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二、外阴癌症状外阴癌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1. 皮肤瘙痒、疼痛2. 皮肤颜色改变、斑点或肿块3. 分泌物增多或异味4. 肿块、硬结或溃疡5. 皮肤破损或出血三、护理措施1. 术前护理1.1 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其建立信心,减轻焦虑和恐惧。
1.2 皮肤护理: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沐浴露,可使用温水清洗。
1.3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2. 术后护理2.1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排便,以防伤口裂开。
2.2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
2.3 管道护理:妥善固定并保持导尿管、引流管等管道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2.4 活动与体位: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根据医生建议调整体位。
2.5 饮食调理:术后初期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建议患者少量多餐,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3. 放化疗护理3.1 皮肤护理:遵循医生建议,使用抗过敏药物或止痒药膏,避免阳光暴晒。
3.2 骨髓抑制护理:观察患者血象变化,遵医嘱给予升白细胞、血小板药物。
3.3 饮食调理:鼓励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四、生活建议1.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
2.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 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农药、油漆等。
4. 戒烟限酒,减少不必要的应酬。
5. 适当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外阴癌的护理方法与实践1. 简介外阴癌是一种较为罕见但影响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外阴癌护理的专业指导,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外阴癌患者的护理需求。
2. 护理评估- 患者状况评估:了解患者的年龄、病史、家族病史等信息,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
- 症状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皮肤病变、瘙痒、疼痛等。
- 心理状态评估:外阴癌患者可能会经历焦虑、恐惧等情绪,需评估其心理状态并给予适当支持。
3. 护理计划- 环境护理:保持病室清洁、安静、舒适,保持适当的温湿度。
- 皮肤护理:定期清洁外阴部,避免过度摩擦,使用无刺激性护肤品。
- 疼痛管理: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措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
4. 护理实施- 日常生活照顾: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个人卫生等。
-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关于外阴癌的知识,指导正确的护理方法和康复锻炼。
- 药物管理: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并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 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协助进行康复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5. 护理监测- 病情观察: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 并发症预防:预防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 效果评估:评估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根据患者反馈调整护理计划。
6. 实践指导- 护理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外阴癌护理知识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 团队协作:加强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的沟通与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 持续改进:根据实践经验和患者反馈,持续改进护理方法和实践。
7. 结论外阴癌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护理水平,为外阴癌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护理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
外阴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外阴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少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妇女中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由于局部压迫、纤维化等症状较为严重,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那么,什么是外阴癌?它的发病机制是什么?现有哪些治疗方法?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外阴癌是什么外阴癌是指发生在外阴部的恶性肿瘤,属于皮肤和黏膜界面的肿瘤。
它可以发生在外阴的任何部位,如大阴唇、小阴唇、会阴等,其中大阴唇是最容易受到侵犯的部位。
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外阴癌分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两种类型,其中鳞状细胞癌约占总数的90%以上。
外阴癌的发病机制外阴癌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存在一些诱发因素。
首先是病毒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可能是该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约有一半的外阴癌患者在组织学检查中发现了这种病毒感染。
其次是长期湿疹和白斑等疾病,这些疾病使外阴黏膜的免疫力下降,从而使癌细胞得以被发现和生长。
此外,60-80岁的女性、吸烟者、患有体重失调、先前接受过放射治疗或光化学治疗、慢性外阴炎和子宫颈癌病史者等也更容易患有外阴癌。
外阴癌的治疗方法外阴癌的治疗方法因肿瘤早晚、病人年龄、普及率、肿瘤类型、淋巴结转移状况和病人身体状况等因素而异。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
手术治疗是外阴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阴唇肿块切除、阴唇切除、远端阴道切除检查及盆腔淋巴结分离等方法。
然而,手术患者也面临着切除范围限制,患处切除后的患者舒适度降低、残留疼痛、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放射治疗是外阴癌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照射的方式将癌细胞杀死。
但是,放疗患者也面临着严重的副作用:免疫力下降、局部组织坏死、感染和出血等影响外阴的重度疼痛和烦恼。
化学治疗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可以缩小肿瘤的范围并净化淋巴结,但是该疗法有很多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通常包括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功能下降、感染等,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
最近兴起的免疫治疗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治疗方法,通过增强人体免疫力,让机体的自然免疫机制攻击肿瘤。
外阴癌1.1 分期1.1.1 解剖原发癌灶位于外阴部位者为外阴癌。
必须排除来于生殖器官或生殖器外的外阴部继发肿瘤。
外阴恶性黑色素瘤应按照皮肤黑色素瘤分期系统分开描述。
外阴癌扩展到阴道者仍应视为外阴癌。
诊断必须有肿瘤的组织学证据。
1.1.1.1 淋巴位置腹股沟淋巴结和股淋巴结是区域扩散的原始位点。
1.1.1.2 转移部位累及盆腔淋巴结(髂外、闭孔、髂总淋巴结)应视为远处转移。
1.1.2 手术分期1988年起外阴癌采用手术分期。
最后诊断要靠手术标本(外阴和淋巴结)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1994年对I期再分亚期。
1.1.2.1 区域淋巴结(N)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单侧区域淋巴结转移;N2——双侧区域淋巴结转移。
1.1.2.2 远处转移(M)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无远处转移;M1——远处转移。
1.1.2.3 组织病理学类型鳞状细胞癌是外阴癌最常见的类型,其次是恶性黑色素瘤(需分开报告)。
其它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如下:以外阴派杰氏病为基础的腺癌,疣状癌,巴氏腺癌,非特异性腺癌(NOS),基底细胞癌。
1.1.2.4 组织学分级(G) Gx——分级无法评估;G1——高分化;G2——中分化;G3——低分化或未分化。
表1 外阴癌分期FIG O分期TNM分期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X 无原发肿瘤证据T00原位癌(浸润前癌)TisI肿瘤局限于外阴或外阴和会阴,最大径线≤ 2cm T1 IA肿瘤局限于外阴或外阴和会阴,最大径线≤ 2cm ,间质浸润≤1.0mm *T1aIB肿瘤局限于外阴或外阴和会阴,最大径线≤ 2cm ,间质浸润 >1.0mm *T1b II肿瘤局限于外阴或外阴和会阴,最大径线 >2cm T2III肿瘤侵犯下列任何部位:下尿道、阴道、肛门和 / 或单侧区域淋巴结转移T3 IV T4IVA肿瘤侵犯下列任何部位:膀胱粘膜、直肠粘膜、上尿道粘膜;或骨质固定和 / 或双侧区域淋巴结转移IVB任何部位(包括盆腔淋巴结)的远处转移* 肿瘤浸润深度指肿瘤从接近最表皮乳头上皮-间质连接处至最深浸润点的距离。
表2 外阴癌分期分组FIGO UICCT N M 0Tis N0M0IA T1A N0M0IB T1B N0M0II T2N0M0III T1N1M0T2N1M0T3N1M0 IVA T1N2M0T2N2M0T3N2M0T4任何N M0 IVB任何T任何N M11.2 简介外阴癌不常见,约占所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4%。
因为病例较少,治疗性随机试验不多,大多数研究为回顾性临床病理观察。
外阴癌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外阴癌因长于体表易于早期发现,但传统意识常常拖延了本病的诊断。
90%的原发性外阴癌为鳞状细胞癌,另外还有恶性黑色素瘤、腺癌、基底细胞癌、疣状癌、肉瘤及其它罕见的外阴恶性肿瘤。
大多数鳞状细胞癌发生于大阴唇,但也可发生于小阴唇、阴蒂和会阴。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IN)好发于年轻妇女,可与宫颈和阴道的的类似病变相关。
在某些病例,VIN III为癌前病变,一旦确诊应通过局部切除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结合(或不结合)激光治疗。
外阴癌的治疗采用个体化多学科参与的治疗,患者应该集中到拥有相关专家的妇科癌症中心就诊。
B级证据。
1.3 筛查外阴癌没有筛查程序。
对于有宫颈癌或者阴道癌病史的患者应该检查外阴,定期随访时可选择性的进行阴道镜检查。
有硬化性苔癣或者VIN III病史的患者也应该进行定期检查。
1.4 鳞状细胞癌1.4.1 症状外阴癌可以无症状,但是大多数患者出现外阴肿块或溃疡。
患者通常有长期瘙痒病史,可能与外阴营养不良有关。
偶然会出现阴道出血或者阴道排液,进展期患者可出现腹股沟肿块。
1.4.2 诊断在确定治疗前应该通过活检确诊。
在局麻下行楔形活检通常已足够。
活检应该包括周围的皮肤和间质。
活检时最好不要切除整个病变,否则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更难于确定切除范围。
若楔形活检病变直径≤2cm,间质浸润深度≤1mm,整块切除病灶必须进行连续切片确定浸润的深度。
FIGO妇科肿瘤委员会建议从上皮-间质连接处测量间质的浸润深度。
1.4.3 检查1. 宫颈Pap抹片检查。
2. 宫颈和阴道的阴道镜检查,因为鳞状上皮病变通常与其它部位相关。
3. 盆腔和腹股沟CT扫描有助于检测相应部位的增大淋巴结。
4. 术前常规进行全血血细胞计数、生化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
1.4.4 临床实践指南临床发现记录在一个分期图上。
常把表1、2的资料列在图背面。
1.4.5 治疗1.4.5.1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IN)和原位癌的治疗外阴上皮内损害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首先要通过多点活检确定病变完全为上皮内病变。
多中心病变的患者需多处活检。
外阴两侧的病变一旦确诊,应行外阴上皮表浅局部切除术,切除边缘超过肿物外0.5~1cm即可。
病变累及小阴唇也可做局部切除术,但更多采用激光气化或部分切除。
激光治疗常使外阴被覆阴毛脱落,损害毛囊,阴毛不再生长。
激光治疗也适用于阴蒂病变。
大的病变可以行表浅外阴切除术(外阴皮肤剥除)和薄层皮片植皮术。
C级证据。
1.4.5.2 外阴浸润癌外阴癌的治疗必须个体化。
没有标准的手术,强调以最保守的手术来治愈疾病。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1. 原发病变2. 腹股沟淋巴结1.4.5.2.1 外阴微浸润癌(IA期)IA期外阴癌指直经≤2cm,浸润深度≤1.0 mm的单发病变,深度指从最近表皮乳头上皮-间质连接处至最深的浸润点。
这类肿瘤应行广泛的局部切除术。
如果局部切除显示性质不良(有神经或血管区域浸润),应行根治性切除术。
IA期通常不需切除腹股沟淋巴结。
C级证据。
1.4.5.2.2 早期外阴癌肿瘤局限于外阴,临床上没有发现可疑淋巴结可认为是早期病变。
1.4.5.2.2.1 原发灶的治疗(图2)为了减少治疗对患者身心和性生活方面的影响,通常选择比根治性外阴切除术更保守的手术。
该保守性手术可称为根治性局部切除术,对于局部病变,该术式在预防局部复发方面与根治性外阴切除术同样有效。
手术切除时切缘应超过病变边缘至少1cm,深度应达泌尿生殖膈下。
如果病变靠近尿道,在估计不引起尿失禁的情况下可以切除尿道远端1cm。
如果同时存在VIN或者硬化性苔癣,应该切除病变部位的表浅皮肤组织以控制症状,并排除其它部位的表浅浸润。
B级证据。
图2:早期外阴癌的治疗*如果合并VIN或硬化性苔癣,应该切除病变部位的表浅皮肤组织。
1.4.5.2.2.2 腹股沟淋巴结的治疗腹股沟区复发者死亡率非常高,因此,适当的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是减少早期外阴癌死亡率的唯一重要因素。
所有T2期和T1期、间质浸润大于1mm的患者,至少应该行同侧腹股沟、股淋巴结切除术。
B 级证据。
一侧的T1期肿瘤对侧淋巴结的阳性率小于1%,因此行单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是适当的。
位于中线及累及小阴唇前部的肿瘤应该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
比较大的一侧肿瘤也可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特别是同侧淋巴结阳性的患者。
C级证据。
1.4.5.2.2.3 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因为单独切除腹股沟淋巴结的腹股沟复发率较高,因此推荐同时切除腹股沟和股淋巴结。
A 级证据。
股淋巴结位于卵圆窝内股静脉的中间,因此切除股淋巴结时不必去除筋膜。
腹股沟淋巴结可通过三切口技术安全地进行,该技术伤口愈合较好。
B级证据。
也可选择使用整块切除术,尤其对于位于阴蒂和阴蒂周围的病变。
为了避免皮肤坏死,应该保留所有位于浅筋膜上的皮下组织。
一项随机研究证明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腹股沟淋巴结阳性者术后加放疗)后进行放疗优于单纯腹股沟区放疗,尽管在该实验中深部剂量并不合适。
腹股沟淋巴结阳性患者的治疗妇科肿瘤学组(GOG)证明对于肉眼腹股沟淋巴结阳性或者显微镜下发现一个以上阳性淋巴结的患者,盆腔和腹股沟区放疗优于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A级证据。
随后的研究进一步强调了阳性腹股沟淋巴结形态学改变对于预后的重要性,尤其是转移灶的大小及是否存在囊外扩散。
有1处(可能2处)微转移(<5mm)者不需要辅助放疗。
有以下指征者应行双侧盆腔和腹股沟区淋放疗:一处大转移(直径>10mm)囊外扩散2处(可能3处)或更多处微转移。
C级证据。
1.4.5.2.2.4 放疗部位和剂量对于大多数病例放疗部位应该包括腹股沟股淋巴结以及至少盆腔下部的淋巴结(SI联合以下)。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变范围选择其中一种放疗技术。
结合光电技术常用来治疗区域淋巴结并避免股过量照射。
治疗应包括表浅和深部的腹股沟淋巴结。
重要的是应该避免使用不足量的高能光子束照射腹股沟浅淋巴结。
如果应用电子束,应该足以覆盖腹股沟深淋巴结。
对大多数病例实施以CT可以用来确定照射的范围。
放疗剂量的确定依赖于原发病变的范围和残余病灶。
对于淋巴结切除后镜下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而言,50Gy,1.8-2.0节段剂量已足够。
如果有多个淋巴结阳性或者有囊外扩散的证据,应该给予高达60Gy的剂量以减少肿瘤容量。
若有大块残余病灶,放疗照射剂量需要60-70Gy。
同期化疗的作用还不清楚。
1.4.5.2.3 进展期外阴癌T3、T4期或者出现巨大阳性腹股沟淋巴结者为进展期外阴癌。
对于这些患者,多学科综合治疗非常重要。
1.4.5.2.3.1 腹股沟淋巴结的处理进行任何治疗前最好了解腹股沟淋巴结状态。
如果在腹股沟区触到肯定的淋巴结,应该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
如果最终组织学检查淋巴结阳性,术后应该给予腹股沟和盆腔辅助放疗。
如果腹股沟淋巴结可疑,术前CT检查可以帮助确定盆腔和腹股沟淋巴结的病变范围(图3)。
图3:临床可疑腹股沟淋巴结的治疗所有的增大的腹股沟淋巴结应该切除,并且应该行冰冻切片检查。
如果淋巴结阴性,应该行系统腹股沟股淋巴结切除术。
如果淋巴结阳性,应该避免系统的淋巴结切除术,因为清除整个腹股沟淋巴结加上术后放疗可以导致严重的淋巴水肿。
应该仅切除除大的腹股沟和盆腔淋巴结,术后给予腹股沟和盆腔放疗。
如果腹股沟淋巴结出现溃疡或者位置固定,应该通过活检进行确诊,然后放疗。
如果可行,放疗后行淋巴结切除术(图4)。
C级证据。
图4:临床阳性淋巴结的治疗1.4.5.2.3.2 原发肿瘤的处理(图5)原发肿瘤的处理应该在腹股沟淋巴结切除后。
假如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可以达到切缘清晰、不损伤括约肌造成大小便失禁,手术值得进行。
如果手术需以人工肛或尿流改道为代价,最好先放疗,待肿瘤缩小后再手术。
有用放化疗而无需手术切除瘤体的方法。
根据腹股沟淋巴结状态决定是否需要腹股沟和盆腔淋巴结同时放疗。
图5 进展期原发肿瘤的治疗1.4.5.2.3.3 放疗程序如果腹股沟淋巴结阳性则需要尽早行辅助放疗,放疗范围应该包括盆腔、腹股沟淋巴结及原发部位,总剂量应该至少50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