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微带线功率分配器
- 格式:ppt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22
定义:功率分配器是一种将一路输入信号能量分成两路或多路信号能量输出的器件,也可反过来将多路信号能量合成一路输出,此时也可将称为合路器。
分类:功率分配器按照路数分为:2路、3路和4路及通过它们级联形成的多路功率分配器。
功率分配器按结构分为:微带功率分配器及腔体功率分配器。
根据能量的分配分为:等分功率分配器及不等分功率分配器根据电路形式可分为:微带线,带状线,同轴腔体分配器概述:常用的功率分配器都是等功率分配,从电路形式上来分,主要有微带线,带状线,同轴腔功率分配器,几者间的区别如下:(1):同轴腔体功分器优点是承受功率大,插损小,缺点是输出端驻波比大,而且输出端口有很好的隔离,缺点是插损大,承受功率小。
(2):微带线、带状线和同轴腔的实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同轴腔功分器是在要求设计的带宽下先对输入端进行匹配,到输出端进行分路;而微带功分器先进行分路,然后对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匹配。
分配原理:微带线、带状线的功分器设计原理是相同的,只是带状线的采用的是对称性空气填充或介质板填充,而微带线的主要采用的是非对称性部分介质填充和部分空气填充。
下面我们以一分二微带线功率分配的设计为例进行分图1:一分二功分器示意图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终端负载均为50Ω,也就是说在分支处的阻抗并联后到阻抗结处应为50Ω。
如上图匹配网络,从输入端口看Ω==500Z Z in ,而Ω==50//21in in in Z Z Z ,且是等分的,所以1in Z =2in Z ,①处1in Z 、②处2in Z 的输入阻抗应为100Ω,这样由①、②处到输出终端50Ω需要通过阻抗变换来实现匹配。
功分器功率分析:我们知道,当从功率分配器的输入端加一功率,由于每一路间的信号是同幅同相的,而且理论上电路是完全匹配的,所以隔离电阻上无功率通过,也就是说不承受功率,所以功分器的功率容量主要根据插入损耗计算出在传输线上损耗的能量,从而计算出能够承受的最大功率即可。
功率分配器的种类和作用
功率分配器是一种电路组件,用于将输入的信号功率分配到多个输出
端口上。
功率分配器的作用是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将信号的功率均衡地分
配到多个接收器中,避免信号强度的不均衡对传输带来的影响。
功率分配
器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电子对抗、测量仪器等
领域。
功率分配器可以具有不同的传输线结构,包括微带线、同轴线和波导线。
微带线功率分配器因其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
小型通信设备、无人机、雷达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等。
同轴线功率分配器
则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线,具有高功率承受能力和低噪声特性,适用于
大功率应用,如航空电子和医疗设备。
波导线功率分配器的频率范围广,
适用于高频率应用,如微波通信和雷达系统。
功率分配器的输出功率平衡度和相位平衡度是其关键性能指标。
输出
功率平衡度是指分配器各输出端口的信号输出功率之间的差异程度,而相
位平衡度是指分配器各输出端口之间相位差的差异程度。
这些指标决定了
功率分配器的可靠性和性能。
因此,制造高性能的功率分配器需要利用最
先进的材料和工艺,并进行精细的实验测试和优化。
总之,功率分配器是现代电子通信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
它不仅
能有效分配信号功率,保持信号质量,还具有稳定和高效的性能,适用于
各种通信系统和应用场合。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功率分配器
的性能和特性也将不断提高和优化,为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功分器工作原理(图文)功分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
它能够将输入信号分成多个不同频率的输出信号,具有重要的信号处理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图文的方式进行解析。
一、功分器的基本概念功分器,全称为功率分配器,是一种被动器件,用于将输入信号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上。
它通常由微带线、耦合器、隔离器等组成,具有低损耗、高隔离度等特点。
1.1 微带线功分器中的微带线是一种常用的传输线,由导体和绝缘层组成。
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在高频率范围内传输信号。
微带线的宽度、长度和介质常数等参数会影响功分器的性能。
1.2 耦合器功分器中的耦合器用于将输入信号分配到不同的输出端口上。
常见的耦合器有平面耦合器、同轴耦合器等。
耦合器的设计需要考虑耦合度、带宽和插入损耗等因素。
1.3 隔离器功分器中的隔离器用于隔离不同的输出端口,防止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隔离器通常由衰减器、隔离阻抗等组成。
隔离器的设计需要考虑隔离度、带宽和插入损耗等因素。
二、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和传输线的特性。
当输入信号进入功分器时,经过微带线、耦合器和隔离器等组件的作用,信号被分配到不同的输出端口上。
2.1 输入信号的传输输入信号首先通过微带线传输,微带线的特性阻抗和传输损耗会对信号产生影响。
通过合理设计微带线的宽度、长度和介质常数等参数,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传输。
2.2 信号的分配经过微带线后,输入信号进入耦合器,耦合器将信号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不同的输出端口上。
耦合器的设计需要考虑耦合度和插入损耗等因素,以实现对信号的精确分配。
2.3 信号的隔离分配到不同输出端口上的信号经过隔离器的作用,实现信号之间的隔离。
隔离器的设计需要考虑隔离度和插入损耗等因素,以实现对信号的有效隔离。
三、功分器的应用领域功分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处理器件,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
设计资料微带功率分配器设计方法1. 功率分配器论述:1.1定义:功率分配器是一种将一路输入信号能量分成两路或多路信号能量输出的器件,也可反过来将多路信号能量合成一路输出,此时也可称为合路器。
1.2分类:1.3概述:常用的功率分配器都是等功率分配,从电路形式上来分,主要有微带线、带状线、同轴腔功率分配器,几者间的区别如下:(1)同轴腔功分器优点是承受功率大,插损小,缺点是输出端驻波比大,而且输出端口间无任何隔离。
微带线、带状线功分器优点是价格便宜,输出端口间有很好的隔离,缺点是插损大,承受功率小。
(2)微带线、带状线和同轴腔的实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同轴腔功分器是在要求设计的带宽下先对输入端进行匹配,到输出端进行分路;而微带功分器先进行分路,然后对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匹配。
下面对微带线、带状线功率分配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进行分析。
2.设计原理:2.1分配原理:微带线、带状线的功分器设计原理是相同的,只是带状线的采用的是对称性空气填充或介质板填充,而微带线的主要采用的是非对称性部分介质填充和部分空气填充。
下面我们以一分二微带线功率分配的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传输线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它是通过阻抗变换来实现的功率的分配。
图1:一分二功分器示意图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终端负载均为50Ω,也就是说在分支处的阻抗并联后到阻抗结处应为50Ω。
如上图匹配网络,从输入端口看Ω==500Z Z in ,而Ω==50//21in in in Z Z Z ,且是等分的,所以1in Z =2in Z ,①处1in Z 、②处2in Z 的输入阻抗应为100Ω,这样由①、②处到输出终端50Ω需要通过阻抗变换来实现匹配。
2.2阶梯阻抗变换:在微波电路中,为了解决阻抗不同的元件、器件相互连接而又不使其各自的性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常用各种形式的阻抗变换器。
其中最简单又最常用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阶梯阻抗变换器(图2)。
它的特性阻抗Z1为待匹配的阻抗。
设计资料微带功率分配器设计方法1. 功率分配器论述:1.1定义:功率分配器是一种将一路输入信号能量分成两路或多路信号能量输出的器件,也可反过来将多路信号能量合成一路输出,此时也可称为合路器。
1.2分类:1.2.1功率分配器按路数分为:2路、3路和4路及通过它们级联形成的多路功率分配器。
1.2.2功率分配器按结构分为:微带功率分配器及腔体功率分配器。
1.2.2根据能量的分配分为:等分功率分配器及不等分功率分配器。
1.2.3根据电路形式可分为:微带线、带状线、同轴腔功率分配器。
1.3概述:常用的功率分配器都是等功率分配,从电路形式上来分,主要有微带线、带状线、同轴腔功率分配器,几者间的区别如下:(1)同轴腔功分器优点是承受功率大,插损小,缺点是输出端驻波比大,而且输出端口间无任何隔离。
微带线、带状线功分器优点是价格便宜,输出端口间有很好的隔离,缺点是插损大,承受功率小。
(2)微带线、带状线和同轴腔的实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同轴腔功分器是在要求设计的带宽下先对输入端进行匹配,到输出端进行分路;而微带功分器先进行分路,然后对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匹配。
下面对微带线、带状线功率分配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进行分析。
2.设计原理:2.1分配原理:微带线、带状线的功分器设计原理是相同的,只是带状线的采用的是对称性空气填充或介质板填充,而微带线的主要采用的是非对称性部分介质填充和部分空气填充。
下面我们以一分二微带线功率分配的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传输线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它是通过阻抗变换来实现的功率的分配。
图1:一分二功分器示意图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终端负载均为50Ω,也就是说在分支处的阻抗并联后到阻抗结处应为50Ω。
如上图匹配网络,从输入端口看Ω==500Z Z in ,而Ω==50//21in in in Z Z Z ,且是等分的,所以1in Z =2in Z ,①处1in Z 、②处2in Z 的输入阻抗应为100Ω,这样由①、②处到输出终端50Ω需要通过阻抗变换来实现匹配。
设计资料项目名称:微带功率分配器设计方法拟制:审核:会签:批准:二00六年一月微带功率分配器设计方法1. 功率分配器论述:1.1定义:功率分配器是一种将一路输入信号能量分成两路或多路信号能量输出的器件,也可反过来将多路信号能量合成一路输出,此时也可称为合路器。
1.2分类:1.2.1功率分配器按路数分为:2路、3路和4路及通过它们级联形成的多路功率分配器。
1.2.2功率分配器按结构分为:微带功率分配器及腔体功率分配器。
1.2.2根据能量的分配分为:等分功率分配器及不等分功率分配器。
1.2.3根据电路形式可分为:微带线、带状线、同轴腔功率分配器。
1.3概述:常用的功率分配器都是等功率分配,从电路形式上来分,主要有微带线、带状线、同轴腔功率分配器,几者间的区别如下:(1)同轴腔功分器优点是承受功率大,插损小,缺点是输出端驻波比大,而且输出端口间无任何隔离。
微带线、带状线功分器优点是价格便宜,输出端口间有很好的隔离,缺点是插损大,承受功率小。
(2)微带线、带状线和同轴腔的实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同轴腔功分器是在要求设计的带宽下先对输入端进行匹配,到输出端进行分路;而微带功分器先进行分路,然后对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匹配。
下面对微带线、带状线功率分配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进行分析。
2.设计原理:2.1分配原理:微带线、带状线的功分器设计原理是相同的,只是带状线的采用的是对称性空气填充或介质板填充,而微带线的主要采用的是非对称性部分介质填充和部分空气填充。
下面我们以一分二微带线功率分配的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传输线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它是通过阻抗变换来实现的功率的分配。
图1:一分二功分器示意图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终端负载均为50Ω,也就是说在分支处的阻抗并联后到阻抗结处应为50Ω。
如上图匹配网络,从输入端口看Ω==500Z Z in ,而Ω==50//21in in in Z Z Z ,且是等分的,所以1in Z =2in Z ,①处1in Z 、②处2in Z 的输入阻抗应为100Ω,这样由①、②处到输出终端50Ω需要通过阻抗变换来实现匹配。
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第五版_第3章习题答案习题1题目:什么是微带线?答案:微带线是一种常用的高频电子线路传输线,由于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和安装方便等特点,在高频电子线路中应用广泛。
它由导体条和位于之上的绝缘基板组成,常用于射频和微波电路中。
习题2题目:微带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案:微带线的结构由导体条和绝缘基板组成。
导体条可以采用金属箔、金属丝或金属薄膜等材料制作,常用金属包括铜、铝和银等。
绝缘基板常用的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聚乙烯(PE)和陶瓷介质等。
微带线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导体条中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和绝缘基板中的电场进行电磁波的传输。
习题3题目:微带线的特点有哪些?答案:微带线具有以下特点: 1. 结构简单:微带线由导体条和绝缘基板组成,制作和安装都相对简单方便。
2. 高频传输性能好:微带线的导体条位于绝缘基板的上方,可以减少功率损耗和传输线的耦合,从而保证较好的高频传输性能。
3.尺寸小:微带线的导线宽度和间距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可以满足尺寸要求较小的应用场景。
4. 容易集成:由于微带线的制作和安装方便,使得它容易与其他电路元件进行集成,适用于集成电路的制作流程。
习题4题目:请简要介绍一下微带线的制作工艺。
答案:微带线的制作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导体材料和绝缘基材料,同时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2. 基板制备:将绝缘基板切割成合适的尺寸,并进行清洗和烘干等处理。
3. 导体制作:将导体材料切割成合适的尺寸,然后通过胶粘剂或金属薄膜粘贴至绝缘基板上,并进行压实和固化等处理。
4. 电路图形设计:根据设计要求,绘制出微带线的电路图形,确定导线的宽度和间距等参数。
5. 线路加工:使用切割机或激光切割等设备,将导线按照电路图形进行加工,得到最终的微带线结构。
6.检测和测试:对制作的微带线进行检测和测试,包括电阻和容耦等性能指标的测试,以保证质量和性能。
设计资料项目名称:微带功率分配器设计方法拟制:审核:会签:批准:二00六年一月微带功率分配器设计方法1. 功率分配器论述:1.1定义:功率分配器是一种将一路输入信号能量分成两路或多路信号能量输出的器件,也可反过来将多路信号能量合成一路输出,此时也可称为合路器。
1.2分类:1.2.1功率分配器按路数分为:2路、3路和4路及通过它们级联形成的多路功率分配器。
1.2.2功率分配器按结构分为:微带功率分配器及腔体功率分配器。
1.2.2根据能量的分配分为:等分功率分配器及不等分功率分配器。
1.2.3根据电路形式可分为:微带线、带状线、同轴腔功率分配器。
1.3概述:常用的功率分配器都是等功率分配,从电路形式上来分,主要有微带线、带状线、同轴腔功率分配器,几者间的区别如下:(1)同轴腔功分器优点是承受功率大,插损小,缺点是输出端驻波比大,而且输出端口间无任何隔离。
微带线、带状线功分器优点是价格便宜,输出端口间有很好的隔离,缺点是插损大,承受功率小。
(2)微带线、带状线和同轴腔的实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同轴腔功分器是在要求设计的带宽下先对输入端进行匹配,到输出端进行分路;而微带功分器先进行分路,然后对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匹配。
下面对微带线、带状线功率分配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进行分析。
2.设计原理:2.1分配原理:微带线、带状线的功分器设计原理是相同的,只是带状线的采用的是对称性空气填充或介质板填充,而微带线的主要采用的是非对称性部分介质填充和部分空气填充。
下面我们以一分二微带线功率分配的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传输线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它是通过阻抗变换来实现的功率的分配。
图1:一分二功分器示意图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终端负载均为50Ω,也就是说在分支处的阻抗并联后到阻抗结处应为50Ω。
如上图匹配网络,从输入端口看Ω==500Z Z in ,而Ω==50//21in in in Z Z Z ,且是等分的,所以1in Z =2in Z ,①处1in Z 、②处2in Z 的输入阻抗应为100Ω,这样由①、②处到输出终端50Ω需要通过阻抗变换来实现匹配。
微带功分器的设计时间:2015-08-16 来源:天线设计网作者:admin TAGS: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无源器件wilkinson功率分配器是将输入信号功率分成相等或不相等的几路功率输出的一种多端口微波网络。
功率分配器是无源微波器件,反过来就是功率合成器。
功率分配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是g/4功率分配器,这种功率分配器称为威尔金森(wilkinson)功率分配器。
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由三端口网络构成。
在近代射频和微波电路中广泛地使用着功率分配器。
瞬时测频接收机是一种简单而紧凑的接收机,能覆盖很宽的射频频带。
实际的IFM接收机是由若干个简单的瞬时测频(IFM)接收机并行组成。
这就需要使用一分八功分器进行4个通道的信号分配。
一分八功分器可以由几个一分二的功分器级联而成。
[天线设计网]这就对一分二功分器在体积、结构、稳定性以及输出端口之间的相位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用多节阻抗变换器级联的方式来实现宽频带和低损耗,使用ADS软件设计并仿真工作频带在6~18GHZ的宽带微带线功分器。
功分器的设计指标功分器的技术指标包括:(1)频率范围:6~18Ghz;(2)插入损耗:≤4dB;(3)驻波比:≤2;(4)隔离度:≥18dB;(5)相位一致性:≤5°。
功分器的设计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由三端口网络构成,由于单节λ/4阻抗变换器工作带宽为窄带,不能实现宽带功分器,因此需要采用多节阻抗变换器相级联的方式来展宽工作频带。
本文设计的是一个工作频带在6~18GHz,功分比为1∶1的二路带状线型wilkinson功分器。
带宽为3个倍频层,结合多节λ/4阻抗变换器[天线设计网]相级连的形式,阻抗变换器为3节。
由于本功分器对结构尺寸和相位一致性要求较高,在此选用介电常数为2.2、层压板厚度为0.254mmRoger5880高频层压材料。
结构上采用葫芦状的结构设计。
根据各项指标(工作频段、输入输出端口的驻波、输出端口间的隔离度)要求,由宽带功分器设计理论确定功分器具体尺寸,计算出各段λ/4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如表1所示,并计算出隔离电阻的阻值如表2所示。
实现方法及仿真设计高级设计系统(ADS)软件由美国安捷伦公司开发,是当前射频和微波电路设计的首选工程软件。
该软件功能强大,仿真手段丰富多样,可实现包括域和频域、数字和模拟、线性和非线性、电磁和数字处理等多种仿真手段,[天线设计网]并可以对设计结果进行成品率分析和优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复杂电路的设计效率。
本设计就采用了ADS软件仿真设计。
用ADS 软件linecalc计算出对应特性阻抗的微带线宽度,以及对应于中心频率12GHZ的λ/4微带线宽度。
理论值如表3所示。
首先用ADS软件设计出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仿真和优化,得到最终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
然后将电路原理图转化为版图进行电磁仿真,转化后的版图如图2所示。
版图仿真结果一端口的驻波S11如图3所示,插入损耗S21如图4所示。
测试结果实际做出的产品实物如图所示,该功分器的外部尺寸为24mm×26mm×10mm。
测试系统为矢量网络分析仪。
如下图所示,功分器输入驻波在整个频段内小于1.4,实测的2路传输损耗均小于4dB(一路为3.5dB,一路为3.6dB),2个端口之间的相位差在18GHZ时为3.210°。
采用多节λ/4阻抗变换器设计工作频带在6~18GHZ的宽带wilkinson功分器,并利用ADS 软件进行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多节λ/4阻抗变换器相级联来展宽工作频带是有效的方法。
在极大展宽频带的同时,功分器的传输损耗、隔离度、驻波等指标可以完全达到要求。
所制作出的实物功分器符合小型化要求,应用在一分四或一分八功分器上,这种葫芦状的功分器结构更加紧凑,在体积上更有优势,完全满足设计指标的要求。
下载提示:有模型附件下载的,请将文件后缀格式“.txsjw”改为“.rar”即可正常打开。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天线设计网-微带功分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