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 格式:pptx
- 大小:3.62 MB
- 文档页数:12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的原因林雄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我国人民也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涌现出众多杰出的科学家和各种科技发明。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代自然科学并非发源于我国,而是原先远落后于我们的欧洲。
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诞生?这个问题,国际科学史界都把它称为“李约瑟难题”。
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近代,剧降为只占0.4%,两者反差太大了,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首先,十六七世纪前,中国的技术水平都领先于欧洲,主要是由于中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包括气候条件等)不同。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大陆,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国十分适合发展农业,而且中国是一个大国,疆域辽阔,古代的农业、经济、建筑等各方面都很发达。
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劳动人民也不乏创造力。
在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匠人,诞生了许多造福百姓的创造与发明,如妇孺皆知的“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很多技术都是在实际生活中由实践而来,并应用到实际中,如各种实用的生产工具,又如发达的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
相反,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群岛,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是一群小国,是商业文明。
他们的生活不如古代中国富庶与繁华,文明的起步比中国要晚很多,在早期技术水平远落后于中国。
那么,为什么十七世纪后中国又被西方远远甩在后面?从中国的角度看,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社会制度和传统文化两方面的原因。
社会制度方面,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那个时期,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然沿袭着许多古时的机制,尤其是科举制度严重限制了科技的发展。
在历史上,中国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统一的大国。
大国人口多、面积大,统治难度也大,统治者为了统治这么大的国家,就得想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说控制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便是一个例子。
为了控制人民的思想,统治者就创造了科举制度!在封建制度下,人们只把习文、科举视为正途,把当官作为光宗耀祖的事,文人大家往往受到世人的尊重,而其他的,如经商、技艺等都不受重视与正视。
为什么近代自然哲学没有诞生在中国?[摘要]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摘要]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古代的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曾领先于世界各国。
然而,由于封建专制统治,近代科学技术却没能在中国产生。
本文从思维方式、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地理环境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以史为鉴的观点及今后我国科技发展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近代自然哲学;近代自然科学;思维方式;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价值观1.自然哲学的概念人类对于世界的思考所产生的思想和观点,我们都可将其称为哲学。
所以,所谓自然哲学,就是指人类思考我们所面对的自然界而形成的哲学思想。
它包括自然界和人的关系、人造自然和原生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等。
在古代,哲学与科学的分界并不是很明显。
这时候,不仅自然科学包含在自然哲学里面,而且通常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并无区分。
现在,人们通常将哲学与科学区分了开来,看做是两门不同的学问。
这是科学门类日益繁多、研究分工日益细化的必然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哲学通常是指关于自然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一般规律的思想。
最著名的要数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了。
自然辩证法就是自然哲学。
具体的自然规律及其量化关系,我们通常将之称为自然科学。
但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本无根本区别。
所谓的一般规律与具体规律,也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
宇宙大爆炸理论,你说它是自然哲学的思想还是自然科学的思想?我们只能说,关于宇宙大爆炸的观点,可以说是一种自然哲学,但如果我们具体设计了大爆炸的模型,并且计算出了有关的数量关系,这大概应当是自然科学了。
所以在下文,我们把区分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看作是一样的.2.近代自然哲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
从汉唐到宋元的一千多年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
李约瑟也指出“在3—13世纪,中国保持一个让西方人望尘莫及的科学水平。
为何近代科学没在中国产生为何近代科学没在中国产生当西方近代科学革命发生之日,也正是中西科学开始接触之时。
随着天主教耶稣会士16世纪末开始来华,西方科学和技术开始传入中国。
然而在17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并未引发中国走上如同欧洲近代科学那样的发展道路。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应归于中西方科学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的封建体制以及清朝统治者缺乏远见。
西方传教士并没有向中国人系统地介绍先进的科学知识,尤其是那些对神学观念提出严重挑战的科学思想和理念,如哥白尼天文学说和牛顿力学,因为他们的目标在于传教,而不是传播科学。
令人遗憾的是,在西方人向我们展示了近代文明和科技之后,并没有引起中国人从皇帝到臣民的特别兴趣,更谈不上对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的深刻认识与传播。
清代以来,到我国传教的西方人成百上千,但同一时期到欧洲游历的国人却屈指可数。
雄才大略的康熙也不过是把科学知识作为其"崇儒重道"国策的附庸,在解决历法计算等问题之后就再也不思进取了;以十全老人自诩的乾隆,更是将西方新奇物器视为其玩赏享乐之物,根本没有从中感受到西方生产技术进步的巨大意义。
当西方的科技突飞猛进地时候,停留在妄自尊大、闭关锁国状态的中国统治者竟浑然不知。
19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首先是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西方传教士在传教之余开始对中国人进行近代科学知识的传播。
他们当中的少数人与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合作,把一批近代科学著作译成中文,从而开启了近代科学在中国传播的先路。
其次,少数中国知识分子和官员开始认识到中国正处于一个翻天覆地的变革时代。
为救危局,19世纪60年代初,朝野一部分洋务派主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开展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实际上是一次技术救国的试验,是中国自主地引进并发展科技的大胆尝试。
洋务派建立了近代工矿企业,兴办了外语、水师、船舰、兵工、铁路、电报、测绘等新式学校,向欧美派遣了少量的留学生,翻译出版了西方科技著作。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1960年,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一文中指出:“为什么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的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有惊人的发现,而在17世纪初期伽利略时代之后,近代科学在中国却没有发展,或者,可以说,完全没有发展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顾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诞生具备了什么条件,而中国恰恰不具备那些条件。
欧洲文艺复兴和古希腊文化思想的传播第一,近代自然科学是冲破神学的束缚才得以诞生的。
基督教的宗主罗马教会曾经极力阻碍科学的发展,并且迫害过杰出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自然科学得以首先在欧洲建立和发展,不是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是受到古希腊光辉文化的影响,是欧洲文艺复兴冲破基督教一统文化的影响。
古希腊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是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创建的源泉。
第二,自然科学建立和壮大的过程,也就是神学领域缩小的过程。
神学是人类仍然处于愚昧时代的产物,尤其是在宗教统治的国家,神学几乎成了思想文化的全部。
自然科学的创建,恰恰是从神学领域中开辟出一片新鲜土地,自然科学壮大的过程,也就是神学领域缩小的过程。
哥白尼学说好似从神学中破茧而出,到了牛顿动力学理论完全不需要上帝了,留给上帝的只不过是第一推动的作用。
这个第一推动的问题本身,已经不是动力学的范畴,而是要由宇宙学来回答。
第三,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建,是从哲学中分化独立出来的。
在古代,自然科学没有独立的存在,而是属于哲学的一部分,或称之为自然哲学。
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建,是从哲学中分化独立出来的,它虽然与哲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已经建立了自然科学自己的体系和自己的方法。
以伽利略和牛顿为代表,出现了专业的科学家,他们具有哲学思想,但是人们不再把他们看作是哲学家,而是看作科学家。
从此以后,科学家的人数越来越多,专业科学家的队伍日益壮大。
我们中国人往往有一种模糊的观念,认为资本主义发展于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也发展于欧洲,就简单地把自然科学的诞生也归功于资本主义。
为什么自然科学体系没有在(近代)中国产生为什么自然科学体系没有在(近代)中国产生(草稿框架)关键字:1、地理气候环境,地中海,希腊,交换,商业,硬币,运输,海洋2、文字,腓尼基字母、听觉,汉字,视觉,识字,语言语法,独立语系,思维模式,逻辑,科学,民主3、文字载体,纸张,印刷术,传播4、宗教,战争,社会制度,法律,教育,视觉环境改善,绪言:中国经济技术曾经在很长时间处世界领先地位,可是在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却没有在中国产生,到了近现代却落后于西方,为什么?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在讨论“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体系没有在中国产生”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讨论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欧洲科学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产生的科学思想。
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眼界大开,欧美及日本等国家高度发达的经济令中国震惊和赞叹不已,也令中国人自惭形秽。
由于过去的教育中总是夸耀中国有悠久辉煌的历史,令中国人自豪,这种优越的历史感让中国人(包括我)背上了历史包袱,有着很敏感的民族自尊,令人总在思考、找原因-为什么近现代中国会落后?1991年去德国之前,在讨论中国经济落后的原因时,听到和看到一些引起很多人共鸣却颇有争议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说法,当时本人也觉得地理环境论很有道理。
本人曾对语言很感兴趣,在大学期间除了学英语外,还学过些日语,学了点法语,触及点俄语,去德国之前又学了些德语。
由于一直坚持学英语,常接触外国游客和学者,也常听说,很多外国人认为汉字是世界上最难的。
到了德国后,开始在弗莱堡歌德学院学德语,有机会接触世界很多很多国家的人,谈到语言问题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难学的。
的确,中国的汉字比起拼音字母是难识难记多了,因为与发音无关,即使学会说汉语,对初期识汉字也无太大助益,不象拼音文字那样与发音相关,会说有助拼音文字拼写和记忆。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的缘故林雄我国拥有悠长的历史,我国人民也曾制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涌现出众多杰出的科学家和各类科技发明。
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代自然科学并非发源于我国,而是原先远掉队于咱们的欧洲。
近代科学什么缘故没有在中国诞生?那个问题,国际科学史界都把它称为“李约瑟难题”。
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活着界重大科技功效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近代,剧降为只占%,二者反差太大了,这是因什么缘故缘故呢?第一,十六七世纪前,中国的技术水平都领先于欧洲,主若是由于中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包括气候条件等)不同。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大陆,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
如此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国十分适合进展农业,而且中国是一个大国,疆域辽阔,古代的农业、经济、建筑等各方面都很发达。
中国历史悠长,人口众多,劳动人民也不乏制造力。
在悠长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匠人,诞生了许多造福百姓的制造与发明,如众所周知的“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很多技术都是在实际生活中由实践而来,并应用到实际中,如各类有效的生产工具,又如发达的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
相反,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群岛,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是一群小国,是商业文明。
他们的生活不如古代中国富庶与繁华,文明的起步比中国要晚很多,在初期技术水平远掉队于中国。
那么,什么缘故十七世纪后中国又被西方远远甩在后面?从中国的角度看,我以为要紧能够分为社会制度和传统文化两方面的缘故。
社会制度方面,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蓬勃进展的那个时期,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然沿袭着许多古时的机制,尤其是科举制度严峻限制了科技的进展。
在历史上,中国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统一的大国。
大国人口多、面积大,统治难度也大,统治者为了统治这么大的国家,就得想一些特殊的方式,比如说操纵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即是一个例子。
为了操纵人民的思想,统治者就制造了科举制度!在封建制度下,人们只把习文、科举视为正途,把当官作为光宗耀祖的事,文人大伙儿往往受到世人的尊重,而其他的,如做生意、技艺等都不受重视与正视。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论述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一、文化信仰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儒家著名学者王阳明观竹子七天,连一点科学思维的萌芽也没有出现,儒家哲人把技艺和知识落脚点放到人生伦理上,他们认为,"将物致知当求诸心,不当求诸物。
"于是,缺乏超越的思想,终极的追寻。
英国基督徒牛顿观察苹果落地,他的思考进路不像王阳明那样回到人事,而是归到神事,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样落到地上,不落到天上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获得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基督徒发现万有引力属必然事件,因为基督徒认识到天,地是上帝创造的,人类只能崇拜上帝,而不能崇拜被造之物的天地,天和地都是物质的。
儒家却错误地认为万物乃天地所生,所以儒家学看到苹果落地也习焉不察。
更不会思考为什么苹果不落天上?,因此也就想不到地心引力。
所以,文化信仰的正确与否在科学发现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近代科学不仅仅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也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交互作用的结果。
这就是说,没有西方文明,近代科学不可能诞生;没有东方文明,近代科学也不可能诞生。
但这种融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实现,却是由两种因素决定的:一种是必然因素,另一种是偶然因素。
西方近代科学兼具了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因此近代科学就诞生在西方。
具体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整体社会的评价机制。
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那个时期,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时,中国的人才选拔不以这方面的知识为标准。
这样的机制,必然导致人们缺乏对近代自然科学追求的动力。
第二,追求真理的方式过于完美。
受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国人所追求的科学真理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理论,他们想得到一种普遍适用的东西。
他们总想通过整体把握来得出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联系,而忽视了对于具体事物的深入研究。
最终,没有得出向牛顿三定律这样公式化的真理。
这就失去了接近真理的机会。
第三,没有享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益处。
众所周知,西方工业革命,为近代科学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器材,提供了可靠的实验环境。
中国受封建制度压迫,文化思想不能得到解放. 近代科学之所以能在欧洲产生,其根本原因也是由于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首先在欧洲兴起的结果。
对此马克思曾做过充分的论述。
同样,近代科学技术之所以不能在中国产生,不能单纯地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内部原因去寻找。
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和资本主义何以在中国始终得不到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不从社会整体,即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制度:腐朽落寞的封建制服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政策:闭关锁国文化:科举制八股取士造成文人死读自然科学的产生有两个重要条件:1、要认为自然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自然是神圣的工作,而且相信科学实验的手段。
2、科学家们可以互相进行学术交流,学术研究的成果被记录下来并被公众所了解,从而使后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出更大的成就。
中国古代没有这两的条件,主要是因为: 1、儒学的压制。
自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科学在中国就受到极大的抑制。
儒家认为只有修身治国平天下才是绝对真理,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应成为所有人的努力方向和主业,其它的都是不务正业。
不仅如此,象法家之类的,只要是威胁到儒家独尊地位的任何学说,都是被儒生所切齿痛恨的。
儒生认为皇帝受命于天,因此在皇帝德行好时,“天降祥瑞”,否则“天降祸端”。
认为“天”是有内在规律的,那是公然向其理论基础宣战。
因此他们从根本上反对技术发明,技术发明被称为“奇技淫巧”,认为其从根本上是反自然的,不可重用的,否则必然“天怒人怨”。
认为凭借利器而成功是可耻的,“在人心而不在气力”。
即使是一些科学家如沈括等也是首先作为一个官员而被记载的,在科学上的成就被认为是个人娱乐爱好。
如果张衡没有当过河间相,那么也不会有地动仪的存在。
而且后人对其原理不感兴趣,只是觉得新奇好玩而已。
2、工匠地位的低下。
工匠在中国古代是地位低贱的职业,研究道德的儒家自认为是最高尚的学说,工匠不过是他们的奴才罢了。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
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各国占42%左右。
然而到19世纪,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只占0.4% ,近代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转移到了欧洲,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了。
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中国的文明比西方更有效地应用人类的自然知识以满足人类的需要,这种领先却没有在中国导致“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
实际上,促成近代科学在西欧产生可近代科学在中国落后的因素是众多的。
首先,从经济因素考虑。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但农业技术发展却十分缓慢。
中国农业到清代中期仍处于维生水平,虽然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整个市场仍是一种从粮食、布盐为主的小生产者之间交换的市场模式。
从全国范围来讲,手工业和商业均没有成为社会经济变革的主力。
既然是以维生为主,则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也就没有那么强烈。
没有像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组织那样为改进生产技术,使用机器和广泛利用风力、水利等迫切要求解决与之有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从而促进近代科学在欧洲产生。
其次,政治因素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农业发展仍居主导地位。
而且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清实行“摊丁入亩”收取地丁银,后又提出“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样将农民束缚在了土地上,自由劳动力少,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不可能出现以雇佣为前提的大规模生产,因而不会出现近代科学。
中国既缺乏商业兴盛与科学萌芽的有效机制,也缺乏其兴起的思想土壤。
从总体上说来,中国人的思想是受儒家重农的实用主义精神影响最大,自春秋后,士农工商的等级排序就决定了中国社会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认为农业才是真正的生产,而商人只消耗的,损人利己的寄生虫。
这种以农为本的思想使中国商业发展的根基不足。
在欧洲,却存在着相反的情况。
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政府、民间都极其重视商业经济。
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如果问我们有什么可以在老外面前值得称赞的东西,我们会毛不犹豫的回答是五千年灿烂的中国文明。
中华民族在世界东方的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人类璀璨的文化,并且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里领先世界,为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最初了重要贡献。
但这仅仅是在古代,人类历史的长河是不不会倒流的。
对当代中国产生重要而直接的影响是近代历史,一部屈辱而悲泣的历史,落后挨打、割地赔款贯穿着近代史。
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汲取近代历史的深刻教训,为什么我们会被我们称为蛮夷的外国人欺负,如果我静下心来想一下就应该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别人是坚船利炮,而我们是大刀长矛,差距就体现出来了,其中的决定因素就是科学技术。
如果我们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会发现在整部中国文明史中,我们很难找到科学的踪迹,大部分是技术的影子。
我们再打开西方的历史书也会发现,西方在古代除了古希腊基本上也没什么科学,他们的技术甚至远不如中国,但是到了近代科学为什么会产生在西方而不是中国呢?任何东西的产生看似偶然,其实必然。
近代科学也是如此,假如中国比西方早存在产生科学的土壤,可然人类的历史就要改写。
我们得反思为什么中国没产生近代科学呢,在烽火岁月的昔日,我们的先辈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其中不乏有值得我们借鉴的思想,但是这也许是对历史偶然性的猜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见解,我也如此。
首先从文化因素来说,中国的文字是首当其冲的一个原因,一个汉字,实际上就是一幅画,是对世界上存在的一些事物,情况的简单模拟和描述,是对自然界的简单表面的认识,是一种技巧性的认识;而西方的拼音文字,则是一套完整的符号体系,可以对这个世界进行精确的描述,并且实现推理,演算,描述那些只有建立在数学基础上才能认识得到的世界,完全表述人类的所思所想,实现人类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产生真正的数学,而数学,则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深入探索的工具,这是西方的文明能持续高速发展,直接进入现代科学世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