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 格式:pdf
- 大小:3.70 MB
- 文档页数:92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1前言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冶金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预防、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组织编写了《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该手册结合了冶金行业企业的安全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冶金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由于冶金行业工艺流程较长,设备千差万别,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二○一六年二月2目录一、炼铁(1) (4)二、炼钢(21) (29)三、轧钢(38) (49)四、焦化(56) (69)五、烧结(74) (89)六、煤气(84) (100)—2 —3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一、炼铁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二、炼钢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三、轧钢4950。
附件2广东省冶金等行业企业风险辨识与控制技术指导书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前言据统计,我省工贸行业企业数量高达74.8万家,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33个大类,大多数中、小、微型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为提高冶金等行业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更好地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集中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粤办函〔2016〕406号)以及《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金属冶炼、机械、轻工行业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粤安监四〔2016〕3号)、《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粤安办〔2016〕43号)等文件要求,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省安全监管局组织编写了本指导书。
本指导书旨在引导相关企业更好地理解与实施较大危险因素的辨识与防范,也可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提供风险辨识与控制的理论知识。
由于冶金等行业企业千差万别,而且本指导书编写的时间和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目录第一部分:风险辨识与控制理论基础 (1)1、基本概念 (1)1.1、安全 (1)1.2、危险 (1)1.3、风险 (1)1.4、事件 (2)1.5、事故 (2)1.6、隐患 (2)1.7、不安全行为 (2)1.8、人员失误 (2)1.9、不安全状态 (2)1.10、故障(或失效) (2)1.11、危险源 (3)1.12、风险辨识 (3)1.13、风险评价 (4)1.14、风险控制 (5)2、风险管理概述 (5)2.1、风险管理的定义 (5)2.2、风险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5)2.3、风险管理的程序与主要内容 (6)3、风险辨识 (7)3.1、风险的状态 (8)3.2、风险辨识的原理 (10)3.3、风险辨识的程序 (11)3.4、风险辨识的方法 (12)4、风险评价 (17)4.1、风险可接受准则 (17)4.2、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 (19)4.2.1、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19)4.2.2、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27)5、风险控制 (31)5.1、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31)5.2、风险处理的方法 (32)5.3、风险控制的策略性方法 (32)5.4、风险控制的技术性方法 (34)第二部分:冶金等行业的风险辨识与控制技术 (36)1、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36)1.1、冶金行业的生产流程及风险特征 (36)1.1.1、钢铁生产基本流程 (36)1.1.2、钢铁工业的风险特征 (37)1.1.3、钢铁企业的主要风险 (39)1.2、炼铁 (40)1.2.1炼铁的主要工艺 (40)1.2.2炼铁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41)1.3、炼钢 (56)1.3.1炼钢的主要工艺 (56)1.3.2炼钢工序的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56)1.4、轧钢 (69)1.4.1轧钢的主要工艺 (69)1.4.2轧钢工序的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71)1.5、焦化 (90)1.5.1焦化的主要工艺 (90)1.5.2焦化工序的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91)1.6、烧结 (106)1.6.1烧结的主要工艺 (106)1.6.2烧结工序的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108)1.7、煤气 (117)1.7.1煤气系统主要工艺 (117)1.7.2、煤气系统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119)2、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128)2.1、有色行业的生产流程及风险特征 (128)2.1.1、有色金属的生产基本流程 (128)2.1.2、有色金属行业的风险特征 (129)2.1.3、有色金属企业的主要风险 (131)2.2、铜冶炼 (132)2.2.1、铜冶炼的生产工艺 (132)2.2.2、铜冶炼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133)2.3、氧化铝 (140)2.3.1、氧化铝的生产工艺 (140)2.3.2、氧化铝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142)2.4、电解铝 (151)2.4.1、电解铝的生产工艺 (151)2.4.2、电解铝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152)2.5、铅冶炼 (162)2.5.1、铅冶炼的生产工艺 (162)2.5.2、铅冶炼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163)2.6、锌冶炼 (172)2.6.1、锌冶炼的生产工艺 (172)2.6.2、锌冶炼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173)2.7、钨生产 (184)2.7.1 钨生产的工艺流程 (184)2.7.2 金属钨粉的生产 (185)2.7.3 钨生产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186)3、建材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195)3.1、建材行业 (195)3.1.1、建材行业的生产基本流程 (195)3.1.2、建材行业的风险特征 (196)3.1.3、建材行业企业的主要风险 (196)3.2、水泥制造行业 (197)3.2.1、生产方法 (197)3.2.2、水泥企业建设和生产中的安全隐患 (200)3.2.3、水泥生产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01)3.2.4、水泥制造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03)3.3、平板玻璃制造 (213)3.3.1 平板玻璃的生产工艺 (213)3.3.2 平板玻璃制造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14)3.4、建筑卫生陶瓷制造 (220)3.4.1 建筑卫生陶瓷制造的生产工艺 (220)3.4.2 建筑卫生陶瓷制造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21)3.5、耐火材料制品制造 (226)3.5.1 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 (226)3.5.2 耐火材料制品制造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26)3.6、石膏板制造 (227)3.6.1、石膏板制造的工艺流程 (227)3.6.2 石膏板制造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28)4、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229)4.1、机械行业的生产流程及风险特征 (229)4.1.1机械生产基本流程 (229)4.1.2机械行业的风险特征 (230)4.1.3机械加工业的主要风险 (232)4.2、铸造 (234)4.2.1铸造的主要工艺 (234)4.2.2铸造工序的主要危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235)4.3、锻压 (237)4.3.1锻压的主要工艺 (237)4.3.2锻压工序的主要危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239)4.4、焊接 (240)4.4.1焊接的主要工艺 (240)4.4.2焊接工序的主要危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240)4.5、机械加工 (241)4.5.1机械加工的主要工艺 (241)4.5.2机械加工的主要危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242)4.6、热处理及电镀 (245)4.6.1热处理及电镀的主要工艺 (245)4.6.2热处理及电镀工序的主要危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246)4.7、涂装 (248)4.7.1涂装的主要工艺 (248)4.7.2涂装工序的主要危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248)4.8、电气设备 (250)4.8.1电气设备的主要危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250)4.9、特种设备 (252)4.9.1特种设备的主要危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252)4.10、公用辅助设备设施 (256)4.10.1公用辅助设备设施的主要危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256)4.11、建筑及消防 (257)4.11.1建筑及消防的主要危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257)5、轻工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260)5.1、轻工行业的生产流程及风险特征 (260)5.1.1、轻工行业生产基本流程 (260)5.1.2、轻工行业的风险特征 (261)5.1.3、轻工行业的主要风险 (262)5.2、谷物磨制、饲料加工 (263)5.2.1谷物磨制、饲料加工的主要工艺 (263)5.2.2谷物磨制、饲料加工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63)5.3.1植物油加工的主要工艺 (265)5.3.2植物油加工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65)5.4、制糖业 (267)5.4.1制糖业的主要工艺 (267)5.4.2制糖业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68)5.5、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加工、水果和坚果加工、速冻食品制造、冷冻饮品及食用冰制造 (268)5.5.1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加工、水果和坚果加工、速冻食品制造、冷冻饮品及食用冰制造的主要工艺 (268)5.5.2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加工、水果和坚果加工、速冻食品制造、冷冻饮品及食用冰制造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69)5.6、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 (271)5.6.1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的主要工艺 (271)5.6.2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73)5.7、方便食品制造 (275)5.7.1方便食品制造的主要工艺 (275)5.7.2方便食品制造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77)5.8、乳制品制造 (278)5.8.1乳制品制造的主要工艺 (278)5.8.2乳制品制造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79)5.9、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酱菜腌制 (282)5.9.1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酱菜腌制的主要工艺 (282)5.9.2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酱菜腌制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82)5.10、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 (285)5.10.1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的主要工艺 (285)5.10.2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85)5.11.1白酒制造的主要工艺 (288)5.11.2白酒制造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88)5.12、啤酒制造 (291)5.12.1啤酒制造的主要工艺 (291)5.12.2啤酒制造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91)5.13、葡萄酒制造 (293)5.13.1葡萄酒制造的主要工艺 (293)5.13.2葡萄酒制造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93)5.14、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制造 (295)5.14.1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制造的主要工艺 (295)5.14.2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制造的主要工艺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96)5.15、皮革鞣制加工 (297)5.15.1皮革鞣制加工的主要工艺 (297)5.15.2皮革鞣制加工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297)5.16、人造板制造 (299)5.16.1人造板制造的主要工艺 (299)5.16.2人造板制造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300)5.17、家具制造业、地板制造 (301)5.17.1家具制造业、地板制造的主要工艺 (301)5.17.2家具制造业、地板制造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302)5.18、造纸和纸制品业 (304)5.18.1造纸和纸制品业的主要工艺 (304)5.18.2造纸和纸制品业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304)5.1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306)5.19.1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的主要工艺 (306)5.19.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307)5.20、玻璃制品制造 (308)5.20.1玻璃制品制造的主要工艺 (308)5.20.2玻璃制品制造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309)5.21、陶瓷、搪瓷制品制造 (311)5.21.1陶瓷、搪瓷制品制造的主要工艺 (311)5.21.2陶瓷、搪瓷制品制造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312)5.22、金属制日用品制造 (313)5.22.1金属制日用品制造的主要工艺 (313)5.22.2金属制日用品制造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313)5.23、自行车制造 (315)5.23.1自行车制造的主要工艺 (315)5.23.2自行车制造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316)5.24、照明器具制造 (318)5.24.1照明器具制造的主要工艺 (318)5.24.2照明器具制造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318)5.25、电池制造 (320)5.25.1电池制造的主要工艺 (320)5.25.2电池制造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320)5.26、公共部分 (321)5.26.1公共部分的主要工艺 (321)5.26.2公共部分工序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321)6、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323)6.1、纺织行业的生产流程及风险特征 (323)6.1.1纺织行业生产基本流程 (323)6.1.2纺织行业的风险特征 (334)6.1.3纺织业的主要风险 (335)6.2、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 (336)6.2.1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的主要工艺 (336)6.2.2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工序的主要危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337)6.3、染整加工 (342)6.3.1染整的主要工艺 (342)6.3.2染整工序的主要危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342)6.4、服装行业 (346)6.4.1服装行业的主要工艺 (346)6.4.2服装行业的主要危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346)6.5、非家用纺织制成品行业 (346)6.5.1非家用纺织制成品行业工序的主要危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346)6.6、公共部分 (347)6.6.1公共部分的主要危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347)第一部分:风险辨识与控制理论基础1、基本概念1.1、安全为“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意味着不危险。
金属冶炼行业较大风险辨识和管控自查自评指南序号场所部位较大风险风险代码检查内容标准规范检查情况备注有色金属熔融工艺1 熔融区域吊运时起重机及吊具故障伤人。
0503/0507 吊运铜水等熔融有色金属及渣的起重机应符合冶金起重机的相关要求;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应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 熔融区域铜水等熔融有色金属及渣的吊运时伤人。
0503/0507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不应设置在铜水等熔融有色金属及渣的吊运影响范围内。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3 熔融区域熔融有色金属及液渣的罐(包、盆)等容器耳轴断裂,造成人员伤亡。
0503/0507 盛装熔融有色金属及液渣的罐(包、盆)等容器耳轴应按要求定期进行探伤检测。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4 熔融区域熔融金属遇水、易燃物发生火灾爆炸。
0504/0508 熔融有色金属冶炼、精炼、铸造生产区域的安全坑内及泄漏、喷溅影响范围内不应存在积水,不应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5 铸造、浇铸区域熔炉发生故障情况时,熔融金属无法及时排出,造成事故。
0512 熔融有色金属铸造、浇铸流程应设置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应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6 炼炉窑、铸造机、加热炉无应急处置措施,发生故障时无法及时制止事故发生。
0501/0505 采用水冷方式冷却的熔融有色金属冶炼炉窑、铸造机、加热炉及水冷元件,应设置应急水源。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7 冶炼炉窑无安全设施,无法及时监测设备实时运行情况。
0502/0506 冶炼炉窑的闭路循环水冷元件应设置出水温度、进出水流量差监测报警装置;开路水冷元件应设置进水流量、压力监测报警装置,应实施出水温度定期人工检测。
存在冷却水进入炉内风险的闭路循环元件,应设置进出水流量差监测报警装置,应设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置防止冷却水大量进入炉内的安全设施(如快速切断阀等)。
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识别风险、评价分级、管控措施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本文旨在为冶金企业(炼铁系统)提供一套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的工作指南。
该指南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风险辨识方法、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与分级、安全措施制定、风险公告与培训、风险监控与整改以及评估与更新。
1.风险辨识方法2.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在进行风险辨识时,应采取以下步骤:●全面了解炼铁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以及作业环境。
●找出可能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因素。
●对这些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并详细描述其可能导致的风险和危害。
●根据风险和危害程度对各种因素进行排序。
1.危险源识别2.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常见的危险源包括:●火灾:由于设备过热、易燃物泄漏等原因可能导致火灾。
●爆炸:设备故障、化学物质泄漏等可能引发爆炸。
●职业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可能导致职业病,如尘肺病、中毒等。
●高温、高压、高腐蚀环境:可能导致人员受伤、设备损坏。
●触电:设备漏电、误操作等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机械伤害: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1.风险评价与分级2.根据辨识出的危险源及其可能导致的风险和危害,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应进行风险评价与分级。
一般而言,风险评价应考虑以下因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频率;●事故导致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国内外同行业或类似企业的风险水平比较。
●根据评价结果,将风险分为不同等级,以便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1.安全措施制定2.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对于火灾和爆炸风险,应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火源,合理配置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对于职业病风险,应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和尘毒监测,提供防护用品,并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对于高温、高压、高腐蚀环境,应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改善作业条件,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的完好性。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二○一六年二月
前言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冶金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预防、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组织编写了《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该手册结合了冶金行业企业的安全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冶金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由于冶金行业工艺流程较长,设备千差万别,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六、煤气
(续表)
—92—。
冶金行业中的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冶金行业是我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过程复杂,涉及高温、高压、高转速等多种高风险因素,因此,对冶金行业中的危险源进行准确辨识与评估,对于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系统的方法发现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的不安全因素。
在冶金行业中,危险源辨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设备危险源:包括旋转机械、移动机械、吊装设备等可能导致的机械伤害。
2.高温高压危险源:如炉窑、锅炉、反应器等可能导致的火灾、爆炸等事故。
3.电气危险源:包括触电、电弧、电磁辐射等可能导致的人身伤害。
4.化学危险源:如有毒、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以及危险化学品的存储、运输和使用环节。
5.作业环境危险源:如噪声、振动、粉尘、有害气体等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的环境因素。
6.人为因素:包括操作不当、违章操作、管理不善等人为原因。
二、危险源评估危险源评估是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对人员、设备和环境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冶金行业中的危险源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可能性评估:分析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包括设备故障、人为失误等。
2.严重性评估:分析危险源导致事故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
3.风险等级确定:根据可能性评估和严重性评估的结果,对危险源进行风险等级划分,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的方法在冶金行业中,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1.现场观察:通过现场巡视、检查,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2.访谈:与工人、管理人员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危险源的认识和经验。
3.查阅资料:收集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技术资料、事故案例等,以了解潜在的危险源。
4.风险矩阵法:将可能性评估和严重性评估的结果进行量化,得到风险等级。
四、危险源管理根据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实施危险源管理。
(冶金行业)煤矿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措施手册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措施手册2017年7月序言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依据国家安监总局《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2011)和国家煤监局《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煤安监行管[2017]5号),按照《永乐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工作要求,永乐煤矿组织广大员工对各岗位作业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辨识,相应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2017年7月底完成本手册。
2017年7月目录第一章概述6第一节辨识评估的目的、原则、对象和范围6第二节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依据7第三节安全风险辩识评估的基本程序9第二章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类11第二节岗位风险辨识过程11第三节岗位风险辨识结果11第四节岗位安全风险划分12第三章岗位安全风险产生原因分析13第一节知识与技能缺陷13第二节思想和情绪因素14第三节利益与管理原因14第四节生产环境影响14第四章岗位风险分级管理15第五章各工种岗位风险管控措施16采掘部分16输送机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16装、运、卸料工安全风险管控制17锚网支护巷道掘进安全风险管控制—临时支护18锚杆巷道掘进安全风险管控制—永久支护18掘进机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20掘进工安全风险控制22机电运输部分23一般电气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23一般机械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25地面电工安全风险控制26电焊与氧气切割工安全风险控制27管道工安全风险控制28车工安全风险控制30钳工安全风险控制31司炉工安全风险控制32锅炉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34矿井小绞车司机安全风险控制35矿井绞车信号工安全风险控制36井下电气设备检修安全风险控制38矿灯工安全风险控制39主通风机司机安全风险控制41主通风机电气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42 主通风机机械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44 主排水泵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45主排水泵电气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46 主排水泵机械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48 空压机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50空压机电气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51 空压机机械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53 带式输送机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54带式输送机电气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56带式输送机机械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58带式输送机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59给煤机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60变电所值班员安全风险管控制61井筒装备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63井下电钳工安全风险管控制64斜井上信号工安全风险管控制65斜井下信号工安全风险管控制67防爆柴油车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68矿车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69清理斜坡安全风险管控制70通风部分72爆破材料保管员安全风险管控制72爆破材料运送工安全风险管控制73矿井爆破工安全风险管控制74设备工安全风险管控制76采煤工作面跟班瓦检员安全风险管控制78 掘进工作面瓦检员安全风险管控制81监测工安全风险管控制85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辨识评估的目的、原则、对象和范围一、评估目的为实现我矿安全生产由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有效遏制和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力和事故的防范能力,落实安全措施自主保安,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本次对全矿井主要岗位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明确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内容,制定管控措施,提高煤矿的整体安全监控、管理水平。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二○一六年二月
前言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有色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预防、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组织编写了《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该手册结合了有色行业企业的安全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有色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由于有色行业品种众多,工艺千差万别,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目录
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一、铜冶炼
二、氧化铝
三、电解铝
四、铅冶炼
五、锌冶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