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作物不育系的鉴定全解
- 格式:ppt
- 大小:212.00 KB
- 文档页数:20
1.种子生产: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
2.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用学科。
3.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4.异花授粉: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5.常异花授粉:是指某作物既可以自花授粉又能异花授粉。
6.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7.无融合生殖: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
8.无性系: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
9.纯系学说:在一个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
10.基因频率:某个等位基因占该位点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11.基因型频率:在某一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占该群体所有基因型总数的比例。
12.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全体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时代间保持不变。
13.常规品种: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
14.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方法:低温贮藏繁殖法;循环选择繁殖法;株系循环繁殖法;自交混繁法。
15.职务育种: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育成的品种。
16.植物新品种的新颖性:指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在申请日前改名品种的繁殖材料未被销售,或者经育种者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该品种的繁殖材料未超过一年;在中国境外销售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木品种繁殖材料未超过6年,销售其他植物品种繁殖材料未超过4年。
17.品种混杂: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18.品种退化: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产量和品质下降。
19.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或其它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的方法。
农作物品种及不育系田间考察鉴定试行办法农作物品种及不育系田间考察鉴定试行办法第一条为科学、规范地开展农作物品种及不育系的田间考察鉴定活动,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申请农作物品种审(认)定、引种审查及不育系鉴定的田间考察鉴定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申请田间考察鉴定活动的,应具备下列条件:1、申请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应至少结束一个生产周期的品种区域试验,且试验结果达到品种审定标准。
2、申请认定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应至少结束两个生产周期的品种比较试验,且试验结果达到品种认定标准。
3、申请引种审查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应正在进行品种引种试验(正式试验)。
4、申请鉴定的水稻等作物的不育系,应至少有一个配组品种结束一个生产周期的品种区域试验,且试验结果达到品种的审定标准。
水稻两系不育系,应提供中国水稻所或华中农业大学出具的人工气候箱鉴定结果,且鉴定结果达到不育系的审定标准。
第四条申请田间考察鉴定活动的品种(不育系),需向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品审办”)提供以下材料:1、第一选育单位(个人)的申请报告(简要说明建议考察的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等);2、品种(不育系)的选育报告;3、品种的栽培技术研究报告;4、申请认定的品种应提交比较试验的汇总报告;5、水稻两系不育系,应提供人工气候箱的鉴定结果;6、省品审办或专业组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五条品种田间考察鉴定活动的申请单位(个人),应提前安排好考察现场。
现场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集中选择种植现场。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引种审查的考察现场,应集中安排在当年相应作物的省级新品种展示示范点的周围,每品种的连片种植面积为5亩以上。
具体地点由各申报单位在播种前与省品审办联系确认。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的考察现场,应安排在该作物的主产区,具体地点应交通便利。
2、合理安排播期。
按照熟期,省品审办对各作物每年组织1—2次集中考察鉴定。
具体为:早稻在7月中旬、中稻在9月上旬、晚籼在10月中旬、晚粳在10月下旬,油菜在5月上旬,小麦在5月中旬,玉米低山平原在7月下旬、二高山在8月下旬,棉花在9月中旬,春大豆在7月中旬、夏大豆在9月下旬,西瓜保护地栽培在6月中旬、露地栽培在7月上旬。
作物育种各论题库水稻部分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 雄性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花粉败育)的品系或者自交系——S(rr)。
(2) 保持系: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代具有保持其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系或者自交系——N(rr)。
(3) 恢复系: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代正常的品系或者自交系——N(RR)、S(RR)。
(4) 二系水稻:由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育成的杂交水稻,此法实现了一系二用,省去了保持系。
(5) 三系水稻:由三系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制备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制成杂交种水稻。
(6) 太空育种:利用航天工具搭载种子进入太空,利用其高真空、微重力、强的宇宙射线使种子发生诱变从而育种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7)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由光照和温度主导其育性的转换,在其低温短日条件下可育高温长日条件下核不育的水稻。
(8) 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的表现受孢子体(母体植株)的基因控制与花粉(配子体)身的基因无关。
(9) 配子体不育:是指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在配子体形成阶段,花粉的育性受配子体身基因型控制。
因此配子体基因为不育时花粉表现不育,配子体基因为可育时花粉表现正常。
(10) 诱变育种:是利用理化生的方法诱导作物发生变异,再经过人为选择育成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11) 变异体:没有经过人为施加压力使作物自然发生变异经过选择形成的变异个体。
(12) 突变体:经过人为的施加压力使作物发生变异筛选出的无性系变异。
(13) 原生质体:是指没有细胞壁的、裸露的、具有生命力的原生质团。
(14) 胞质杂种:是指在原生质体融合的前提条件下,是其中之一的细胞核有目的消失形成的细胞质杂交的种。
(15) 广亲和性基因:是指一些中间型水稻与籼稻和粳稻都能杂交成功,这种水稻称广亲和性水稻,这种水稻所具有的基因称为广亲和性基因。
(16) 垩白大小:垩白的投影面积占整个米粒投影面积的百分比。
(17) 垩白率:具有垩白米粒占整个供试验米粒的百分数。
作物育种学各论水稻育种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垩白质:是松散的淀粉,易碎,外观差2、糊化温度:即在米饭蒸煮时,稻米淀粉粒加热吸水膨胀至不可逆时的温度。
此时淀粉粒在偏光显微镜下失去双折射现象,所以也称双折射终点温度。
3、糙米率:稻谷去除果皮后的%4、精米率:糙米去除种皮、胚后的%5、整精米率:去除碎米后的整米%14、短日高温生育性15、雄性不育系16、雄性不育保持系17、雄性不育恢复系18、孢子体不育19、配子体不育20、光敏核不育性二、填空题1、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
全世界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有112个之多,但栽培面积集中在亚洲,占世界水稻总栽培面积的90 %以上。
2、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总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
3、我国是水稻原产地之一,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普通野生稻分布极广:南起海南三亚,北至江西东乡,西起云南盈江,东至台湾桃园。
4、我国水稻分布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气候带,世界上种稻最北点在我国黑龙江省漠河,53°27’N 。
5、我国水稻育种史上水稻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两大事件被誉为水稻的绿色革命。
6、50年代标志着我国水稻矮化育种新纪元的3个里程碑式的矮杆品种是矮脚南特、广场矮、台中在来1号。
7、我国水稻区划分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等6个稻作区。
8、江苏属于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按照本省的水稻区划又可分太湖稻作区、镇宁扬丘陵稻作区、沿江稻作区、里下河稻作区、沿海稻作区、徐淮稻作区等6个稻作区。
9、根据江苏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适合本省种植的粳稻品种为、、、等4个熟期类型。
10、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主要有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11、生产上栽培的水稻品种千粒重一般为 18 至34 g。
农学:种子生产学考试题库二1、单选(江南博哥)玉米先从苞叶中抽出的花丝一般位于果穗的()。
A.顶部B.中上部C.中下部D.上部答案:C2、名称种子质量解析:指农作物的种植材料或繁殖材料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固有的特性是指事物本来就有的特征。
如:一致性、稳定性;良好的播种品质等。
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要求或期望”。
3、问答种子生产基地应具备的条件。
解析:(1)自然条件好气候条件适宜;便于隔离;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病虫害轻;耕作管理方便,又不易受家畜为害;集中连片、规模种植,交通便利;农民有一定的种子生产技术。
(2)生产水平和经济状况较好一般应选择农业生产尤其科技水平较高的地方,交通方便。
关于经济状况,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往往不利于种子生产的优质高效。
但经济太落后,不利于组织领导,有碍种子生产的产业化。
(3)领导干部和群众积极性高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事情就好办;群众文化水平高,通过培训,便可形成当地的种子生产的技术力量。
4、问答胡萝卜采种方式。
解析:1、成株采种法2、半成株采种法3、小株采种法5、问答种子生产的内容。
解析:(1)常规品种的原种种子生产(2)常规品种的大田用种生产(3)杂种品种亲本的原种种子生产(4)杂种品种F1的大田用种生产6、问答杂交水稻的三系。
解析:不育系:雌蕊正常而雄蕊花粉败育(或无花粉),不能自交结实,育性受遗传基因控制的品系称为雄性不育系(用A表示)。
雌性器官可以接受外来花粉而受精结实。
保持系:用来给不育系授粉,能使不育系当代结实且继续保持其雄性不育的品种(系),称为雄性不育保持系(用B表示)。
保持系与相应的不育系在遗传上是同型系。
恢复系:用来给不育系授粉,能使不育系当代结实,且使F1群体每个植株恢复雄性可育能力的品种或自交系,称为雄性不育恢复系(用R表示)。
7、判断玉米果穗行数一般是奇数。
答案:错8、判断玉米花粉保持生活力比花丝长,所以制种时,“宁愿父等母,不可母等父”。
作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自交不亲和:是指具有完全花并能产生正常雌、雄蕊及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自花授粉不能结实的特性。
2、近等基因系:具有相似遗传背景、而只在个别性状上有差异的许多品种。
3、种质资源:遗传育种领域内,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
4、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即在一定地区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要选育出的品种应具有哪些优良性状以及各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指标。
5、稳产:优良品种在推广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间产量变化幅度较小,在环境多变的条件下能够保持均衡的增产作用。
6、经济系数: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指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7、引种:广义的引种(crop introduction)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新植物、新作物、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或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或遗传资源材料。
从生产的角度讲,引种是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新作物或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
8、选择育种:是指对现有品种群体中出现的自然变异通过性状鉴定、选择,再经过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9、驯化则是人类使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并对其加以改造和利用的过程10、间接鉴定:根据性状间的相关变异的原理,借助于与目标性状有高度相关的性状的表现来对目标性状进行的鉴定称为间接鉴定。
11、直接鉴定:根据性状的直接表现对其进行鉴定的方法称为直接鉴定。
12、田间鉴定:在田间栽培条件下,对有关性状进行的鉴定称为田间鉴定。
13、室内鉴定:品质等生理生化性状则必须在实验室条件下,借助于某些实验仪器设备才能进行鉴定。
14、自然鉴定:(当被鉴定的性状在自然条件下能正常、充分地表现时)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对其进行的鉴定,这就称为自然鉴定。
15、诱发鉴定:在人工诱发条件下所进行的鉴定称为诱发鉴定。
16、杂交育种:不同品种之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纯系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实验一水稻杂交育种程序参观一目的要求了解水稻育种的程序及各阶段的主要工作。
二材料和用具本院水稻育种科研试验田全部材料,笔记本,铅笔。
三内容说明水稻育种方法很多,主要参观杂交育种程序。
(一)原始材料圃种植水稻育种原始材料的地段叫原始材料圃,主要是种植国内外搜集来的原始材料。
每年不断地引入新种持,丰富基因库。
通过系统观察、细致研究,筛选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具有单一的或综合的优良性状的亲本。
种植的方法按类型(高杆矮杆、粳稻、灿稻)种植。
每份种20-30株,重点材料应每年种植,严防机械混杂,严格保纯,一般材料一室内贮藏能保持其发芽力的情况下,每年分批轮流种植。
每年从原始材料圃选出若干材料作亲本的种于新本圃。
亲本圃应根据需要分期播种调节花期,加大行距,便于操作。
(二)选种圃种植杂种后代的地段为选种辅圃1.杂交一代(F1)(1)F1的播种:由于杂交所得种子数量少,加之又是米粒,故杂交种子发芽不好,易腐烂。
所以杂交种子最好播在塘瓷盘中育苗,然后载于试验田。
每一组合栽成一区,一般F1种10-20株左右,复合杂交则F1应有100株以上。
在每一个杂交种附近应种亲本和对照品种,均有单本植。
(2)观察记载:记载各重要性状,特殊性状以及有无及杂种优势。
(3)去假杂种:在生长期中,着重去假杂种,去杂假种根据父本的指示性状进行。
(4)收获脱粒:一般按组合分虽收获脱粒,但如假杂种的真伪尚不能准确鉴定时,要分株收获脱粒。
2.杂交二代(F2)(1)F2的种植规模:由于F2是变异范围最大的一代,一般每个组合种植2000-10000株,以组合为单位种植。
行长5尺,行距8-10寸。
种植行数依组合要求总株数而定。
每20或50行加入两个亲本或对照品种。
种扦一行作为比较的标淮,一律采用单本植。
(2)观察记载:F2的分离现象是必然存在的,如某一组合没有出现分离现象则可能是假杂种应淘汰。
对株型,生育期,穗部性状,抗病性等重要性状的分离进行描述和评价,作为组合取舍和个体选择的依据。
农学:种子生产学试题及答案1、判断(江南博哥)玉米是短日照作物,光照时数缩短生育期延长。
答案:错2、问答大豆良种生产防杂保纯方法。
解析:1、株选法(正向选择);2、片选法(负向选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授粉方式。
3、判断杂交水稻制种中,下午3.00后对母本喷施硼肥可提早开花。
答案:对4、问答种子生产技术的概念。
解析:狭义的种子生产:将育种家选育的优良品种,根据其繁殖方式,采用科学的方法保持品种的优良种性,是在田间条件下繁育农作物优良品种和生产杂交种的过程。
广义的种子生产: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遗传变异特点,是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在保证优良种性的前提下,生产出符合数量、质量要求的种子的过程。
5、填空杂交水稻制种时花期良好相遇的标准是()、()和()花期全遇。
解析:头花不空;盛花相逢;尾花不丢6、单选不属于玉米自交系特征的是()。
A.群体整齐一致B.个体基因纯合C.生活力衰退D.比杂种产量高答案:D7、单选父母本生育期相同的杂交组合,制种田播种时要求()。
A.同时播种B.选播母本4-5天,后播父本C.选播父本4-5天,后播母本D.选播母本10天,后播父本答案:A8、问答常规稻种子贮藏要点。
解析:1.严格控制水分:水分13.5%以下。
水分在14%,到次年6月籼、粳稻种子发芽率均有下降趋势,15%以上到次年8月份种子发芽率几乎全部丧失。
试验认为含水量6%、0℃贮藏可长期存放而不降低发芽率。
籼稻比粳稻安全水分低1%。
2.入仓时不要直接踩在种子上。
3.不要趁热进仓,以防结露早稻种子温度高,晚稻水分高,秋后易出现种子堆表面结露。
4.防地面返潮。
5.防虫:马拉硫磷纯度90%,最低10ppm;杀螟松纯度为94%,5ppm,配好后按种子量的0.2%喷于种子上;或用背负式喷雾器按种子量的1%喷洒种子上。
拌匀堆好半年不生虫。
用背负式喷雾法杀虫,种子水分比安全水分降低1-2%,种子用剩了,要经3个月以后才能食用。
非同源染色体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则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F1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的现象。
即外显率为100%。
转化是指某些细菌(或其他生物)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
冈崎片段DNA双链进行半保留复制时,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
返祖遗传是指有的生物体偶然出现了祖先的某些性状的遗传现象持家基因又称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对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如微管蛋白基因、糖酵解酶系基因与核糖体蛋白基因等。
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多倍体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常见于高等植物中,由于染色体组来源不同,可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异位同效基因异源多倍体不同染色体组之间常存在部分同源的关系,因此,在不同的染色体组的染色体上存在着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母性遗传指遗传的性状与雄性生殖细胞无关,只是通过雌性生殖细胞而遗传的现象。
限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而在另一种性别完全不表达。
1、一株红色的紫茉莉与一株白色的紫茉莉杂交,F1代的花色均为粉红色,这种现象属于A.不完全显性2、三体n+1胚囊的生活力一般远比n+1花粉的生活力强。
假设某三体植物自交时有50%的胚囊参与了受精,而参与受精的n+1花粉只有10%,则该三体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代群体中,正常的2n个体所占的比例为(D)A.10%×90%B.10%×50%C.10%×90%+10%×50%D.50% ×90%3.鸭(2n=80)和番鸭(2n=78)的杂交后代—骡鸭的繁殖力很低,原因是(C )A.鸭和番鸭的遗传物质有本质区别B.鸭和番鸭的染色体不能共存C.骡鸭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4.一株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三代产生的后代中,杂合体所占的比率应为(C )C. 1/85.在狗的毛色遗传中,基因型A B 为黑色,aaB 为赤褐色,A bb为红色,aabb为柠檬色。
名词解释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人工培育的某种作物的群体,这种群体如果经过一系列试验表现优良,通过品种审定就成为品种。
育种目标:农业生产对品种优良性的要求株型育种:改良品种、株型态势的育种,例如植株的高度,茎叶在空间的分布高光效育种:以提高光合效率为主的遗传改良,作物产量=(光合能力*光合时间*光合效率-呼吸消耗)*经济系数种质资源:可以被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和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地方品种:在历史上局部地区栽培,没有经过现代育种技术修饰种植保存:种质资源材料每隔一段时间播种一次。
贮藏保存:主要是控制贮藏时的温湿条件的方法来保持种质资源种子的生活力。
离体保存:用试管保存组织或细胞培养物的方法来有效地保存种质资源材料,此方法繁殖速度快,还可避免病虫的危害核心种质:指最少量的资源材料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种内不同个体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有性繁殖:通过有性过程产生两性细胞的结合,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方式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花朵的花粉自花授粉作物: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依靠自花授粉繁殖后代的作物。
异花授粉:雌蕊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的称为异花授粉。
异花授粉作物: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则为异花授粉作物无性繁殖:不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繁殖后代的的反之方式。
无性系:植物的一部分营养体通过无性繁殖得到后代。
自交系品种:个体基因型纯和,群体同质,这样的一群个体组成的群体杂交种品种:个体基因型杂合,群体同质,具有杂种优势,这样的F1代群体及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遗传基础复杂,群体内植株基因型内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或异质性的一群植株群体无性系品种: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遗传上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繁殖而成的植株群体生态因素:指对作物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或被植物直接吸收的因素,影响最大的是气候因素,如温度,日照,雨量生态环境: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体生态区:指对某种作物来说具有大致相似的环境地区生态型:指在一定的环境内莆成具有相似生态特性的品种类型称作物品种的生态型驯化:指人类为了让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而对其适应能力的利用和改造引种:①狭义:指从外国或外地引进作物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本地推广种植;②广义: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选择:从群体中根据个体的表现型挑取符合育种目标的基因型(群体分为自然变异的群体和人工培育的群体,此指前者)品系:来自不同祖先,基因型相对一致,表现型相对整齐一致这样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鉴定:利用科学的方法对育种材料作出客观的评介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通过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的方法选育新品种系统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通过单株选择的方法选育新品种称为系统育种剩余变异:指自交后代群体中残留的杂合基因所引起的变异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并且对后代进行选择的育种方法远缘杂交:种或种以上不同作物的杂交组合育种:利用基因的重组和互作,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通过杂交重组后可以把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超亲育种:利用基因的累加和互作,控制同一性状的微小基因,通过基因重组后再通过累加和互作使产生的新性状超过任何同一亲本叫超亲育种杂交方式:在一个杂交组合中用几个亲本以及各个亲本的先后顺序叫杂交方式复交: 3个或3个以上的亲本进行2次或2次以上的杂交叫复交单交:两个亲本进行杂交叫单交双交:三个或四个亲本,指两个单交的F1再杂交系统群:来自同一系统的不同单株所形成的系统叫系统群姊妹系:同一系统群内的不同系统之间互称姊妹系回交育种:通过回交,选择改良品种的方法。
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其中,选育新的优良品种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抗病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就是一种在杂交育种中广泛应用的方法,它可以大大加快育种进程,提高杂交种的产量和品质。
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是指通过将不育系和育性系两个亲本组合进行人工授粉,培育出可育的优良杂交种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许多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它的优点是能够利用两个不同的亲本的优良性状,产生具有较高产量和抗病能力的杂交种。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选择两个互补的亲本,一个是不育系,另一个是育性系。
不育系是指不具备结实能力的植株,而育性系则是具备结实能力的植株。
然后,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将育性系的花粉传到不育系的花蕊上,使得不育系产生结实。
接下来,将所得到的杂交种进行培育和筛选,选择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杂交种作为育种材料。
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利用两个互补的亲本的优点。
不育系常常具有较高的抗病能力和环境适应性,而育性系则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将它们进行杂交,可以获得既具有高产量又具有抗病能力的杂交种。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增加农作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其抗病能力,从而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然而,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它需要对亲本进行大量的筛选和鉴定工作,以确保选择到的亲本具有优良的性状。
其次,该方法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授粉操作,对育种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此外,不育系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问题,不育系可能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失去不育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该方法,提高其效率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是一种在农作物杂交育种中广泛应用的方法。
它通过将不育系和育性系两个亲本进行杂交,培育出具有高产量和抗病能力的杂交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尽管该方法存在一些限制,但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相信它将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物育种学总论》课程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顶交种:2自交不亲和性:3.无性系品种:4.内照射:5.中亲优势:6.超亲优势:7.一环系:从地方品种、推广品种、品种间杂交种种选择出的自交系,称为一环系。
8.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出的自交系,称为二环系。
9.一倍体:10.多倍单倍体:11.生理小种:12.多系品种:13.混合品种14.全同胞轮回选择:15.半同胞轮回选择:16.染色体基数:17.染色体组:18.侵袭力:19.毒性20.水平抗性:21.垂直抗性22.自交系:23.生态类型:25.异代换系:26.异附加系27.原种:28.遗传力:29.优势小种:30.近等基因系:31.育种家种子:32.配子体雄性不育:33.高不育系:34.品比试验:35.化学诱变:36.远缘杂交:37.化学杀雄38.雄性不育39.农家种:40.抱子体雄性不育:41.区域试验:42.野生近缘种:43.育种目标:44.双交种:45.机械混杂:46.耐病:二、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20分)1.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 )。
A. 50%以下B. 10%以下C. 8%以下D. 4%以下2.在下列中,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的基因型为( )。
A. S(MsMs)B. S(msms)C. N(MsMs)D. N(msms)3.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创始人是()。
A.达尔文B.孟德尔C.摩尔根D.瓦维洛夫4.改良单个目标性状的最为有效的育种方法是()。
A.引种B.杂交育种C.回交育种D.诱变育种5.测定特殊配合力时,测验种应为()。
A、品种群体B、遗传基础复杂的群体C、基因型高度纯合的品系6.下列作物利用杂种优势时可采用人工去雄法的是()。
A.高粱B.棉花C.水稻D.玉米7.选育杂交种过程中,以下杂种优势指标中,最重要的是()。
A超亲优势 B中亲优势C超标优势8.杂交育种过程中,进行温室或南繁加代经常选用的后代处理方法是()。
雄性不育系:是一种雄性退化(主要是花粉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于花粉无力生活,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只有依靠外来花粉才能受精结实。
因此,借助这种母水稻作为遗传工具,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办法,就能大量生产杂交种子。
保持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后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
因此,借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
恢复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所产生的杂交种雄性恢复正常,能自交结实,如果该杂交种有优势的话,就可用于生产。
三系杂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雄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
两系杂交稻:一种命名为光温敏不育系的水稻,其育性转换与日照长短和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它表现雄性不育;在短日平温条件下,恢复雄性可育。
利用光温敏不育系发展杂交水稻,在夏季长日照下可用来与恢复系制种,在秋季或在海南春季可以繁殖自身,不再需要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因此用光温敏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稻叫做两系杂交稻。
超级杂交稻:水稻超高产育种,是近20多年来不少国家和研究单位的重点项目。
日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在15年内把水稻的产量提高50%。
国际水稻研究所1989年启动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要求2000年育成产量比当时最高品种高20%-25%的超级稻。
但他们的计划至今未实现。
我国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为,第一期(1996-2000年)亩产700公斤,第二期(2001-2005年)亩产800公斤。
三系杂交水稻三系杂交水稻是水稻育种和推广的一个巨大成就,所谓三系是:(1)雄性不育系。
雌蕊发育正常,而雄蕊的发育退化或败育,不能自花授粉结实。
(2)保持系。
雌雄蕊发育正常,将其花粉授予雄性不育系的雌蕊,不仅可结成对种子,而且播种后仍可获得雄性不育植株。
作物育种学名词解释大全(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作物育种学名词解释大全国家精品课程《作物育种学》1.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2.作物品种: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遗传上的稳定性及在生物学,形态学以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一定的地区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方面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3.自花授粉作物:又名自交作物,即主要以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异交率0-4%如水稻,小麦,大豆,花生,黄麻等。
4.异花授粉作物:又名异交作物。
主要以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异交率>50%甚至高达95%或100%。
5.常异花授粉作物:同时依靠自花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中间类型,通常以自花授粉为主,天然异交率5-50%,如棉花,高粱。
6.自交系品种:从突变及杂交组合中经过多代自交加选择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7.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8.群体品种:基本特点是遗传基础比较复杂,群体内植株基因型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性、异质性。
9.无性系品种: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
10.种质资源:(广义)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称为种质资源。
(狭义)用于选育新品种的材料,也称育种的原始材料。
11.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频率较高。
又名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性中心。
12.育种目标:是在一定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所要育成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新品种的具体要求。
13.经济系数:又名收获指数,是指经济产量与生物学产量之比,它反映了品种的同化物质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也是探明品种产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五)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品种2.种质资源3.诱变育种4.特殊配合力5.杂交育种6.杂种优势7.生理小种8.白交系品种9.二环系10.垂直抗性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纬度相近地区之间的引种( )A)较易成功B)较难成功C)不可能成功D)肯定成功2、小麦杂交育种配制三交种时,作为第二次杂交的亲本是( )A)任何一个亲本B)综合性状最好的亲本C)具有特殊优良性状的个体D)表现一般的亲本3、在[(AXB)XC]XD的杂交方式中,C的遗传成分在其中占( )A)1/2 B)1/4C)1/8 D)1/164、与91—1—2—5—4—3亲缘关系最近的系统是( )A) 91—2—3—5—4—3 B) 91—1—2—5—3—3C) 91—1—3—5—4—3 D) 91—1—2—5—4—55、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称为( )A)测验种B)测交种C)杂交种D)单交种6、在防变育种中,经过诱变处理的种子或营养器官所长成的植株或直接处理的植株称为( )(A)诱变一代(M1) (B) 诱变二代(M2(C) 诱变三代(M3 ) (D) 诱变四代(M4)7、组合育种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A)基因重组与基因积累(B)基因积累与基因互作C)基因重组与基因互作(D) 基因积累与基因连锁8、染色体组成为AAAABB的生物体A)同源六倍休B)异源六倍休C)同源异源六倍体D)节段异源六倍体9、隐性核不育一般无法通过测交找到A)不育系B)保持系C)恢复系D)广亲和系10、现代生物技术比传统育种技术的优越性主要在于能更好地( )A)打破不良连锁B)实现有性杂交C)打破生殖隔离界限D)实现无性嫁接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1、农作物品种一般具有A)特异性B)稳定性C)经济性D)一致性E)丰产性2、异花授粉作物,如上米的遗传特点是(A)天然异交率高(B) 天然异交率低(C)品种遗传基础复杂(D)品种遗传基础简单E)自交衰退严重3、育种上对优良自交系的基本要求足A)具有优良的农艺性B)遗传纯合度高C)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高D)具有优良的繁殖与制种性状E)适应性广4、在回交育种中,若控制需要转育的目标性状的基因数目分别是一对、二对和三对时,回交一代出现带有所需目标基因的个体的频率分别为( )A)1/2 B)1/3C)1/4 D)I/8E)1/105、水平抗性的遗传特点主要表现为A)小种特异性B)对各小种抗性接近一个平C)多基因控制D)高抗或免疫E)抗性不易丧失6、远源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性状分离的特点为( )A)分离规律不强B) 分离类型丰富并有向两亲分化的趋向C)分离世代长、稳定缓慢D)分离规律强E)分离世代短7、利用杂种优势应具有的三个基本条件是A)强优势的杂交组合B)异交结实率低C) 异交结实率高D)繁殖与制种技术简单易行E)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杀雄剂8、群体内遗传改良的方法有A)混合选择B)改良穗行法C)半同胞轮回选择D)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E) 全同胞轮回选择9、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主要有A) RFLP B) RAPDC) SSR D) AFLPE) STS10、纯系学说的要点是A)自花授粉作物的原始品种群体内,个体选择是有效的。
什么是雄性不育?三体法如何获取大麦雄性不育系?大麦雄性不育系的获取-三体法问题:如何利用“三体”获取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系的基因控制情况如何?01试题:大麦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育种工作者培育出某个三体新品种(如图),通过该三体自交产生F1,以配制杂种和保留雄性不育系。
雄性可育基因为M s、雄性不育基因为m s、种子圆粒基因为R、种子长粒基因为r。
较短的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在分裂过程中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含有较短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能授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三体大麦自交时形成2种比例相等的可育雌配子及1种可育雄配子B.该三体大麦自交所得后代F1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C.该三体大麦自交两代所得的F2中非三体所占的比例为3/4D.该三体大麦自交多代可以产生纯合子的圆粒后代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和育种的相关问题,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较短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分裂时随机移向一极,会形成两种配子,分别是m s r和M s m s R r,比例为1:1,且作为雄配子时后者不能授粉。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三体大麦自交时,可以形成比例相等的两种雌配子和一种雄配子,故A项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雌配子为是m s r:M s m s R r=1:1,雄配子为m s r,因此该三体大麦自交所得后代中纯台子所占的比例为,故B项正确;该三体大麦自交产生的为是m m s r s r、M s m s m s R r r,再自交产生的中非三体所占的比例:1/2+1/2×1/2=3/4,故C项正确;由于含有较短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能授粉,所以该三体大麦自交多代不能产生纯合子的圆粒(R R)后代,故D项错误。
正确答案为D。
021.什么是雄性不育?所谓雄性不育就是在有性繁殖过程中,由于生理上或遗传上的原因造成植物的雌性器官正常,雄性器官不正常,不能产生花粉或花粉败育而不能授粉的现象。
2.什么是杂种优势?所谓杂种优势是杂合体在一种或多种性状上优于两个亲本的现象。
3个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分组鉴定李晚忱;荣廷昭;雷本鸣;曹墨菊;胡长远【期刊名称】《作物学报》【年(卷),期】2001(27)3【摘要】从地理远缘杂交和亲缘远缘杂交群体中,分离选育川G、类2、类3三个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恢保关系鉴定和线粒体DNA的RFLP分析表明,三个不育系均属C组细胞质雄性不育。
但是,从线粒体DNA的RFLP带型可以推断,川G与类2、类3以及参试C组不育系属于不同亚组,对克服C组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单一性具重要意义。
这三个不育系的不育性稳定且恢复容易,用以转育的生产用不育系,已经推广应用。
【总页数】5页(P308-312)【作者】李晚忱;荣廷昭;雷本鸣;曹墨菊;胡长远【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四川雅安 625014;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四川雅安 625014;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四川雅安 625014;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四川雅安 625014;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四川雅安 625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相关文献】1.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J], 徐莹莹;邓杰;王秋雪;于杰;王霞;赵伟;孙丽芳2.不同类型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选育 [J], 罗红兵;黄璜;龙牧华;刘唐兴;杨友才3.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的分组鉴定及利用 [J], 侯爱斌;柳青山;董良利;李团银;侯旭东;梁笃;段冰4.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的育性遗传分析及分组鉴定 [J], 侯爱斌;柳青山;董良利;李团银;侯旭东;梁笃5.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胞质类型鉴定及花粉败育研究 [J], 夏明瑞;孙丽芳;邓杰;王霞;赵伟;杨克军;苗兴芬;高树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