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1章-皮肤
- 格式:ppt
- 大小:23.60 MB
- 文档页数:29
第11章皮肤【学习重点】掌握皮肤的基本结构,了解表皮的角化过程;熟悉皮肤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了解黑素细胞、郎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的分布、形态和功能。
【主要内容】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借皮下组织与深部的组织相连。
皮肤内有毛、指(趾)甲、皮脂腺和汗腺,它们是由表皮衍生的皮肤附属器。
皮肤能阻挡异物和病原体侵入,防止体内组织液丢失,感受外界的多种刺激,还可参与体温的调节。
一、表皮表皮是皮肤浅层的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表皮由两类细胞组成:一类是角蛋白形成细胞;另一类细胞为非角蛋白形成细胞,包括黑素细胞、郎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
(一)表皮的分层和角化手掌和足蹠的厚表皮的结构较典型,从基底到表面可分为五层。
1.基底层2.棘层3.颗粒层4.透明层由2~3层更扁的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呈透明均质状,细胞界限不清,被伊红染成红色,胞核和细胞器已消失。
5.角质层由多层扁平的角化细胞组成。
这些细胞干硬,是已完全角化的死细胞,已无胞核和细胞器。
密集平行的角蛋白丝浸埋在均质状的物质中;细胞膜内面附有一层外皮蛋白而坚固。
细胞间隙中充满板层颗粒释放的脂类物质。
靠近表面的细胞间的桥粒解体,易脱落形成皮屑。
身体大部分的表皮相当薄,基底层与厚表皮的相同,棘层的细胞层数少,颗粒层只有2~3层细胞,没有透明层,角质层也薄,只有几层细胞。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1)黑素细胞胞体多散在分布于基底细胞之间,其突起伸入基底细胞和棘细胞之间,与角质形成细胞无桥粒相连。
胞质内含有黑素体,其中的酪氨酸酶可将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当黑素体内出现黑色素后,称为黑素颗粒。
黑素颗粒经细胞突起迅速转移至角质形成细胞胞质内。
人类肤色的深浅主要取决于黑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的能力及黑素颗粒的分布。
黑色素可吸收紫外线,保护深部组织。
(2)朗格汉斯细胞散在于表皮棘层浅部的抗原提呈细胞。
在H-E染色切片上,核深染,胞质清亮;电镜下可见胞质内有特征性的伯贝克颗粒,颗粒呈杆状,其一端或中间部可有电子透明的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