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曲线大全
- 格式:pdf
- 大小:487.75 KB
- 文档页数:15
经济学曲线汇总1. 简介经济学曲线是描述经济现象和关系的图形表示,经济学家经常使用曲线来研究经济问题。
本文将汇总几个经济学中常见的曲线及其含义。
2. 供需曲线供需曲线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曲线之一,用于描述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需曲线的交点被称为均衡点。
当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价格和数量都会稳定在该点。
供需曲线供需曲线在供需曲线中,需求曲线通常呈现下降趋势,表示需求量随价格上涨而下降。
相反,供给曲线通常呈现上升趋势,表示供给量随价格上涨而增加。
当供需曲线交叉时,决定价格和数量的均衡点就确定了。
3. 边际效用曲线边际效用曲线是描述消费者满足程度的曲线。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通过多消费或少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是边际效用曲线的特点,即消费者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边际效用曲线边际效用曲线边际效用曲线的斜率表示边际效用的变化速度。
如果边际效用曲线呈现上升趋势,则表示边际效用的增加速度在加快;如果呈现下降趋势,则表示边际效用的增加速度在减慢。
消费者通常会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边际效用最高的商品或服务,以最大化满足程度。
4.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描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经济体能够生产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组合的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呈现凸形,表示当一个部门的产出增加时,另一个部门的产出将减少。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用来衡量经济效率。
曲线上的点表示已经达到的生产状态,曲线外的点表示无法达到的生产状态。
经济体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方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在曲线下方则表示资源的浪费。
5. 边际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是描述企业生产成本的曲线。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额外成本。
边际成本曲线通常呈现上升趋势,表示当产量增加时,单位成本也会增加。
边际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的斜率表示单位成本的增加速度。
常见曲线图1、需求曲线(反比例关系)2、需求弹性曲线(反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程度)3、需求水平变动曲线4、供给曲线5、供给水平变动曲线6、拉弗曲线【反映税收与税率的关系】7、库兹涅茨曲线【反映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状况的关系】8、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状况的关系】9、洛伦兹曲线【反映贫富差距的曲线】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 ),也译为“劳伦兹曲线”。
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洛伦兹曲线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图中横轴OH 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积百分比,纵轴OM 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比,弧线OL 为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时,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 。
另一方面,若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线OL 。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既不是折线OHL ,也不是45度线OL ,而是像图中这样向横轴突出的弧线OL ,尽管突出的程度有所不同。
10、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12、微笑曲线【与企业经营的三大因素】微笑曲线是1992年当时的台湾宏基电脑董事长施振荣提出的企业竞争战略。
微笑曲线分成左、中、右三段,左边为技术、专利,中间为组装、制造,右边为品牌、服务。
微笑曲线在中间位置为获利低位,而在左右两段位置则为获利高位,如此整个曲线看起来像是个微笑符号。
常见经济生活曲线图1、需求曲线(反比例关系)2、需求弹性曲线(反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程度)5、供给水平变动曲线6、拉弗曲线【反映税收与税率的关系】8、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状况的关系】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也译为“劳伦兹曲线”。
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洛伦兹曲线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图中横轴OH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积百分比,纵轴OM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比,弧线OL为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时,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
另一方面,若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线OL。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既不是折线OHL,也不是45度线OL,而是像图中这样向横轴突出的弧线OL,尽管突出的程度有所不同。
10、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12、微笑曲线【与企业经营的三大因素】微笑曲线是1992年当时的台湾宏基电脑董事长施振荣提出的企业竞争战略。
微笑曲线分成左、中、右三段,左边为技术、专利,中间为组装、制造,右边为品牌、服务。
微笑曲线在中间位置为获利低位,而在左右两段位置则为获利高位,如此整个曲线看起来像是个微笑符号。
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展创造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
经济基础曲线大全基础各种曲线第一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P 价格;Qd 需求量(反映需求和价格的对应关系,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价格和需求呈反比需求的的两种变化情况:1.需求数量变动: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点移动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线移动3 通常情况下:以下情况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消费者偏好增强;收入增加;替代品价格上涨;互补品价格下降)4 导致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向右移动的因素(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需求量变小,需求曲线向左移动)2.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PS:价格;QS:供给量含义: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规律:价格与供给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供给的两种变化情况:1.供给数量变动: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点移动)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样的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产品价格不变,以下因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A.生产成本降低;B.生产技术提高供给曲线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的原因:生产成本上升时,供给量下降,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生产成本下降时,供给量上升,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影响需求的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1.消费者的偏好;1.产品价格;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2.生产成本;3.产品价格;3.生产技术;4.替代品的价格4.相关产品;5.预期第2 章:无差异曲线含义: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无差异曲线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特征:①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所有公式及曲线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涵盖了很多内容,其中包括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公式和曲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式和曲线:1.需求曲线(Demand Curve):表示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关系。
数学表达式:Qd = a - bP解读:Qd代表需求量,P代表价格,a代表需求曲线的纵截距,b 代表需求曲线的斜率。
2.供给曲线(Supply Curve):表示生产者或公司对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关系。
数学表达式:Qs = c + dP解读:Qs代表供给量,P代表价格,c代表供给曲线的纵截距,d 代表供给曲线的斜率。
3.市场均衡(Market Equilibrium):表示供求关系达到平衡时的价格和数量。
数学表达式:Qd = Qs,即a - bP = c + dP4.弹性系数(Elasticity):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数学表达式:E = (Pd / Qd) * (ΔQd / ΔPd)解读:Pd代表价格的百分比变化,Qd代表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化,Δ表示变化量。
5.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表示消费者对额外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满足程度。
数学表达式:MU = ΔTU / ΔQ解读:MU代表边际效用,ΔTU代表总效用的变化量,ΔQ代表消费量的变化量。
6.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表示生产者或公司生产额外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成本。
数学表达式:MC = ΔTC / ΔQ解读:MC代表边际成本,ΔTC代表总成本的变化量,ΔQ代表产量的变化量。
7.GDP计算(Gross Domestic Product):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值。
数学表达式:GDP = C + I + G + (X - M)解读:C代表消费支出,I代表投资支出,G代表政府支出,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
以上只是中级经济基础知识中的一部分公式和曲线,还有很多其他的概念和模型值得学习和掌握。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汇总.需求曲线描述了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它是向下倾斜的曲线。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的变化沿着需求曲线进行,即曲线上点的移动。
需求变动是由消费者收入和偏好等因素引起的,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供给曲线描述了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它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的变化沿着供给曲线进行。
供给变动是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的,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无差异曲线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它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的“多比少好”假定的偏好程度越高。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预算约束线是描述消费者在有限的收入和商品价格下所能购买的所有商品组合的线。
它由收入和商品价格决定,斜率为商品价格比。
在预算约束线上的各点,消费者的收入被完全用于购买商品,因此预算约束线表示了消费者的预算限制。
劳动供给曲线的向后弯曲可以用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
这意味着随着工资的增加,劳动力的供给量会减少。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长期来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
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需求函数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着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供给的两种变化情况是供给数量变动和供给变动。
需求的变化情况有需求数量变动和需求变动。
和L3之间,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下方,平均产量是递减的。
3)当劳动投入量为L3时,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
【常识】“易考的5种经济学曲线”考点汇总
一、微笑曲线
关系:产业链与产业附加值
内容: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的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二、治伦兹曲线
关系: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
内容: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三、拉弗曲线
关系:政府税收收入与税率
内容:当税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时,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超过这一限度时.再提高税率反而导致政府税收收入减少。
四、菲利曾斯曲线
关系:失业与通货膨胀.
内容: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五、库兹涅茨曲线
关系:经济发属水平与收入差距
内容:又称倒U曲线,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U的形状。
经济学几大曲线引言在经济学中,曲线是非常重要的概念,用于表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家常常使用曲线来分析和预测经济现象。
本文将介绍几个经济学中常见的曲线,包括供给曲线、需求曲线、边际效用曲线和费雪空间曲线。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供应量的变化关系。
通常来说,供给曲线是正斜率的,表示供应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这是因为生产者往往会在价格上升时增加产量,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然而,供给曲线也可以是垂直的或者水平的。
当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时,表示供应量不受价格的影响,通常发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政府设置了价格上限或者价格下限。
当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时,表示供应量已经达到了最大限度,增加价格也无法增加供应量。
供给曲线的形态可以因各种因素而不同,包括生产成本、技术进步、供应链的完善程度等等。
通过研究供给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到供应量如何随价格变化而变化,这对于市场分析和政策制定非常重要。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需求量的变化关系。
通常来说,需求曲线是负斜率的,表示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下降。
这是因为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更便宜的商品,当价格上升时,他们可能会选择购买更廉价的替代品或者减少消费。
与供给曲线类似,需求曲线也可以是垂直的或者水平的。
当需求曲线是垂直的时,表示需求量不受价格的影响,通常发生在需求非常强烈或者需求完全饱和的情况下。
当需求曲线是水平的时,表示需求量已经达到了最大限度,增加价格也无法增加需求量。
需求曲线的形态可以因各种因素而不同,包括个人收入、消费习惯、市场竞争程度等等。
通过研究需求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到需求量如何随价格变化而变化,这对于市场预测和价格制定非常重要。
边际效用曲线边际效用曲线表示消费者针对某一特定商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关系。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一个单位商品中获得的额外满足感或者效用。
边际效用曲线通常是递减的,表示消费者在消费该商品的每一个额外单位时所获得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反映需求和价格的对应关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需求的变化情形有两种:1.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点移动)。
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线移动)即价格与供给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供给的两种变化情况如下:1.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
(点移动)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线移动)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
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形状和基本特征 1.无差异曲线的含义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注3】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1212dX dXX X MRS -=∆∆-=【注4】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凸向原点。
预算约束线形状预算线的变动特性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m、两种商品的价格P1、P2(一)、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平移)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解析】相对价格不变,收入增加,m/P2,m/P1增加,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预算线向左平移。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曲线图形汇总第二章1.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需求数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影响因素变动结果需求数量变动商品自身价格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需求变动非自身价格因素,如收入、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等需求曲线的位移3.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1)供给数量的变动: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数量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变动,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是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如下图A点移动到B点)(2)供给的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预期等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的供给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如下图曲线S移动变为S’)第三章1.总产量曲线TP、平均产量曲线AP、边际产量曲线MP第一阶段:总产量曲线先以递增的速度上升(此时MP递增,MP>0)。
第二阶段:以递减的速度上升(此时MP下降,但MP>0)。
第三阶段: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后下降(此时MP<0)。
【总结】MP>0时,TP上升;MP=0,TP最大;MP<0时,TP下降。
2.总成本曲线TC、总固定成本曲线TFC和总可变成本曲线TVC(1)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2)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上升的曲线。
刚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3)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总可变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3.平均总成本曲线ATC、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边际成本曲线MC(1)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
(2)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
(3)无论上升或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4)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下降,与边际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交之前,MC<AVC,相交之后,MC>AVC。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中的几个曲线在经济学领域中,曲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并进行分析。
在中级经济师的学习中,经济基础中的几个曲线尤为重要,包括供求曲线、边际成本曲线、收入曲线等。
通过对这些曲线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
1. 供求曲线供求曲线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曲线之一,它反映了商品或劳务的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供求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到商品价格如何受到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影响,以及价格对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调节作用。
供求曲线的交点即为市场均衡点,这一点上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市场价格也就确定了下来。
通过对供求曲线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价格的变动趋势,从而指导我们的生产与消费决策。
2. 边际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种重要曲线,它表示在生产过程中,每增加一个单位生产量对应的成本增加。
通过研究边际成本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在生产决策中如何根据边际成本来确定生产量,并且可以通过边际成本曲线来分析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3. 收入曲线收入曲线反映了收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劳动市场的运行机制。
通过收入曲线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就业率对收入的影响,并且可以研究在不同的经济政策下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
总结回顾通过对以上几个曲线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且可以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这些曲线,从而更好地分析经济现象。
另外,我个人认为,曲线只是经济学分析中的基本工具之一,真正的经济学家应该具备更深刻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才能够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知识上观察曲线文章,你会发现用序号标注书签,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经济学原理的方法。
通过用序号标注书签,能够清晰地看到主题文字的运用,使文章更容易理解并且更具说服力。
我们在写文章时应该学习这种方法,结合序号和书签来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想法。
经济学13条曲线1.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曲线之一。
它表示了人们对特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呈现了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2.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描述市场上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与需求曲线相反,供给曲线呈现了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即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3.边际效应曲线边际效应曲线是描述边际效应与产出之间关系的曲线。
边际效应表示在增加一单位投入时所带来的额外产出增加。
边际效应曲线呈现了一个递减的趋势,即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效应逐渐减小。
4.收入效应曲线收入效应曲线是描述收入变化对需求曲线的影响的曲线。
当个体收入增加时,其对某些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但对某些商品的需求量可能会减少。
收入效应曲线呈现了正负两种趋势。
5.效用曲线效用曲线是描述个体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效用与其消费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效用曲线呈现了递减的趋势,即消费量增加时效用的边际递减。
6.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描述在特定资源限制下,在两种或多种商品之间的生产选择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呈现了一种边际递增的趋势,即在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情况下,产出也会增加。
7.机会成本曲线机会成本曲线是描述在做出某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最佳替代选择的成本与产出之间关系的曲线。
机会成本曲线呈现了递增的趋势,即所放弃的最佳替代选择越有价值,机会成本越高。
8.成本曲线成本曲线是描述产出量与成本之间关系的曲线。
成本曲线可以包括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等不同类型的曲线,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评估生产规模和成本控制的效果。
9.边际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是描述在增加一单位产出时所增加的成本与产出之间关系的曲线。
边际成本曲线呈现了递增的趋势,即随着产出的增加,边际成本逐渐增加。
10.边际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是描述在增加一单位产出时所带来的额外收益与产出之间关系的曲线。
基础各种曲线
第一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P:价格;Qd:需求量含义: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规律: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面变化(反映需求和价格的对应关系);需求的的两种变化情况:
1、需求数量变动: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
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变动(点移动)
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
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线移动)
通常情况下:以下情况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1、消费者偏好增强;
2、收入增加;
3、替代品价格上涨;
4、互补品价格下降
导致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或者向右移动的因素:
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需求量变小,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
二、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PS:价格;QS:供给量
含义: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规律:价格与供给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供给的两种变化情况:
1、供给数量变动: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
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点移动)
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
这样的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产品价格不变,以下因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A、生产成本降低;
B、生产技术提高
供给曲线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的原因:
生产成本上升时,供给量下降,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生产成本下降时,供给量上升,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影响需求的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
1、消费者的偏好;1、产品价格;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2、生产成本;
3、产品价格;3、生产技术;
4、替代品的价格4、相关产品;
5、预期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
第二章:无差异曲线
含义: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无差异曲线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特征:
①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依据:根据“多比少好”的假定
②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依据:根据偏好的可传递性
③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依据:根据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
第三章: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
1、边际产量曲线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1)劳动投入达到L1之前,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正数并且递增,所以总产量以递增
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增,凸向L轴。
(2)劳动投入在L1,L3之间时,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数,所以总产量是
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减,即凹向L轴。
(3)当劳动投入量为L3,劳动的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递减。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
3、平均产量曲线图形
(1)劳动投入在L1之前,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上方,平均产量是递增的。
(2)在L1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但边际产量会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仍是递增的。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L2,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在L2后,平均产量递减,L2是平均产量的最大值。
(3)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上述图形中,L1时边际产量最大;
L2时平均产量最大;
L3时总产量最大。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
4、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
(1)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0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一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2)总固定成本是一条平行横轴的直线
(3)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刚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总变动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
5、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
(1)、达到M点时平均总成本最低(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
(2)、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下降,达到M’点时(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平均可变成本最低,在M’点后,平均可变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3)、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4)、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
(5)、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6)、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
此时MC=ATC,ATC最低; M点前,MC<ATC,ATC下降;M点后,MC>ATC,ATC上升,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
(7)、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此时MC=AVC。
M’之前,AVC下降,MC<AVC,;M’之后,AVC上升,MC>AVC.
(8)、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其次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出现的最慢,且高于边际成本曲线及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1、完全竞争行业的需求曲线
价格就是由整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决定的,
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完全竞争市场,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
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企业的
边际收益线、平均收益线、需求曲线(三线合一)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
3、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DD曲线: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
AR曲线:平均收益曲线
MR曲线:边际收益曲线
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需求曲线与平均收益线重合(两线重合)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下方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1、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
W W₁:要素市场的价格
MFC=AFC=W₁: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
平均要素成本曲线=要素供给曲线(三线重合)
2、完全竞争生产者要素需求曲线
MRP=VMP=P*MP
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产品价格*边际产量(三线重合)
3、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曲线)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
4、边际收益产品线
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也是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提示】各水平线是不同价格下的边际要素成本线。
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1、总供给曲线
(1)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
(2)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3)长期价格总水平
影响长期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
4、总需求变化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注:此图LRAS(长期总供给曲线)应改为SRAS(短期供给曲线)
P1:均衡价格总水平
由于总需求的增长使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B点移动到A 点),则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这就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基本模型。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
第九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1、菲利普斯曲线(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最初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的;
后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