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试题-2018年-
- 格式:doc
- 大小:377.68 KB
- 文档页数:25
rfid第四章期末考试题及答案RFID第四章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RFID技术中的“RFID”代表什么?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B. Radio Frequency Interface DeviceC. Radio Frequency Information DeviceD. 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Device答案:A2. RFID系统中的读写器和标签之间通过什么方式进行通信?A. 红外线B. 无线电波C. 蓝牙D. Wi-Fi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RFID系统的组成部分?A. 读写器B. 标签C. 传感器D. 天线答案:C4. 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A. 物流管理B. 身份认证C. 库存控制D. 所有以上答案:D5. RFID标签按照工作频率可以分为哪几类?A. 低频、高频、超高频B. 低频、中频、高频C. 低频、高频、射频D. 中频、高频、超高频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通信。
答案:无线电波7. 读写器通过天线向标签发射__________,标签接收到信号后响应并返回信息。
答案:无线电波8. RFID系统中,标签可以被分为主动式和____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被动式9. 在RFID系统中,__________标签需要内置电池,而被动式标签则不需要。
答案:主动式10. RFID技术可以提高物品的追踪和管理效率,减少__________错误。
答案:人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RFID技术的主要优点。
答案:RFID技术的主要优点包括:- 自动识别: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识别物品。
- 高效率:快速读取大量标签,提高数据处理速度。
- 抗干扰:无线电波通信,不受光线和障碍物影响。
RFID原理及应用复习一、判断1.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无线射频识别。
()2.物联网的感知层主要包括:二维码标签、读写器、 RFID标签、摄像头、GPS传感器、 M-M终端。
()3.13.56MHZ,125kHz,433MHz都是RFID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4.在物联网节点之间做通信的时候,通信频率越高,意味着传输距离越远。
(错)9.RFID拥有耐环境性,穿透性,形状容易小型化和多样化等特性()二、不定项选择题1、(B)是电子标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存储标签内部信息,还负责对标签接收到的信号以及发送出去的信号做一些必要的处理。
A、天线B、电子标签芯片C、射频接口D、读写模块2、绝大多数射频识别系统的耦合方式是(B)。
A、电感耦合式B、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式C、负载耦合式D、反向散射调制式3、在射频识别系统中,最常用的防碰撞算法是(C)。
A、空分多址法B、频分多址法C、时分多址法D、码分多址法。
4、读写器中负责将读写器中的电流信号转换成射频载波信号并发送给电子标签,或者接收标签发送过来的射频载波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流信号的设备是(A)。
A、射频模块B、天线C、读写模块D、控制模块5、任意一个由二进制位串组成的代码都可以和一个系数仅为‘0’和‘1’取值的多项式一一对应。
则二进制代码10111对应的多项式为(A)。
A、x4+x2+x+1B、x6+x4+x2+x+1C、x5+x3+x2+x+1D、x5+x3+x+16、电子标签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能量全部是由阅读器供给的,这一类电子标签称为(B)。
A、有源标签B、无源标签C、半有源标签D、半无源标签7、在天线周围的场区中有一类场区,在该区域里辐射场的角度分布与距天线口径的距离远近是不相关的。
这一类场区称为(A)。
A、辐射远场区B、辐射近场区C、非辐射场区D、无功近场区8、RFID系统面临的攻击手段主要有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种。
一.选择题1.在RFID系统中,常用的防碰撞算法是(时分多址法)2.高频RFID卡的作用距离(1~20cm)3.哪些卡属于RFID卡?(饭卡,公交卡,小区门禁卡,水卡)4.RFID系统主要有哪几部分构成?(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应用软件)5.RFD系統的最小硬件组成: (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服务器。
6.下列哪些是读写器芯片?(MF RC500 U2270B)7.含有微处理的电子标签控制部分主要组成为( 编解码电路微处理器储存器)。
8.以下哪些是只读型存储器?(ROM EEPROM)9.具有存储功能的电子标签的控制部分主要有哪几部分构成?(地址和安全逻辑,存储器,叉指换能器,反射器)10.以下哪些是有芯片的电子标签?(具有存储功能的电子标签含有微处理器的电子标签)11.电感耦合工作方式适合的工作频段。
(低频高频)12.一位电子标签是利用进行工作的数据载体。
(物理效应)13.射频法工作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检测器电子标签去激活器)14.石英晶体频率稳定性高是因为(高的Q值)。
15.绝大多数射频识别系统的耦合方式是(电感耦合式)。
16.天线的传播方式有哪些?(绕射反射透射入射)17.下列哪种波不是主要用导线或金属棒构成的线天线发射的?(微波)二.判断题1.反射器组可以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律设计,使其反射信号表示规定的编码信息。
(是)2.叉指换能器的功能是实现电信号和声信号的来回转换。
(是)3.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可以是负载调制,也可是反向散射调制。
(是)4.为了防止碰撞的发生,射频识别系统中需要设计相应的防碰撞技术,在通信中这种技十也称为差错控制技术。
(否)5.RFD技术可识别高准运动物体并可明把别多个标签。
(是)6.射频识别系统中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工作频率决定了整个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
功率大小决定了整个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距离。
(否)7.IC卡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无须直接面对被识别标签。
RFID期末复习1•什么是RFID技术,它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有什么区别,主要优势在哪?(1)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
它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条码等,俗称电子标签或应答器。
(2)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可快速的进行物品追踪和数据交换,且其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3)优势:第一,它可以识别单个且非常具体的物体;第二,它采用无线电射频;第三,它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
2. 简述RFID系统的组成及类型。
答:(1)组成:由电子标签、读写器、中间件和应用系统构成。
(2)类型:1)按供电方式: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半无源电子标签。
2)按频率:低频电子标签、高频电子标签、超高频电子标签和极高频/微波电子标签。
3)按封装形式:信用卡标签、线型标签、纸状标签、玻璃管标签等。
3. 简述RFID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对未来生活的影响(1)RFID结合感测装置(2)RFID结合人体(3)RFID结合显示装置,拉伸了视角(4)RFID结合定位技术,准确快速定位第2章1. 简述电磁波频谱的划分与分配?答: 频谱的分配,即将频率根据不同的业务加以分配,以避免频率使用方面的混乱;频谱的节约。
2. 简述RFID工作频率的分类及主要应用领域答:(1)低频段射频标签。
应用于动物识别的低频标签外观有项圈式、耳牌式、注射式、药丸式等,典型的应用动物有牛、信鸽等。
(2)中高频段射频标签。
典型应用包括电子车票、电子身份证、电子闭锁防盗等。
(3)超高频与微波频段射频标签。
应用包括移动车辆识别、电子身份证、仓储物流应用、电子闭锁防盗等。
3. 简述RFID天线的主要性能要求及部署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选择标签天线时主要应考虑:(1)天线的类型(2)天线的阻抗(3)应用到物品上的射频的性能(4)读写器天线读写器天线的设计或选择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天线线圈的电流最大,用于产生最大的磁通量;功率匹配,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磁通量的可用能量;足够的带宽。
rfid资料复习题RFID资料复习题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通过无线电信号来实现物体的识别和数据的传输。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RFID技术的相关知识,下面将提供一些RFID资料复习题,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的知识。
一、选择题1. RFID系统由哪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A. 标签、阅读器、天线B. 标签、阅读器、服务器C. 标签、阅读器、传感器D. 标签、阅读器、数据库2. RFID技术主要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物流管理B. 零售业C. 医疗保健D. 所有以上领域3. RFID标签的存储容量通常有多大?A. 几个字节B. 几十个字节C. 几百个字节D. 几千个字节4. RFID标签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通信?A. 红外线B. 无线电信号C. 蓝牙D. 激光5. RFID技术相比于条形码技术的优势是什么?A. 可以同时读取多个标签B. 读取速度更快C. 可以在非直线视线范围内进行读取D. 所有以上优势二、判断题1. RFID标签可以被动式工作,不需要电池供电。
2. 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物体的追踪和定位。
3. RFID技术只能用于物流管理领域,不能应用于其他领域。
4. RFID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5. RFID技术对环境的干扰比较大,容易造成数据传输错误。
三、简答题1. RFID技术有哪些应用场景?请举例说明。
2. RFID标签与条形码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3.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请简要描述。
4. 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有哪些优势?5. RFID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有哪些?四、综合题请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设计一个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
要求包括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数据传输和处理方式等方面的说明。
通过以上的RFID资料复习题,相信大家对RFID技术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RFID原理复习题RFID原理复习题1、RFID系统有哪些工作频段,不同频段的特点。
2、简述RFID系统的组成,各个局部的工作原理。
3、按照工作方式对电子标签进展分类。
4、简述电子标签的组成局部及各局部的工作原理。
5、简述电子标签芯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6、简述不同频段电子标签的特点。
7、常见电子标签天线有几种,不同天线的工作原理。
8、读写器的组成及各局部的功能。
9、简述读写器的工作原理。
10、读写器的天线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
11、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进展编码和解码?12、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进展调制和解调?13、简述曼切斯特的编码原理,为什么合适传输。
14、简述ASK调制和解调的原理。
15、简述过失控制编码的原理。
16、简述电感耦合方式和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的数据传输过程。
17、什么是碰撞?如何检测碰撞?18、解决碰撞的方法有几种?19、简述时隙ALOHA算法的工作原理。
20、简述二进制树形搜索算法的工作原理。
21、RFID系统面临哪些平安攻击?22、RFID系统平安技术解决方案有哪几种?23、简述随机HASH锁方案和HASH链方案的工作原理。
24、智能卡的平安造成威胁的行为有哪些。
25、智能卡平安措施有哪些,工作原理。
26、RFID标准体系有几类标准?27、如何区分开放的RFID系统与非开放的RFID系统?28、简述EPC系统组成,及各局部功能。
29、简述EPC编码的构造,并说明每个字段的意义。
30、简述中间件的作用。
31、简述对象名称解析效劳ONS的工作原理。
32、列举十种RFID系统的应用。
33、什么是副载波调制?34、什么是导电油墨?导电油墨印刷天线技术有哪些特点?35、什么是负载调制,什么是电阻负载调制和电容负载调制,两者的区别。
RFID原理与应用复习题1、RFID是一种短距离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2、RFID中间件一般包含下面4个功能:1、阅读器协调控制;2、数据过滤与处理;3、数据路由与集成;4、进程管理。
P63、通常根据观测点与天线之间的距离,把天线周围的电磁场分为三个区域:无功近场区、辐射近场区、辐射远场区。
P74、RFID技术中,标签天线与读写器天线之间的耦合,根据距离的远近,分为三种类型的系统:密耦合系统、遥耦合系统、远距离系统。
P85读写器收到无源电子标签反射的功率,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2次方成反比。
P116、无源电子标签收到读写器发射的电磁波的功率,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4次方成反比。
P117、读写器与电子标签的通信模型,一般涉及数据传输、时序和能量三个方面的描述。
P128、进行信道编码可以改善数字信号的传输。
P369、信道编码可以增强数值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
P3610、RFID数值信号调制的方式,常有 ASK、FSK、PSK。
P3811、曼切斯特编码是一种利用电压跳变的相位不同来区分1和0两种数值信号,电压从低到高表示0。
P3912、差动双相编码是在半个位周期中的任意边沿表示二进制的0,没有边沿跳变表示1。
P3613、奇偶校验以1个字节为单位,附上1个校验位而形成的9位数据码。
P4614、数据加密标准DES,分组长度为64位,密钥长度为56位。
P6115、数据高级加密标准AES,分组长度为128位,密钥长度有126、192、256位。
P6316、天线按结构分类,有线状天线、面状天线、缝隙天线、微带天线几种。
P6917、低频与高频RFID天线,读写器端采用线圈天线。
P7318、天线的制造工艺,常采用线圈绕制法、蚀刻法、印刷法。
125K电子标签,其天线制作采用线圈绕制法。
P8319、RFID读写器的串联谐振电路,其谐振频率为:1/(2πLC )。
(电感线圈L,电容C)P8820、协助电路的品质因数Q,只与电容和电感有关,与电阻成反比。
(完整版)RFID复习的题⽬⼀、名词解释1.物联⽹: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连接起来,进⾏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种⽹络。
2.⾃动识别技术:⽤机器识别对象的众多技术的总称。
具体来讲,就是应⽤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与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
3.RFID:是⼀种⾃动识别技术,它利⽤⽆线射频信号实现⽆接触信息传递,达到⾃动识别⽬标对象的⽬的。
它是⼀种⾮接触式的⾃动识别技术,他通过⽆线射频⽅式⾃动识别⽬标对象,识别⼯作⽆需⼈⼯⼲预。
4.ISM频段:ISM频段属于⽆许可频段,使⽤者⽆需许可证,没有所谓使⽤授权的限制。
ISM频段允许任何⼈随意地传输数据,但是对所有的功率进⾏限制,使得发射与接收之间只能是很短的距离,因⽽不同使⽤者之间不会互相⼲扰。
5.微带天线:微带天线由⼀个⾦属贴⽚和⼀个⾦属接地板构成。
微带天线适⽤于平⾯结构,并且可以⽤印刷电路技术来制造。
6.串联谐振电路:串联谐振电路由电阻R、电感L和电容C串联⽽成。
电路中的电感L储存磁能并提供感抗,电容C存储电能并提供容抗。
当电感L储存的平均磁能与电容C储存的平均电能相等时,电路产⽣谐振,此时,电感L的感抗和电容C的容抗相互抵消,输⼊阻抗为纯电阻R。
串联谐振电路的特性可以⽤谐振频率、品质因数、输⼊阻抗、带宽等描述。
7.滤波器:滤波器是⼀个双端⼝⽹络,它允许所需要频率的信号以最⼩可能的衰减通过,同时⼤幅度衰减不需要频率的信号。
8.振荡器:振荡器是射频系统中最基本的部件之⼀,它可以将直流功率转换成射频功率,在特定的频率点建⽴起稳定的正弦振荡,成为所需要的射频信号源。
9.混频器:混频器是射频系统中⽤于频率变换的部件,可以将输⼊信号的频率升⾼或降低⽽不改变原信号的特性。
10.调制:调制的⽬的是把传输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把信源的基带信号转变为⼀个相对基带频率⽽⾔⾮常⾼的频带信号。
rfid第六章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RFID技术中,RFID代表什么?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B. Radio Frequency Image DetectionC. Radio Frequency Information DeviceD. 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Device答案:A2. RFID系统中的阅读器主要功能是什么?A. 发射信号B. 接收信号C. 发射和接收信号D. 存储数据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RFID系统的组成部分?A. 标签B. 阅读器C. 传感器D. 天线答案:C4. RFID技术中,被动标签的能量来源是什么?A. 电池B. 阅读器发射的射频信号C. 太阳能D. 手动充电答案:B5. EPCglobal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A. 国际标准组织B. 国际物流组织C. 国际环保组织D. 国际教育组织答案:A6. RFID技术中,UHF指的是什么频率范围?A. 30kHz-300MHzB. 300MHz-3GHzC. 3GHz-30GHzD. 30GHz-300GHz答案:B7. RFID标签中,EPC指的是什么?A. 电子产品代码B. 电子支付代码C. 电子产品认证D. 电子产品分类答案:A8. RFID系统中,多路径效应可能导致什么现象?A. 信号增强B. 信号衰减C. 信号干扰D. 信号稳定答案:C9. 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主要应用是什么?A. 货物追踪B. 货物分类C. 货物运输D. 货物存储答案:A10. RFID技术中,标签的读取距离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A. 标签大小B. 阅读器功率C. 标签和阅读器之间的介质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RFID技术根据工作频率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微波频段。
答案:低频、高频2. RFID系统中,______标签需要内置电池供电。
rfid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RFID的英文全称是什么?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B. Remote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C. Real-time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D. Rapid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答案:A2. RFID技术最早应用于哪个行业?A. 零售行业B. 物流行业C. 制造业D. 农业答案:A3. RFID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A. 读取器、标签、数据库管理系统B. 读取器、读写器、标签C. 读取器、中继器、标签D. 读取器、中继器、数据处理器答案:B4. RFID标签有哪些常见的分类?A. 被动标签、主动标签、半主动标签B. 被动标签、主动标签、半被动标签C. 无源标签、有源标签、半被动标签D. 无源标签、有源标签、附动标签答案:C5. 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通常是多少?A. 2.4 GHzB. 5.8 GHzC. 13.56 MHzD. 27.12 MHz答案:C二、简答题1. RFID技术有哪些优势?请列举三点。
答案:首先,RFID技术可以实现非接触式自动识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RFID标签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性,与传统条形码不同,可以提供更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最后,RFID系统可以实时追踪物品的位置和状态,方便了物流管理和库存管理。
2. RFID技术有哪些主要应用领域?请至少列举三个。
答案:RFID技术主要应用于物流管理、零售行业和制造业。
在物流管理方面,RFID可以实现货物的追踪和溯源,提高物流效率。
在零售行业,RFID可以用于商品库存管理和防盗系统。
在制造业,RFID可以用于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管理。
三、论述题RFID技术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传统的手工记录和人工操作已经无法满足物流管理的需求。
RFID技术因其自动化、高效性和可追溯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领域。
RFID原理及应用复习一、判断1.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无线射频识别。
()2.物联网的感知层主要包括:二维码标签、读写器、 RFID标签、摄像头、GPS传感器、 M-M终端。
()3.13.56MHZ,125kHz,433MHz都是RFID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4.在物联网节点之间做通信的时候,通信频率越高,意味着传输距离越远。
(错)9.RFID拥有耐环境性,穿透性,形状容易小型化和多样化等特性()二、不定项选择题1、(B)是电子标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存储标签内部信息,还负责对标签接收到的信号以及发送出去的信号做一些必要的处理。
A、天线B、电子标签芯片C、射频接口D、读写模块2、绝大多数射频识别系统的耦合方式是(B)。
A、电感耦合式B、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式C、负载耦合式D、反向散射调制式3、在射频识别系统中,最常用的防碰撞算法是(C)。
A、空分多址法B、频分多址法C、时分多址法D、码分多址法。
4、读写器中负责将读写器中的电流信号转换成射频载波信号并发送给电子标签,或者接收标签发送过来的射频载波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流信号的设备是(A)。
A、射频模块B、天线C、读写模块D、控制模块5、任意一个由二进制位串组成的代码都可以和一个系数仅为‘0’和‘1’取值的多项式一一对应。
则二进制代码10111对应的多项式为(A)。
A、x4+x2+x+1B、x6+x4+x2+x+1C、x5+x3+x2+x+1D、x5+x3+x+16、电子标签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能量全部是由阅读器供给的,这一类电子标签称为(B)。
A、有源标签B、无源标签C、半有源标签D、半无源标签7、在天线周围的场区中有一类场区,在该区域里辐射场的角度分布与距天线口径的距离远近是不相关的。
这一类场区称为(A)。
A、辐射远场区B、辐射近场区C、非辐射场区D、无功近场区8、RFID系统面临的攻击手段主要有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种。
下列哪一项属于被动攻击:(C)。
A、获得RFID标签的实体,通过物理手段进行目标标签的重构。
B、用软件利用微处理器的通用接口,寻求安全协议加密算法及其实现弱点,从而删除或篡改标签内容。
C、采用窃听技术,分析微处理器正常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电磁特征,获得RFID标签和阅读器之间的通信数据。
D、通过干扰广播或其他手段,产生异常的应用环境,使合法处理器产生故障,拒绝服务器攻击等。
9、通信双方都拥有一个相同的保密的密钥来进行加密、解密,即使二者不同,也能够由其中一个很容易的推导出另外一个。
该类密码体制称为(B)。
A、非对称密码体制B、对称密码体制C、RSA算法D、私人密码体制10、射频识别系统中的哪一个器件的工作频率决定了整个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功率大小决定了整个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距离:(A)。
A、电子标签B、上位机C、读写器D、计算机通信网络1. 物联网的基本架构不包括(BCD)。
A、感知层B、传输层C、数据层D、会话层2. 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B)。
A、可靠传递B、全面感知C、智能处理D、互联网3.RFID卡(C)可分为:主动式标签(TTF)和被动式标签(RTF)。
A、按供电方式分B、按工作频率分C、按通信方式分D、按标签芯片分4.( C)是负责对物联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管理、决策的后台计算处理平台。
A、感知层B、网络层C、云计算平台D、物理层5.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指的(C)。
A、可靠传递B、全面感知C、智能处理D、互联网6.RFID标签的分类按标签芯片分(ABD )。
A、只读(R/O)标签B、CPU标签C、被动式标签(RTF)D、读写(R/W)标签7 . RFID属于物联网的哪个层(A)A感知层 B网络层 C业务层 D应用层7.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下列公共服务有哪一项还没有用到物联网 ( C )。
A、公交卡B、安全门禁C、手机通信D、水电费缴费卡10.数据采集和感知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主要是( ABCD )。
A、传感器B、RFIDC、二维码D、多媒体信息采集10 . RFID属于物联网的哪个层A感知层 B网络层 C业务层 D应用层15.下列哪项不是传感器的组成元件(D )。
A、敏感元件B、转换元件C、变换电路D、电阻电路三、简答题1. 简述与条形码相比RFID技术具有的优点5. 简述电感耦合方式下阅读器向应答器提供能量的过程。
1. 什么是EPC,EPC编码有何特点,简述EPC的好处(1)EPC的全称是Electronic Product Code,中文称为产品电子代码。
EPC的载体是RFID电子标签,并借助互联网来实现信息的传递。
EPC旨在为每一件单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从而有效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EPC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综合的系统。
(2)编码容量大、兼容性强、应用广泛、具有合理性、国际性(3)EPC电子标签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化库房管理;并配合使用EPC编码,使得库存货品真正实现网络化管理。
2. 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编码体系如图3-1所示,请完成图中数字(1)-(5)所标明的部件。
1.ONS2.PML Server3.本地数据库4.阅读器5.电子标签3.调制技术的优略往往影响到RFID系统功能的稳定,如图3-2所示,请指出分别属于哪种调制方式,ASK,FSK,还是PSK,简要说说这三种调制方式的特点。
ASK: 即按载波的幅度受到数字数据的调制而取不同的值,例如对应二进制0,载波振幅为0;对应二进制1,载波振幅为1。
调幅技术实现起来简单,但容易受增益变化的影响,是一种低效的调制技术。
FSK: 即按数字数据的值(0或1)调制载波的频率。
例如对应二进制0的载波频率为F1,而对应二进制1的载波频率为F2。
该技术抗干扰性能好,但占用带宽较大。
在电话线路上,使用FSK可以实现全双工操作,通常可达到1200bps的速率。
PSK: 即按数字数据的值调制载波相位。
例如用180相移表示1,用0相移表示0。
这种调制技术抗干扰性能最好,且相位的变化也可以作为定时信息来同步发送机和接收机的时钟,并对传输速率起到加倍的作用。
4.RFID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RFID工作原理是什么。
(1)电子标签、读写器、RFID中间件、应用系统(2)标签进入磁场后,如果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特殊射频信号,就能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即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即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6.编码是RFI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RFID系统的编码有四中方式,分别为单极性归零编码,单极性不归零编码,双极性不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
如图4-1所示,请标明对应的编码方式,并说明每一种编码方式的特点。
C单极性归零码(RZ)即是以高电平和零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码1 和0,而且在发送码1 时高电平在整个码元期间T 只持续一段时间τ,其余时间返回零电平.在单极性归零码中,τ/T 称为占空比.单极性归零码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提取同步信号,因此单极性归零码常常用作其他码型提取同步信号时的过渡码型.也就是说其他适合信道传输但不能直接提取同步信号的码型,可先变换为单极性归零码,然后再提取同步信号.A极性不归零码,无电压(也就是元电流)用来表示"0",而恒定的正电压用来表示"1"。
每一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采样时间,判决门限为半幅度电平(即0.5)。
也就是说接收信号的值在0.5与1.0之间,就判为"1"码,如果在O与0.5之间就判为"0"码。
每秒钟发送的二进制码元数称为"码速"。
B双极性不归零码,"1"码和"0"码都有电流,但是"1"码是正电流,"0"码是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故称为双极性码。
此时的判决门限为零电平,接收端使用零判决器或正负判决器,接收信号的值若在零电平以上为正,判为"1"码;若在零电平以下为负,判为"0"码。
D曼彻斯特编码,常用于局域网传输。
曼彻斯特编码将时钟和数据包含在数据流中,在传输代码信息的同时,也将时钟信号一起传输到对方,每位编码中有一跳变,不存在直流分量,因此具有自同步能力和良好的防错性能。
但每一个码都被调成两个电平,所以波特率只有调制速率的1/2。
一、填空题2、RFID系统通常由(标签)、(读写器)、(中间件)和(应用软件)四部分组成。
3、在RFID系统中,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能量与数据的传递都是利用耦合元件实现的,RFID系统中的耦合方式有两种:(电感耦合式)、(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式)。
10、电子标签的技术参数主要有(传输速率)、(读写速度)、(工作频率)、(能量需求)(列出四种即可)。
11、在偶校验法中,无论信息位多少,监督位只有1位,它使码组中“1”的数目为(偶数)。
12、常用的奇偶检验法为:(奇偶校验)、(和校验)、(循环冗余校验)。
13、电感耦合式系统的工作模型类似于变压器模型。
其中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线圈分别是:(阅读天线线圈)、(电子标签天线线圈)。
14、电子标签按照天线的类型不同可以划分为:(线圈型)、(微带贴片型)、(偶极子型)。
15、随着RFID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一些问题也相应出现,这些问题制约着它的发展,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数据安全问题。
数据安全主要解决(数据保密)和(认证)的问题。
16、常见的密码算法体制有:(对称密码体系)和(非对称密码体系)两种。
17、超高频RFID系统的识别距离一般为(15米)18、目前国际上与RFID相关的通信标准主要有:(ISO)、(EPC)。
19、高频RFID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是(13.56MHz)。
1、自动识别技术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有、、、(至少列出四种)。
2、RFID的英文缩写是。
4、在RFID系统工作的信道中存在有三种事件模型:①以能量提供为基础的事件模型、②以时序方式提供数据交换的事件模型、③以数据交换为目的的事件模型。
6、读写器和电子标签通过各自的天线构建了二者之间的非接触信息传输通道。
根据观测点与天线之间的距离由近及远可以将天线周围的场划分为三个区域:感应近场区,辐射近场区,辐射远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