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359.50 KB
- 文档页数:28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学时:48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课程目标:1. 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理解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概述1.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前景第二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2.1 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原理和分类2.2 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技术第三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法3.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3.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硬件选型和布置设计3.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软件编程和调试第四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技术4.1 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4.2 照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4.3 智能门禁系统的设计和应用4.4 消防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第五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实践操作5.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实验室实践5.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项目设计和调试5.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课程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 实验报告和项目设计报告占总评成绩的40%。
3.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
参考教材: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导论》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实验教程》备注:本课程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教学设计简介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在建筑中自动化地控制各种机电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建筑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介绍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教学设计,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教授学生这门技能。
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原理和结构;2.房间自动化系统设计;3.环境控制系统设计;4.安全保障系统设计。
课程设置本课程共分为三个阶段: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和项目实战。
理论学习本阶段主要介绍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原理和结构。
学生将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实验及阅读资料等方式进行学习。
课程内容如下:章节内容章节内容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概述2 传感器及执行器3 通信网络与协议4 智能控制及自动化算法5 数据采集与监测实践训练本阶段主要通过实验来让学生理解各种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组件和功能。
学生将进行以下实验:1.传感器及执行器实验2.环境控制系统实验3.安全保障系统实验项目实战本阶段为期六周,学生将在小组内完成一个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实战项目。
该项目将涉及到建筑不同功能场景下的自动控制和安全保障等问题。
项目流程如下:阶段任务1 确定项目范围和计划2 任务分工和团队建设3 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任务4 软硬件购买和安装5 系统测试和优化6 项目评估与总结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分别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包括:1.讲授式教学2.互动式教学3.实验式教学4.课程论文及报告评估方法本课程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课堂表现评估:包括参与度、表现、问题解决能力等。
2.实验报告评估:包括报告内容和实验结果分析。
3.项目评估:包括项目进展、项目质量和团队协作等。
通过多维度的评估,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针对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结本文介绍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这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课程设置了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和项目实战三个阶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能够让学生更系统、全面地学习这门技能。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和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
自动化系统作为现代化控制技术的一种,能够对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设备进行智能化的控制,实现自动管理和调节。
因此,在建筑领域,学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将是非常有前途的一项技能。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们了解和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其将该系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1. 系统构成和原理通过课程介绍,引入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概念与应用,系统的构成与原理,并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系统工作规律及基本原理。
2. 设计思路和流程在学习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之后,需要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解设计思路和流程,从而掌握设计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方法和步骤。
3. 成本控制和风险评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投资成本较高,因此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成本控制和风险评估。
通过教学案例和现实可行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控制成本和风险评估的方法。
4. 实际案例分析和课程表现在课程设计的最后阶段,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的过程,真正地将课程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同时,通过课程成绩的评估,了解学生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是否能达到预期的能力要求。
三、课程设计要求1. 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了解设计思路和流程,并能在实际应用中运用。
2. 学生表现能力的评估通过对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课程表现的评估,了解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是否达到课程要求的水平。
3. 学生团队合作和文献阅读能力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团队成员进行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的设计。
此外,学生需要了解并阅读各种实际案例和技术文献,以便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
四、课程设计成果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学生将会完成一份完整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文件,该文件包含系统构成和原理、设计思路和流程、成本控制和风险评估、实际案例分析和课程表现等内容。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点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实际上是一套中央监控系统。
它通过对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各种电力设备、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防火、防盗设备等进行集中监控,达到在确保建筑内环境舒适、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条件下,使建筑内的各种设备状态及利用率均达到最佳的目的。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中较为复杂的系统之一,现将该系统的设计要点介绍如下:1 中央控制室选址及室内设备布置(1)中央控制室应尽量靠近控制负荷中心,应离变电所、电梯机房、水泵房等会产生强电磁干扰的场所15m以上。
上方及毗邻无用水和潮湿的机房及房间;(2)室内控制台前应有1.5m的操作距离,控制台离墙布置时,台后应有大于1m的检修距离,并注意避免阳光直射;(3)当控制台横向排列总长度超过7m时,应在两端各各留大于1m的通道;(4)中央控制室宜采用抗静电架空活动地板,高度不小于20m。
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电源要求(1)中央控制室应由变配电所引出专用回路供电,中央控制室内设专用配电盘。
负荷等级不低于所处建筑中最高负荷等级;(2)通常要求系统的供电电源的电压不大于±10%,频率变化不大于±1Hz,波形失真率不大于20%。
(3)中央管理计算机应配置UPS不间断供电设备,其容量应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内用电设备总和并考虑预计的扩展容量,供电时间不低于30分钟。
(4)现场控制器的电源应满足下述要求:①Ⅰ类系统(650点~4999点),当中央控制室设有UPS不间断供电设备时,现场的电源由UPS不间断电源以放射式或树干式集中供给;②Ⅱ类系统(1点~649点),现场控制器的电源可由就地邻近动力盘专路供给;③含有CPU的现场控制器,必须设置备用电池组,并能支持现场控制器运行不少于72小时,保证停电时不间断供电。
3 现场控制器设置原则(1)现场控制器的设置应主要考虑系统管理方式、安装调试维护方便和经济性。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学院(部)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12 月26 日至 1 月 6 日共 2 周指导教师(签2017年 1 月 5 日目录一、设计要求 (1)1. 设计内容 (1)2. 技术要求 (2)3. 给定条件 (2)4. 发挥部分 (2)二、设计系统简介 (2)三、设计思想 (3)四、设计依据 (3)五、子系统设计 (4)六、设备选型 (8)七、结束语 (10)八、设备清单 (10)一、设计要求1. 设计内容1)图书实验楼公共区域;2)实验室;3)办公室 4)阅览室2. 技术要求1)采用全数字式电视监控系统(前端采用网络摄像机或摄像机加Video Streamer)2)公共区域无死角,实验室考虑安全要求3)主控室在五楼网络中心3. 给定条件1)某图书实验楼图纸及建筑概况4. 发挥部分设计入侵报警系统并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二、设计系统简介DVR硬盘录像机(digital video recorder),相对于传统的模拟视频录像机,采用硬盘录像,故常被称为硬盘录像机。
它是一套进行图像存储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对图像/语音具有长时间录像、录音、远程监视和控制的功能,DVR集合了录像机、画面分割器、云台镜头控制、报警控制、网络传输等五功能集于一身,用一台设备就能具有模拟监控系统一大堆设备的功能,而且在价格上也越来越占有优势。
DVR采用的是数字录用技术,在图像处理、图像储存、检索、备份,以及网络传递、远程控制等方面也远远优于模拟监控设备。
DVR代表了电视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是目前市面上电视监控系统的首选产品。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压缩技术有MPEG-2、MPEG-4、H.264等,而MPEG-4、H.264是国内最常见的压缩方式。
从压缩卡上分有软压缩和硬压缩两种。
软压受CPU影响太大,做不到全时显示图像和录像,故逐渐被硬压缩取代。
从摄像机输入录像上分为1路、2路、4路、6路、9路、12路、16路、32路,甚至更多路数。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近年来,随着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指将建筑用途的所有器具、设备、系统结合起来,经过系统集成、信息管理,实现对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随着新型建材、新型能源与新型制冷空调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逐步普及,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二、设计目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与应用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智能建筑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三、设计内容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包括建筑智能化系统和建筑节能系统。
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了解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结构与特点。
2.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机构、控制器和通信系统等组成部分。
要求学生详细了解每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它们在自动化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3.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让学生学会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思路、基本方法和步骤。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和使用需求,设计出适用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4.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检修与维护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检修与维护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和长期可靠运行非常重要。
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故障排除的方法,还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维护保养技能,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设计要求1.设计形式本课程设计以课堂教学、实验演示及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设计要求学生能够在讲授过程中学会自主思考,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设备要求配备完善的建筑设备自动化实验仪器和设备,以确保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能够进行有效的模拟。
3.实验内容设计要求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后,及时完成对应的实验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