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课件(整理版)
- 格式:pptx
- 大小:3.05 MB
- 文档页数:533
国际政治经济学整理重点第一讲导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IPE),是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首先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美国和欧洲,其主要任务是探索国际关系中经济与政治的互动机制,就是研究国际关系中追求财富和权力之间相互的动态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权力的配置状况导致多种多样的产权模式,这些产权模式决定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另一方面,生产效率的变化以及对资源的获取,从长远来说影响到权力之间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指对国家经济事务的管理,一直主导着西方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它不仅是作为一种知识工具帮助理解人类社会生活具体领域中正在发生的事情,还是迫使人们思考使其状况变得更好的一种方式。
第二讲古典重商主义2.1国家机器的强化2.1.1国家机器强化的背景市场经济的空前发展,急需实现全国市场的统一。
这就不仅要求统一商业往来的度量衡,还要求废除由于地方割据而导致的繁琐的、不合理的地方费税,并建立和改进相应的交通通讯设施。
军事技术和军事组织的更新使战争的成本急速增加,而大多数封建领主和国王的传统财源越来越难以企及,从而导致日益频繁和严重的财政危机。
为了应对随时爆发的战争,必须建立新的政治和军事组织形式。
2.2.2国家机器强化的方式(1)官僚化:现代国家的本质在于,它由一套法律、信仰以及创设和运用法律的机构组成。
通过出卖官职,既可以扩大统治基础和对社会的控制,又可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还可以使这些官员依附于国王,从而削弱那些贵族或有权势家族对国王权力的制约。
(2)军队的垄断:频繁的战争和技术进步,客观上提出了军事职业化的要求。
以前那种军事采邑制下的平战结合的方式已不合时宜。
招募雇佣兵,既可以增强国家权力,特别是对贵族的控制力;又可以增加就业,缓解社会危机;还刺激了与此相关的各方积极性,如雇佣军的组织者及其装备给养的提供者。
相互依存论相互依存论的两个发展阶段:经济相互依存理论(理查德•库珀)→复合相互依存论(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一、经济相互依存论(一)代表作《相互依存经济学:大西洋国家的经济政策》的基本观点相互依存:“一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之间的敏感反应关系。
”理论基础:“古典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贸易的互惠互利与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扩大,是世界各国形成了共同的利益纽带。
基本论点:经济上相互依存的加深导致国家主权不可侵犯性下降,有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使各国有可能共享和平条件下的既得利益。
(二)经济相互依存论的主要内容:“三化”1、经济问题政治化:经济上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使国家主权不可侵犯原则大打折扣;传统的“低级政治”和“高级政治”之间的藩篱被打破。
2、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民族国家——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国际行为主体:指有意愿并且有能力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游戏规则制定并承担和实施相应义务和责任的主体。
跨国公司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1)干涉别国内政;(2)被母国或东道国政府用作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手段;(3)影响国家间政治议事日程的设定。
超国家关系3、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 {全球共同体论超国家关系的主要论点:在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论日益加深、国内外社会相互沟通的情况下,非国家利益为主体已经结成了横跨国境,深入一切领域的网络。
国家已不再是国际关系中唯一的行为主体,而是降格为诸多行为体中的尊长者。
全球共同体论:既然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已经把世界连成了一体,因此应该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实现研究范式的转变,要求人们抛弃“民族国家主义”,转而树立“全球中心”的研究范式。
(三)经济相互依存论的缺陷:偏离国际社会的现实二、复合相互依存论(一)基欧汉和奈的复合相互依存论1、相互依存因付出代价的不同而分为三大类型:均等依存、绝对依存、相互依存(不对称依存)2、敏感性和脆弱性决定着相互依存关系的内涵3、敏感性和脆弱性确立了国家在依存中的获利程度4、经济相互依存转化为国际政治权力的途径:(1)联系战略(2)议题的设置(3)跨国及跨政府关系(4)国际组织(二)复合相互依存论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突破1、复合相互依存论对经济自由主义进行了批判:盲目乐观2、对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的批判3、强调强国和弱国各具优势4、主张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表1-1 权力政治理论和相互依存论的比较权力政治相互依存论研究对象“高级政治”安全保障“低级政治”资源、能源、粮食、人口、环境行为主体国家是唯一行为主体除国家以外,跨国企业、非政府组织也是行为主体国家关系特征国家间只有相互冲突的国家利益国家间是相互依存关系,存在共同利益,可以开展国际合作基本原则冲突、零和游戏你得到的,就是我失去的合作、双赢游戏双方都可得利,问题是相对得利的多少管理模式单级或双边领导多边参与权力评价权力源于军事力量,是强制他人的手段权力源于不对称相互依存,是对合作的补偿武力的作用大小组织方法等级制(二级或多级)平等主义、共同参与对国际社会发展前景的展望基本不变会有根本变化三、相互依存论与国际制度论(一)国际制度的定义1、克莱斯纳(Stephen D.krasner)的“国际制度”定义:国际制度是在国际关系的议题领域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隐含的或明确的原则、规范以及决策程序。
国际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1、历史:IR、IPE的发展2、理论:(1)现实主义:霸权稳定论(2)自由主义:相互依存论(广义、狭义——敏感性&脆弱性)(3)依附理论:正统、激进、改良(4)斯特兰奇:金融、安全、生产、知识四种结构性权力3、实践:(1)贸易:贸易保护主义(P187)、战略性贸易政策(P212)、地缘经济学、地缘外交(P213)、自由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李嘉图(P185)、汉密尔顿(P187)(2)金融:布雷顿森林体系(P226)、牙买加体系(3)跨国公司(4)地区主义:地区、地区主义定义,三个地区主义进程及比较(P322—342)。
4、具体问题A:IPE的三个主要理论流派是什么?其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以及三个理论流派的比较?B:汉密尔顿、李斯特、重商主义、经济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战略性贸易政策、补偿性贸易政策?C:欧洲一体化的三大支柱?D:三大地区主义?E:国际公共产品?F:依附论的内容、评价、实践地区、如何改良及从其中获得何种教训?G:经济外交?H:全球化的三个含义?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学习的目的与意义。
学习时应注意的事项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渊源,及其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地位。
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国际政治经济互动的形式与机制。
一、定义和研究对象:1、定义:A:吉尔平的综合说:IPE是一门关于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问;B:斯特兰奇的分析框架说:把IPE看成是一个分析框架,这门学科是研究影响到全球生产、交换和分配体系,以及这些体系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组合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安排C:本书: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关系中的政治与经济互动的新兴学科。
2、国际政治和经济互动的形式:A:琼·斯佩罗:政治框架制度决定经济利益分配;国际政策决定过程中的政治意图和经济利益是相互影响的;国际经济关系本身就是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实力是国际政治权力最重要的源泉)B:金德尔伯格:国内经济与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与国际经济;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