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正方体的展开图
- 格式:docx
- 大小:12.15 KB
- 文档页数:2
正方体展开图的基本类型
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是小学数学的重难点,基本要求是寻找相对面、判断展开图是否可以围成正方体等。
有的同学几何空间感较弱,碰到这类题就犯愁。
别担心,本文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正方体展开图的基本类型。
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开成平面图形(正方形的边相连),需要剪7刀。
很显然,正方体的展开图不是唯一的,但也不是无限的,事实上,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且只有11种,这11种展开图又可以分为4种类型。
141型:4个正方形连成一排,两侧各有1个正方形,共有6种。
231型:3个正方形连成一排,一侧有1个正方形,另一侧有2个正方形(其中只有1个正方形与中间一排相连),共有3种。
222型:2个正方形连成一排,这样的三排连成阶梯形,只有1种。
33型:3个正方形连成一排,这样的两排只有1个正方形相连,只有1种。
如下图,若图形是“7”字形、123型,或者图形中出现“凹”字形、“田”字形、五连排,则一定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因此,同学们在判断图形是否为正方体的展开图时,可以首先排除掉这样的图形。
第 3 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2. 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
3. 培养分析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操作法观察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学生准备:长方体纸盒正方体纸盒剪刀【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
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引出课题。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二课前检测师布置任务:1.学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2.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3.通过预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让全班同学互相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得非常棒!不会的同学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地探究吧!三探索新知1.认识长方体的展开图。
(1)教师让学生把手中的长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去掉多余的部分,观察展开后的形状,指出这就是长方体纸盒的展开图。
师:先看看长方体,再看看这个展开图,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
生2:我发现长方体展开后是由6个长方形组成的。
(2)同学们沿着棱剪开(纸盒粘接处多余的部分要剪掉),再展开,想象训练。
把长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还原、展开、再还原、再展开,这样反复几次。
师:假如有一个摄像机把你刚才的操作过程拍摄下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会是怎样的呢(3)标注和思考。
在长方体的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并让学生思考:①长方体有哪几组面的面积相等②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呢思考后回答:①上、下两个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长和高。
如图是一个不完整的长方体展开图,已有五个面,缺少的面可以画在图中的( )、( )、( )、( )位置,这个面的长是( )cm,宽是( )cm。
答案: A B C D 8 5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精准讲练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展开图可以知道,图中8cm5cm的长方形还缺少一个相对的面,而E、F、G处画出的长方形折叠后都不会与这个面相对,只有在A、B、C、D这几个位置满足条件,据此解答即可。
缺少的面可以画在图中的 A、B、C、D 位置,这个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
制作一个长方体,下面几种规格的纸板,选()组能组成长方体。
(单位:厘米)A.①②③④⑤和⑥B.②③⑤⑥⑦和⑧C.①③④⑥⑦和⑧D.①②③④⑦和⑧答案:C解析:长、宽、高均不相等的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特征是对面是相同的长方形(特殊情况,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据此即可先出6个长方形(其中最多选两个正方形)组成长方体。
如图:选①③④⑥⑦和⑧组能组成长方体。
故答案为:C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
①长方体的棱长总和()cm。
②如果以A为底,请用字母“B”标出这个面的对面。
答案:①(8+8+3)×4=19×4=76(cm)②如图:解析:①从长方体的展开图中可以看出,长方体的的长、宽、高分别是8cm、8cm、3cm;根据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②根据长方体的特征:相对的面不相邻,同时结合空间想象力,找到展开图每个面的相对面。
一、填空题1.益智园。
一个正方体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6,三个人分别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结果是:,和1相对的面是( ),和2相对的面是( ),和3相对的面是( )。
2.如图,将一个正方体纸盒展开,请在余下的三个正方形中填入恰当的数,使得折成正方体后,相对两个面上两个数的和是9。
3.将下图折成一个长方体后,( )和( )相对,( )和( )相对,( )和( )相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导航:【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材第23页以及第25页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重点难点】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投影仪。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
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新课讲授】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在上面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师生共同复习长方形的特征。
请同学们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得到右面这幅展开图。
(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然后师生共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
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
得到右面正方体展开图。
(3)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看看哪些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中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观察后,小组议一议。
【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六第1、2题。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教学反思:本课时主要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今天我们一起通过简单的展开与折叠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其实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研究其他的立体图形,有利于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信同学们随着课后的不断研究一定会有了不起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