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大作业--修改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7
作业:(用红色字体作答)
1.TCP/IP协议就是(),整个协议结构分成:()、()和()。
2.TCP协议层相当OSI参考模型的()。
IP协议层相当OSI参考模型();
3.IP协议层主要保证网络中计算机到计算机的数据通信。
主要功能有:()、()、()、()。
4.TCP协议层主要为上层的应用层提供()。
TCP协议层还执行()功能。
5.应用层协议包括()、()、()、()四个协议。
6.IP地址由()位二进制数组成,即()个字节(()位构成()个字节),为方便起见,将IP地址表示为()段十进制数。
每段数字的取值只允许在()之间。
7.IP地址的4段分成()和()。
IP地址分为:()类、()类、()类、()类、()类等5类地址格式。
8.A类IP地址范围(),适用于()网络,B类IP 地址范围(),适用于()网络,C类IP地址范围(),适用于()网络,
9.D类地址被称为()地址,用于多点广播。
IP地址
范围()
E类地址保留将来使用。
IP地址范围()
10.未划分子网的网络子网掩码分别是:A类:(),B类:(),C类:()
11.子网掩码的格式:将子网掩码中与网络地址和子网地址相对应的所有位都设为二进制的(),与()相对应的位全都设为二进制的()。
实习五实验报告一、实习目的1.了解网络基本配置中包含的协议、服务、客户端,以及基本参数,并了解各种协议的作用,以及安装方法;2.掌握Windows支持的网络协议及参数设置方法;3.练习并掌握简单网络命令的使用。
二、实习内容1.查看所在机器的主机名称和网络属性,包括网络基本配置中包含的协议、服务、客户端,以及有关的基本参数;2.修改网络配置参数,建立小组内的局域网;3.网络协议、服务、客户端等组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4.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三、实习步骤1. 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1)IPConfig命令 ipconfig/all ,显示的信息如下:Windows 2000 IP ConfigurationHost Name . . . . . . . . . . . . : cie172Primary DNS Suffix . . . . . . . :Node Type . . . . . . . . . . . . : BroadcastIP Routing Enabled. . . . . . . . : NoWINS Proxy Enabled. . . . . . . . : NoEthernet adapter 本地连接:Connection-specific DNS Suffix . :Description . . . . . . . . . . . : VMware Accelerated AMD PCNet AdapterPhysical Address. . . . . . . . . : 00-0C-29-AD-96-62DHCP Enabled. . . . . . . . . . . : NoIP Address. . . . . . . . . . . . : 192.168.19.172 Subnet Mask . . . . . . . . . . . :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 . . . . . . . . : 192.168.19.252 DNS Servers . . . . . . . . . . . : 210.27.80.261.134.1.4 (2) ping●在命令行下键入:Ping 127.0.0.1,显示以下信息:Pinging 127.0.0.1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0ms TTL=128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0ms TTL=128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0ms TTL=128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0ms TTL=128Ping statistics for 127.0.0.1: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Minimum = 0ms, Maximum = 0ms, Average = 0ms●在命令行下键入:Ping 本机IP地址,显示信息如下:说明网络配置正常。
tcpip网络与协议课后习题答案【篇一:《网络协议分析》习题答案】考给出更好的答案。
第一章1. 讨论tcp/ip成功地得到推广和应用的原因tcp/ip是最早出现的互联网协议,它的成功得益于顺应了社会的需求;darpa采用开放策略推广tcp/ip,鼓励厂商、大学开发tcp/ip产品;tcp/ip与流行的unix系统结合是其成功的主要源泉;相对iso的osi模型,tcp/ip更加精简实用;tcp/ip技术来自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2. 讨论网络协议分层的优缺点优点:简化问题,分而治之,有利于升级更新;缺点: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都要对数据进行分别处理;每层处理完毕都要加一个头结构,增加了通信数据量。
3. 列出tcp/ip参考模型中各层间的接口数据单元(idu)应用层/传输层:应用层报文;传输层/ip层:tcp报文段或udp分组;ip层/网络接口层:ip数据报;网络接口层/底层物理网络:帧。
4. tcp/ip在哪个协议层次上将不同的网络进行互联?ip层。
5. 了解一些进行协议分析的辅助工具可在互联网上搜索获取适用于不同操作系统工具,比如sniffer pro、wireshark以及tcpdump等。
利用这些工具,可以截获网络中的各种协议报文,并进一步分析协议的流程、报文格式等。
6. 麻省理工学院的david clark是众多rfc的设计者,在论及tcp/ip标准的形成及效果时,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we reject kings, presidents and voting. we believe in rough consensus and running code.” 你对他的观点有什么评价。
智者见智,我认为这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 你认为一个路由器最基本的功能应该包含哪些?对于网桥、网关、路由器等设备的分界已经逐渐模糊。
现代路由器通常具有不同类型的接口模块并具有模块可扩展性,由此可以连接不同的物理网络;路由表的维护、更新以及ip数据报的选路转发等,都是路由器的基本功能。
2015年TCP/IP网络编程复习题一、选择题1、要对IP协议直接访问,必须使用()套接字①数据流②数据报③原始④没有办法2、下列套接字函数可产生套接字的是()①send ②accept ③connect ④close3、使用数据报套接字进行网络通信的应用层协议是()①FTP ②POP3 ③PPP ④SNMP4、要建立数据报套接字,在socket函数中需要使用的参数是()。
① SOCK_DGRAM②SOCK_STREAM ③ SOCK_RAM ④SOCK_PACKET5、下面的属于IPv4地址结构的是()。
① sockaddr_in ②sockaddr ③ addr ④in_addr6、初始化信号量应该使用的函数名是()。
① pthread_cond_init ②pthread_create ③ sem_init ④pthread_mutex_init7、下列哪个协议是应用层的()①IGMP ②HTTP ③ARP ④ICMP8、下列哪个协议是应用层的()①CSMA ②SMTP③TCP ④ICMP9、在Linux下,下列哪个函数用来关闭一个套接字()①closesocket,②WSACleanup ③close④exit10、在数据流式套接字中()套接字函数将产生网络报文① socket ②bind ③ sendto ④connect11、下列套接字函数中,不能用于数据流通信的是()①socket ②bind ③ send ④recvfrom12、下列套接字函数中,需要地址结构作为参数的是()①socket ②recvfrom ③ send ④close13、 listen函数的作用是()①接受连接请求②设置等待连接状态③连接套接字到目的地④指定本地地址14、 winsock中提供的用于消息机制的函数是()①WSAStartup ② WSAEventSelect ③WSACleanup ④WSAAsynSelect15、将长整形数值从网络顺序转换为本机顺序的函数( )①ntohl ② htons ③ htonl ④ ntohs16、下列哪个函数在linux系统下网络程序不能使用( )①closesocket ② select ③close ④ printf17、套接字函数在完成其任务之前不返回,我们称之为()①消息机制②事件机制③阻塞方式④非阻塞方式18、属于网络层的协议()① CSMA/CD ② ICMP ③ FTP ④ UDP19、属于链路层的协议()① CDMA ② ICMP ③ PPP ④ UDP20、下列应用中使用TCP传输的是()①实时视频② IP电话③网页传输④ DNS21、下列应用中使用UDP传输的是()①文件传输② IP电话③网页传输④电子邮件22、 IP协议具有如下哪个特点()①保证传输可靠性②无连接的数据报③建立虚电路④进行拥塞控制23、下列哪个特点是TCP协议没有的()①保证传输可靠性②流量控制③建立虚电路④进行拥塞控制24 在网络通信中,客户机要访问服务器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的()①地理位置②程序名称③所在国家④端口和主机地址25、下列哪个套接字函数不能用于客户程序()①socket ②send ③accept ④ connect26、下列哪个套接字函数不能用于服务器程序()①socket ②sendto ③accept ④ connect27、下列哪个套接字函数不能用于服务器程序()①listen ②send ③accept ④ connect28、网络应用程序运行在网络系统的()上①端系统②核心系统③路由器④网线29、下列设施属于网络核心系统的是()①路由器②智能手机③Web服务器④ PC30、根据规定,网络字节序是()①Big endian ② Little endian ③和Intel x86一致④说不清31、浏览器是一种()①HTTP客户端②HTTP服务器③文件服务器④邮件客户端32、已知IP地址的点分十进制形式,下列哪个函数能够得到其整数形式()①gethostbyname ②inet_ntoa ③inet_addr ④gethostbyaddr二、判断题1.服务器必须先于客户端启动。
TCPIP协议与网络编程期末大作业
课题是网络协议栈中传输层的应用,在网络成的基础上,在传输层中使用网络套接字,达到数据传送的目的,从而实现聊天室系统功能。
关键词:TCP/UDP;聊天室;网络套接字;数据传送目录第1章总体设计2第2章客户端设计32.1发送端设计32.11流程图32.12代码32.2接收端设计32.21流程图32.22代码3第3章服务器设计43.1流程图43.2代码4第4章运行结果5第1章总体设计1原理1.1TCP在面向连接的数据流(SOCK_STREAM)传输过程中,设计基于TCP/IP协议的程序是传输层使用TCP协议,它的最大的特点是在通信之前要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先建立连接,在数据传输完成后要关闭连接,释放网络资源。
面向连接的客户/服务器程序工作模型如下:1.2UDP无连接的数据报(SOCK_DGRAM)传输服务在传输层使用的协议时UDP协议。
与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过程不同,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要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通信的任何一方可以先发送数据,这样首先发送数据的一方就成为客户端,而接收数据的一方就是服务器端。
在数据传输完毕后,只要关闭套接口,释放网络资源,通信过程就结束了。
无连接的数据包传输服务通信是,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所使用的函数是类似的。
面向无连接的客户/服务器程序工作模型如下:1.3流程图基于
TCP/UDP的聊天室系统包括客户端、客户显示端和服务器端三部分。
功能主要是注册、登陆、群聊、单聊、显示在线人员和退出。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连接协议基于TCP协议,服务器端发送功能基于UDP协议。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连接后,客户端进行操作,将数据发送至客户显示端。
《TCP/IP协议》在线作业3附满分答案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3 道试题,共 52 分)
1.对于IP地址19
2.0.0.10,()选项是正确的。
id是192
B.hostid是0.10
C.网络地址是192.0.0.0
D.hostid是0.0.10
答案:C
2.路由器读取一个分组上的()地址以确定下一跳。
A.目的
B.物理
C.源
D.ARP
答案:A
3.()可请求服务。
A.服务器
B.客户端
C.端口
D.网管
答案:B
4.UDP完成以下()功能。
A.进程到进程的通信
B.主机到主机的通信
C.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交付
D.以上所有
答案:A
5.当数据分组从较低的层次移动到较高的层次,时,其首部被()。
A.加上
B.抽走
C.重新安排
D.修改
答案:B
更多加微 boge30619
6.因为没有(),UDP被认为是无连接的运输协议。
A.确认
B.虚电路
C.可靠性
D.数据流控制。
XXX15春《TCP IP协议》在线作业1答案1.路由器需要读取分组上的目的地址来确定下一跳。
2.特定主机路由选择在路由表中给出了目的站的完整地址。
3.IP协议负责主机到主机的通信。
4.网桥在转发过滤一个分组时是将其地址表中的信息与分组的第2层的目的地址相比较。
5.UDP从应用层接收数据单元。
6.序号字段用来将报文的各分组进行排序。
7.4.5.6.7属于A类IP地址。
8.TCP处于应用层和网络层之间。
10.UDP从应用层接收数据单元。
11.源端口地址定义了发送计算机的应用程序。
12.尽力交付的服务不包括数据报确认。
13.BGP不属于路由选择协议。
多选题:1.广域网技术包括帧中继和X.25.2.内部路由选择协议包括RIP、OSPF和BGP。
答案:A3.一个IP地址为142.5.0.1的主机需要测试其内部软件,该主机在测试时需要发送分组到一个目的地址。
正确的目的地址应该是BC中的一个。
4.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WWW是一个遍及全世界且相互链接起来的信息储藏所,超文本是通过指针的概念相互链接起来的文档,浏览器解释和显示万维网文档。
5.关于WWW服务系统,正确的说法是:WWW服务采用服务器/客户机工作模式,页面采用HTTP书写而成,客户端应用程序通常称为浏览器,页面到页面的链接信息由URL 维持。
6.关于因特网中的主机和路由器,正确的说法是:主机通常需要实现TCP/IP协议和IP协议,路由器必须实现TCP协议和IP协议。
7.因特网的域名解析需要借助于一组既独立又协作的域名服务器完成,这些域名服务器组成的逻辑结构为树形。
因此,答案为B。
8.循环服务器不能同时处理多个请求,因此答案为A。
9.帧中继工作在OSI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因此答案为B。
10.如果借用一个C类IP地址的3位主机号部分划分子网,那么子网屏蔽码应该是255.255.255.224,因此答案为B。
11.WWW服务使用的协议是HTTP协议,而不是POP3协议,因此答案为A。
第五章TCP/IP协议一、填空1、说明IP地址中的主机号如何被划分为子网号和主机号两部分。
2、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位是,所识别的地址是。
网络层的数据传输单位是,所识别的地址是。
3、当计算机通过LAN连到因特网时,必须在计算机中安装硬件设备。
4、已知某主机的IP地址是197.99.222.139,属于类IP地址;不划分子网时的网络地址是;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40,划分子网时的网络地址是,主机号是,子网号是。
5、ARP协议的作用是将解析为。
6、IP地址由32个二进制位构成,其组成结构为:网络号+主机号。
分为五类,其中提供作为组播地址的是,A类网络个数为,B类网络个数为,划分子网后IP 地址的组成结构为。
7、在邮件地址中,@之后的字符通常为。
二、选择题1、路由器用于物理网络之间的互连,路由选择是基于。
A 目标网络B 目标主机C 本地网络D 本地主机2、为了使互联网中的路由器报告差错或提供有关意外情况的信息,在TCP/IP中设计了一个特殊用途的报文机制,称为。
A ARPB RARPC ICMPD IGMP3、路由表的大小仅取决于。
A 互联网中主机数目B 互联网中网络数目C 互联网中B类网的数目D 互联网中A类网所能容纳的最大主机数目4、当路由器无法转发或传送IP数据报时,向初始源站点发回一个报文。
A 目的站不可达B 源站抑制C 重定向D 数据报超时5、ICMP报文,通过互联网的ICMP允许路由器向其他路由器或主机发送差错和控制报文。
A 放在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中B 放在IP数据报的报头部分中C 放在UD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中D 放在TC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中6、当主机知道它的物理地址,但不知道它的IP地址,可以使用。
A ICMPB IGMPC ARPD RARP7、对地址98.0.46.201,默认的子网掩码是。
A 255.0.0.0B 255.255.0.0C 255.255.255.0D 255.255.255.2558、在TCP中,使用了来保证网络中不出现重复请求报文,而流控则使用了。
1.简述MAC帧格式由五个字段组成:1)6字节长的目的地址2)6字节长的源地址3)2字节的类型字段,用来标志上一层使用什么协议4)数据字段5)4字节的帧校验序列FCS2.无效的MAC帧1)数据字段的长度与长度字段的值不一致2)帧的长度不是整个字段3)用收到的帧校验序列FCS查出有差错4)数据字段的长度不在46~1500字节之间5)有效的MAC帧长度为64~1518字节之间6)对于检查出的无效的MAC帧就简单地丢弃,以太网不负责重传丢弃的帧3-3.现有一个C类网络地址块199.5.6.0,需要支持至少7个子网,每个子网最多9台主机。
请进行子网规划,给出各子网的地址,可以分配给主机的地址范围和子网广播地址。
取m=4,可以有24-2=14个子网可用,此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各子网的地址主机的地址范围子网广播地址199.5.6.16 199.5.6.17~199.5.6.30 199.5.6.31199.5.6.32 199.5.6.33~199.5.6.46 199.5.6.47+16 +16 +16 +16···199.5.6.224 199.5.6.255~199.5.6.238 199.5.6.2393-4.子网号为10位的A类地址与子网号为2位的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子网号为10位的A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192.0子网号为2位的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192.0从子网掩码上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实A类是比B类更大规模的网络,所以,这种情况可看成是A类包含了B类的子网掩码。
AB3-5.若IP地址为156.42.72.37,子网掩码为255.255.192.0,其子网地址是什么?二进制表示IP地址: 10011100 00101010 01001000 00100101子网掩码:11111111 11111111 11000000 00000000子网地址:10011100 00101010 01000000 00000000所以子网地址为:156.42.64.03-6.将以203.119.64.0,开始的16个C类地址块构造成一个超网,请给出超网的超网地址和超网掩码。
作业1:0SI/RM、TCP/IP编址和底层网络技术(20分1、试将以下功能分别属于OSI/RM的哪一层?A、确定路由B、流量控制C、将ASCII 转换至U EBCDICD、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E、定义帧F、为用户提供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服务G、在物理介质上传送bit流H、建立、维护和终止会话答:A、确定路由:网络层B、流量控制:数据链路层、传输层C、将ASCII转换至lj EBCDIC :表示层D、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传输层E、定义帧:数据链路层F、为用户提供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服务:应用层G、在物理介质上传送bit流:物理层H、建立、维护和终止会话:会话层2、物理地址属于OSI/RM的哪一层?是否需要全球唯一?应在什么范围内唯-? Ethernet网卡的物理地址——MAC地址为什么要求全球唯一?3、在使用Win dows系统的PC机上配置In ternet协议(TCP/IP属性时,默认网关是指路由器(Router还是网关(Gateway?理由是什么?4、完成下面的struct语句,用它来描述Ethernet的帧格式(RFC 894从-目的地址开始。
struct Ethernet_frame{un sig ned long in tCRC;};作业2:IP地址规划与路由选择(10分根据下图所示网络拓扑进行IP地址规划AECBE0SOEOEOE0SOS1S0S250S1E1S1S251D要求:(1如果IP地址总空间是10.1.1.0/24能否根据图中所示网络大小为每个IP网络分配适当的IP地址空间?如果可以,应如何编址?如果不行,请说明理由。
⑵P地址总空间是10.1.0.0/16谓采用聚合设计,按照图中所示网络大小为每个IP网络分配适当的IP地址空间,从而使得每台路由器的路由表项数尽可能最少。
写出每个IP网络的网络地址、掩码和直接广播地址,并写出每台路由器每个网络接口的IP地址,以及每个有主机的子网中一台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
TCP/IP试题1) IP地址 219.25.23.56 的缺省子网掩码有几位(C )A. 8B. 16C. 24D. 322) 网络层的协议有( ABCD)协议A. IPB. ARPC. ICMPD. RARP3) 划分子网是在IP地址的(B )部分A. 网段地址B. 主机地址C. 子网网段D. 缺省子网掩码4) 一个B类IP地址最多可用(B )位来划分子网A. 8B. 14C. 16D. 225) 一个A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 有( D)位被用来划分子网A. 4B. 5C. 9D. 126) 一个网段150.25.0.0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24.0,(BC )是有效的主机地址A. 150.25.0.0B. 150.25.1.255C. 150.25.2.24D. 150.15.3.307) 关于IP报文头的TTL字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有(BC )A. TTL的最大可能值是65535B. 在正常情况下,路由器不应该从接口收到TTL=0的IP报文C. TTL主要是为了防止IP报文在网络中的循环转发,浪费网络带宽D. IP报文每经过一个网络设备,包括HuB、Lan Switch和路由器,TTL值都会被减去一定的数值8) C类地址最大可能子网位数是(A )A. 6B. 8C. 12D. 149) 在一个子网掩码为255.255.240.0的网络中, (D )是合法的网络地址A. 150.150.0.0B. 150.150.0.8C. 150.150.8.0D. 150.150.16.010) 一个B类网络,有5位掩码加入缺省掩码用来划分子网,每个子网最多( D)台主机A. 510B. 512C. 1022D. 204611) 规划一个C类网,需要将网络分为9个子网,每个子网最多15台主机,下列哪个是合适的子网掩码? (D )A. 255.255.224.0B. 255.255.255.224C. 255.255.255.240D. 没有合适的子网掩码12) 一个子网网段地址为5.32.0.0 掩码为255.224.0.0的网络,它允许的最大主机地址是(C )A. 5.32.254.254B. 5.32.255.254C. 5.63.255.254D. 5.63.255.25514) 对于这样一个网段175.25.8.0/19 的子网掩码是(B )A. 255.255.0.0B. 255.255.224.0C. 255.255.24.0D. 依赖于地址类型15) RARP的作用是(D )A. 将自己的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B. 将对方的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C. 将对方的MAC地址转换为IP地址D. 知道自己的MAC地址,通过RARP协议得到自己的IP地址16) 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类IP地址,但要连接6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D )A. 255.255.255.0B. 255.255.255.128C. 255.255.255.192D. 255.255.255.22417) B类地址的缺省掩码是(B)A. 255.0.0.0B. 255.255.0.0C. 255.255.255.0D. 255.225.255.25518) 一个B类地址网大约能有( C)台主机A. 254B. 16KC. 63KD. 2M19) 使用自然掩码的IP地址125.3.54.56的网络地址是( A)A. 125.0.0.0B. 125.3.0.0C. 125.3.54.0D. 125.3.54.3220) 网络地址为154.27.0.0 的网络,若不作子网划分,能支持(C )台主机A. 254B. 1024C. 65,534D. 16,777,20621) 下列( B)是合法的IP主机地址A. 127.2.3.5B. 1.255.255.2/24C. 225.23.200.9D. 192.240.150.255/2422) D类地址的缺省子网掩码有( D)位A. 8B. 16C. 24D. NonE23) 第一个八位组以二进1110开头的IP地址是(D )地址A. ClAss AB. ClAss BC. ClAss CD. ClAss D24) 保留给自环测试的IP地址网段是(A )A. 127.0.0.0B. 130.0.0.0C. 164.0.0.0D. 200.0.0.025) 在TCP/IP协议中,A类地址第一个字节的范围是( C)A. 0---126B. 0---127C. 1---126D. 1---12726) ( DC)是一个网络层的协议,它提供了错误报告和其它回送给源点的关于 IP 数据包处理情况的消息A. TCPB. UDPC. ICMPD. IGMP27) IP协议的特征是(B )A. 可靠,无连接B. 不可靠,无连接C. 可靠,面向连接D. 不可靠,面向连接28) TCP和UDP协议的相似之处是(A)A. 传输层协议B. 面向连接的协议C. 面向非连接的协议D. 以上均不对29) 基于TCP协议的应用程序的有( D)A. PINGB. TFTPC. OSPFD. TELNET30) IP报文头中固定长度部分为(B )字节A. 10B. 20C. 30D. 6031) 下面有关NAT叙述正确的是(ABD )A. NAT是英文“地址转换”的缩写,又称地址翻译B. NAT用来实现私有地址与公用网络地址之间的转换C. 当内部网络的主机访问外部网络的时候,一定不需要NATD. 地址转换的提出为解决IP地址紧张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32) IP地址中网络号的作用有(A )A. 指定了主机所属的网络B. 指定了网络上主机的标识C. 指定了设备能够进行通信的网络D. 指定了被寻址的子网中的某个节点33) UDP段使用(B )提供可靠性A. 网际协议B. 应用层协议C. 网络层协议D. 传输控制协议34) 以下关于TCP滑动窗口说法正确的是(B )A. 在TCP的会话过程中,不允许动态协商窗口大小B. 滑动窗口机制的窗口大小是可变的,从而更有效利用带宽C. 大的窗口尺寸可以一次发送更多的数据,从而更有效利用带宽D. 限制进入的数据,因此必须逐段发送数据,但这不是对带宽的有效利用35) 端口号的目的是(A )A. 跟踪同一时间网络中的不同连接B. 源系统产生端口号来预报目的地址C. 源系统使用端口号维持会话的有序,以及选择适当的应用D. 源系统根据应用程序的使用情况,用端口号动态的将终端用户分配给一个特定的连接36) 下面有关NAT叙述正确的是ABDA. NAT是英文“NEtowrk ADDrEss TrAnslAtion”的缩写B. 地址转换又称地址翻译,用来实现私有地址与公用网络地址之间的转换C. 当内部网络的主机访问外部网络的时候,一定不需要NATD. 地址转换的提出为解决IP地址紧张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37) 国际上负责分配IP地址的专业组织划分了几个网段作为私有网段,可以供人们在私有网络上自由分配使用,以下属于私有地址的网段是:ABCA. 10.0.0.0/8B. 172.16.0.0/12C. 192.168.0.0/16D. 224.0.0.0/838) 以下的应用程序中,基于TCP协议的有CDgA. PINGB. TFTPC. TELNETD. FTPE. OSPFF. SNMPG. WWW39) 下列哪些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 BDEA. NCPB. TCPC. FTPD. SPXE. UDPF. NFSG. IPX40) 下列哪些协议是TCP/IP协议栈中的网络层协议? ABEfA. IPB. ICMPC. NLSPD. UDPE. ARPF. RARPG. IGRP41) 192.168.1.127代表的是( E)地址A. 主机B. 网络C. 组播D. 广播E. 以上说法都不完全正确42) TCP协议建立了一条端到端的面向连接的通信,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BA. 在主机之间存在一条物理电路B. 在主机之间存在一条虚连接C. 在主机之间建立了一条直连隧道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3) 下面那个地址表示的是子网内所有参与多播的路由器及主机?AA. 224.0.0.1B. 224.0.0.2C. 224.0.0.3D. 224.0.0.944) 路由项10.0.24.0/21可能由如下那几个条子网路由会聚而来ACA. 10.0.0.25/16B. 10.0.0.23/16C. 10.0.0.26/16 00011 000 00011 001 00010 111 00011 010 00010 110D. 10.0.0.22/16路由汇聚算法的实现:假设下面有4个路由:172.18.129.0/24172.18.130.0/24172.18.132.0/24172.18.133.0/24如果这四个进行路由汇聚,能覆盖这四个路由的是:172.18.128.0/21算法为:129的二进制代码是10000001130的二进制代码是10000010132的二进制代码是10000100133的二进制代码是10000101这四个数的前五位相同都是10000,所以加上前面的172.18这两部分相同的位数,网络号就是8+8+5=21。
武汉轻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课程考核报告书课程名称TCPIP与网络编程姓名:专业:软件工程班级:成绩:1.课程考核内容说明名为“高程”,学号为“110511613”,所在班级为2班同学。
本次课程考核内容大致如下:本次课程考核要完成的一个基于TCP的客户端服务器网络通信程序系统。
该系统的客户端将采用多进程模拟多个客户端用户,而服务器采用单进程方式响应客户端的网络服务请求。
本客户端将创建23个进程,及客户端将模拟23个客户向多进程服务器发起服务请求。
完成本系统主要所使用到的课程知识点包括:Linux 文件基本IO;套接字API;Linux多进程并发编程基础;Linux多线程并发模式编程基础TCP/IP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本系统完成的主要目的为:测试在单个进程处理多客户网络服务请求时的工作特性和性能分析,此目的将在考核报告的系统测试部分进行详细说明和分析。
“2.课程考核内容设计说明2.1客户端设计说明●客户端功能描述:客户端程序的主要功能,是从本地文件中获取文件中的内容,并将获取的文件内容以字符串形式发送给服务器,并等待服务器的回复消息,然后将服务器回复的消息打印到屏幕,然后客户端程序完成通信工作退出。
●设计流程说明:2.2服务器设计说明服务器程序的主要功能,启动后等待客户端发送来消息,然后根据发送来的消息构造出反馈信息并发回给客户端。
3. 程序代码说明3.1 客户端代码3.2 服务器代码4. 系统测试及分析4.1 系统测试4.2 测试分析需要分析的内容包括:本次客户端因为客户端涉及到多线程通信,故采用了并发模式来完成本次考核,通过测试发现得到了预期的测试结果,通过以上输出结果显示可分析得出达到了设计目的;服务器也采用的并发模式,设计并发策略的目的就是因为UDP服务器与TCP服务器不同,UDP服务器无需等待连接的建立,只需要从本地套接字缓冲中接收远端客户发来的数据包进行处理,然后再将服务内容发回给远端客户。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TCP/IP协议的分层及各层次功能。
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
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
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这4层分别为: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主要功能是数据格式化、数据确认和丢失重传等。
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主机-网络层):接收IP数据包并进行传输,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取IP数据报转交给下一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TCP/IP协议结构图2.采用HDLC协议控制数据传输时,若被传输的数据为比特串“0111110101111110“,请问进行比特填充后的输出是什么?答案:111110010111110003.举例说明什么是重装死锁。
答:下图为重装死锁的例子。
设三个报文P,Q和R经过节点X→Y→Z发往主机H。
每一个报文由四个分组构成。
又设每个节点的信道队列长度均为bmax =4(链路网段级流量控制)。
从图4—15可看出,报文R在节点Z已占了四个缓冲区,虽然分组R2尚未到达节点Z,但其缓冲区已留好了。
由于还缺一个分组R2,所以目前还不能交付给主机H,但是分组R2暂存于节点X的缓冲区中。
1-1 你认为在因特网的发展过程中,哪几件事对其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2 什么是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按地理空间位置,以极高的分辨率(1米左右)对大地进行选点抽样,将抽样点上的自然资源信息,社会资源信息作为该点的属性输入到计算机中,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统筹安排,抽样分析和逻辑组合,最终为决策者提供服务。
虚拟现实技术是实现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之一.1-3 中国国内第一个被IETF认可的RFC文档是什么文档?1-4 与因特网相关的机构IAB、IETF、IRTF、ISOC、InterNIC、ICANN、W3C的主要工作分别是什么?1—5 RFC文档有哪几种可能的状态?各种状态的含义是什么?RFC文档共有8种状态。
3个状态属于标准化轨迹,3个状态属于非标准化轨迹,2个状态为其他状态。
(1)标准化轨迹由3个成熟级构成,由低到高分别为提案标准、草案标准和标准。
提案标准经过了深入的审查过程,收到多组织关注并认为有价值。
但在成为因特网标准之前,还可能有很大变化. (2)非标准轨迹分为实验性的规范,信息性的规范,历史性的规范。
实验性规范是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归档记录。
信息性的规范并不表示得到了英特网组织的推荐和认可,是一些因特网组织以外的协议组织和提供者提出的未纳入因特网标准的规范可以以这种规范发布。
历史性的规范已经被更新的规范所取代.(3)其他状态。
有一些RFC文档专门用于对因特网组织机构商议结果进行标准化,为当前最佳实现BCP。
还有一些RFC文档未被分类,其状态被标记为未知性(UNKNOWN),如因特网早起RFC 文档。
2-1 网络协议的对等实体之间是如何进行通信的?2—2 协议分层有什么好处?网络协议的分层有利于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简单的问题,从而分而治之;分层有利于网络的互联,进行协议转换时可能只涉及某一个或几个层次而不是所有层次;分层可以屏蔽下层的变化,新的底层技术的引入,不会对上层的应用协议产生影响。
1.1最多有多少个ABC类网络号:126,16382,20971501.3TCP/IP协议族每层的稳健性原则:自由的接收,保守的发送3.1回路地址只能是127.0.0.1吗?:不是,只要网络号是127的IP地址就都可以3.2指出有两个网络接口的路由器:横上的连接是以太网接口,虚的竖的连接是点到点链路。
加上就是网络接口数3.3子网号为16bit的A类地址与子网号为8bit的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有什么不同?:一样,作为一个没有再分子网的C类地址,子网掩码都是255.255.255.03.6为什么回路接口的MTU设置为1536?: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值是1024+512,MTU值包含了所有需要的首部字节数,solaris2.2将回路接口的MTU设置为8232(8192+40),8192的用户数据加上20字节的IP头和20字节的TCP头4.1查看输入tcpdump命令生成的结果时,发现本地ARP快速缓存为空后,输入命令bsdi % rsh svr4 arp –a,如果发现目标主机上的ARP缓存也是空的,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发出一条rsh命令与另一台主机建立一个TCP连接,这样做引起在两主机之间交换IP数据报。
为此,在那台主机的ARP缓存中必须有我们这台主机的登记项。
因此,即使在执行rsh命令之前,ARP缓存是空的,当rsh服务器执行arp命令时,必须保证ARP缓存中登记有我们这台主机。
4.2请描述如何判断一个给定主机是否能正确处理接口收到的非必要的ARP请求的方法:保证你的主机上的ARP缓存中没有登记以太网上的某个叫foo的主机,保证foo引导时改善一个免费ARP请求,也许是在foo 引导时,在那台主机运行tcpdump,然后关闭主机foo ,使用说明了temp选项的arp命令,在你的系统的ARP缓存中为foo输入一个不正确的登记项,引导foo并在它启动好之后,察看主机的 ARP缓存,看看不正确是不是已经被更正了。
tcpip协议族习题答案TCP/IP协议族是互联网的基础,它定义了在网络中传输数据的规则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TCP/IP协议族习题及其答案,供学习参考。
题目1:TCP和UDP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在传输数据之前需要建立连接,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TCP提供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错误恢复机制。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则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不保证数据的顺序、完整性或可靠性,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如语音和视频通信。
题目2:解释IP地址和MAC地址的区别。
答案:IP地址是网络层的地址,用于在互联网上标识设备的位置,它是一个逻辑地址。
每个IP地址由一系列数字组成,通常分为IPv4和IPv6两种格式。
MAC地址则是数据链路层的地址,用于标识网络接口卡(NIC),是一个物理地址。
MAC地址是设备制造商在生产时分配的,全球唯一。
题目3:DNS服务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案:DNS(域名系统)服务的主要作用是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用户通常通过域名来访问互联网上的资源,而设备之间的通信则需要使用IP地址。
DNS服务通过查询域名对应的IP地址,使得用户无需记忆复杂的数字地址。
题目4:简述TCP三次握手过程。
答案:TCP三次握手过程是建立一个可靠的连接所必须的步骤。
第一次握手是客户端发送一个SYN(同步序列编号)标志的数据包到服务器,并指定客户端的初始序列号。
第二次握手是服务器响应客户端的SYN,并发送一个SYN-ACK(同步和确认)标志的数据包,同时指定服务器的初始序列号。
第三次握手是客户端发送一个ACK(确认)标志的数据包到服务器,确认收到服务器的SYN-ACK。
题目5:什么是NAT技术?答案: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是一种用于在私有网络和公共网络之间共享一个IP地址的方法。
它允许多个设备共享单个公网IP地址,从而减少IP地址的消耗,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