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课件(下)-宏观部分chapter_24_生活费用的衡量
- 格式:pdf
- 大小:237.33 KB
- 文档页数:45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消费物价指数1.消费物价指数的计算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
统计局每月收集并整理成千上万种物品与劳务的价格数据,遵循五个步骤,确定普通消费者的生活费用上升的速率。
(1)固定篮子。
确定哪些物价对普通消费者是最重要的。
在衡量生活费用时就应该给这种商品较大的权数。
劳工统计局通过调查消费者并找出普通消费者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来确定这些权数。
(2)找出价格。
找出每个时点上篮子中每种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3)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
用价格数据计算不同时期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
通过使这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相同,可以把同时发生的价格变动的影响与任何数量变动的影响区分开来。
(4)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
指定一年为基年,即其他各年与之比较的基准。
(在用指数衡量生活费用的变动时,基年的选择是任意的。
)指数的计算如下:100=⨯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消费物价指数基年一篮子的价格(5)计算通货膨胀率。
用消费物价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是从上一年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计算连续两年之间通货膨胀率的方法如下:2.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消费物价指数是要确定为了保持生活水平不变,收入应该增加多少,目的是衡量生活费用的变动。
但消费物价指数并不是生活费用的完美衡量指标,有三个受到广泛承认但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一、消费物价指数1.消费物价指数的计算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
统计局每月收集并整理成千上万种物品与劳务的价格数据,遵循五个步骤,确定普通消费者的生活费用上升的速率。
(1)固定篮子。
确定哪些物价对普通消费者是最重要的。
在衡量生活费用时就应该给这种商品较大的权数。
劳工统计局通过调查消费者并找出普通消费者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来确定这些权数。
(2)找出价格。
找出每个时点上篮子中每种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3)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
用价格数据计算不同时期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
通过使这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相同,可以把同时发生的价格变动的影响与任何数量变动的影响区分开来。
(4)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
指定一年为基年,即其他各年与之比较的基准。
(在用指数衡量生活费用的变动时,基年的选择是任意的。
)指数的计算如下:100=⨯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消费物价指数基年一篮子的价格(5)计算通货膨胀率。
用消费物价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是从上一年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计算连续两年之间通货膨胀率的方法如下:2.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消费物价指数是要确定为了保持生活水平不变,收入应该增加多少,目的是衡量生活费用的变动。
但消费物价指数并不是生活费用的完美衡量指标,有三个受到广泛承认但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1)替代偏向。
价格并不都是同比例变动的:一些物品的价格上升得比另一些快。
消费者对此的反应是少购买价格上升相对较快的物品,多购买价格上升较慢甚或价格下降的物品。
如果计算消费者物价指数时假设一篮子物品是固定不变的,就忽略了消费者替代的可能性,从而高估了从某一年到下一年生活费用的增加。
(2)新产品的引进。
当引进了一种新产品时,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这就减少了维持相同经济福利水平的费用。
当持有相同数量的货币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品种更多的商店,因为可选择范围的扩大使每一美元更值钱。
01定义02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经济行为、经济表现、经济波动以及经济政策对经济总体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问题,如总产出、总就业、总价格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等。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经济学体系。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而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问题。
区别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企业等)的决策行为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而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问题,如总产出、总就业、总价格水平等。
此外,两者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微观经济学主要采用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采用总量分析方法。
联系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VS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经济数据,检验和估计经济理论和模型,以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规范分析方法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对经济现象进行评价和预测,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建议。
历史分析方法通过对历史经济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揭示经济现象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制度分析方法分析经济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的影响,探讨不同经济制度的优劣和适用条件。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03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各生产单位生产的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得到增加值,进而汇总得到国内生产总值。
生产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收入法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等,来求得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指标国内生产净值(N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创造的最终成果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等于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