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档】大对经草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大虎耳草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拼音名
Hǔ Pí Cǎo.
英文名
Herb of Bigleaf Goldsaxifrage.
别名
猪耳朵、牛耳朵、大叶金腰、马耳朵、龙香草、龙舌草、大脚片、大叶猫眼睛、虎草、坑草、闷鸡心、毛白菜、大虎耳草、岩乌金菜、斗甲、大叶毛大丁、岩窝鸡
来源
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叶金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ysosplenium macrophyllum Oliv.
采收和储藏:春、夏采收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大叶金腰多年生草本,高8-16cm。
有伸长的匍匐茎和发达的棕色须根。
茎肉质多汁,紫红色,疏生有棕色柔毛或几无毛,基生叶数枚;叶柄长0.8-1cm,具褐色柔毛;叶片革质,倒卵状匙形,长3-20cm,宽2-11cm,先端钝圆,基部渐狭成柄,近全缘或有波状齿,上面深绿色,有棕色毛;茎生叶小,匙形。
不孕枝长达45cm;叶互生,匙形,顶部的叶稍密集。
花茎自基生叶间抽出,茎生叶通常1片。
多歧聚伞花序顶生;苞片卵形或阔卵形,长0.5-1.7cm;花两性,单花被;萼片4,白色或淡黄色,花后变绿色,直立,卵形;雄蕊8,长6-8mm,较萼片长;雌蕊心皮2,子房半下位,与萼筒相结合。
蒴果水平开展,中央凹入,喙各具1针状毛。
种子卵形,微小,有乳头状突起,暗紫褐色,花期3-4月。
果期5-6月。
大通草的功效与作用
大通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民间传统草药中。
它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1. 清热解毒:大通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功效。
它可以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对于感染性疾病如咽喉肿痛、口炎等具有一定疗效。
2. 利尿通淋:大通草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以增加人体的尿量,促进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排泄。
它对于水肿、尿路感染、尿酸盐结石等病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缓解便秘:大通草中富含的纤维素和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减少便秘的发生。
同时它还具有润肠作用,能够帮助软化粪便,使其更容易排出体外。
4. 抗炎止痛:大通草中的草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它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炎、扭伤、风湿痛等疼痛症状,并有助于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
除了上述主要功效外,大通草还被认为具有抗肿瘤、降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等作用。
然而,由于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和科学验证,这些效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
总之,大通草作为一种传统草药,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缓解便秘和抗炎止痛
等功效,但在使用之前建议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避免不适或副作用的出现。
草原药用植物及应用书草原药用植物及应用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由于草原地区的特殊地理和气候条件,这里的草原药用植物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草原药用植物及其应用。
草原药用植物主要分为中药和西药两大类。
中药主要是指传统中医药所使用的植物,而西药则是指现代医学所使用的植物。
这两类药用植物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常见的草原中药植物。
草原上常见的中药植物有野苍耳、草豆蔻、牵牛子、苦参等。
这些草原中药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退黄、消肿止痛等功效。
例如,野苍耳被广泛用于治疗发热、喉咙肿痛等病症;草豆蔻则常用于治疗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牵牛子则常用于治疗湿疹、疮痈等皮肤病。
此外,草原药用植物还具有一些独特的应用价值。
例如,草原上的黄芪和阿魏是两种常见的中草药,在中医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黄芪被称为“东药之王”,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疲劳的作用。
阿魏则被广泛用于治疗胸闷、呕吐、咳嗽等病症。
除了中药,草原药用植物还具有一些西药的应用。
例如,草原上的草莓和苦杏仁是两种常见的西药植物,它们常用于制作药物和保健品。
草莓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和降血压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苦杏仁则具有镇咳、平喘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另外,草原药用植物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和保健品的制作。
例如,草原上的羊肉、牛肉、马肉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常用于制作肉制品和保健品。
此外,草原上的野菜、野果等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例如野菜中的蒲公英被称为“草原宝菜”,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野果中的野莓则富含维生素C 和抗氧化物质,具有抗衰老和抗氧化的功效。
总的来说,草原药用植物及其应用拥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通过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草原药用植物,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药物和保健品的需求,还可以促进草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草原药用植物的研究,发掘出更多的植物资源,推动草原药用植物的应用和开发。
大蓟草的用途和用途大蓟草(Cirsium spp.),又称作牛蒡、牛皮消、蓟、蓟草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属于菊科。
大蓟草生长茂盛,茎干直立,长有尖刺,叶片皱缩,花为紫色或白色。
大蓟草广泛分布在全球温带地区,包括中国各地。
它不仅可以作为观赏植物,还有众多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下面将详细介绍其用途。
药用价值:大蓟草在中药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被誉为“千金草”。
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大蓟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利尿消肿、养肝明目等功效。
具体而言,它被广泛用于治疗湿热病疖、疮疡溃烂、乳痈疔疮、风湿痹痛、水肿等病症。
大蓟草还常被用于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如“双黄连口服液”等。
此外,大蓟草对于肝脏健康有着独特的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大蓟草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咖啡酸类、烷基吲哚类等,这些物质具有明显的肝保护作用,可以减轻肝脏炎症、抑制肝细胞损伤,并促进肝脏细胞再生。
因此,大蓟草也常被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肝损伤等疾病。
食用价值:大蓟草的嫩叶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具有清热解毒、通经利尿的功效。
一般而言,大蓟草的嫩叶可以直接食用,可以作为凉拌菜、炒菜等方式烹饪。
大蓟草的嫩叶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K、植物纤维、蛋白质、钾、钙等。
食用大蓟草可以增强免疫力、消除体内湿气、调节血糖、促进消化等。
此外,大蓟草的叶柄也常被用来制作腌菜或浸泡于酱油中,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尤其在日本料理中,大蓟草的叶柄常被用来制作蓟茶(牛蒡茶),可以清热解毒、利尿养肾。
观赏价值:由于大蓟草具有高大挺拔的形态和美丽的花朵,以及其鲜明的叶片和尖刺,因此在花卉园艺中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大蓟草可以种植在花坛、花墙、草坪等地方,作为装饰性的观赏植物。
它的紫色或白色的花朵是吸引蜜蜂和蝴蝶的良好花材,也能增添园艺绿地的色彩。
此外,大蓟草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风沙固沙的作用。
它的茎干众多且高大,可以有效防止沙尘的飞扬,减少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维护环境的生态平衡。
大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大金钱草(Scientific name: Yellow Archangel)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地区。
它以其鲜艳的黄绿色叶片和漂亮的小花而深受人们喜爱。
除了被广泛栽培为观赏植物外,大金钱草还有许多药用功效和实用价值。
首先,大金钱草是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
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减轻细胞氧化损伤,对减缓衰老、预防某些慢性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研究表明,大金钱草叶片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物质和黄酮类化合物。
这些物质能够中和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其次,大金钱草还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
研究发现,大金钱草叶中提取物对多种细菌和病毒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中,叶片中的含铜物质起到了抗菌的重要作用。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大金钱草中特定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某些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对病毒感染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因此,大金钱草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天然抗菌和抗病毒材料,可以用于防治某些感染性疾病。
此外,根据民间传统医学的经验,大金钱草还具有一些其他的药用功效。
例如,大金钱草被认为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其叶中含有挥发油,具有抗炎和祛痰的作用,对缓解咳嗽、感冒等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大金钱草还被用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肝脏问题。
其叶片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对保护肝脏和促进消化系统功能有一定益处。
除了药用功效外,大金钱草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首先,大金钱草可以用作一种观赏植物,其鲜艳的黄绿色叶片能为庭院和花坛增添亮点。
其次,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大金钱草还可以用作鲜花的替代品。
由于其花朵小巧而美丽,常常被用于制作花环、花饰等装饰品。
此外,大金钱草还被家庭园艺爱好者用作盆栽植物,其对栽培环境和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非常适合初学者种植和照料。
总之,大金钱草作为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除具有鲜艳的叶片和小花外,还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和实用价值。
金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与用量
1. 金草的概述
金草(scientific name: Lysimachia christiniae Hance)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属于报春花科。
它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湿润草地、水边、田间边沿等地区。
金草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2. 金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金草具有以下主要作用和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金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所致的病症,如痈肿疮疡、咽喉肿痛等。
•利尿通淋:金草可促进尿液的排出,有利于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适用于肾炎、尿路感染等病症。
•活血散瘀:金草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瘀血的消散,对于外伤后的淤血、瘀血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止血止痛:金草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类出血和疼痛。
•改善皮肤问题:金草对于湿疹、疥癣等皮肤问题有一定的疗效,能够促进皮肤的修复和再生。
3. 金草的用量
金草的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调整,以下为一般建议用量:
•鲜品用量:每次10-15g,煎汤服用。
•干品用量:每次3-9g,煎汤服用。
•外用用量:适量,研末加入适量温开水,制成糊状敷于患处。
注意事项: -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金草。
- 对金草过敏者禁用。
- 在使用金草前,请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了解个体情况并遵循其指导。
以上是关于金草的作用、功能主治及用量的简要介绍。
金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
草药,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作为一种植物性药物,使用时还需谨慎,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并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夏秋金钱草(配伍车前草海金沙鸡内金治结石)【中药名】金钱草 jinqiancao【别名】大金钱草、铜钱草、路边黄、过路黄、大连钱草、蜈蚣草、对坐草、黄疸草。
【英文名】LysimachiaeHerba。
【药用部位】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
茎柔弱,匍匐状,淡绿带红色,无毛或微具短柔毛。
叶对生;叶片心形或宽卵形,先端钝尖或钝,基部心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均有黑色腺条,无毛或微具短柔毛,主脉于叶背隆起。
花成对腋生;花萼5深裂,裂片披针形,通常绿色,外面有黑色腺条;花冠5裂,黄色,基部相连,裂片椭圆形,先端尖,有明显的黑色腺条;雄蕊5枚,与花瓣对生,花丝不等长,上部分离,基部连合呈筒状,柱头圆形,子房上位,卵圆形。
蒴果球形,有黑色腺条。
花期5~7月,果期6~8月。
【产地分布】生于路边、沟边及山坡、疏林、草丛阴湿处。
分布于河南、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拔取全草,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常缠结成团,无毛或被疏柔毛。
茎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
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长1~4厘米,宽1~5厘米,基部微凹,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叶柄长1~4厘米。
有的带花,花黄色,单生叶腋,具长梗。
蒴果球形。
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甘、咸。
归肝经、胆经、肾经、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清利湿热、通淋、消肿、利湿退黄。
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临床应用】用量15~60克,鲜品加倍,煎服。
用治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肝胆结石、尿路结石。
【药理研究】具有排石、抗炎作用;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血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对试管内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大都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简介大都,又称大黄、大戟,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属于大戟科植物的根和根茎。
大都的药用价值在中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用于治疗不同疾病和症状。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大都的主要作用及功能主治。
2. 主要作用大都具有以下主要作用:•活血化瘀:大都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凝结,缓解局部淤血和瘀血导致的疼痛和不适。
•清热解毒:大都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和湿毒,减少发热和感染的症状。
•润肠通便:大都可以增加肠道内的水分含量,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和排便困难的情况。
•收敛止泻:对于腹泻等肠道疾病,大都能够起到止泻作用,减少大便次数和水样便的产生。
3. 功能主治大都的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3.1 治疗痛经大都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痛经。
痛经多为子宫内膜异位、经血淤滞等所致,大都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子宫血液淤滞,减少经血的瘀积,从而减轻痛经的症状。
3.2 改善血液循环大都对促进血液循环有着显著的作用。
血液循环不畅常会导致头晕、头痛、四肢无力等症状,而大都能够通过活血化瘀的作用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这些症状。
3.3 治疗疮疡疖肿大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帮助治疗疮疡疖肿。
疮疡疖肿多与体内湿热有关,而大都能够清热解毒,减少湿热的产生,从而帮助治愈疮疡疖肿。
3.4 缓解便秘大都具有润肠通便的功能,可用于缓解便秘。
便秘多与肠道干燥和蠕动减慢有关,而大都能够增加肠道内的水分含量,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改善便秘情况。
3.5 止泻作用大都对腹泻等肠道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腹泻多与肠道湿热有关,而大都能够清热止泻,减少大便次数和水样便的产生。
3.6 治疗湿疹大都可以用于治疗湿疹等皮肤病。
湿疹多与湿热有关,而大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帮助减少湿热对皮肤的影响,缓解湿疹症状。
4. 如何使用大都大都一般以煎汤、泡酒、膏剂等形式使用。
具体的用法和用量应按照医生或中药师的指导进行。
大对经草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大对经草,为藤黄科植物突脉金丝桃的全草。
多生于山坡和林边草丛中。
那么在医学上大对经草有哪些具体的药用价值呢?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下面三九养生堂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大对经草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拼音名
Dà Duì Jīnɡ Cǎo.
英文名
Przewalsk St. John’s wort, West China St. John’s wort.
别名
大花金丝桃、大叶刘寄奴、老君茶。
来源
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突脉金丝桃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ericum przewalskii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集,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
突脉金丝桃,多年生草本。
高约40cm。
茎直立,圆柱形,少分枝。
单叶对生;叶无柄;叶片倒卵圆形、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cm,宽1-3cm,先端圆钝,基部心形,抱茎,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白绿色,散布淡色腺点,侧脉约4对,与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
单花或数朵成聚伞花序,顶生;花较小,直径约2cm;萼片5,黄色,稍弯曲;雄蕊多数,合生成5束;子房上位,1室,花柱长约5mm,先端5裂,蒴果圆锥形,长约1.3cm。
花期6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