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学案
- 格式:pdf
- 大小:601.36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授课时间教师姓名学生年级七课时 2课程标准描述通过阅读名著使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形成对名著浓厚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个人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考试大纲描述让学生在欣赏朗读经历中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进行阅读,了解小说、戏剧等多种文学样式,掌握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逐步提高学生表达、作文能力。
教材内容分析《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整体阅读情况较差,读书的目的和读书方法均不尽如人意,需要老师的指导;同时,学习时间紧导致阅读大部头的时间很少,需要学生抽出时间去阅读,效果不太好。
学习目标1.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主要故事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专题探究,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重点结合作品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形象及主题。
难点认识《海底两万里》的作品现实意义。
评价任务概括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讨论作品现实意义导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及问题预设导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已多次登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多次到宇宙空间去旅行;然而,地球上神秘莫测的海洋最深处究竟是什么样,人们还不太清楚。
无数人对大海的宽广、美丽、丰富尽情讴歌赞美,也有无数人对大海的深邃、神秘、危险进行挑战探索。
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阿罗纳克斯、其仆人孔塞伊和鱼叉手内德·兰德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在影视片段中进入学习视频激趣思提问,巡查,记录认真思考导学提纲上的问题安静思考,解决自己会的知识议参与小组讨论,寻找共性与难点学生质疑讨论,解决问题合作探究展教师记录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学生表现赋分学生依组展示、质疑、总结激发兴趣评学生表现点评具体见PPT形成整体知识与思维检夯实基础堂测设计请你试着给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写颁奖词,任选一个人物。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导学案1.培养并掌握“快速阅读”这一基本的阅读技巧。
2.通过主题研究等方式,深度阅读《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名著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及重要情节。
3.通过阅读分享活动,深化对主要人物的理解,对思想内容的理解,感受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和惊险,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活动一、激趣导入,了解作者1.了解“诺第留斯号”潜艇的前世今生1866年凡尔纳通过想象创造了“诺第留斯号”。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1886年英国人发明了以电力作为动力的潜水艇,取名“诺第留斯号”。
1954年美国建成了世界第一艘以核反应堆作为动力的潜水艇,取名“诺第留斯号”。
2.了解作者。
儒勒·凡尔纳 (1828—1905),法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凡尔纳早年在巴黎学法律,后来从事文学创作,写出了很多科学幻想小说,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八十天环游地球》等。
他的故事生动,幻想有科学基础,许多预想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证实。
◆活动二、整体浏览,激发兴趣1.了解《海底两万里》故事概要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龙纳斯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
这时,海上出了一个怪物,闹得沸沸扬扬。
科考活动结束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计划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弦更张,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动。
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及为清除“怪物”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虏。
结果发现“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为“诺第留斯号”。
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
阿龙纳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十个月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生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学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再次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与故事,体验海底世界的惊险和神奇。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感受小说中精彩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
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并运用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3.感受小说中精彩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
4.提高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和积极探索能力。
三、课前准备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完成读书交流作品。
四、教学过程(一)名著原文导入读音纠正,重点字词:介壳(qiào),壳,坚硬的外皮(二)介绍课程进展 1 2 3 4 5 阅读阶段自读初探深读共议表达阅读策略自我提问跨界阅读再现还原分析悬念外化输出资源成果自拟学程航海日记复原潜艇尼摩之谜精致作品(三)课文内容回顾1.请你说说《海底两万里》讲述了怎样的故事?2.“诺第留斯号”在海底遇到了那些险情?他们是如何化解的?(四)成果展示与交流——快乐大闯关第一关:还原“诺第留斯号”找出《海底两万里》中描绘的“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的相关语句,并根据这些语句,还原“诺第留斯号”平明图。
1. 请一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2. 要求学生找出描写“鹦鹉螺号”的相关语句。
第二关:搭乘“诺第留斯号”问题回顾“请梳理理阿龙纳斯教书的“海底两万里”路线(标注起点、重要节点、终点,绘制在世界地图中)。
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乘诺第留斯号,开始了海底探险旅行。
行程:起点——太平洋终点——挪威西海岸历时:不到十个月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挪威西海岸,航程约两万里。
”问题升级就《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每个地方的见闻或发生的故事,按照海底旅行的线路,做一X海报。
(学生展示,并交流。
)第三关:重返“诺第留斯号”俄国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凡尔纳的长篇小说妙极啦,我读的时候是成年人了,但它们仍然是我赞赏不已,在构思发人深省,情节引人入胜方面,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学案《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学会自主阅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丰富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中思考。
2、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书香满园,学以正身”是课外阅读课的宗旨。
阅读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构建其高尚而充实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在不断的阅读中,知识得以积累,能力得以提高,心灵得以净化。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希望同学们成为终身爱阅读,终身爱学习的人,能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
2、基本做法:①保证课外阅读时间。
每天有20分钟课外阅读时间。
②保证课外阅读量。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初中生的阅读量不能少于每年80万字。
③推荐课外读物,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篇章,提高阅读质量。
④指导学生阅读。
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做好读书积累。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
⑤丰富指导课内容,加强阅读交流。
如举办课外阅读故事会、阅读欣赏、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等。
二、阅读鉴赏。
1、介绍科幻小说及其特点。
2、介绍作者凡尔纳。
3、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4、人物赏析(1)说说书中的主要人物(四个半人物)。
⑵人物评析: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
学生小组交流、课上分享。
三、课堂小结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
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
比如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海底隧道。
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
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
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这也正是《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经历一百多年仍为广大读者所喜欢的原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学习,激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3、感受小说中精彩的海底美景的描写。
一、学生展示(一)我的积累:1、注音并抄写。
棘皮动物海槌鱼蔷薇赭色2、释义。
千钧一发翱翔3、我积累的字词:(三)文学常识填空。
1、儒勒?凡尔纳是(国家)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被公认为“”。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是第三部是。
(四)整体感知:阅读名著导读及精彩片段,完成下列填空。
1、《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
2、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3、小说中精彩的海底美景的描写,请你摘抄几句,说说它的精彩之处.(五)初读质疑——(学贵有疑)二、请你设计导入语三、课堂提升:阅读小说后讨论以下问题。
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
2、对照地球仪或者地图,沿着小说中潜艇经历的航程,核对它经过了哪些地方?3、《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四、总结收获。
◆综合性测评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杳无消息(y ǎo ) 匿名(nì) 畸形(q ī) 解剖(p ōu )B 、广袤无垠(mào) 嬉戏(x ī) 管束(sù) 虐待(nüè)C 、颔首低眉(hàn) 污秽(huì) 迸射(bèng) 诘责(jié)D 、冥思遐想(xiá) 小憩(qì) 姮娥(huán) 滞留(zh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2009年是祖国60周年华诞,届时国人将举国弹冠相庆....,共同感受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快速阅读”这一基本的阅读技巧。
2.通过专题探究等方式,掌握《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名著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及重要情节。
3.通过阅读精彩片段,感受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和惊险,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快速阅读(一)什么是快速阅读速读可以使你更快地阅读资料,在短期记忆中你可以掌握更多,所以也会理解得更好。
提高阅读的速度的方法是,每一段读更多的文字,减少读每一段的时间,使用指示物和减少回读。
(二)速读的基本要求1.不指读、不回读;2.尽量扩大视线范围,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
(三)速读的主要方法1.浏览法。
浏览法是指对一般不需要细致了解的书籍,只是从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大概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
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信息,有助于开阔视野,是博览群书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2.扫读法。
扫读法是指对文章内容一目数行、一目十行地扫瞄,以大容量获取信息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3.跳读法。
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4.寻读法。
寻读法是指为得到急需的有关资料,在众多相关书籍资料中搜寻查找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5.猜读法。
猜读法是指在读书读文章时,以所了解的题目或已看的前文作为前提,对后面的内容预作猜想,然后将其与后文实际内容进行印证比较的一种阅读方法。
(四)快速阅读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2.提高整体识读的能力。
3.正确处理好阅读速度与理解、记忆的关系。
一般来说,快速阅读的理解率应保持在70%左右的水平。
二、作品介绍1.作家介绍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一生创作了六十多部长篇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既引人入胜,又很有教育意义,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读者。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结合精彩故事体验海底世界的惊险和神奇。
2.在阅读中,学会制作“读书笔记卡”,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前准备】1、课前大约两周,阅读《海底两万里》全文。
2、要求写出200字左右的内容简介。
【相关链接】1.走近作者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2.8-1905.3.24)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妙的遨游》为总名,代表作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
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英国著名小说家、新闻记者、政治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一道,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
2.相关资料科幻小说全称科学幻想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其定义为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非妄想)而创作出的文艺,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当下以叙事为重点,追求人文思考已成为科幻小说主流,科幻与奇幻小说界限日益模糊,国内科幻小说还呈现出轻科学偏文艺的趋势。
【自主学习】1.通过参阅课本附录资料和查阅搜集有关资料,较全面的了解作者经历及创作背景。
2.课余时间浏览通读全书,弄清四十七章的故事情节,并能概括各章的内容。
3.学习制作读书卡片,读书卡片的类型有很多,比如:【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面填空题。
1.《海底两万里》是(国家)的作品,是他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作品是《》,《》。
他被公认为“”。
书中的主人公是自然科学家,他和同伴、,在一次海洋追捕中,意外地登上了“”潜水艇,从而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探险。
2.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一. 教材分析《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神秘的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这部作品具有丰富的科学幻想元素,描绘了奇幻的海底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敬畏之心。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领略科幻小说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科幻题材的作品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科幻小说中的科学知识理解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培养学生对科幻小说的兴趣。
2.掌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掌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培养学生对科幻小说的兴趣和创新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幻小说的魅力。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创新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海底两万里》原著、相关资料、多媒体设备等。
2.学生准备:预习《海底两万里》原著,了解小说基本情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
2.呈现(15分钟)教师讲述小说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如“海底漫步”或“与海怪搏斗”,引发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21部编版)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21部编版)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海底2万英里》课外阅读课程设计阅读目标:1.通过教师指导,自学阅读内容,掌握情节,熟悉情节描写;2.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快速阅读和做笔记卡片以辅助阅读;3.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建立国科学事业努力学习的伟大理想。
阅读要点:1、快速了解阅读内容,把握情节,熟悉描写,为进一为下一步做准备;2、学会快速阅读方法,学会制作阅读卡片。
阅读困难:1、快速阅读方法的掌握;2.形成热爱科学的强烈情感,树立为中国科学事业奋斗的精神学习的伟大理想。
阅读准备:1、物质准备:学生准备《海底两万里》书两册、读1/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21部编版)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一张读书笔记卡和一本阅读笔记本;老师准备了两卷《海底2万英里》,几本关于凡尔纳的资料,一本微型课件,一份教学指导计划,几张阅读笔记样本卡和一本演示笔记本。
2、心理准备:预习教材阅读资料,树立快速阅读理阅读,学会阅读,了解科幻小说;了解凡尔纳和海底2万英里,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强烈情感,巩固科学理想。
阅读过程:一、介绍了各种方法来激发兴趣和增进理解。
1.课件展示名言,引导人,寓意深刻;2.向凡尔纳作家展示,尊重、陶冶、感染他人;3、提供情节简介,生动故事和神秘人物吸引人。
二、检查预习情况,归纳问题,开启阅读前景。
1、小组集体检查,提出典型问题,全班集中反馈预学习情况和典型问题导向,教师评论和总结问题;2.通过指导材料,老师指出了快速阅读和打鼓的重要性励学生掌握方法;3.学生比较指导材料,重新阅读课本,阅读材料并思考2/6人民教育版(2022版)七年级中文第二卷名著《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考自己和别人的提问,寻找答案,完善答案,纠正错误;4.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快速回答总结和探索的典型问题阅读方法,开启阅读前景。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
七年级
内容精选
学知识要点,背诵课文,基础知识很重要!
人教版初中语文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学习,激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3、感受小说中精彩的海底美景的描写。
一、学生展示
(一)我的积累:
1、注音并抄写。
棘皮动物海槌鱼蔷薇赭色
2、释义。
千钧一发翱翔
3、我积累的字词:
(三)文学常识填空。
1、儒勒?凡尔纳是(国家)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被公认为“ ”。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是第三部是。
(四)整体感知:阅读名著导读及精彩片段,完成下列填空。
1、《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
2、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3、小说中精彩的海底美景的描写,请你摘抄几句,说说它的精彩之处.
(五)初读质疑——(学贵有疑)
二、请你设计导入语
三、课堂提升:阅读小说后讨论以下问题。
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
2、对照地球仪或者地图,沿着小说中潜艇经历的航程,核对它经过了哪些地方?
3、《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四、总结收获。
◆综合性测评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杳无消息(yǎo)匿名(nì)畸形(qī)解剖(pōu)
B、广袤无垠(mào)嬉戏(xī)管束(sù)虐待(nüè)
C、颔首低眉(hàn)污秽(huì)迸射(bèng)诘责(jié)
D、冥思遐想(xiá)小憩(qì)姮娥(huán)滞留(zh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09年是祖国60周年华诞,届时国人将举国弹冠相庆,共同感受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
B、亚丁湾海上安全事故频发,大家义愤填膺,严厉声讨索马里海盗丑恶行径。
C、2009春晚小品《不差钱》的表演,脍炙人口,“小沈阳”一夜之间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
D、在经历“修旧如旧”的修复工程之后,光禄古镇老街古朴、沧桑的风格一如既往。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避免清明祭扫出现交通拥堵,政府号召市民错峰出行以缓解交通压力。
B、广州的特大暴雨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也牵动了政府的特别关注和关心。
C、世博会的历史,就是科学理念更新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
D、养宠物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时尚,也使宠物的管理成为小区物业管理的大难题。
4、某中学图书馆制作“名著推荐卡”。
请你从下列名著中自选一部,帮助填写一张卡片。
《西游记》《骆驼祥子》《名人传》《繁星春水》《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
名著推荐卡
书名作者
推荐语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可以
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