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历史地理(高起本文科)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以下哪个朝代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2、在以下哪个时期,中国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文化体系?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3、以下哪个选项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标志之一?A、井田制B、均田制C、屯田制D、租庸调制4、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地理学之父”?A. 埃拉托斯特尼B. 埃里希·赛义德C. 马尔萨斯D. 查尔斯·达尔文5、以下哪个城市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著名的“千湖之市”?A. 武汉B. 成都C. 重庆D. 拉萨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丝绸之路起源于汉代,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
B.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今天的西安),终点是罗马。
C.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还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D. 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和宗教交流。
7、以下哪个时期被称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形成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唐宋时期8、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B、南方气候适宜,土地肥沃C、唐朝中叶后,北方大量人口南迁D、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9、以下哪个朝代被史学家称为“封建社会的成熟期”?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10、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时期,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
B. 丝绸之路的主要货物有丝绸、瓷器、茶叶、铜铁器等。
C.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至罗马,途经中亚、西亚。
11、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华民国国父”?A. 孙中山B. 康有为C. 梁启超D. 谭嗣同1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理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B、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基地C、新疆地区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D、青藏高原是中国古代“世界屋脊”13、以下哪个朝代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A. 唐朝B. 宋朝C. 辽朝D. 隋朝14、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丝绸之路的起点”?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15、下列哪个朝代完成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修建了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16、以下哪个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A. 西伯利亚平原B. 黄土高原C. 阿尔卑斯山脉D. 青藏高原17、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青铜器18、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D. 宋太祖建立宋朝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青铜器20、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火药B. 指南针C. 活字印刷术D. 磁悬浮列车21、下列哪一项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马陵之战D. 桂陵之战2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错误的是:A. 商周时期,城市以防御为主要功能,形成城堡式布局。
初中地理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A. 黄河B. 长江C. 珠江D. 黑龙江答案:B2.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洞庭湖B. 鄱阳湖C. 太湖D. 洪泽湖答案:B3. 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属于印刷术的是: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C4.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答案:C5.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A. 河南省B. 陕西省C. 四川省D. 甘肃省答案:C6.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 巴丹吉林沙漠D. 腾格里沙漠答案:A7.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是三国时期人物,她的故事主要发生在:A. 洛阳B. 长安C. 建业D. 成都答案:A8.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起始于:A. 长安B. 洛阳C. 敦煌D. 兰州答案:A9.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鼎立”时期,指的是:A. 魏、蜀、吴B. 秦、汉、唐C. 宋、元、明D. 清、民国、共和国答案:A10. 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著”中,以神话故事为题材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的首都是______。
答案:北京2.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______。
答案:台湾岛3.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位于______省。
答案:陕西省4. 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______。
答案:火药5. 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包括西施、王昭君、______和杨玉环。
答案:貂蝉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答案: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书写材料更加轻便、易于保存,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知识的积累。
历史地理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请选出下列哪个选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A. 京杭大运河B. 都江堰C. 长城D. 丝绸之路答案:B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 商朝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3. 请选出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B4. 请选出下列哪个选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
A. 司马迁B. 班固C. 郦道元D. 王羲之答案:C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D6. 请选出下列哪个选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著作。
A. 《史记》B. 《汉书》C. 《水经注》D. 《资治通鉴》答案:C7.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明朝B. 清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8. 请选出下列哪个选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事件。
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开疆拓土C. 唐太宗贞观之治D. 宋太祖建立宋朝答案:A9.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科举制度的朝代?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A10. 请选出下列哪个选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
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孟子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请选出下列哪些选项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BC3. 请选出下列哪些选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
A. 司马迁B. 班固C. 郦道元D. 王羲之答案:A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明清等朝代。
中国历史地理试题一填充题(30分)1,我国正史中第一部有地理志的是(《汉书·地理志》)第一部有河渠志的是(史记)2,(唐)李吉甫所撰( 元和郡县图志)和(宋)乐史所撰(太平寰宇记),是我国古代两部地理名著3,东晋时都城( 建康),即今南京市,南宋时都城(临安),即今(杭州)4,隋炀帝开大运河中,沟通黄河淮河的名(通济渠),贯穿河北平原的称(永济渠)5,今西藏地区唐时称(吐蕃),元时属中央(宣政院)管辖1.《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朝的(郦道元)2.《华阳国志》的作者是(东晋)朝的(常璩)3.齐召南是(清)朝人,他的地理学的代表作是(水道提纲)4.唐朝的东京指今(洛阳),西京指今(长安)宋朝的东京指今(开封府),西京指今(河南府)5.明代的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迄(山海)关6.自战国秦汉以来,我国北部蒙古高原上先后居统治地位的民族为匈奴、鲜卑、突厥、回鹘、蒙古7.北魏是( 鲜卑)族建立的政权,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8.中国历史时期筑城思想在《周礼~考工记》有充分的体现9..根据《周礼》中国古代的都城一般都分为三重,皇城、宫城、京城二.填空题⒈历史地理学是一门介于历史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灵渠(兴安运河)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命史禄修建而成的岭南最早的人工运河。
⒋夏王朝所统治的范围主要包括以国都为中心的的直接统治区和以方国为主干的地方政区单元。
⒌东晋时期普遍实行的两种地方政区制度是侨州郡和实州郡⒎耧车最早出现于西汉朝。
⒏水排是东汉时期的杜诗发明的,它是当时冶铁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
⒐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曾派卫温和诸葛直到夷洲(即今台湾)。
⒑“松郡棉布,衣被天下”指的是元代松江府的纺织业。
⒒明代长江三角洲一带的苏州和松江是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
⒓市舶司最早是在唐代设置的。
⒕汉书是我国正史地理志中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纲的地理名著,它的作者是班固。
⒖华阳国志是东晋时常璩的所撰写的一部我国现存最早而又最完整的区域性地方志。
历史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B. 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环境C. 历史时期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D. 现代地理环境答案:C2. 历史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历史文献研究B. 考古发掘C. 遥感技术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位学者被认为是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A. 司马迁B. 班固C. 裴秀D. 郦道元答案:C4. 历史地理学与现代地理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研究的时间尺度不同B. 研究的地理范围不同C. 研究的方法不同D. 研究的目的不同答案:A5. 历史地理学中的“历史”一词指的是?A. 过去的时间B. 过去发生的事件C. 过去的时间与事件D. 过去的历史记载答案:C6.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研究资料?A. 历史文献B. 考古资料C. 口述历史D. 现代地图答案:D7.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研究领域?A. 历史气候变迁B. 历史人口分布C. 历史城市发展D. 现代城市规划答案:D8.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技术手段?A. GIS技术B. 遥感技术C. 地质勘探D. 社会调查答案:D9.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理论基础?A. 地理环境决定论B. 人地关系理论C. 区域发展理论D. 经济全球化理论答案:D10.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研究主题?A. 历史时期的交通路线B. 历史时期的农业发展C. 历史时期的文化交流D. 现代战争的影响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变迁B. 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环境变迁C. 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地理变迁D. 历史时期的政治地理变迁答案:ABCD12.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意义包括哪些?A. 为历史研究提供地理背景B. 为现代地理学提供历史资料C. 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D. 为现代城市规划提供历史参考答案:ABCD13. 历史地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历史文献分析B. 考古发掘与文物研究C.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D. 遥感与地理探测技术答案:ABCD14.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重要的历史资料?A. 古代地图B. 古代文献C. 古代遗址D. 现代口述历史答案:ABC15.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重要的理论框架?A. 地理环境决定论B. 人地关系理论C. 区域发展理论D. 历史唯物主义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等多个领域。
[必刷题]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历史地理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0道A. 魏B. 晋C. 隋D. 梁A. 春秋战国之交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唐朝建立3. 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起点是?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杭州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A. 统一货币B. 统一度量衡C. 兴建宫殿D. 焚书坑儒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A. 张衡B. 祖冲之C. 郦道元D. 沈括A. 长安B. 洛阳C. 大都D. 扬州A. 春秋战国B. 隋唐C. 宋元D. 明清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二、判断题:5道1.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实行郡县制。
()3.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4. 宋代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5. 明朝时期,我国在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三、填空题:20道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2.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__。
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货币,全国通行______。
4. 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______的正统地位。
5. 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______,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7.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中,最终统一三国的是______。
8. 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______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9. 隋朝时期,隋炀帝开通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其中最北的一段是______。
10. 唐朝时期,______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1. 唐朝时期,______的诗被称为“诗史”。
高考地理历史试题真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B. 地球自转速度在两极处最快C. 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和两极处相同D. 地球自转速度在高纬度地区最快2.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源头位于:A. 青藏高原B. 黄土高原C. 内蒙古高原D. 云贵高原3.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A. 中国B. 法国C. 德国D. 俄罗斯4. 以下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地球表面由多个板块组成B.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C. 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D. 板块之间总是相互远离5.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胜利D. 新中国的成立6. 以下关于工业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A.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B. 工业革命使得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C. 工业革命导致了农业的衰退D. 工业革命没有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7.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20成员国?A. 美国B. 英国C. 巴西D. 挪威8. 以下关于人口迁移的描述,错误的是:A. 人口迁移可以促进经济发展B. 人口迁移可以缓解地区人口压力C. 人口迁移总是单向的D. 人口迁移可以促进文化交流9.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冷战时期的标志性事件?A. 柏林墙的建立B. 越南战争C. 第一次世界大战D. 第二次世界大战10. 以下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B. 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的合理利用C. 可持续发展只关注当前的利益D. 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合作二、填空题(本题共10分,每空1分)11.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
12.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_。
13.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________和________。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____事件。
高中历史地理知识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属于阿拉伯帝国时期的科技成就是:A. 轮子的发明B. 牛奶的加热杀菌C. 高度精确的天文观测D. 灌溉系统的建设答案:C2. 瓷器的发明最早出现在以下哪个朝代?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3.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答案:A4. “孔子”一名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时期D. 汉朝时期答案:B5.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A. 美国B. 英国C. 俄罗斯D. 日本答案:D二、填空题1. 《资治通鉴》是哪位史学家的代表作?答案:司马光2. 青藏高原位于亚洲大陆的中部,平均海拔约为____米。
答案:45003.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____年。
答案:19394.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____千米。
答案:63005. 《孟子》是中国古代哪个学派的重要经典?答案:儒家学派三、判断题1. 高山上气候寒冷,气压低,一般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也会下降。
()答案:√2. 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答案:×3.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工业化的国家。
()答案:√4. 《论语》是孔子的著作,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答案:√5.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的著名航海活动。
()答案:√四、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世界遗产”。
答案:世界遗产,又称世界文化遗产或世界自然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一项殊荣,旨在保护和传承具有重大文化或自然价值的地点、建筑或遗址。
世界遗产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对人类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遗产、揭示地球地质历史的遗迹、独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目前,世界遗产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要机制。
2. 简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答案: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商业通道,起点在中国的长安(今西安),终点在罗马帝国的古城罗马(今意大利)。
山东地理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山东省位于中国的哪个地理区域?A. 东北地区B. 西南地区C. 华北地区D. 华东地区答案:D2. 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是?A. 青岛B. 济南C. 烟台D. 潍坊答案:B3. 下列哪座名山位于山东省?A. 泰山B. 华山C. 嵩山D. 衡山答案:A4. 山东省的海岸线长度约为多少公里?A. 2000公里B. 3000公里C. 4000公里D. 5000公里答案:B5. 山东省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A. 小麦B. 水稻C. 玉米D. 高粱答案:A6. 山东省的人口数量在全国排名第几?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B7. 山东省的著名历史人物孔子的故乡是?A. 曲阜B. 临淄C. 济南D. 泰安答案:A8. 山东省的简称是什么?A. 鲁B. 齐C. 鲁BD. 齐B答案:A9. 山东省境内的黄河入海口位于哪个城市?A. 东营B. 滨州C. 潍坊D. 青岛答案:A10. 山东省的著名旅游景点青岛八大关是指?A. 八条街道B. 八个公园C. 八个建筑D. 八个景区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山东省的著名旅游景点包括以下哪些?A. 泰山B. 青岛C. 蓬莱阁D. 趵突泉答案:ABCD2. 山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有?A. 曲阜B. 济南C. 烟台D. 青岛答案:AB3. 山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哪些?A. 鲁锦B. 鲁菜C. 鲁剧D. 鲁绣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山东省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
(对)答案:对2. 山东省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对)答案:对3.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对)答案:对4. 山东省的海岸线是中国最长的。
(错)答案:错5. 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是青岛。
(错)答案: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要介绍山东的地理位置。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历史地理(高起本文科)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由哪位历史人物改进并广泛传播的?A、张衡B、蔡伦C、张仲景D、张骞2、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起点,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A. 尧舜禹时期B. 夏朝C. 夏商周时期D. 周朝3、下列哪个城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A. 西安B. 北京C. 苏州D. 杭州4、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5、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的是()A. 郑国渠B. 万安桥C. 长城D. 大运河6、以下哪个朝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A、唐B、宋C、元D、明7、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以“知行合一”为思想核心的著名哲学家?A、朱熹B、王守仁C、程颢D、李贽8、以下哪位古代地理学家被称为“地理学之父”?A. 《山海经》的作者B. 左思C. 《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D. 《山海经》与《水经注》的作者9、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货币B. 统一度量衡C. 推行郡县制D. 实行分封制10、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兵圣”?A. 孙武B. 赵云C. 李靖D. 郭嘉1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对世界航海技术发展影响最大的?A、火药B、印刷术C、造纸术D、指南针12、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认为是“buonan вопроса ”(“问题形成者”)?A. 马基雅维利B. 加尔文C. 洛克D. 康德13、下列哪一项不是宋朝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A. 商业活动的繁荣与城市经济的发展B. 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如铁农具的广泛使用C. 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对外贸易D. 纸币的出现与流通14、下列关于我国历史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秦汉时期,我国气候温暖湿润,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
初一历史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3.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古都”?A. 北京B. 南京C. 西安D. 成都4.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鄱阳湖B. 太湖C. 青海湖D. 洞庭湖5.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黄河6.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戈壁滩C. 撒哈拉沙漠D. 阿拉伯沙漠7.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亚洲?A. 澳大利亚B. 巴西C. 印度D. 埃及8. 中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A. 上海B. 广州C. 北京D. 深圳9.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A. 珠江B. 黄河C. 长江D. 黑龙江10.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A. 台湾岛B. 海南岛C. 崇明岛D. 舟山群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始于我国的______省。
12. 我国最大的高原是______高原。
13. 我国的国花是______。
14. 我国最大的盆地是______盆地。
15. 我国最大的半岛是______半岛。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请简述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
17. 请简述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
18. 请简述我国的地理特点。
19. 请简述我国的气候类型。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20. 论述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1. 论述我国在地理上的优势和挑战。
答案:一、选择题1-5: A C D A A6-10: A C C C A二、填空题11. 陕西12. 青藏13. 牡丹14. 塔里木15. 山东三、简答题16. 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它们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历史地理(高起本文科)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项?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实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形成了“合纵连横”的策略。
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
D.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导致国防虚弱。
3、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A. 梁启超B. 康有为C. 章炳麟D. 梁启超4、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四大发明?A、指南针B、火药C、印刷术D、造纸术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说法不正确的是:A.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逐渐向南移动。
C. 五代十国时期,经济重心基本稳定在南方。
D.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
6、以下哪个朝代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科技高度发达的时期?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7、以下哪个地区被称为“天府之国”?A、江南地区B、黄河中下游地区C、四川盆地D、珠江三角洲8、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千年帝都,万年古都”?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西安9、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中国明朝时期的航海壮举?A. 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B. 朱棣亲自率领船队探索南洋诸国。
C. 明朝政府资助的探险家发现了美洲大陆。
D. 中国的舰队曾抵达并殖民了澳大利亚。
10、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印刷术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青铜器12、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渐兴起。
B. 秦朝推行均田制,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
《中国历史地理学》试题一、填空题1.我国学术界工人的六大古都是(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
2.《元和郡县志》的作者是(唐朝)的(李吉甫)。
3.在郡和县的设置中,县比郡(小),且地位要比郡(高)。
4.“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沙”,指的是(明)朝长江三角洲一带棉织业发达的盛景。
二.名词解释1.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
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
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
2. 郦道元: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
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
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3. 行省制:行省制是蒙元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
自元行省始,行省政区体制较稳定地确立了下来。
行省制是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的产物。
它并非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
其历史价值在于: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
该体制有三个特点: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行省制引起了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
4.胜兵:(1)、指能充当士兵作战的人(2)、打胜仗的部队(3)、犹指精兵。
5.贝壳堤:粉砂淤泥质海岸带,在波浪的作用下,将淘洗后的生物介壳冲向岸边形成的堆积体。
2024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地理卷考试真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搴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薄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慕的美丽画卷,被攀为中国“生家第一村”。
图1示意双风村的建黄分布图2显示在建的转角吊脚楼。
据此完成1~3题。
1.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沿等高线分布B.沿溪流分布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D.沿公路分布2.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A.适应潮湿环境B.便于就地取材C.充分利用空间D.追求视觉美观3.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
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①均衡性②经济性③公益性④文化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客积率是城市建设用地地块上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
一般来说,工业园区中楼层越多,容积率越高。
图3示意某城市工业园区规划的功能分区。
其中,各产业园客积率按照适合生产的最大容许程度取值,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生活居住区曾有以高层建筑为主的高容积率和以中高层建筑为主的低容积率两个规划方案,政府部门最后采纳了低容积率方案,据此完成4~5题。
4.图3所示的各产业园中,规划容积率最高和最低的可能是A.III和IB.IV和IC.II和IIID.IV和II5.推测政府部门采纳生活居住区低容积率方案的目的是①打造舒适生活空间②提升建筑物质量③与城区建筑相协调④提高土地出让价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我国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22.5N附近),峰丛顶都多为早生型矮林,峰丛°洼地内为雨林,其顶层多被望天树(热带雨林的代表性树种)占据。
2023年3月,调查人员在该地一个峰丛洼地内发现了高达72.4米的望天树(图4),打破了我国喀断特地国“最高树”的纪录,据此完成6-8题6.略7.略8.略9.略10.图5b中曲线Ⅱ和Ⅲ没有明显变化,表明A.降雨量大B.地表产流多C.土壤水分饱和D.雨水下渗多11.相对于裸地,坡地上覆盖石子有利于增加①地表径流②地下径流③土壤水分④蒸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4.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历史地理(高起本文科)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中国古代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A. 西安至洛阳的陆路交通B. 洛阳至长安的陆路交通C. 汉朝时期经中亚通往西亚、南亚以及欧洲、非洲的陆上贸易路线D. 汉朝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夏朝的都城最早定在阳城B. 商朝的都城多次迁移,最后定都于殷C. 周朝的都城是镐京,又称丰京D. 东汉的都城从洛阳迁移至长安3、下列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秦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B. 秦始皇在位时期,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导致文化衰退D. 秦始皇去世后,秦朝迅速灭亡,被汉朝取代4、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史圣”?A、司马迁B、班固C、范晔D、司马光5、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地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 《山海经》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B. 《水经注》详细描述了我国河流的走向和地理环境C. 《大唐西域记》主要记录了唐代与西域地区的交流D. 《徐霞客游记》记录了徐霞客的旅行经历和地理观察6、以下哪项不是我国古代地理学著作?A、《山海经》B、《水经注》C、《史记》D、《天工开物》7、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A. 北京B. 西安C. 南京D. 杭州8、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地理学之父”?A、亚历山大·洪堡德B、卡尔·李特尔C、亚历山大·冯·洪堡德D、卡尔·李特9、以下哪个城市被称为“东方巴黎”?A. 上海B. 广州C. 成都D. 西安1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错误的是:A. 以小农经济为主导B. 农业生产工具以铁犁牛耕为主C. 农业生产重视水利工程D. 农业生产以粮食作物为主,忽视经济作物的发展11、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D. 唐太宗实行科举制度12、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历史四大发明之一?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印刷术13、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秦朝统一六国B、汉朝建立C、唐朝的建立D、元朝的统一14、关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丝绸之路起源于秦朝,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交通要道B.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的交通要道,以陆路为主C. 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朝,主要贸易商品是丝绸、茶叶和瓷器D.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交通要道,以海上航线为主15、以下哪个地理现象与我国气候特点关系最密切?A. 撒哈拉沙漠的形成B.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C. 黄河的形成D. 北极圈的形成16、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A.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时期推恩令的实施D. 唐朝设立科举制度1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均田制B. 唐朝时期实行租庸调制C. 宋朝时期实行两税法D. 明清时期实行一条鞭法18、以下哪个朝代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19、以下哪个地区被誉为“天府之国”?A. 陕西省B. 四川省C. 山东省D. 广东省20、以下哪个地理现象不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A.昼夜更替B.太阳的东升西落C.五带的划分D.地球的时差21、以下哪个古代文明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A. 埃及文明B.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C. 印度文明D. 阿兹特克文明22、下列关于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黄河流域成为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中心。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试题集一、单选题1.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口转变为(D )。
A、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B、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C、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D、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2.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发生第二次人口转变,这次转变为(B )。
A、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B、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C、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D、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3.从(C )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把自己所统治的疆域称为“中国”。
A、商朝B、春秋战国C、秦朝D、汉朝4.公元初,中国人口的数量大约是(C )。
A、2千多万B、4千多万C、6千多万D、8千多万5.关于历代变革中“中国”含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
A、它指历代中原王朝及其认可的范围B、古代以华夏诸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为中国C、在地理意义上,古代的“中原”就是“中国”D、在地里意义上,“中原”没有明确的界线6.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
八、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8、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口、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7.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由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发展而来B、从西方传入近代地理学初步形成体系C、边疆危机、经济建设等现实需要推动了其发展和转化D、以上都对8.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是指(D )。
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结果B、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死亡的结果C、外地人口死亡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D、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9.汉朝时期,齐郡的首府临淄之所以人口相当多,是因为受人文因素中(A )的影响。
A、生产方式B、政治C、军事D、民族10.何尊铭文记事中,(C )铸何尊,写铭文。
A、周武王B、周文王C、周成王D、周康王11.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移发生在(C )。
12.疆域和领土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C )。
八、历史概念 B 、文化概念 C 、政治概念 13.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 D )。
绪论
名词解释:
1、著作类:《山海经》《尚书•禹贡》《水经注》《元和郡县志》《汉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纪胜》《舆地广记》《大清一统志》《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历代地理沿革表》《读史方舆纪要》《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华阳国志》《天下郡国利病书》
2、人物类:
裴秀、杨守敬、顾颉刚、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
3、组织类:禹贡学会中国地学会
第一章五千年气候的变迁
1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迁是方法和指标是什么?
2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规律是什么?
3简述影响气候变迁的因素。
4汉唐封建经济繁荣的气候机理。
第三章河流
1简述黄河的变迁历史。
2荆江
3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情况怎样?
4淮河的历史发展历程。
5济水
6名词解释:挽黄保运、蓄清刷黄、汉唐安流期、荆江河曲、济水、海河
7简述黄河的历史变迁过程并分析变迁原因。
8简述淮河的历史变迁过程。
第四章森林植被变迁
1简述4000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变迁的大势。
2简述明清皇木采办与南方森林资源损耗的关系。
第五章海岸线变迁(2011年4月18日星期一)
1名词:贝壳海岸冈身珠江复式三角洲崇明岛
2简答题:简述历史时期中国海岸线演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