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典型地区低 中纬 纬、 度高 在纬 一地 定区 范, 围横 内穿
向更替的地带
的地带 向延伸,
第七页,共44页。
地理 必修1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新知全解·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能力测评
3.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________。 (2)形成基础:________。 (3)分异规律: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带、_______、荒漠带。 (4)典型地区:________地区。 答案: 1.(1)温度带 海陆 自然带 (2)热量 气候(qìhòu)类型 海陆位置 带状 2.(1)太阳辐射 (2)热量 (3)纬度变化 赤道 两极 (4)整个大陆 东西 南北 3.(1)海陆分布 (2)水分 (3)草原带 (4) 中纬度
第十八页,共44页。
地理 必修1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新知全解·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能力测评
[活学巧用] 1.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②为( )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第十九页,共44页。
地理 必修1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主学习·能力测评
[情境导入]
知识点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边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思考探究:诗中描述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
律?
提示:诗中描述的现象是由两地的热量差异(chāyì)造成的。反映了由赤道
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四页,共44页。
地理 必修1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