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流域经济发展融入北部湾多区域合作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09.35 KB
- 文档页数:7
文运河蓝图:八桂一河向大海平陆运河项目,全称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项目,是新时代重大标志性工程、交通强国重大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西江流域与北部湾的江海联通工程。
2022年8月28日,平陆运河建设动员大会在钦州市灵山县旧州镇马道枢纽现场举行。
平陆运河建成通航后,将有效解决西江航运不畅的问题,大幅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能力和效率,为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发展战略举措注入强劲动力。
运河建设将实现百年夙望从历史视角看,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将百年梦想照进现实。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濒临北部湾,占据向海发展优势,却苦于没有内河直达出海口的航运通道。
平陆运河项目开工建设,将实现广西内河“一江达海”的水运格局。
从现实视角看,平陆运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是助力推动国家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从未来视角看,平陆运河的通航将实现构建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水运体系和新时代运河示范工程,对于广西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平陆运河除具有发展航运核心功能,还兼顾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功能,对于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科学设计稳步推进运河建设高质量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的建设,在设计开发上趋利避害,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确保平陆运河永续利用。
航道设计。
平陆运河航道技术等级为内河I 级,通航5000吨级船舶。
通过建设马道、企石、青年3座枢纽对河段进行连续渠●黄华文赖军民侯名芬运河蓝图:八桂一河向大海文化,各枢纽一次性建成双线5000吨级船闸,船闸有效尺度采用300米×34米×8.0米的规格,3座枢纽均为一等工程。
马道枢纽设计洪水重现期采用500年一遇标准,企石枢纽、青年设计洪水重现期采用100年一遇标准。
为科学高效链接运河沿线交通汇聚到运河航道,平陆运河建设涉及新增、改建、防护桥梁共26座,其中改建桥梁20座,新建桥梁5座(其中2座为枢纽桥),1座桥梁进行防护。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一片拥有丰富资源和优越区位条件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与发展相伴随的是各种挑战,包括资源环境压力、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制定有效的对策,本文将对该地区进行详细分析。
一、发展现状1.资源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南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沿海港口,是中国重要的沿海经济区之一。
该地区水产资源丰富,渔业发达,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自然风景资源,在旅游业方面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2.产业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主要分布于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
工业方面,主要以钢铁、化工、海洋工程装备等为主,而现代服务业方面,发达的金融、物流服务为该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区域合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北部湾国际合作中心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新区建设,通过加强对接与合作,不断提高国际合作中心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面临的挑战1.资源环境压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南海之滨,虽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随着海洋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资源环境压力。
海洋污染、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等问题不容忽视。
2.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而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尚不充分。
这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提高经济整体实力。
3.人才短缺人才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虽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交通便利的地区,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这使得该地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三、对策建议1.加强环境保护对于资源环境压力问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切实加强海洋环境治理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课时规范练7我国的经济发展一、选择题1.安徽省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
这说明政府()①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②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③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城乡发展④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其意义在于() ①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②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③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④使企业成为创新的重要主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
这说明我国()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促进经济社会永续发展③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④坚持可持续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政府要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就需要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加快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严惩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行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这需要()①政府积极履行职能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③调整产业结构④提升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2020年2月26日,某国产品牌新款手机在屏幕材质、铰链结构、5G性能、交互体验上都进行了升级和优化。
2020年,该品牌平板市场份额超过国外品牌平板将是大概率事件。
这对企业的启示是()①通过资产重组,扩大企业生产规模②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③加大科研力度,实现创新发展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432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8.16•【文号】•【施行日期】2021.08.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432号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广西与东盟深化制造业合作构建大湾区—广西—东盟合作示范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议收悉。
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现答复如下。
我国和东盟山水相连,友好关系源远流长。
近年来,双方经济融合持续加深,经贸合作日益加快,互联互通不断加速,人文交往更加密切。
我国与东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和投资合作、城镇化发展、改善民生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合作潜力大。
进入新发展阶段,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一湾相挽十一国”、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明显。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宜继续积极谋划推进我国特别是广西同东盟国家在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稳步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广西与东盟深化制造业合作构建大湾区—广西—东盟合作示范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议,体现了您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深化我国与东盟经贸务实合作,打造更加开放更加具有韧性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等有关问题的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对做好相关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们将在工作中积极研究。
一、支持广西与东盟深化制造业合作相关工作进展近年来,有关部门围绕深化我国与东盟经贸务实合作,通过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指导、坚持扩大开放、推动务实合作等多方面措施,积极构建与东盟稳定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同时支持广西加强与东盟国家开展产能、投资、互联互通等合作,取得务实进展。
(一)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指导。
“十四五”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高地。
202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广西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鼓励广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珠江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研究“珠江—西江经济带”观念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珠江区域“9+2”范围内的政府部门在2004年签订的《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为促进整体经济发展,广东在2009年制定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将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到了战略层面。
接着,广西也于2010年颁布了《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并于2013年制定了以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为“双核”驱动的区域计划。
在此背景下,2014年,中央高层也意识到协调跨行政区域以及大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珠江—西江经济带在中央的指导下,伴随着广东—广西的协调合作,逐渐成为现实规划,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成为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推动力。
由此,中国北、中、南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格局正式形成,北有京津冀一体化,中有长江经济带,南有珠江—西江经济带。
由于珠江—西江经济带以流域经济合作为主题,是跨越两省(区)和东西部的区域合作,这将涉及多个省级区域的利益分配格局等诸多问题。
因此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盘考量经济带协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创新现有体制机制,清除制约发展的各类因素。
一珠江—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及意义(一)经济带的范围在沿海区域进行试点,再沿内河向纵深腹地形成梯度发展模式,是世界经济史上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律。
“珠江—西江经济带”概念的提出正好遵循了这一规律,它根据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基础和港口交通条件,通过系统统筹空间布局,形成了合理的行政地理区,将建设成为功能强化、重点明确、有序协调、集约高效、共同发展的功能性区域。
1.行政地理区。
珠江—西江经济带将以“一轴、两核、四组团+延伸区”进行空间布局。
——一轴。
即将珠江—西江的主干流地区作为中心轴,涵盖佛山、云浮、肇庆、广州、南宁、贵港、梧州7市。
通过推进沿江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加强对流域内的环境治理,形成有序分工、发展互动、独具特色的多方位的增长轴带。
广西生态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陈婷;林华;李世泽;程文豪;甘日栋【摘要】总结了广西生态经济发展现状,认为广西生态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绩,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生态产业发展缓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科技支撑明显不足、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
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Guangxi has achieved obvious ecological economic development,but there were still many problems, such as un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slow ecolog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obvious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defici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incomplete systems and mechanisms,and many other problems.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ecologic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better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conomy in Guangxi.【期刊名称】《环境科学导刊》【年(卷),期】2016(035)0z1【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生态经济;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广西【作者】陈婷;林华;李世泽;程文豪;甘日栋【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9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一带一路”与广西“双核驱动”发展战略试卷满分:10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1.“一带一路”要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A 、综合保税区B 、跨境经济合作C 、跨境产业园D 、自由贸易区自己得分:3.02.根据“一带一路”走向,海上要以()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A 、港口城市B 、沿海省份C 、沿海产业园D 、重点港口自己得分:3.03.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各国可以就()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
A 、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B 、经济发展规划C 、经济合作意向D 、经济发展战略自己得分:3.04.加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
A、贸易畅通B、资金融通C、政策沟通D、设施联通自己得分:3.05.通过“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逐步形成连接()的基础设施网络。
A、亚洲与东南亚之间B、亚欧非之间C、亚洲各次区域D、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自己得分:3.06.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
A、高速公路网络B、沿边道路C、铁路网络D、国际骨干通道自己得分:3.07.《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是由()制定并发布的。
A、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B、美国政府C、英国政府D、中国政府自己得分:3.08.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A、对外开放B、改革创新C、科教兴国D、改革开放自己得分:3.09.“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A、团结互助B、文明共享C、理性合作D、文明宽容自己得分:3.010.“一带一路”贯穿(),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 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第29卷第3期□2007年5月V OL.29N O.3□MA Y.2007107GXMD XB 泛北部湾研究黄少琴,周丽萍西江流域经济发展融入北部湾多区域合作研究西江流域经济发展融入北部湾多区域合作研究3□黄少琴,周丽萍[摘 要] 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多区域经济合作下,西江流域经济要凭借特殊的地缘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悠久的经济发展史和丰富的对外合作经验,依托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和厚重的产业底蕴,将各市县丰富的资源和产业优势进行整合,将农业、工业、贸易、旅游等产业合理规划,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加强与区域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才能融入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框架,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
[关键词] 多区域经济合作;广西西江流域;战略研究[中图分类号] F06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179(2007)03-0107-07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XijiangRiver B asin under the Frame workof Multi-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HU AN G Shao2qin,ZHOU Li2ping(Guang x i Teachers’College,N anni ng530001,Chi na)Abstract:Against t he background of multi-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ncluding t he Pan-Pearl River Delta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 he M-shaped China-ASEAN economic cooperation,t he Xijiang River Basin should develop it2 self and take part in t he multi-regional cooperation by relying o n it s own geo2 grap hical advantages,rich nat ural resources,rich history and cult ure,age-old economic develop ment and rich experiences in foreign cooperation,relying on t he golden watercourse of t he Xijiang River and it s solid indust rial foundation,reor2 ganizing t he resources and indust ries of t he cities and counties,making app rop ri2 ate planning of agricult ure,indust ry,t rade,and tourism,improving it s own ca2 pacity and competitiveness,and enhancing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wit h t he e2 conomically developed regions.K ey Words:multi-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t he Xijiang River Basin of Guangxi;st rategic research广西西江流域地处广西东部,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与位于北部湾海岸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城市陆路交通便捷。
本文研究的广西西江流域,主要特指广西西江流域桂东南地区的梧州、贺州、玉林、贵港四市。
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发展战略的实施,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美好的发展前景。
广西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只有紧紧抓住机遇,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多区域合作,才能实现科学和谐又好又快地发展。
3基金项目:2005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自筹课题(05FJL010)。
108 GXMD XB泛北部湾研究黄少琴,周丽萍西江流域经济发展融入北部湾多区域合作研究一、广西西江流域融入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条件要谋划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战略,首先要了解这个地方的自然、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基本条件,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思路打下基础。
广西西江流域有着特殊的地缘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的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在澳门附近注入南海。
西江流域35万平方公里,全长2075公里,其中云南境内651公里、贵州境内359公里、广西境内869公里、广东境内196公里。
西江流域汇集了广西80%以上的内河水系。
西江年径流量是黄河的5倍,德国莱茵河的415倍。
西江在广西境内有年吞吐能力万吨以上内河港口77个,经过国家重点投资整治的西江河道,其运输能力仅次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西江水道是连接云、贵内河通向广东及港澳地区的一条“黄金水道”。
(一)特殊的地缘优势当今世界,多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广西西江流域由于其特殊的地缘优势,使其自觉融入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的多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盘棋之中。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由广东省发起,由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九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参加的、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参与合作的内地省区与香港、澳门开展合作,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全国统一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内进行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即“9+2”)。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特色,互相尊重,自愿互利,按照市场原则推进区域合作,在基础设施、产业与投资、商务与贸易、旅游、农业、劳务、科教文化、信息化建设、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10个方面加强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共创美好未来。
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广西西江流域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
该地区是广西最靠近粤港澳的地区,是水陆空与珠三角连接最近的地区,是泛珠三角经济圈中东西部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近年来,该地区在融入珠三角,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作了积极的尝试,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摸索了一套有效的合作方式,也取得一定的实际性进展,为融入多区域经济合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即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个板块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一个中轴组成,形成形似英文字母“M ”的中国与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
其内容涵盖了海上经济合作(Marine eco no micco -operatio n )、陆上经济合作(Mainland eco no mic co -operatio n )、湄公河流域合作(M E KON G sub -regio n co -operatio n )。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将环北部湾经济合作延伸到隔海相邻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等国。
二是构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促进中国泛珠三角地区与中南半岛国家陆路通道建设和通道经济发展。
三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努力为这一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上指出“立足华南、联合西南、开拓东南,加强国内区域合作。
以加强桂粤合作为重点,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主动接受粤港澳产业、资金、技术转移和经济辐射。
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广西西江流域处在中国—东盟“一轴两翼”新格局的东翼,是自治区在中国—东盟“一轴两翼”新格局中重点建设的区域,在广西经济发展,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中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丰富的自然资源广西西江流域多数地区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冬短无严寒,夏长而多雨,年平均气温1912~2817℃,平均霜日2~5天,日照时数1600~1800小时,年降雨1450~2000毫米。
该地区大小河流300多条,主要河流为郁江-浔江,各河流蕴藏的丰富水力资源,可供开发的水力达24413万千瓦。
丰富的水资源对工农业生产和水力发电均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对水运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航道。
广西西江流域水道干流丰枯期水流量差别不大,水量充沛,年均径流量达2300亿立方米。
西南各省区的物产,多经西江水道由澳门运往世界各地。
因此,西江是仅次于长江的黄金水道。
广西西江流域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是广西第二个有色金属产地,主要矿产有锡、钨、钛、铅锌、黄金、铜、锑、锰、铁、重晶石、水晶、大理石和石灰石等多种。
流域内经济作物和林副业特产丰富多彩,主要有杉木、南桦木、香花木、毛竹、松脂、玉桂、八角、茶油、桐油、茶叶、药材、香菇、木耳、烟叶、黄红麻等。
广西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该地区经济发109 GXMD XB 泛北部湾研究黄少琴,周丽萍西江流域经济发展融入北部湾多区域合作研究展和融入多区域经济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厚重的历史文化广西西江流域因江而兴,两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地区生活,梧州、贺州、玉林、贵港、桂平、容县、苍梧等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梧州市是一座具有两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城,为历代的州、路、府、道、县治。
明成化六年(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创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辖广西、广东,梧州成为两广政治、军事中心。
玉林古称郁林,建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公元996年,郁林州治就设于南流县(今玉林市),迄今已一千多年,有“千年古州”之称。
贵港市是一个古老而富饶的地方。
秦统一岭南,在这里设桂林郡,郡治首府在布山县(即贵县)。
布山作为历代郡治、州治地方政权的政治中心长达一千六百多年之久。
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孙权始置临贺郡,隋朝改置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