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配管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707.00 KB
- 文档页数:92
配管设计经验最近看到很多年轻的朋友问了好多设计院的问题,转个贴,很实用。
国内比较知名的工程公司,大都是原化工部九大设计院改组的:天辰工程公司 (化工部第一设计院) 天津老牌强院,现在手上有13个左右的EPC项目,实力厉害,收入较高。
华泰工程公司 (化工部第二设计院) 太原东华工程公司(化工部第三设计院) 合肥老牌设计院,水平上可以,但不如八院,一院和四院,不过也相差不多。
工艺管道一起做,没有划分的清楚,中成干部收入很高(因为其是国内唯一上市的工程公司)五环工程公司(化工部第四设计院) 武汉老牌强院,水平厉害,收入较高,因为SHELL煤气化的原因,较红火中石化宁波工程公司(原中石化兰州设计院,化工部第五设计院)宁波华陆工程公司(化工部第六设计院) 西安老牌强院,水平厉害,收入一般中石化南化设计院 (化工部第七设计院) 南京成达工程公司(化工部第八设计院) 成都我国唯一一个在世界工程排名在前50位的工程公司,现已经成功转型进军海外市场,印尼40个亿的电站的总承包。
收入很高中石油设计东北公司(原吉化集团公司设计院,化工部第九设计院)吉林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中石油下属设计院,因为有中石油关照,活不少,但人才培养相对较弱。
收入在北京尚可,以前还有房子分。
中石化上海工程公司由三个设计院并起来的,前身就是鼎鼎大名的医工院(编写化工设计手册),收入在上海尚可。
按照地区上海工程公司(上海地区)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公司福陆(中国)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柏克德(中国)工程有限公司西比埃能源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阿克克瓦纳油气化工工程(上海)有限公司福斯特惠勒国际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德希尼布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东洋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拜耳技术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化工设计院上海工程化学设计院伍德工程公司阿美科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美盛沃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河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众一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吴泾化工设计院上海焦化设计院上海凯赢达化工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高桥石油化工设计院利策科技 RICHTECH上海惠生化工工程有限公司豪鼎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新工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赫氏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亿安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安易施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西比埃能源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吉双艺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茜亿尔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液化空气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基伊埃技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地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燕山石化设计院北京美盛沃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深圳、沈阳、成都) 北京石油化工设计院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茂名瑞派石化工程北京公司华东设计院北京分院上海惠生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中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中京工程设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阿美科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鲁玛斯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CPE中国石油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核工业第二设计院航天一院,五院设计院的兄弟们说说心得1。
配管与管路设计9.1概述本项目在进行管道配管设计时,在符合工艺流程需要的基础上,首先要满足安全,然后既要考虑节约管材管件经济合理、布置整齐美观、便于维修,也要满足管道应力计算的要求和管架设计的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配管设计既经济、又安全,装置也能长期运行。
合理的布置管道对化工生产有重要意义。
它关系到建设指标的是否先进合理,关系到生产操作能否正常进行:管道运转的顺畅,设备运转的顺畅,整个车间的生产操作的成效,关系到车间布置得整齐美观和通风采光聊好等问题。
工厂管道布置需要避免各专业管网间的拥挤和冲突,确定合理的间距和相对位置,使之与工厂总体布置协调,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动力消耗,节约投资、节约用地、保证安全、方便施工和检修、便于扩建。
管道在化工厂中,广泛应用于许多物料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输送中。
因而合理的设置管道布置对化工厂生产效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9.2设计原则与依据表9-1设计规范与编号规范编号《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规定》HG/T20549-1998 《化工管道设计规范》HGJ8-87 《碳钢、低合金钢无缝对焊管件》HG/T21635-198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8157-87《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GB15586-9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管路跨距设计规定》CD42A22-849.2.1管道布置原则1.车间外管道布置原则(1)大直径管道应靠近管廊柱子布置;(2)小直径、气体管道、公用工程管道直布置在省廊中间;(3)工艺管道宜布置在与省廊相连接的设备一侧;工艺管道视其两端所连接的设备管口标高可以布置在上层或下层;(4)需设置“Ⅱ”型补偿器的高温管道,应布置在靠近柱子处,且‘Ⅱ”型补偿器宜集中设置;(5)低温介质管道和液化烃管道,不应靠近热管道布置;也不要布置在热管道的正上方;(6)对于双层管廊,气体管道、热管道、公用工程管道、泄压总管、火炬干管、仪表和电气电缆糟架等宜布置在上层;一般工艺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低温管道等直布置在下层;(7)管廊上管道设计时,应留10%-20%裕量。
安全阀配管设计规定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保护员工和设备的安全,本规定订立。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企业职能部门负责安全阀配管设计的相关工作。
第三条安全阀配管设计应遵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标准,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条安全阀配管设计工作由职能部门负责,需经企业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二章设计要求第五条安全阀配管设计应考虑生产工艺、设备工作环境、系统压力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生产要求。
第六条安全阀配管设计应遵从以下原则:1.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配管耐压性能符合要求;2.合理设计管道布局,确保流体能顺当流动;3.依据工作环境选择适当的防腐措施,确保配管的耐腐蚀性能;4.设计应充分考虑使用和维护的便利性,降低维护成本;5.确保安全阀配管系统具备必要的检修和检测设施。
第七条安全阀配管设计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配管直径、壁厚设计要合理,确保在系统工作压力下材料能承受应力;2.确保阀门安装符合相关标准,在流体压力下能正常工作;3.确保管道相应部位留有伸缩接头,以应对温度变化和管道自由膨胀;4.保证安全阀配管系统符合防火、防爆和环境保护要求;5.紧要节点留有察看孔,便于检修和排出故障等操作;6.设备安装位置、高度和方向都应符合相关标准;7.配管系统应设有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意外触及等不安全操作。
第三章管理与考核第八条为确保安全阀配管设计工作的精准性和优质性,订立以下管理与考核措施:第九条职能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安全阀配管设计,同时建立相关档案记录。
第十条安全阀配管设计过程应经过严格审核,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每个安全阀配管设计方案都应有专人进行设计验收,以确保设计质量。
第十二条进行安全阀配管设计的专业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提升设计本领和专业素养。
第四章附则第十三条职能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阀配管设计的检查和评估,适时发觉和矫正问题。
管廊的配管设计1、管廊配管设计概述1)管廊的概念:敷设管道的一列管架。
2)管架的形式:独立柱式、门型架、开型架、轻型桁架、钢筋混凝土柱钢桁架、梁式架(混凝土、钢制)、低管墩。
3)管廊配管的内容:管道的敷设、补偿器的敷设、管件及阀门的安装设计、管道支座的安装设计、伴热管道的安装设计、静电接地的安装设计、管道的保温防腐设计、给有关专业的设计条件。
2、管廊设计条件1)预配管:在正式配管开始前,需要对主要热力管道进行应力分析,因此需要将所有的热力管道(包括冷管道)进行预先配管,以便提出预配管单线图,供应力专业计算。
2)补偿器的形式:在预配管过程中选定管道的补偿器形式,主要形式有波纹管补偿器、套筒补偿器、方型补偿器、自然补偿。
3)补偿器的选择:根据管线的预配管走向及布置,选定管线的热补偿形式。
4)管廊的布置:在预配管之前,根据总平面布置图,确定管廊的布置及形式,如桁架式管廊、梁式管架、门型管架、独立柱式管架等。
5)固定点的确定:初步确定固定点的位置,以便布置管道,进行应力分析。
在应力分析完成后,再最后调整固定管架的位置,提出土建的管廊条件。
6)固定点弹性力的确定:根据所有热力管线的应力分析结果,综合所有应力管线的弹性力,确定固定管架的水平推力(轴向、侧向)。
7)管廊垂直荷载的确定:根据管廊上管道的布置及每条管线输送介质的特性,计算(或查表)出每条管线的垂直荷载并合计出总荷载,预留20%的裕量。
在提出垂直荷载时,应同时提出最大管道的保温外径,以供土建专业核算管廊的风雪荷载。
8)总图条件:管廊的布置图,包括管架的详细尺寸、标高。
9)土建条件:管廊的布置图、带管道布置详细尺寸的断面图、相对标高、绝对标高、固定管架的水平推力(轴向、侧向)、管廊垂直荷载、管廊的预留荷载等。
3、管廊配管的设计1)管道的布置原则(1)大口径或充满液体的工艺、公用工程管道应靠近管架柱子布置。
(2)小直径、气体管道及公用工程管道宜布置在管架中间。
设计管道及配管规范引言在工程设计中,设计管道及配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管道及配管设计能够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故障发生。
本文将介绍设计管道及配管的规范,包括管道选材、管道安装、配管布局等方面的内容。
一、管道选材管道选材是管道设计的基础工作,选材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管道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进行管道选材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介质性质根据介质的特性(如温度、压力、酸碱性等)来选择耐腐蚀、耐高温、耐压的管道材料。
2.环境因素考虑管道所处环境的湿度、温度、腐蚀性等因素,选择适合环境的管道材料。
3.管道尺寸根据管道的流量、压力损失以及管道的结构尺寸来选择适当的管道尺寸。
4.经济性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的管道材料。
二、管道安装管道安装是管道工程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管道安装能够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1.管道布局合理的管道布局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便于管道的维修和检修。
在进行管道布局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管道之间的距离:管道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便于安装、维修和检修。
•管道的支撑与固定:管道应采用适当的支撑和固定方式,以确保管道的稳固性。
•管道的坡度:管道应设置适当的坡度,以确保介质能够顺利流动。
2.管道连接管道连接是管道安装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管道连接能够确保连接的密封性和强度。
•焊接:对于高压、高温或高要求的管道系统,采用焊接连接方式。
•螺纹连接:对于小口径、低压的管道系统,采用螺纹连接方式。
•弹性连接:对于需要吸收振动和位移的管道系统,采用弹性连接方式。
三、配管规范配管是指将管道与设备、容器等连接起来的工作,合理的配管规范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配管布局配管布局需要充分考虑设备、容器的位置和管道的连接方式,保证流程的合理和紧凑。
2.管道支承管道支承是配管工程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支承能够保证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支吊架的安装:根据管道的尺寸、重量和材质,选择合适的支吊架,并确保其安全可靠。
混凝土配管设计方法
1)配管设计中考虑范围包括:混凝土的输送压力,收缩短管的长度,少用弯管和软管,以及便于装拆维修,排除故障和清洗,特别是混凝土的输送压力。
为保证配管的稳定,本工程地上部分采用结构内布管的形式,即配管从首层顶板进入建筑物,沿预留洞口向上伸展。
到浇筑平面时,甩出弯管,接水平管,直到要浇筑部位。
注意水平管和立管之比要满足规范要求。
2)配管的固定:配管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平管每隔1.5米左右用支架或台垫固定,以便于排除堵管、装拆和清洗管道。
3)泵管要在以下部位进行固定:
泵管与拖式输送泵接口部位附近——该处受到的冲击力最大,采用埋入地下的混凝土墩固定。
泵管进入楼层,在门口处进行固定——采用架料钢管夹住门口两侧并通过木楔个固定泵管。
泵管在首层由水平管变成立管处进行固定——通过架料钢管借助上下楼板将泵管固定。
垂直管在每层楼板(洞口)进行固定——垂直泵管通过木楔将泵管在楼板预留洞处塞死。
配管设计规定
①管墩、管架上并排敷设的管道不论有无隔热层,其净距不得小于50mm;法兰外缘与相邻管道的净距不得小于25mm;管道外壁或管道隔热层的外壁的最突出部分,距管架或构架立柱、建筑物墙壁或管沟壁的净距不应小于100mm。
②阀门手轮间净距不应小于100mm。
③管道穿越平台时距开洞边净空不应当大于25mm。
④计算管道间距时应考虑管位移及其方向。
管道净高和铺设深度
①在人员通行处管道底部的净高不宜小于2.2m,需通行车辆处,管底的净高视车辆的类型有所不同,通行小型检修机械或车辆时不宜小于3.0m,通行大型检修机械或车辆时不应小于4.5m。
②掩埋地管道的掩埋浅,通常区域为管顶距地面不必大于0.5m,在室内或室外存有混凝土的地面,管顶距地面不必大于0.3m。
通行机械车辆的地下通道下,不必大于0.75m或使用套管维护。
③采用管沟敷设时,沟底应有不小于2‰的坡度,沟底最低点应有排水设施。
管沟内有隔热层的管道应设管托。
①阀门应当设于难吻合、易于操作方式、修理的地方。
一排排管道(例如出入装置管道)上的阀门应当分散布置,必要时可以设置操作方式平台及梯子。
②垂直管道上阀门的安装高度(阀门手轮中心与操作面的距离)宜为1.2m,不宜超过
1.8m,当阀门手轮中心高度超过操作面2m时,可采取设置梯子、活动
平台、平台、延展杆等措施。
③安全阀应直立安装并靠近被保护设备或管道,安全阀组安装应高于放空总管,且出口管道不得有袋形,否则应采取排液措施。
管廊的配管设计1、管廊配管设计概述1)管廊的概念:敷设管道的一列管架。
2)管架的形式:独立柱式、门型架、开型架、轻型桁架、钢筋混凝土柱钢桁架、梁式架(混凝土、钢制)、低管墩。
3)管廊配管的内容:管道的敷设、补偿器的敷设、管件及阀门的安装设计、管道支座的安装设计、伴热管道的安装设计、静电接地的安装设计、管道的保温防腐设计、给有关专业的设计条件。
2、管廊设计条件1)预配管:在正式配管开始前,需要对主要热力管道进行应力分析,因此需要将所有的热力管道(包括冷管道)进行预先配管,以便提出预配管单线图,供应力专业计算。
2)补偿器的形式:在预配管过程中选定管道的补偿器形式,主要形式有波纹管补偿器、套筒补偿器、方型补偿器、自然补偿。
3)补偿器的选择:根据管线的预配管走向及布置,选定管线的热补偿形式。
4)管廊的布置:在预配管之前,根据总平面布置图,确定管廊的布置及形式,如桁架式管廊、梁式管架、门型管架、独立柱式管架等。
5)固定点的确定:初步确定固定点的位置,以便布置管道,进行应力分析。
在应力分析完成后,再最后调整固定管架的位置,提出土建的管廊条件。
6)固定点弹性力的确定:根据所有热力管线的应力分析结果,综合所有应力管线的弹性力,确定固定管架的水平推力(轴向、侧向)。
7)管廊垂直荷载的确定:根据管廊上管道的布置及每条管线输送介质的特性,计算(或查表)出每条管线的垂直荷载并合计出总荷载,预留20%的裕量。
在提出垂直荷载时,应同时提出最大管道的保温外径,以供土建专业核算管廊的风雪荷载。
8)总图条件:管廊的布置图,包括管架的详细尺寸、标高。
9)土建条件:管廊的布置图、带管道布置详细尺寸的断面图、相对标高、绝对标高、固定管架的水平推力(轴向、侧向)、管廊垂直荷载、管廊的预留荷载等。
3、管廊配管的设计1)管道的布置原则(1)大口径或充满液体的工艺、公用工程管道应靠近管架柱子布置。
(2)小直径、气体管道及公用工程管道宜布置在管架中间。
化工工艺配管设计规定化工工艺配管设计是指在化工工艺装置中,根据工艺流程和设备布置要求,设计合理的管道系统,以确保工艺流体的顺利流动,并满足相应的安全、环保和经济要求。
在化工工艺配管设计中,有一些规定需要遵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定:1.设计依据:化工工艺配管设计应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如《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石油化工行业设计规范》等。
同时,还需考虑企业内部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2.安全要求:化工工艺配管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例如,要考虑管道的材料强度、耐压能力、耐腐蚀性能等,以及管道系统的防腐、防爆、防火等措施。
3.环保要求:化工工艺配管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保护环境,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
要考虑管道系统的密封性、泄漏防控措施等。
4.设备布置:化工工艺配管设计应根据设备的布置要求进行,合理安排管道的位置和方向。
要考虑设备之间的距离、高差、支撑方式等因素,以方便操作、维修和检修。
5.流体特性:化工工艺配管设计应根据流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考虑流体的流速、压力、温度等参数,以确保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要注意流体的腐蚀性、粘度、凝固点等特性。
6.材料选择:化工工艺配管设计应选择适合的材料,满足流体的特性要求。
要考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耐压能力、耐高温能力等。
常用的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塑料等。
7.排水和排气:化工工艺配管设计应合理设置排水和排气设施,以方便系统的排放和通风。
要考虑排水和排气的位置、尺寸、管道坡度等因素。
8.系统清洗:化工工艺配管设计应考虑系统的清洗要求,确保管道系统的清洁度。
要设立适当的冲洗口和排污口,方便清洗和维护。
化工工艺配管设计规定的遵守,可以保证化工工艺装置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同时,还能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
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化工工艺配管设计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厂装置(单元)的管线布置设计,外管程布置设计可参照标准。
2、配管一般事项 2.1 管道间距2.1.1 管道间距:管道间距是指相邻管道中心线间的距离。
(1)管道间距要素: 管道间距主要由下列因素决定。
(a )管半径R 或r ;(b )法兰半径F 或f ;(c )管间净距e(注)1、2;(d )管道热层厚度T 或t(e )法兰隔热壳厚度H 或h (f )管道位移量△(注)1、一般管间净距25mm 交叉管道间净距成为方便涂漆,保温施工75mm 。
2、应注意,为了大口径管便施工和做X 射线检查,亦有取特殊的管间净距的。
(l )配管间空间见图2—1(2)基本的配管间距第2页共78 页 40SC002-2001应指出,两相同尺寸相邻配管,取法兰等级(150、300等的法兰等级)高者为大尺寸的配管。
法兰等级相同,均可取为大尺寸的配管。
(b)基本管间距(A)、(B)及(C)C这是用得较多的一种管间距,见图2—2。
小管外面与大管法兰外缘间的净空虽然是最小25mm,但是,对于3B以上管子,管外表面间净空达75mm以上,即使是1B管子,也是60mm以上。
图2—2 A类管间距决定方法与基本管间距(A)相同,但当相邻管尺寸只差一级时或小管的法兰等级高时,会出现(B)尺寸大于(A)尺寸的情况,此时按基本管间距(B)进行管间距计算(图2—3)。
图2—3 B类管间距基本的配管间距(C)这是以管外表面或保温管外表面间的净空取最小75mm决定配管间距的方法。
管外保温时,一旦按基本管间距(A)或管间距(B)决定管间距值,管外表面间的实际尺寸就变小了,影响保温及涂装作业。
为了保障最小间隔,有采用本法(C)的。
另外,管交叉场合,也采用本法决定管间距(图2—4)。
图2—4 C类管间距(3)实际间距实际管间距计算,是根据“基本的配管间距”布置配管后再加上“配管间距因素”中的其它内容。
(a)无保温/保冷时的管间距①并列布置的管间距管的标准管间距取基本间距(A)及(B)中两者中的大者。
配管设计施工图统一规定一、设计原则配管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设计原则应符合以下要求:1、满足工艺要求:配管设计应满足工艺流程、设备操作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流体输送的顺畅和安全。
2、合理布局:配管设计应合理布局,尽量减少交叉和弯曲,降低流体阻力,提高输送效率。
3、防腐设计:针对不同介质和环境条件,配管应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4、节能环保:配管设计应考虑节能环保,采用高效节能的管材和附件,降低流体输送能耗和排放。
5、经济合理:配管设计应经济合理,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
二、施工图统一规定为了规范配管设计施工图的绘制和审查,提高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以下统一规定应遵循:1、图幅与比例:配管设计施工图应采用标准图幅,绘制比例应符合相关规定。
2、图层与线型:配管设计施工图应设置合理的图层,明确不同线型的用途。
常用线型包括实线、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等。
3、标注与注释:配管设计施工图中的标注和注释应清晰明了,包括设备、管道、附件等的位置、尺寸、材料、压力等级等信息。
标注和注释应采用统一的字体和格式。
4、图纸目录与索引:配管设计施工图应编制图纸目录和索引,以便查找和阅读。
图纸目录和索引应包括图纸名称、编号、页码等信息。
5、材料表与设备表:配管设计施工图应提供材料表和设备表,分别列出管道、附件、设备等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
材料表和设备表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
6、管道轴测图:对于复杂的配管系统,应绘制管道轴测图(或管道立体图),以直观地表示管道的空间布局和交叉情况。
管道轴测图应按照规定的格式绘制。
7、施工说明:配管设计施工图应包含施工说明,包括施工流程、焊接要求、防腐措施、试压要求等信息。
施工说明应采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
幕墙施工图制图规定一、引言幕墙施工图是建筑幕墙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其制图规定是保证图纸质量和准确性的关键。
本文旨在阐述幕墙施工图制图规定的主要内容,以确保图纸的规范性和可实施性。
配管工程规范-配管设计规定(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配管设计规定目录1 总则………………………………………………………………………………………………1.1 适用范围………………………………………………………………………………………1.2 相关文件………………………………………………………………………………………1.3单位制…………………………………………………………………………………………1.4符号和缩写词…………………………………………………………………………………2 设计基础………………………………………………………………………………………2.1 管道设计基本点………………………………………………………………………………2.2 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2.3 管道材料………………………………………………………………………………………2.4 腐蚀裕量………………………………………………………………………………………2.5 管道的公称尺寸………………………………………………………………………………3 管道系统的构成…………………………………………………………………………………3.1 管道器材………………………………………………………………………………………3.1.1 管子…………………………………………………………………………………………3.1.2 弯头、弯管和虾米弯…………………………………………………………………………3.1.3 异径管………………………………………………………………………………………3.1.4 支管连接……………………………………………………………………………………3.1.5 法兰…………………………………………………………………………………………3.1.6 阀门…………………………………………………………………………………………3.1.7 端部密封……………………………………………………………………………………3.1.8 盲板…………………………………………………………………………………………3.1.9 过滤器………………………………………………………………………………………3.2 管道的连接……………………………………………………………………………………3.3 管道材料等级变化……………………………………………………………………………3.4 管道的隔热……………………………………………………………………………………3.5 管道的涂漆……………………………………………………………………………………4 管道系统的配管设计……………………………………………………………………………4.1 概述……………………………………………………………………………………………4.1.1 管道走向……………………………………………………………………………………4.1.2 管道布置……………………………………………………………………………………4.1.3 管道坡度……………………………………………………………………………………4.1.4 管道柔性……………………………………………………………………………………4.1.5 管道的间距…………………………………………………………………………………4.1.6 阀门的安装…………………………………………………………………………………4.1.7 调节阀………………………………………………………………………………………4.1.8 止回阀………………………………………………………………………………………4.1.9 疏水阀………………………………………………………………………………………4.1.10 过滤器……………………………………………………………………………………4.1.11 补偿器……………………………………………………………………………………4.1.12 仪表………………………………………………………………………………………4.1.13 放空和放净………………………………………………………………………………4.1.14 管道支架…………………………………………………………………………………4.2 操作用通道、平台和梯子……………………………………………………………………4.2.1 一般规定……………………………………………………………………………………4.2.2 通道、平台和梯子…………………………………………………………………………4.2.3 平台的设置…………………………………………………………………………………4.2.4 通道的净高…………………………………………………………………………………4.2.5 通道的宽度…………………………………………………………………………………4.3 基础高度……………………………………………………………………………………4.4 典型管道系统的配管设计…………………………………………………………………4.4.1 管道旁通……………………………………………………………………………………4.4.2 安全阀系统…………………………………………………………………………………4.4.3 蒸汽管道……………………………………………………………………………………4.4.4 蒸汽凝水管道………………………………………………………………………………4.4.5 取样系统……………………………………………………………………………………4.4.6 软管站………………………………………………………………………………………4.4.7 洗眼和淋浴站………………………………………………………………………………4.4.8 蒸汽伴热系统………………………………………………………………………………5 管廊和设备周围的管道设计…………………………………………………………………5.1 管廊周围的管道设计………………………………………………………………………5.2 塔/立式容器周围的管道设计………………………………………………………………5.3 卧室容器周围的管道设计…………………………………………………………………5.4 换热气周围的管道设计……………………………………………………………………5.5 泵周围的管道设计…………………………………………………………………………5.5.1 一般规定……………………………………………………………………………………5.5.2 泵进口管道设计……………………………………………………………………………5.5.3 泵出口管道设计……………………………………………………………………………5.6 压缩机周围的管道设计……………………………………………………………………5.7 加热器周围的管道设计……………………………………………………………………罐区周围的管道设计………………………………………………………………………附表-1 操作用通道、平台和梯子………………………………………………………………附表-2 通道要求…………………………………………………………………………………附表-3 装置基础标高……………………………………………………………………………1 总则1.1 适用范围1.1.1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的管道布置设计。
1配管设计流程新产品立项方案设计(三维)确定基本参数 配管设计试制版本技术文件下发及外协、外购件送样 试制产品测试(参照其它相关企业标准执行)控制版本技术文件下发及外协、测试(参照其它相关企业标准执行)[注] :基本参数主要包括:压缩机型号及其附件,充氟量,毛细管,两器参数,单向阀,过滤器,四通阀,高、低压阀,压力开关控制器,感温套筒,贮液罐等零件规格。
配管设计要求一、配管总体方案设计(1)全新开发的空调器,在钣金、塑料件结构方案设计的同时,进行配管结构设计,充分考虑整体空间的合理分配,以避免配管设计在其它结构方案确定之后,只局限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
(2)制冷系统以外的结构件已定型的产品,在进行配管设计时,一般不考虑更改其它结构件;如果空间不够,配管设计无法实现,再更改其它结构件.(3)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部件的装配工艺和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而且,首先考虑部件的装配工艺,其次是零件的加工工艺。
(4)在原有开发机型基础上设计的配管,在进行配管零部件设计时应考虑其通用性。
二、配管零部件设计 :压缩机输出激励的能量主要通过:压缩机动能、橡胶底脚变形能,配管的动能和变形能四种形式耗散。
为减少配管发生断裂的概率,应尽可能降低配管的刚度,特别是周向和径向刚度,以保证压缩机输出激励的能量主要通过压缩机本体的动能和橡胶底脚变形能的形式耗散掉.排气管、回气管设计(1)压缩机排气口,回气口配管直线段因为弯曲存在残余应力,同时因为靠近烧焊部位,材料力学性能受到影响,所以很容易疲劳断裂。
为削弱上述因素的影响,压缩机排气口,回气口配管弯曲半径尽可能大一些,以减少此部位残余应力;同时保证一定直线段,以减少烧焊给材料力学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长度尽量控制在35~80mm.(2)为了减小配管的振动,一般设计U形管来达到减小振动的目的。
为了达到良好的减振效果,在可能的情况下,使U形管的两臂长度尽可能的长一些,也就是使图1中L1, L3都尽可能的长一些,并尽可能增大弯曲半径.如果两臂间跨距一定,即L2长度一定,且L2长度不是很长的情况下,采用有较大弯曲半径的图2方式比图1方式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