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我国南方地区》学习方法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40.05 KB
- 文档页数:3
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第二章 中国地理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课时85南方地区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单元名称A,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B ,是 省和省的界山;E,是 省和 省的界山。
C盆地,其内部的 平原,因物产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国”;D______________平原。
秦岭武夷山福建江西南岭湖南广东四川成都长江中下游2.填出下列工业基地和城市的名称工业基地:甲工业基地,乙 工业基地。
甲工业基地能源紧张,为解决其能源不足问题,将从 输入水电,从 输入天然气。
图中长江沿岸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自东向西依次为n 、马鞍山、f 、重庆、x 。
沿海开放城市:o。
经济特区:g,h 。
特别行政区:j,m 。
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三峡塔里木盆地上海武汉攀枝花广州厦门深圳香港澳门3.填出下列电站的名称水电站:a,b ,c 。
核电站:d ,e 。
4.填出下列铁路线的名称t线,s 线,p 线,q线,r 线。
5.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的名称商品粮基地:F,G 。
商品棉基地:H 。
三峡葛洲坝二滩秦山大亚湾成昆焦柳京广京九京沪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1.南方地区区域特征(1)自然地理特征角度特征位置范围地形地跨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东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而分散,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气候以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角度特征水文河湖众多,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最为集中;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水能丰富(中上游),航运价值高(中下游)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茶、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水资源丰富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属矿丰富(2)人文地理特征角度特征人口人口稠密,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农业以水田农业为主,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渔业发达我国水稻、油菜、甘蔗、茶叶、天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工业长江中下游工业带,主要为综合性工业基地;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珠三角”工业基地交通内陆以铁路为主,内河航运发达居民生活主食为大米;房屋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龙舟竞赛,游泳生态问题洪涝灾害、水体污染、酸雨、“红漠化”“石漠化”2.南方地区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区域自然条件农业生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我国种植业区和淡水鱼产区,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紫色土,故又称紫色盆地)、物产丰富全国重要的稻谷、油菜籽、桑蚕、甘蔗、柑橘产区,我国重要农业区东南丘陵酸性红壤分布广泛(缺乏有机质,低产),地形多丘陵适宜在红壤中生长的茶树、油茶、马尾松等经济林木种植多,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区域自然条件农业生产云贵高原纬度低,水热充足;高原地形,喀斯特地貌,地势崎岖重要林区,高原上的“坝子”可发展种植业横断山区纬度较低,地形崎岖,高差大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受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和旅游业3.南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地区问题产生原因治理措施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洪涝地势低平;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河道、湖泊;围湖造田上游地区建设防护林保持水土;中下游加固堤防、疏浚河道;退耕还湖水污染人口、城市集中,大量工农业、生活污水、废水任意排放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健全法律法规;进行综合治理地区问题产生原因治理措施江南低山丘陵红壤有机质含量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降水量大,营养物质淋失多增施熟石灰、有机肥改良土壤酸性;增掺沙子,降低土壤黏度;种植茶树、油茶、杉木、马尾松等经济林木,抑制土壤流失东部沿海台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低压强烈发育建设沿海防护林;加强预报等考向1 通过“城郊交通”考查“综合思维”(2023·辽宁大连模拟)特大城市边缘乡村交通规划与交通条件的改善对促进城市产能的溢出、居住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高考随着高考的临近,南方地区的学子们都在紧张备战中。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和梳理知识,下面将对南方地区高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地理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区,气候湿润,夏季雨量较多。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洪涝和台风。
此外,南方地区还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和河流,如五岳之一的华山、黄山,以及大江南北流淌而过的长江、珠江等。
2. 历史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
古代南方地区有吴国、越国等古代国家,后来又陆续出现了南宋、广东、广西等政权。
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比较早,其中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两个地区。
3. 文学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的文学作品以其细腻、多情而著名。
古代文学名家有苏东坡、陆游等,他们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了自然的美和人文情怀。
近代文学中,南方地区的作家有老舍、巴金、沈从文等,他们以真实的生活为题材,展现了南方地区独特的社会风貌。
4. 科学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
其中,广东、浙江两个省份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科研实力雄厚。
南方地区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积极开展创新研究,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
南方地区还是中国科学院多个研究所的所在地,这些研究所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
5. 经济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的经济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
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的制造业发达,尤其在电子、纺织等产业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另外,南方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也是南方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
此外,南方地区还以农业为基础,种植着丰富的水果、蔬菜和水稻等农作物。
通过对南方地区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了解这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这也为我们在高考中更好地回答相关题目提供了参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加紧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1.关于我国南⽅地区⽓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部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候 B.不受冬季季风的影响 C.同时受来⾃太平洋、印度洋季风的影响 D.主要灾害性天⽓有台风、梅⾬、春旱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南⽅地区的⽓候,南⽅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东部季风区,为我国最温暖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候区。
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为世界的季风⽓候区之⼀,夏季受来⾃太平洋、印度洋⽓流的影响,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
只是由于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与北⽅地区⽐较),再加上东西向⼭脉秦岭等的阻挡,冬季风对南⽅地区的影响较北⽅地区弱,但若冬季风势⼒强⼤,也会给南⽅地区带来不好的天⽓(寒潮)。
同时,南⽅地区东部、南部临东海和南海,受台风影响频繁,特别是⼴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最多。
本题难度较⼤,常见的思维障碍是对我国季风⽓候理解不全⾯,克服这⼀思维障碍的办法是,对季风⽓候的理解要注意: ①季风区内有三种⽓候类型:热带季风⽓候、亚热带季风⽓候、温带季风⽓候。
②夏季风不只是来⾃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还有来⾃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③冬季风和夏季风在不同的年份有强弱之分,因此其影响范围也就不⼀样。
【答案】C 2.下列关于南部沿海外向型⼯业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上海、南京、⼴州、深圳等城市为中⼼ B.轻重⼯业都很发达的综合性⼯业地区 C.发展以出⼝为主的多种加⼯⼯业和制造业 D.主要⼯业部门有家电、纺织、玩具制造和机械等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南⽅地区的经济特征。
南⽅地区⽬前已经形成经济特征明显的三⼤⼯业带。
其中南部沿海外向型⼯业地带是以轻⼯业为主的综合性⼯业地区,主要以⼴州、宁波等沿海开放城市和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经济特区为中⼼,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法,发展以出⼝为主的各种加⼯⼯业和制造业,如家电、服装、⾷品、玩具制造等。
解答本题常见的思维障碍⼀是将南⽅沿海地区等同于南⽅地区;⼆是对外向型、加⼯⼯业、制造业这⼀系列概念不了解。
《南方地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
2.掌握我国南方地区地形和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了解区域地理学习方法,通过读图、析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我国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等自然特征。
【教学难点】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探究合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诗歌导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南方地区看看吧!明确:区域地理学习方法二、新课学习南方地区(一)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展示南方地区图,指导找出南方地区主要的岛屿、半岛、海峡和濒临的海洋,说出本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明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2.地形特征:找出南方地区的地形区;找出南方地区地跨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说出界线的东西两侧主要地形区。
明确:横断山脉是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东侧为云贵高原;巫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由此可见,南方地区地跨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3.土壤特征:4.气候特征:提问: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如何?展示: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气候分布图提问:南方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学生读图回答)明确:5.河流水文特征:提问:南方地区有哪些河流和湖泊?水文特征如何?(学生读图回答)明确:长江及其支流汉江、珠江、鄱阳湖、洞庭湖,可见南方地区河湖众多,水源充足,有“水乡”之称。
南方地区(二)农业讲解:种植类型、;粮食作物、作物熟制、主要经济作物及其分布、特色水果重点: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原因活动探究环节(三):活动1:各类水果对应产地区分活动2:展示南方资源分布图,明确南方矿产资源以有色金属为主。
活动3:展示南方地区主要水电站分布图提问:南方地区哪些地区为什么水能资源丰富?(学生讨论回答)明确:指导学生再一次找到横断山脉和巫山横断山脉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巫山是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在阶梯的交界处,水位落差大;再加上这里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东临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峡,西接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南临北回归线,东南部是中国唯一的海岛省份海南省。
南方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中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是中国开放的前沿区域之一。
二、自然地理南方地区地势复杂,地形多变,包括了台湾山地、西南山地、云贵高原、岭南盆地等。
南方地区属于中国的亚热带、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适宜农业发展。
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等,拥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三、经济地理南方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和发达的现代服务业。
南方地区的经济特点是工业化程度高、产业结构多元化、对外经济联系紧密、国际合作频繁。
南方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比如广东省是中国对外贸易大省,福建省是中国最早海上贸易的地区之一,四川省是中国西部开发的先行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南方地区的地理优势将进一步释放。
四、文化地理南方地区是中国的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南方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灿烂的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南方地区的文化地理特点是多元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并存、多彩多姿、富有魅力。
南方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南岳衡山、世界自然遗产云冈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土楼等,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探访。
五、生态环境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丰富多样,包括了亚热带雨林、珍稀濒危动植物等。
南方地区的生态保护任务重,面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问题。
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是绿色覆盖广泛、生物多样性丰富、山水相依相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南方地区的有着很高的生态价值,需要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资源。
六、社会地理南方地区是中国的多民族地区,有不同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南方地区》主要介绍了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本章内容涉及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水系、生物资源、农业、工业、城市和民族文化等方面。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我国南方地区的整体情况,增强对国家地理差异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本章内容,学生需要进一步掌握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提高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学会分析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分析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水系、生物资源、农业、工业、城市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地理差异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区发展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2.难点:分析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南方地区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分析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理解南方地区地理特征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南方地区地理特征的思考题和练习题。
3.准备好用于小组讨论的案例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南方地区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南方地区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让学生对南方地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包括华南、西南和广西三个区域,地域辽阔,气候多样。
这一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成为中国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
本文将对南方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和发展等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理知识点1.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包括华南(广东、广西、海南)、西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三个区域。
2.地形地貌: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包括山地、丘陵、盆地、河流和湖泊等地貌。
西南地区有横断山脉、喀斯特地貌,华南地区有岭南丘陵,广西有喀斯特地貌和广西盆地。
3.气候特点:南方地区气候多样,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华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广西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适中,降雨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
4.资源分布: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西南地区有大型水电站和石油天然气资源,华南地区有丰富的绿色食品资源,广西地区有铝土矿和锰矿等矿产资源。
二、历史知识点1.历史沿革:南方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早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南方地区就有了先民的居住和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地区是楚国、越国和南越国等吴越文化的代表地区。
2.历史建筑:南方地区保存着大量的历史建筑和古迹,如丽江古城、三亚古城、黄姚古镇等。
这些古迹见证了南方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3.历史事件:南方地区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楚汉之争、南海岛屿争端等。
这些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文化知识点1.民俗文化:南方地区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广西的壮族歌舞、四川的蜀绣、云南的傣族风情等。
这些民俗文化反映了南方地区多民族的特点,丰富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文学艺术:南方地区有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如明清小说《聊斋志异》、雕刻艺术作品《南岭砚台》等。
高考地理:《我国南方地区》学习方法
一、借图设问
地图是地理学的特殊语言,图形掌握的好坏是学习地理的关键。
图形的学习应抓住课本图形,根据图形设置问题,探索问题的结论。
二、列表比较
列表比较学习法,能加强知识间的纵横向对比,沟通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1、南方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形成、利用和改造比较
2、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比较
三、构建框图
用硬纸板在中心剪出一个方框(或圆圈),长宽各约2~3cm,把它放在南方地区某地理要素图上,套住其中一部分,观察该区域内重要经纬线经过的位置,认识小区域内的各种地理事物。
下面给出一些南方地区区域图,同学们仔细辨认图形,确定区域的位置,推断该区域内及附近的地理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