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德存储产品学习文档2-磁盘阵列
- 格式:ppt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31
第3章配置磁盘阵列GS5316X系列磁盘阵列支持RS232、以太网连接2种配置方式,当您是第一次配置GS5316X系列磁盘阵列时,您可以通过RS232的方式进行配置,通过上述两种配置方式为磁盘阵列设定了网络IP地址以后,您就可以通过浏览器配置磁盘阵列。
3.1定位GS5316X➢关闭windows防火墙,点击光盘文件夹fscommand中的NasFinder。
➢设定IP地址注意:统一存储设备管理口默认IP地址为10.0.0.2,用户名admin,用户密码admin。
➢输入密码admin3.2 配置GS5316X➢配置系统设置输入主机控制器名,选择时区,为admin账号输入密码admin。
➢配置网口除非要更改IP地址,否则点击“next”。
➢创建虚拟存储池输入唯一的pool name,选择保护级别,点击“next”。
➢添加用户➢创建共享更改默认共享文件夹设置,并添加新文件夹,点击“next”。
➢总结查看配置总结,点击“back”修改配置参数,点击“apply”结束配置。
点击“OK”初始化并重启。
重启之后蜂鸣器会蜂鸣一声表示设备重启完成,之后会蜂鸣2声表示初始化完成,整个过程在10分钟左右,此时可以正常使用统一存储设备。
3.3使用Web界面➢在浏览器输入GS5316X管理IP地址➢选择语言➢登录默认用户名和密码,均为admin。
3.4创建存储池存储池是基本的存储单元,配置步骤如下。
第一步:展开管理界面的Storage按钮,选择Pool子选项,在展开的界面中单击Create按钮。
第二步:在弹出的界面中为存储池设置参数,并选择存储池的成员物理硬盘。
第三步:为存储池配置ZIL、L2ARC和热备盘。
如下图所示。
勾选可用选项,点击Next按钮继续。
勾选可用选项,点击Next按钮继续。
第四步:查看配置概况,点击OK按钮结束配置,之后存储池会被创建。
3.5 创建iSCSI卷第一步:在Storage下的Volume,点击Create,出现以下界面。
储存磁盘阵列柜基础知识培训一、储存磁盘阵列柜的原理储存磁盘阵列柜是通过将多个硬盘组合在一起,通过磁盘阵列控制器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RAID级别来提供不同的数据保护和性能特性,比如RAID 0、RAID 1、RAID 5、RAID 6等。
通过数据条带化和容错机制,可以实现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并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储存磁盘阵列柜的工作模式储存磁盘阵列柜的工作模式分为基本模式和高级模式两种。
基本模式是指将多个硬盘组合在一起,通过RAID控制器实现数据的条带化和容错,并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高级模式是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缓存、快照、异步复制等技术实现数据的高速访问和高效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三、储存磁盘阵列柜的优缺点储存磁盘阵列柜的优点包括:1)提供更高的存储容量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满足了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存储需求;2)通过RAID技术提供数据的条带化和容错,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支持多种RAID级别和不同的工作模式,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其缺点包括:1)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硬盘和专用的磁盘阵列控制器;2)复杂的配置和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3)对电源和散热要求较高,需要额外的设备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储存磁盘阵列柜的应用场景储存磁盘阵列柜广泛应用于企业级数据中心和大型存储系统中,特别适合于对数据可靠性、存储容量和传输速度有较高要求的场景。
比如金融、电信、互联网、大数据等行业,都需要大容量、高速度和可靠性的数据存储系统来支撑业务的正常运行。
此外,储存磁盘阵列柜也适用于科学计算、医疗影像、视频监控等领域,能够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和高性能计算的需求。
总之,储存磁盘阵列柜作为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数据存储设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通过了解其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和优缺点,为推动其在各行业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磁盘阵列(Disk Array)1.为什么需要磁盘阵列如何增加磁盘的存取(access)速度,如何防止数据因磁盘的故障而失落及如何有效的利用磁盘空间,一直是电脑专业人员和用户的困扰;而大容量磁盘的价格非常昂贵,对用户形成很大的负担。
磁盘阵列技术的产生一举解决了这些问题。
过去十年来,CPU的处理速度增加了五十倍有多,内存(memory)的存取速度亦大幅增加,而数据储存装置--主要是磁盘(hard disk)--的存取速度只增加了三、四倍,形成电脑系统的瓶颈,拉低了电脑系统的整体性能(throughput),若不能有效的提升磁盘的存取速度,CPU、内存及磁盘间的不平衡将使CPU及内存的改进形成浪费。
目前改进磁盘存取速度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磁盘快取控制(disk cache controller),它将从磁盘读取的数据存在快取内存(cache memory)中以减少磁盘存取的次数,数据的读写都在快取内存中进行,大幅增加存取的速度,如要读取的数据不在快取内存中,或要写数据到磁盘时,才做磁盘的存取动作。
这种方式在单工环境(single-tasking environment)如DOS之下,对大量数据的存取有很好的性能(量小且频繁的存取则不然),但在多工(multi-tasking)环境之下(因为要不停的作数据交换(swapping)的动作)或数据库(database)的存取(因为每一记录都很小)就不能显示其性能。
这种方式没有任何安全保障。
其二是使用磁盘阵列的技术。
磁盘阵列是把多个磁盘组成一个阵列,当作单一磁盘使用,它将数据以分段(striping)的方式储存在不同的磁盘中,存取数据时,阵列中的相关磁盘一起动作,大幅减低数据的存取时间,同时有更佳的空间利用率。
磁盘阵列所利用的不同的技术,称为RAID level,不同的level针对不同的系统及应用,以解决数据安全的问题。
一般高性能的磁盘阵列都是以硬件的形式来达成,进一步的把磁盘快取控制及磁盘阵列结合在一个控制器(RAID controller)•或控制卡上,针对不同的用户解决人们对磁盘输出入系统的四大要求:(1)增加存取速度,(2)容错(fault tolerance),即安全性(3)有效的利用磁盘空间;(4)尽量的平衡CPU,内存及磁盘的性能差异,提高电脑的整体工作性能。
磁盘阵列教程说到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 isks),现在几乎成了网管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之一,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因为磁盘阵列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当前数据备份的主要方案之一。
然而,许多网管员只是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相关的理论知识介绍,却并没有看到一些实际的磁盘阵列配置方法,所以仍只是一知半解,到自己真正配置时,却无从下手。
本文要以一个具体的磁盘阵列配置方法为例向大家介绍磁盘阵列的一些基本配置方法,给出一些关键界面,使各位对磁盘阵列的配置有一个理性认识。
当然为了使各位对磁盘阵列有一个较全面的介绍,还是先来简要回顾一下有关磁盘阵列的理论知识,这样可以为实际的配置找到理论依据。
一、磁盘阵列实现方式磁盘阵列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那就是“软件阵列”与“硬件阵列”。
软件阵列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
如微软的Windows NT/2000 Server/Server 2003和Ne tVoll的NetWare两种操作系统都可以提供软件阵列功能,其中Windows NT/2000 Server/Server 2003可以提供RAID 0、RAID 1、RAID 5;NetWare操作系统可以实现RAID 1功能。
软件阵列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但是磁盘子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有的降代还比较大,达30%左右。
硬件阵列是使用专门的磁盘阵列卡来实现的,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对象。
现在的非入门级服务器几乎都提供磁盘阵列卡,不管是集成在主板上或非集成的都能轻松实现阵列功能。
硬件阵列能够提供在线扩容、动态修改阵列级别、自动数据恢复、驱动器漫游、超高速缓冲等功能。
它能提供性能、数据保护、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
磁盘阵列卡拥有一个专门的处理器,如Intel的I960芯片,HPT37 0A/372 、Silicon Image SIL3112A等,还拥有专门的存贮器,用于高速缓冲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