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法)
- 格式:xlsx
- 大小:10.05 KB
- 文档页数:2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况调查或路面施工质量管理计算空隙率、压实度等使用。
1.2本方法不适用于吸水率大于3%的多孔性集料的沥青混合料。
2、仪具与材料2.1天平:称量10kg以上,感量不大于0.5kg;称量5kg以上,感量不大于0.1g;称量2kg以下,感量不大于0.05g。
2.2负压容器:根据试样数量选用表1中的A、B、C任何一种类型。
负压容器口带橡皮塞,上接橡胶管,管口下方有滤网,防止细料部分吸入胶管。
负压容器类型2.3真空负压装置:由真空泵及水银压力计(或真空表)组成,真空泵能使负压容器内造成4kPa(30mmHg)负压。
2.4恒温水槽:水温控制25℃±0.5℃。
2.5温度计:分度为0.5℃。
2.6其它:玻璃板等。
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3.1.1按本规程T0701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或从沥青路面上采取(或钻取)沥青混合料试样。
试样数量不少于如下规定数量:沥青混合料中集料公称最大粒径(mm)最少试样数量(g)37.5 400026.5 250019.0 200013.2、16.0 15009.5 10004.75 5003.1.2将沥青混合料团块仔细分散,粗集料不破碎,细集料团块分散到小于6.4mm。
若混合料坚硬时可用烘箱适当加热后打散,一般加热温度不超过60℃,分散试样应用手掰开,不得用锤打碎,防止集料破碎。
当试样是从路上采取的非干燥混合料时,应用电风扇吹干至恒重后再操作。
3.1.3负压容器标定方法将B、C类负压容器装满25℃±0.5℃的水(上面用玻璃板盖住保持完全充满水),正确称取负压容器与水的总质量mb。
3.1.4采用A类容器时,将容器全部浸入25℃±0.5℃的恒温水槽中,称取容器的水中质量(mi)。
3.1.5将负压容器干燥,编号称取其质量。
3.2试验步骤3.2.1将沥青混合料试样装入干燥的负压容器中,称容器及沥青混合料总质量,得到试样的净质量mn,试样质量应不小于上述规定的最小数值。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况调查或路面施工质量管理计算空隙率、压实度等使用。
1.2本方法不适用于吸水率大于3%勺多孔性集料的沥青混合料。
2、仪具与材料2.1天平:称量10kg以上,感量不大于0.5kg ;称量5kg以上, 感量不大于0.1g ;称量2kg以下,感量不大于0.05g。
2.2负压容器:根据试样数量选用表1中的A、B C任何一种类型。
负压容器口带橡皮塞,上接橡胶管,管口下方有滤网,防止细料部分吸入胶管。
负压容器类型2.3 真空负压装置:由真空泵及水银压力计(或真空表)组成, 真空泵能使负压容器内造成 4kPa (30mmH )g 负压。
2.4恒温水槽:水温控制 25C 士 0.5 C 。
2.5温度计:分度为0.5 C 。
2.6 其它:玻璃板等。
3、方法与步骤3.1 准备工作3.1.1按本规程T0701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或从沥青路面上采取 或钻取)沥青混合料试样。
试样数量不少于如下规定数量:沥青混 37.5 26.5 19.013.2、16.0 9.54.753.1.2 将沥青混合料团块仔细分散,粗集料不破碎,细集料团块分散到小于6.4mm 若混合料坚硬时可用烘箱适当加热后打散,一般 加热温度不超过60C ,分散试样应用手掰开,不得用锤打碎,防止 集料破碎。
当试样是从路上采取的非干燥混合料时, 应用电风扇吹干 至恒重后再操作。
合料中集料公称最大粒径mm ) 最少试样数量 (g )400025002000 1500 1000 5003.1.3 负压容器标定方法将B C类负压容器装满25C 士0.5 C的水(上面用玻璃板盖住保持完全充满水),正确称取负压容器与水的总质量mb。
3.1.4采用A类容器时,将容器全部浸入25C 士0.5 C的恒温水槽中,称取容器的水中质量(mi)。
3.1.5 将负压容器干燥,编号称取其质量。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方法①计算矿料混合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bγsb =nn P P P γγγ...1002211++ 1P 、2P …、n P -------各种矿料成分的配比,其和为100;1γ、2γ…、n γ---------各种矿料相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2.36mm 以上集料按T0304方法测定,2.36mm 以下集料按T0330方法测定,矿粉以表观相对密度替代。
②计算矿料混合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γsaγsa =nn P P P γγγ...1002211++ 1P 、2P …、n P -------各种矿料成分的配比,其和为100;1γ、2γ…、n γ---------各种矿料相应的表观相对相对密度。
③而在我国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 ——2004)也有规定,它对改性沥青及SMA 等难以分散的混合料,沿用了上面经验公式并对式中的经验常数C 更改为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这应该是对系数的最好定义,并给出了计算公式:C=0.033ωx 2-0.2936ωx +0.9339ωx =(sb γ1–sa γ1)×100式中: C ——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ωx ——矿料的合成吸水率。
沥青吸收系数的公式是我国学者经过试验研究,当C 值采用0.8时,吸水率为0.482;当C 值采用0.6时,吸水率为1.338;当C 值采用0.5时,吸水率为1.871。
在四川地区,对于石灰石,其吸水率在0.5左右,C 值取0.8有其合理性,而对某些地区,在沥青配合比设计时,直接取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中值计算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即C 值取0.5,这并不适合四川地区,建议最好通过吸水率计算所得的C 值作为确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依据。
④采用集料有效相对密度计算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并给出了有效密度的经验公式:γse =C×γsa +(1-C )×γsb式中:γse ——合成矿料有效相对密度;C ——经验常数,通常采用0.8,吸水性集料时采用0.5或者0.6;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2007-08-21 13:54:57)转载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表干法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
本方法适用于按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成型的标准马歇尔试件圆柱体和大型马歇尔试件圆柱体。
二、主要试验步骤1、用表干法测出沥青混合料的密度、空隙率、沥青体积百分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物理指标。
(1)、方法: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置于网篮称取试件的水中质量(mw),取出试件擦去表面水称取试件的表干质量(mf)。
(2)、计算公式:吸水率Sa=(mf-ma)*100/(mf-mw)毛体积相对密度γf=ma/(mf-mw)毛体积密度ρf=γf×ρwρw--常温水的密度,g/cm3理论最大相对密度γt=100/(P'1/γ1+P'2/γ2+……+P'n/γn+Pb/γa)P'1……P'n--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率,%γ1……γn--各种矿料对水的相对密度。
Pb--沥青含量,%空隙率VV=(1-γf/γt)*100理论最大密度ρt=γt×ρw体积百分率VA=Pb×γf/γa矿料间隙率VMA=VA+VV沥青饱和度VFA=VA×100/(VA+VV)2、把恒温后的试件放在加载设备上。
3、当采用自动马歇尔试验仪时,把仪器的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计算机正确连接,调整好程序;当采用压力环和流值计时,将流值计安装好,调整压力环。
4、启动加载设备。
当试验荷载达到最大值时,取下流值计,读取相应数据。
5、从恒温槽中取出试件至测出最大荷载值的时间,不得超过30s。
三、计算1、当采用自动马歇尔试验仪时,画出荷载变形曲线,最大荷载即为稳定度MS(kN),荷载最大值至修正原点的变形作为流值FL(mm)。
2、当采用压力环和流值计时,根据压力环标定曲线,将压力环百分表的度数换算成荷载值,即为试样稳定度MS(kN),由流值计及位移传感器测定装置读取的试件垂直变形即为流值FL(mm)。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沥青针入度试验一、适用范围本试验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灌入时间5s,以0.1mm计。
用本方法评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融混均匀的样品。
非经注明,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砝码的总质量为100±0.01g,试验温度问25℃,针入度贯入时间为5s。
根据需要入采用其他核试验条件是,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本方法适用于侧道路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二、主要试验步骤1、把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
慢慢放下针连杆,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刻度调零。
2、开动秒表5s后读取刻度盘指针读数,准确至0.1mm。
3、平行试验至少进行3次,各点之间及与试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
4、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按同样发在其他温度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
三、计算用画诺模图法测出针入度。
四、应报告标准(25℃)时的针入度T以及其他试验温度T25所对应的针入度P,及由此求取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T1.2的方法和结果,当采用计算法时,应报告按公式回归的直线相关系数R。
沥青延度试验一、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
试验通常采用的温度为25℃、15℃、10℃或5℃,拉伸速度为5cm/min±0.255cm/min.二、主要试验步骤1、准备好试模,灌模后保温在恒温水槽。
2、将试模固定在延度仪上,开动延度仪,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度数,以厘米表示。
三、报告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样不少于3个,如每个都大于100cm,试验结果记作">100cm";若其中有一个小于100cm时,且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则取3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延度试验结果,若平均值大于100cm,记作">100cm";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马歇尔试验所用公式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1、试件毛体积密度,取3位小数毛体积相对密度=干燥试样的质量/(试样的表干质量-试样的水中质量)毛体积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水的密度2、试件的空隙率,取1位小数试件空隙率=(1-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1003、试件吸水率,取1位小数试件的吸水率=(试件表干质量-干燥试件质量)/(试件表干质量-试件水中质量)*1004、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取3位小数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100/(各种矿料占总质量的百分比除以与之相对应的矿料相对密度的和)5、对于非改性沥青,采用真空法实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取平均值。
计算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100-沥青用量(即沥青质量占沥青混合料的总质量的百分比)/((100/实测的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沥青用量/25度时沥青的相对密度)6、对于改性沥青或SMA混合料计算沥青混合料对应油石比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①计算沥青混合料对应油石比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100+油石比)/((100/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油石比/25度时沥青的相对密度))②计算沥青混合料对应油石比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100+油石比+纤维用量,即纤维质量占矿料总质量的百分比)/((100/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油石比/25度时沥青的相对密度)+(纤维用量/25度时纤维的相对密度)7、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VMA和有效沥青的饱和度VFA,取1位小数①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1-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100②矿料间隙率=(1-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比之和/100))*100备注: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比之和=100-沥青用量③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有效沥青饱和度=(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100/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8、计算沥青结合料被矿料吸收的比例及有效沥青含量、有效沥青体积百分率,取1位小数①沥青混合料中被矿料吸收的沥青质量占矿料总质量的百分率=((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25度时沥青的相对密度*100②沥青混合料中的有效沥青含量=沥青用量—沥青混合料中被矿料吸收的沥青质量占矿料总质量的百分率/100*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比之和)备注: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比之和=100-沥青用量③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有效沥青体积百分率=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沥青混合料中的有效沥青含量/25度时沥青的相对密度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中矿料部分以外的体积占混合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简称VMA,以百分率表示。
SYD-0711A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器操作规程一、用途及适用范围:本仪器适用于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况调查或路面施工质量管理计算空隙率、压实度等使用。
但不适用吸水率大于3%的多孔性集料的沥青混合料。
二、负压容器的标定:将负压容器和玻璃板放进水槽中,轻轻摇动负压容器使容器内气泡排除。
恒温10min ±1min ,取出负压容器和玻璃板,向负压容器内加满25℃±0.5℃的水至液面稍微溢出,用玻璃板先盖住容器端口1/3,然后慢慢沿容器端口水平方向移动盖住整个端口,容器内不能有气泡,否则重做。
擦除负压容器四周的水,正确称取盛满水的负压容器的质量m b 。
三、试验步骤:1. 将沥青混合料试样装入干燥的负压容器中,称量容器及沥青混合料的总质量,得到试样的净质量m a 。
m a 应满足下表要求:2. 往负压容器中注入约25℃±0.5℃的水,将混合料全部浸没,并较混合料顶面高出约2cm,但水量不宜太多,以免吸入真空泵内。
3. 将负压容器放入仪器平台上的定位圈内,盖好上盖。
盖子口应平稳落入负压容器内,不得歪斜,以免密封失灵。
4. 打开电源开关,等到负压显示稳定后,按“启动/停止”键,试样开始抽真空。
注意:为使气泡容易除去,可在水中加有0.01%浓度的表面活性剂。
5. 当负压为4kPa 后进入振动保持阶段,定时显示器开15min 倒计时。
6. 此时按振动键可以启闭振动。
7. 如果负压小于3.4kPa 时,可以加大过压进气调节阀的进气量(逆时针调节),如果负压大于4.0kPa ,可以减小过压进气阀(顺时针调节),最好的情况是此时在、抽真空的量略大于补气量,这样负压比较稳定,补气阀门工作不会太频繁。
8. 当定时显示器开始0时抽真空结束,开始下压。
9. 将经抽真空和振动后的装有沥青混合料试样的负压容器浸入保温至25℃±0.5℃的恒温水浴中,10min ±1min 后取出,加入玻璃板,使容器中没有空气,擦干净容器外的水分,称取容器、水和沥青混合料的总质量m c 。
简述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确定方法张宿峰;齐辉【摘要】对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两种测试方法(计算法和实测法)进行了介绍,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将两种方法的不同点和区别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例对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当两者误差在0.02的范围之内时对于使用改性沥青的混合料仍采用实测法测定最大相对理论密度.【期刊名称】《黑龙江交通科技》【年(卷),期】2012(035)012【总页数】2页(P1,3)【关键词】改性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误差【作者】张宿峰;齐辉【作者单位】绥满高速公路牡丹江至哈尔滨段大修工程建设指挥部;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161 前言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计算现场压实度、空隙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准,规范规定将每天实测的最大理论密度作为标准密度。
对普通沥青混合料,沥青拌和厂在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的同时以真空法实测最大理论密度,平行试验的试样数不少于2个,以平均值作为该批混合料铺筑路段压实度的标准密度;但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混合料以每天总量检验的平均筛分结果及油石比平均值计算的最大理论密度为准,也可采用抽提筛分的配合比及油石比计算最大理论密度。
2 真空法试验步骤(1)将沥青混合料试样装入干燥的负压容器中,称容器及沥青混合料总质量,得到试样的净质量。
试样质量应不小于上述规定的最小数量。
(2)在负压容器中注入25±0.5℃的水,将混合料全部浸没,并较混合料顶面高出约2 cm。
(3)将负压容器放到试验仪器上,与真空泵、压力表等连接,开动真空泵,使负压容器内负压在2 min中内达到3.7 kPa±0.3 kPa(27.5 mm ±2.5 mmHg)时,开始计时,同时开动振动装置和抽真空,持续15 min±2 min。
为使气泡容易除去,试验前可在水中加0.01%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如在100 mL水中加0.01 g洗涤灵)。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方法研究1.确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方法根据我国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规定,确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方法有计算法和实测法。
1.1 计算法我们知道,要计算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只要确定集料的有效体积就可以了,而要确定集料的有效体积的关键就在于集料开口空隙对沥青吸收的多少,它取决于集料的开口空隙、吸水性、沥青的流动性、用量以及拌合的温度、时间等。
比如集料的开口空隙比较大,就能使沥青比较容易地进入开口空隙,使得集料的有效体积变小,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增大。
那自然就会引入了一个系数,以表示集料吸收沥青的多少。
这个系数是由美国SHRP 最早提出的,称为经验常数,通常采用0.8,吸水性集料时采用0.5或者0.6,它采用集料有效相对密度计算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并给出了有效密度的经验公式:γse =C×γsa +(1-C )×γsb式中:γse ——合成矿料有效相对密度;C ——经验常数,通常采用0.8,吸水性集料时采用0.5或者0.6; 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而在我国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 ——2004)也有规定,它对改性沥青及SMA 等难以分散的混合料,沿用了上面经验公式并对式中的经验常数C 更改为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这应该是对系数的最好定义,并给出了计算公式:C=0.033ωx 2-0.2936ωx +0.9339 ωx =(sbγ1–saγ1)×100式中: C ——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ωx ——矿料的合成吸水率。
沥青吸收系数的公式是我国学者经过试验研究,由沥青浸渍密度反算得到的不同吸水率的C 值,见下图:由此可知,当C 值采用0.8时,吸水率为0.482;当C 值采用0.6时,吸水率为1.338;当C 值采用0.5时,吸水率为1.871。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计算方法计算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方法有多种。
下面将详细介绍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球堆积法(密堆法)球堆积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直观的计算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一个有限容器内,以其中一种规则排列的小球尽可能地堆积在一起,形成一个最紧密的堆积状态。
计算步骤如下:1. 确定容器的体积V,一般使用千分毫升(cm3)为单位。
2. 选择一种理想状态的小球,例如硬球、软球等,其直径为d(单位为cm)。
3.将容器内部完全填满小球,注意要以规则紧密的方式,将小球尽可能地堆积在一起。
这可以通过排列、叠放或振动容器等方法实现,确保小球无间隙地堆积。
4.计算堆积小球的数量N,根据容器的大小和小球之间的间隙规则,可以计算得出。
一般情况下,N约为容器体积V与小球直径d之比的整数幂。
例如,对于正方体容器,N≈(V/d3)。
5.计算球堆积的效率η,表示小球堆积占据容器总体积的比例。
公式为η=N(V球堆积/V容器)。
6.最大理论相对密度为η乘以小球材质的密度。
方法二:分子堆积法(敛集法)分子堆积法是一种基于分子结构和排列规则的计算方法,可以更为准确地确定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计算步骤如下:1.将物质的分子结构进行简化,并给定分子间的排列规则。
这可以基于实验数据、理论模型或计算模拟等多种方法得到。
2.根据分子结构和排列规则,确定最紧密堆积状态下的分子排列方式。
一般情况下,最紧密堆积状态是指在分子间没有间隙,且每个分子都被六个相邻分子包围的状态。
3.计算最紧密堆积状态下每个分子的体积V。
常用的方法包括利用键长和键角计算分子的几何体积,或者利用分子结构的三维模型进行计算。
4.计算最紧密堆积状态下的密堆效率η,表示分子堆积占据容器总体积的比例。
公式为η=(V分子堆积/V容器)。
5.最大理论相对密度为η乘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方法都是基于理想状态的假设,无法考虑到诸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内部空腔等因素对密度的影响。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沥青针入度试验一、适用范围本试验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灌入时间5s,以0。
1mm计。
用本方法评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融混均匀的样品。
非经注明,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砝码的总质量为100±0.01g,试验温度问25℃,针入度贯入时间为5s。
根据需要入采用其他核试验条件是,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本方法适用于侧道路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二、主要试验步骤1、把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刻度调零。
2、开动秒表5s后读取刻度盘指针读数,准确至0.1mm.3、平行试验至少进行3次,各点之间及与试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
4、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按同样发在其他温度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
三、计算用画诺模图法测出针入度。
四、应报告标准(25℃)时的针入度T以及其他试验温度T25所对应的针入度P,及由此求取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T1.2的方法和结果,当采用计算法时,应报告按公式回归的直线相关系数R。
沥青延度试验一、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
试验通常采用的温度为25℃、15℃、10℃或5℃,拉伸速度为5cm/min±0。
255cm/min。
二、主要试验步骤1、准备好试模,灌模后保温在恒温水槽。
2、将试模固定在延度仪上,开动延度仪,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度数,以厘米表示.三、报告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样不少于3个,如每个都大于100cm,试验结果记作">100cm";若其中有一个小于100cm时,且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则取3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延度试验结果,若平均值大于100cm,记作”>100cm”;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试验应重新进行.四、精密度要求当试验结果小于100c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20%;复现性试验的允许铲为平均值的30%。
浅论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选择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在沥青混合料试验中常用的毛体积密度以及最大理论相对密度试验方法及其使用条件,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试验研究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1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试验方法1.1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表干法主要用于于吸水率小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密度的测定,包括ac类沥青混凝土试件,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试件等密级配以及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实践的毛体积密度,以便于进一步计算空隙率以及矿料间隙率等指标。
表干法的试验步骤为首先,选择合适的浸水天平,天平的量程需要根据试件质量决定,一般量程选择在5~20kg左右,量程范围控制在试件质量的1.25~5倍之间。
将制备好的试件除去表面的松散颗粒,首先称取其干重ma精确至0.1g,之后将试件浸于水中3~5min左右,在浸水天平下方挂置网篮,称取试件的水中重mw,如果天平读数变化幅度较大,而且不能趋于稳定,表明试件的空隙率较大,吸水率较大,必须修改毛体积密度的测试方法。
测得水中重后,将试件取出,用洁净湿润的毛巾擦除试件表面水份,注意避免吸走空隙内内部水分,置于天平上称取试件的表干重mf。
试件的毛体积密度计算公式如下:γf=ma/(mf-mw)式中:γf—表干法测定的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ma—试件的干重,g;mw—试件的水中重,g;mf—试件的表干重,g。
1.2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蜡封法如果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吸水率较大,超过2%的开级配或者间断级配类沥青混合料,其毛体积密度的测定就不能采用水中重法,可以改由蜡封法测定。
蜡封法浸水天平的选择与表干法类似,天平的量程同样需要根据试件质量决定,一般量程选择在5~20kg左右,量程范围控制在试件质量的1.25~5倍之间。
试验首先将制备好的试件除去表面的松散颗粒,称取其干重ma精确至0.1g,然后将试件置于4-5℃的低温环境下冷却半小时以上,取出后立即浸入融化好的石蜡溶液中,当试件表面被石蜡表面完全裹覆后,置于常温下静止半小时后再称取干重mp,然后在在浸水天平下方挂置网篮,称取蜡封试件的水中重mc。
相对密度的写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相对密度是物质相对于水的密度的比值。
它是一种描述物质相对于水的浓度的物理量。
相对密度是一个无量纲的物理量,即没有单位。
它是用来比较物质相对于水的密度大小的一种方法。
水的相对密度被定义为1,即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
如果一种物质的相对密度大于1,则该物质比水密度大;如果相对密度小于1,则该物质比水密度小。
相对密度的计算公式为:相对密度= 物质的密度/ 水的密度若某物质的密度为1.5克/立方厘米,则该物质的相对密度为1.5。
这表示该物质的密度是水的1.5倍,即比水密度大。
相对密度的概念对于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应用中,相对密度常常用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从而可以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比较不同金属的相对密度,可以确定使用哪种金属来制造某种产品,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和成本效益。
相对密度还可以用来判断物质的纯度。
在实验室中,通过测量物质的相对密度,可以判断该物质是否为纯品或杂质含量。
纯度高的物质通常相对密度会比较接近理论值,而含有杂质的物质相对密度会出现偏差。
相对密度的概念也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研究中。
地球科学家通过测量不同地质物质的相对密度,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成分。
通过测量岩石和矿物的相对密度,可以推断地壳和地幔的密度分布,进而了解地球的地质构造和演化过程。
第二篇示例:相对密度是一个描述物质相对于水的密度的概念。
相对密度也称为比重,是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
通常情况下,水的密度被定义为1克/立方厘米。
当一个物质的相对密度大于1时,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于水;反之,当一个物质的相对密度小于1时,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小于水。
相对密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对于许多实验室工作和工业生产过程,相对密度都是一个关键参数。
例如在金属加工和矿石提取过程中,工程师经常需要知道不同金属或矿石的相对密度,以便进行合理的材料选择和加工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