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通气操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69
无创呼吸机使用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摘要】无创呼吸机具有操作简单,无需插管无创伤,可间歇通气容易脱机,使用时能正常吞咽进食,不影响咳嗽反射等优点,得到医护人员及家属病患的认可,在许多情况下取代了有创呼吸机,但临床使用中仍存在许多不良反应,使病人不耐受,从而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为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就我科20010—2011年53例病人使用无创呼吸机过程中常见问题总结出护理对策,报告如下:【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护理问题对策1 紧张,恐惧1.1原因:患者经常出现紧张,恐惧,经临床分析是由于其对呼吸机性能,使用目的及自身疾病知识缺乏有关。
1.2护理对策:①在使用无创呼吸机前,向患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说明无创通气的必要性、安全性、有效性、原理、操作程序,取得病人的理解与信任。
②向患者说明无创通气开始会有憋气感,要有一段适应过程;要尽量进行深、慢且有节律的呼吸,以触发无创呼吸机送气。
同时,护理人员在上机开始时,将吸气压力尽量调小,待患者适应一段时间后逐渐增加至一定水平。
③和患者规定统一的手势、提供写字板,便于患者随时表达不适以及需求。
④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告知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实践证明,通过上述方法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使之以最佳状态配合治疗、护理顺利完成。
2 胃胀气2.1原因:①通气模式选择不当,导致人机对抗,使患者产生腹胀,并加重呼吸困难;设置的潮气量和吸气压力过高,会使气道内的压力超过食道及贲门的压力,气体直接进入胃致腹胀。
特别对昏迷或一般状态差的患者,贲门括约肌张力降低,容易产生胃胀气。
②长期卧床患者,胃肠蠕动减慢发生腹胀、便秘。
各种毒素导致的肠麻痹,加重腹胀。
2.2护理对策:①吸气压力必须从较低水平开始。
通常吸气压力从0.392~0.785kPa开始,呼气压力从0.196~0.294kPa开始,经过5~10min逐渐增加至合适的治疗压力。
属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治疗的配合态度、家属的理解支持程度等,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发现患者异常的心理反应,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如恰当介绍手术目的、必要性、安全性,麻醉以及术后可能有的不适,患者及家属配合的重要性等,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可让手术成功患者现身说法,消除其不必要的顾虑,保证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术后患者意识清醒后及时告知其手术成功的信息,对各种仪器、管道、治疗护理措施给予必要的解释,鼓励其表达自我感受,及时解答疑问,并指导家属做好相应的配合,让患者始终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2.2 术后病情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保持各引流管通畅,并注意引流液及膀胱冲洗液的量、颜色、性状,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
并观察患者情绪、表情、语言逻辑性、定向力等,及时发现精神异常先兆。
2.3 切口疼痛及膀胱痉挛的护理 前列腺增生术后常需生理盐水膀胱持续冲洗,由于冲洗液的刺激,易出现膀胱痉挛。
据报道[1],膀胱痉挛发生率为40%~100%。
加上气囊导尿管的牵拉固定、其它多根引流管放置引起的不适、术后活动受限、切口疼痛的刺激等常引起患者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继而诱发精神障碍。
本组有1例患者情绪失控试图拔除导尿管,因及时发现经适当约束及解释安慰后未发生意外。
遵医嘱酌情使用止痛剂、解痉剂,可有效缓解切口疼痛及膀胱痉挛。
2.3.1 放松疗法 向患者解释切口疼痛及膀胱痉挛的原因,嘱患者家属保持镇静勿惊慌,教会患者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放松法。
2.3.2 膀胱冲洗护理 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冲洗液温度勿过高或过低,过低易刺激膀胱平滑肌,加剧膀胱痉挛,过高可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使切口渗血量增多,冲洗液温度保持在20~30℃[1],可有效减少膀胱痉挛次数,并可使膀胱出血量不因冲洗液温度的升高而加重,且患者易于接受,无不适感。
2.3.3 气囊导尿管护理 术后常在导尿管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并牵拉固定于大腿前内侧,以压迫前列腺窝达到止血目的,在冲洗液转清后及时逐步抽减气囊内液体,及时放松牵拉,以减少气囊对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的刺激,从而减少膀胱痉挛发生率。
无创呼吸治疗机辅助通气护理常规简介该文档旨在介绍无创呼吸治疗机辅助通气护理的常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史,确保能够安全地进行无创呼吸治疗。
- 检查治疗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包括呼吸机、面罩或鼻咽通气接口等。
- 充分洗手,并戴好一次性手套。
2. 佩戴面罩或鼻咽通气接口- 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咽通气接口。
- 确保面罩或接口与患者的面部或鼻咽部密合,以确保气密性。
3. 设置呼吸机参数- 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包括压力、流量、氧浓度等。
- 在设置参数时应遵循医嘱或临床指导,确保合理治疗。
4. 启动无创呼吸治疗- 将呼吸机连接到相应接口,并确保连接牢固。
- 开始无创呼吸治疗,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呼吸情况。
5. 定期检查患者状况-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患者的状况,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等。
-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或报告医护人员。
6. 结束治疗- 当患者状况稳定或治疗达到预定时间时,可停止无创呼吸治疗。
- 先关闭呼吸机,再将面罩或接口从患者上摘除。
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调整治疗参数。
- 定期清洁和消毒呼吸机及相关设备,确保卫生安全。
- 如有任何疑问或操作困难,应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
以上为无创呼吸治疗机辅助通气护理常规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相关护理工作时,请按照临床指导和医嘱执行,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呼吸治疗。
无创通气临床应用指南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是指通过面罩或鼻罩等非侵入性方式,将气体输送至患者的呼吸道,以辅助或替代自主呼吸,从而改善氧合和通气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无创通气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急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源性肺水肿等疾病。
本文将就无创通气在临床应用中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一、适应症1.急性呼吸衰竭: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等。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
3.其他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如肺部感染、神经肌肉疾病等。
二、禁忌证1.不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或维持清醒状态的患者。
2.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或高碳酸血症。
3.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呕吐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患者。
4.无法排痰或有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
三、技术要点1.合适的面罩选择:根据患者的面部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罩,保证密合性和舒适度。
2.呼吸支持模式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性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常用的有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双水平通气(BiPAP)。
3.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吸氧量应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通气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4.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指标,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常见问题及处理原则1.面罩漏气:应调整面罩,确保密封性;可以尝试更换其他型号或大小的面罩。
2.难以耐受的感觉:需要充分沟通和鼓励患者,逐渐增加适应时间和使用时长。
3.意识障碍或导管脱落:应及时处理患者的痰液、气道分泌物,维持气道开放通畅。
五、撤机指征1.患者病情好转,无呼吸窘迫、呼吸困难等症状,氧合、通气指标稳定。
2.患者能够自主呼吸,无明显呼吸肌疲劳、神志不清等表现。
3.根据病情的发展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逐渐降低通气支持水平,并观察患者的耐受性和呼吸情况。
六、总结无创通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在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等临床应用中已广泛推广。
无创呼吸辅助机辅助通气护理常规一、概述无创呼吸辅助机(非侵入性呼吸机)是一种常用于协助患者呼吸的医疗设备。
本文档旨在介绍无创呼吸辅助机辅助通气护理的常规。
二、适应症需要辅助通气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力衰竭患者、肺水肿患者等,可考虑应用无创呼吸辅助机辅助通气。
三、常规护理措施1. 评估患者病情和适应症,进行患者合适性评估。
2. 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罩,并确保合适佩戴。
3. 调整合适的气流支持,包括吸气压力和呼气压力。
4.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氧气饱和度和呼吸机设置参数,并定期调整。
5. 定期清洁和更换呼吸机和配件,确保无菌状态。
6. 防止面罩或鼻罩压力过高或过低,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或呼吸负担。
7.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记录,并与医疗团队沟通。
四、常见并发症1. 面罩或鼻罩不合适,导致气密性差,无效通气或泄漏。
2. 面罩或鼻罩压力过高,引起面部或鼻部不适。
3. 面罩或鼻罩过松,导致呼吸机有效通气不足。
4. 面罩或鼻罩使用时间过长,引起皮肤损伤或出血。
五、注意事项1. 护理人员需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确保正确使用无创呼吸辅助机,并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
2. 患者需配合护理人员的指导,正确佩戴面罩或鼻罩,并配合调整呼吸机参数。
3. 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呼吸机的功能情况,及时调整和处理问题。
六、结论无创呼吸辅助机辅助通气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
通过正确的评估、选择合适的气流支持并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通气效果,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