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云解决方案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4.40 MB
- 文档页数:27
超融合云网络解决方案
一、需求背景
当各行各业业务开始上云,私有云开始广泛建设,而随着各种高清视频、VR视频等业务的兴起,海量数据存储对数据中心网络设备的并发能力、网络带宽需求也带来了挑战,原来的网络已经不能满足数据中心网络高带宽、低时延、易管理的需求。
数据中心网络越来越庞大,而网络资源分散、与其他设备管理割裂、运维不可视等问题,导致策略调整及故障定位等带来巨大的工作量。
二、项目遇到的问题
业务激增,流量瓶颈;
设备多样,管理复杂;
运维不可视,排障效率低;
三、解决方案
在超融合方案中,网络部分的架构如下:核心层采用框式三层交换机堆叠技术,确保大流量数据转发,灵活扩容;为保障业务的高可靠性,核心采用双机部署,避免单点故障,业务网和存储私网使用M-LAG技术实现超融合服务器设备的网络负载及冗余,并借助安视交换机可视化管理运维功能,降低管理难度,提升运维效率。
四、方案价值
对于超融合系统来说,网络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平台的性能也跟交换网络的能力强相关。
在超融合项目中使用信锐交换机,具备如下优势:
1、大容量背板带宽,满足大流量转发
2、核心双机部署,避免单点故障
3、M-LAG技术,提供双活设备级可靠性
4、与安全感知平台联动,打造立体化纵深安全防护
5、高效可视化管理运维
五、实施案例
甘肃省环境监控中心站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桂林理工大学
福建省人民医院
菏泽医专附属医院
上海彩虹生活广场
临夏州广播电视台
梧州市公安局。
华为超融合方案简介华为超融合方案是华为公司推出的一种整合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的解决方案。
该方案将传统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设备融合在一起,通过软件定义技术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高数据中心的灵活性和性能。
华为超融合方案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集中管理、高效稳定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主要特点1. 高度集成的硬件华为超融合方案采用高度集成的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
这些设备采用了最新的硬件技术,提供了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集成在一起,华为超融合方案可以减少设备数量,降低维护成本,并提高整体性能。
2. 软件定义技术华为超融合方案采用软件定义技术,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通过虚拟化技术,华为超融合方案可以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抽象出来,使其变得更灵活和可配置。
同时,软件定义技术使得华为超融合方案具有高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求动态调整资源分配。
3. 高可用性和容灾性华为超融合方案具有高可用性和容灾性。
通过使用冗余硬件和软件,华为超融合方案可以实现对单点故障的容忍,并保证数据中心的连续运行。
此外,华为超融合方案还可以自动备份数据,并提供数据恢复和故障转移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
4. 高度灵活和可扩展华为超融合方案具有高度灵活和可扩展的特点。
通过软件定义技术,华为超融合方案可以根据需求动态调整资源分配。
同时,华为超融合方案支持水平和垂直扩展,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随时增加或减少资源。
这使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情况灵活调整数据中心的规模。
应用场景华为超融合方案适用于各种企业的数据中心应用场景。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企业级数据中心华为超融合方案可以满足大中型企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
通过整合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华为超融合方案可以提供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同时,华为超融合方案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得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随时调整数据中心的规模。
2. 云计算中心华为超融合方案可以用于构建云计算中心。
超融合解决方案简介超融合解决方案是一种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它将传统的硬件设备进行软件定义,实现虚拟化和集中管理,从而提供高度集成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超融合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规模的企业,可以提供高性能、高可用、弹性扩展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
优势超融合解决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简化IT运维传统的数据中心需要通过独立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来支持应用程序的运行,运维人员需要管理这些设备,并处理它们之间的兼容性和配置问题。
而超融合解决方案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融合在一起,通过统一的管理界面进行管理,极大地简化了IT运维工作。
2. 提供灵活的扩展性超融合解决方案采用了分布式架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水平和垂直扩展。
当需要增加计算或存储资源时,只需添加相应的超融合节点即可,无需对整个系统进行改造。
这种灵活的扩展性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并降低系统升级和扩容带来的成本和风险。
3. 提升性能和可靠性由于超融合解决方案将计算和存储功能融合在一起,可以减少数据在存储和计算节点之间的传输延迟,提供更快的数据访问速度。
同时,超融合解决方案通过数据冗余和故障转移等技术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即使某个节点发生故障,也能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
架构超融合解决方案的架构通常由以下几个关键组件组成:1. 超融合节点超融合节点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组件,它集成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并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进行管理。
超融合节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以适应不同规模的业务需求。
2. 管理界面超融合解决方案通常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界面,用于对整个系统进行配置和管理。
通过管理界面,运维人员可以管理超融合节点、监控系统状态、进行资源的分配和调整等操作。
3. 存储系统超融合解决方案通常内置了分布式存储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
存储系统可以提供高可用性和高性能的存储服务,并支持数据快照、克隆和迁移等功能。
4. 网络虚拟化超融合解决方案通常通过网络虚拟化技术实现对计算和存储资源的隔离和调度。
20160810超融合解决方案介绍v174超融合解决方案介绍首先需要厘清概念,谈超融合,就得先从融合架构谈起融合架构又称为集成系统,通过整机柜集成和预配置实现快速部署,但仍然采用传统的服务器、网络、存储三层架构。
典型的融合架构方案包括VCE的Vblock、NetApp的FlexPod、Oracle的Exadata,以及Huawei 的FusionCube和H3C的UIS等.可以注意到融合架构在形态上体现为一个机柜或刀箱,里面集成了服务器、网络、存储节点,安装了虚拟化软件。
而超融合架构则是基于通用的服务器硬件,借助虚拟化和分布式技术,融合计算、存储、虚拟化与一体,不再需要专门的SAN存储。
相比融合架构来说,超融合摆脱了整机柜/刀箱集成的束缚,也不再受限于传统的三层架构,更具有弹性。
其次理解每家产品的理念、定位和技术渊源超融合概念在今天能够得到大家的热议,一是随着硬件性能密度的提升,网络互联互通的便利,软件智能逐渐走向成熟,超融合也是IT基础设施演进的一个必然方向;二则是对传统架构的颠覆式创新,在IT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上相比传统架构更有效率(尤其是集中式存储模式),因此对传统存储的冲击也最大.这也恰恰说明为何超融合理念的倡导者会是Nutanix、SimpliVity、Pivot3、Maxta以及VMware这些在企业级(存储)市场并不显赫的厂商。
而对于EMC、IBM、NetApp这些存储巨头来说,超融合并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概念,谁让他们“真的有一头牛”呢?Nutanix、SimpliVity等超融合初创厂商,均成立于2009年,借鉴Google等互联网数据中心架构,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将服务器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聚合,在虚拟化层面上实现池化和统一管理,实现虚拟化环境的新型部署模式。
他们的确是这个市场最彻底的“革命者”。
VMware在2014年发布的VSAN,也是专为优化虚拟环境而设计的存储解决方案,通过与vSphere的深度耦合,将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延伸到存储一层(在此前VMware通过VAAI、VASA、VVOL帮助专业存储厂商更好的支持虚拟化应用,现在决定甩开膀子自己上阵了),并巩固VMware在虚拟化数据中心的优势。
超融合方案1. 背景介绍在传统的数据中心架构中,通常会有一个存储区域网络(SAN)用于存储数据,并且还需要专门的计算机服务器来处理各种任务。
然而,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架构已经不能满足云计算时代的需求。
超融合方案通过将计算和存储功能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集成的解决方案。
它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组合在一起,以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数据中心架构。
本文将介绍超融合方案的基本概念、架构和优势。
2. 超融合方案的基本概念超融合方案是一种将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功能整合在一起的解决方案。
它利用软件定义的存储和软件定义的网络技术,将计算和存储功能放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一个物理节点上同时运行虚拟机和存储应用程序。
超融合方案通常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它通过将存储资源分布在多台物理服务器上,实现数据的冗余和高可用性。
此外,超融合方案还包括一套管理软件,用于统一管理所有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
3. 超融合方案的架构超融合方案的架构主要包括三个关键组件: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和网络节点。
•计算节点:负责运行虚拟机和应用程序。
•存储节点:负责存储数据,并提供高可用性和冗余功能。
•网络节点:负责提供网络连接,并为虚拟机和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超融合架构中的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通常通过高速网络进行连接,以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
此外,超融合方案还可以通过添加额外的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来扩展资源。
这样一来,就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快速增加计算和存储能力。
4. 超融合方案的优势超融合方案相比传统的数据中心架构具有许多优势:4.1 简化管理超融合方案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一个管理软件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这样一来,可以大大简化管理员的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4.2 灵活扩展超融合方案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快速增加计算和存储能力。
管理员只需要添加额外的计算节点或存储节点,就可以扩展整个系统的资源。
vmware超融合解决方案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对于IT 解决方案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
面对不断增长的数据量,业务活动的持续变革以及对于灵活性和安全性的需求,企业需要一种高效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来支持他们的业务。
而VMware超融合解决方案正是满足这些需求的理想选择。
一、什么是VMware超融合解决方案VMware超融合解决方案是一种将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功能整合在一起的解决方案。
它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资源的虚拟化,并利用云计算技术将各种基础设施功能集成在一起,从而提供一个集中式、灵活性高且易于管理的平台。
二、超融合解决方案的优势1. 简化管理:VMware超融合解决方案通过集成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简化了整个基础设施的管理。
管理员可以通过一个集中式的管理控制台轻松管理整个环境,从而减少了管理复杂性和人力成本。
2. 节约成本:VMware超融合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硬件购买和管理成本。
同时,由于其高度可扩展的架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扩展资源,避免了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投资。
3. 提升性能:超融合解决方案充分利用了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通过提供高度集成的硬件和软件优化,显著提升了应用程序的性能。
这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业务要求,提供更快的响应时间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4. 增强灵活性:由于其软件定义的特性,VMware超融合解决方案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管理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动态配置资源,快速响应业务变化。
同时,超融合解决方案还具备灵活的可伸缩性,能够满足企业在数据增长过程中的需求。
5. 加强安全性:VMware超融合解决方案通过提供多层面的安全控制和数据保护机制,降低了安全风险。
它通过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措施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确保关键业务信息的安全。
三、应用场景VMware超融合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规模和行业的企业,特别是那些需要快速适应业务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成本的企业。
超融合云计算方案超融合云计算是将传统的云计算和超融合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超融合云计算通过将计算、存储、网络和管理等关键组件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完全软件定义的、高度集成的云计算基础架构,从而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
本文将介绍超融合云计算的核心特点和主要优势,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高度集成:超融合云计算将计算、存储、网络和管理等关键组件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完全软件定义的基础架构。
这种高度集成的结构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延迟,同时也可以减少复杂性和维护成本。
2.弹性扩展:超融合云计算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弹性扩展,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通过简单的配置修改,可以快速添加额外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以应对激增的工作负载需求。
3.高度可靠:超融合云计算使用分布式存储和数据冗余等技术,提供高度可靠的存储和数据保护机制。
即使一些节点故障,系统仍然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简化管理:超融合云计算通过集成的管理工具,提供了一种简化的管理方式。
管理员可以通过一个单一的界面对整个基础架构进行统一管理,包括资源的监控、配置的修改和故障的排除等。
1.成本效益:超融合云计算可以通过集成和共享资源,以及自动化的管理方式,降低硬件、软件和管理等方面的成本。
相比于传统的云计算模式,超融合云计算可以提供更低的总拥有成本。
2.灵活性:超融合云计算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配置和扩展,以适应不同应用的需求。
它可以快速响应工作负载的变化,并保持高性能和低延迟。
3.高度集成:超融合云计算的高度集成结构可以减少硬件和软件的复杂性,简化管理和维护流程。
管理员可以通过一个单一的界面对整个基础架构进行统一管理,减少繁琐的配置和故障排除工作。
4.高可靠性:超融合云计算采用分布式存储和数据冗余等技术,可以提供高度可靠的存储和数据保护机制。
即使一些节点故障,系统仍然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超融合云计算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华为FusionCube超融合解决方案1超融合概述超融合崛起CPU SSD HDDCPUSSDHDDCPUSSDHDD....SDSSDC10GE RoCE/InfinibandStorageNetworkX86 #1X86 #2X86 #NCompute智能进化之道:☐更快速的SDS☐更线性的性能☐更简单的管理☐更快速的交付☐更紧凑的空间颠覆传统的新趋势2021年9.3B$其他集成系统总和10.7B$HCI市场空间12108642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Integrate Infra HCIIntegrate Stack Reference ArchitectureOutlook for Integrated System MarketGartner 预测,2022年,超融合市场份额将超过其他集成系统市场份额的总和HCI 17.0%SDS22.1%传统存储…IDC 2018年中国区存储市场HCI SDS 传统存储2FusionCube总体介绍Any Workload, Any Site, One SystemAny WorkloadAny Site中心站点FusionCube•预安装预集成•统一管理•一键升级•一键日志收集•一键扩容•支持双活•异步复制•QoS•亚健康检测•EC简单高效安全可靠•自研NVMe SSD •支持IB 网络•单柜720W IOPS •1T 数据重构15Min极致性能FusionCube DB开放兼容•兼容主流数据库•混合负载FusionCube ROBO即插即用•全栈边缘DC •整柜交付•快速初始化无需值守•远程统一管理分支设备与资源•多种接入方式监控分支状态云边协同•应用批量从中心部署至分支•边缘智能站点对接华为云IEF 平台分支和边缘站点虚拟化支持FusionSphere 和VMWare 虚拟化,满足客户多样需求私有云打造一体化云平台、支持一体化交付,高效部署数据库Oracle开放兼容业界主流数据库桌面云以个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办公空间混合负载一套系统承载数据库和虚拟化应用One SystemFusionCube 超融合基础设施VDI 一体机数据库一体机ROBOHCI 私有云HOP 桌面协议端到端交付兼容主流数据库对标Exadata 快速部署即插即用无人值守应用&办公企业虚拟化云平台统一云平台业务协同0102030405FusionCube 应用场景FusionCube 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Gartner MQ 2018.11FusionCube 跃升Gartner 挑战者象限MicrosoftVMwareDell EMCNutanix Scale Computing DataCoreRedhat Pivot3CiscoHPEHuaweiMaxtaStorMagic StarWindChallengersLeadersNiche Players VisionariesHuawei 23.2%H3C19.3%SANGFOR 15.5%Le …QingClo …Dell …Nutanix …Cisco 2.1%SmartX …Others …China HCI Market Overview, 2018$716.华为超融合市场分析010203简——最简运维简易部署简易运维一键式巡检升级扩容15min 预装交付业务发放90%部署时间虚拟化计算存储200%运维效率1024节点统一管理优——最优性能业界最优性能HCI 场景,单节点IOPS 开启重删压缩后,性能损失业界最高磁盘利用率 业界最强自愈能力1TB 数据恢复时间FusionCube150KVS N 100KFusionCube <15%VSN >30%90%磁盘利用率性能无损EC Turbo 专利FusionCube <30minVSN>60minV>60minVS 省——因为灵活所以最省TCO节省TCO60%TCO50%运维人力58%能耗75%空间传统方案友商FusionCube 超融合平台的特点FusionAccessFusionCube 超融合基础设施SAPCRM桌面虚拟化VDI 应用虚拟化SBCLinux VMWindows VM Windows VM 卓越体验自研HDP 桌面协议构筑业界最佳的显示画质和音视频,桌面使用清晰流畅1安全可靠数据不落地,全系统端到端安全智能防护。
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目录1.项目背景2.需求分析3.解决方案3.1 方案拓扑3.2 方案描述3.2.1 超融合简介3.2.2 计算资源1.项目背景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私有云已经成为企业云计算的主要形式之一。
然而,传统的私有云架构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源利用率低、扩展性差、管理复杂等。
因此,如何构建高效、灵活、易管理的私有云平台成为了企业云计算建设的重要任务。
2.需求分析针对传统私有云架构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提升资源利用率、提高扩展性、降低管理成本。
同时,这种解决方案还需要具备高可靠性、高性能、易于部署和维护等特点。
3.解决方案3.1 方案拓扑我们提出了一种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了超融合架构,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集成、高度优化的系统。
同时,我们还引入了虚拟化技术和技术,实现了资源的动态分配和管理,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和高效。
3.2 方案描述3.2.1 超融合简介超融合是一种新型的IT架构,它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集成、高度优化的系统。
超融合架构具有资源利用率高、扩展性好、管理简单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
3.2.2 计算资源在我们的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中,计算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采用了虚拟化技术和技术,实现了资源的动态分配和管理。
这样,可以根据应用的实际需要,动态调整计算资源的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同时,我们还采用了高性能计算节点,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满足了大规模计算的需求。
3.2.3 存储资源存储资源是解决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提供了高性能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闪存和云存储等。
这些设备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4 网络拓扑我们的解决方案采用了先进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型、树型等。
这些结构可以满足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网络需求,同时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服务。
华为超融合方案华为超融合方案是一种集计算、网络、存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解决方案,它能够提供全面的IT基础设施支持,并且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的特点。
华为超融合方案的应用范围广泛,既可以用于企业的私有云部署,也可以用于公有云服务商的数据中心建设。
本文将详细介绍华为超融合方案的优势及其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一、华为超融合方案概述华为超融合方案是一种集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解决方案。
它的核心组件包括超融合服务器、分布式存储和软件定义网络等,可以提供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的IT基础设施支持。
华为超融合方案采用灵活的构建方式,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简化和扩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
二、华为超融合方案的优势1. 高性能:华为超融合方案采用高性能的服务器硬件和软件优化技术,能够满足大规模并发访问的需求,提供更快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2. 高可靠性:华为超融合方案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冗余备份和故障自动恢复,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业务的连续性。
3. 高可扩展性:华为超融合方案支持水平和垂直的扩展方式,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增加计算和存储资源,提供更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用性。
4. 简化管理:华为超融合方案采用统一的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集中管理和监控,降低了管理和运维的成本。
5. 节省空间:华为超融合方案采用高密度服务器和分布式存储技术,能够节省机房空间,提高机房的利用率。
三、华为超融合方案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1. 数据中心建设:华为超融合方案可以应用于企业的数据中心建设,提供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支持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分析,满足企业对数据中心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需求。
2. 虚拟化环境:华为超融合方案可以支持企业的虚拟化环境,提供灵活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动态分配,提高企业的IT资源利用率和应用的灵活性。
3. 大数据应用:华为超融合方案可以支持企业的大数据应用,提供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需求,帮助企业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随着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私有云超融合成为了企业构建灵活、高性能和持续创新的应用基础设施的选择。
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将计算、存储、网络和管理等多个应用领域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基础设施中,提供一站式的云计算平台。
本文将介绍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优势,并深入探讨其实施方法和关键技术。
一、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的基本概念1.定义: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是一种将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和应用管理等多个组件集成到一个标准化、模块化和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云计算平台。
2.架构: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的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
硬件层面,基于标准化的服务器硬件,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整合到一个物理框架中。
软件层面,使用统一的管理平台对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调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应用效能。
二、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的特点1.高度集成: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将计算、存储、网络和管理等多个组件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基础设施中,使企业能够通过一个平台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2.灵活扩展: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快速扩展。
企业可以根据应用负载的变化,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扩展计算和存储资源。
3.自动化管理: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的管理平台,通过自动化的方式管理和调度资源,能够实现统一的资源管理、快速的应用交付和灵活的应用迁移。
4.高性能: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采用高密度服务器,通过硬件加速技术和存储优化技术提供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可以满足企业对高性能应用的需求。
5.高可靠性: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和容错机制,可以提供高可靠性的数据存储和应用服务,保障企业应用的连续性。
三、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的优势1.降低成本: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通过集成和优化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硬件和软件成本。
同时,通过自动化管理和快速交付应用,减少了运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