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4
第四课第二项目《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学案设计【课程标准】4.2 知道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教与学目标:1、树立干事创业、勤劳致富和合法致富的观念。
2、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前的各种分配方式。
3、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懂得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方式二、教与学重难点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和重要意义。
2、理解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措施,法律保护合法收入,打击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体现社会公平。
三、教法与学法:师生互动,案例分析、合作探究。
四、教与学过程:课堂序曲:时政播报1、一名学生说出自己所搜集的最新时政消息。
2、其他学生谈对这一时政信息的认识。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非常剧场:猎人与狗猎人买来几条猎狗打猎,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出现了。
大兔子非常难捉到,小兔子好捉。
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们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子。
慢慢地,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
猎人对猎狗说:“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
”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的方法。
按照总重量来评价猎狗,决定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待遇。
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捕捉野兔,兔子的数量增加了,兔子的重量增加了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师点拨:收入怎样分配,直接关系到全局的利益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温家宝总理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强调:“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那么我们国家怎样才能切好“蛋糕”,实现全民共同致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
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共同富裕的概念,明白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2.了解共同富裕的原则和途径。
3.培养学生的共同富裕意识,关爱他人,分享快乐。
二、教学重点:1.了解共同富裕的概念和原则。
2.掌握共同富裕的途径。
3.培养学生的共同富裕意识。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观看与共同富裕有关的视频片段,如百度云《我们的中国梦》等。
让学生了解共同富裕的概念和现实意义。
2.向学生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共同富裕很重要?”学生思考并回答。
Step 2:概念讲解(15分钟)1.通过讲解共同富裕的概念,使学生对共同富裕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为什么共同富裕很重要,为什么需要实现共同富裕。
Step 3:原则与途径(25分钟)1.介绍共同富裕的原则,如公平、合理分配资源等,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2.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如经济发展、教育公平等,并分组讨论。
3.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讨论结果并汇总,形成共同富裕途径的思维导图。
Step 4:培养共同富裕意识(20分钟)1.设计一个小活动,学生切好蛋糕来演示共同富裕的意义。
每个学生只能切一块蛋糕,并且不能多切、少切。
2.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切蛋糕的思考和感受。
3.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共同富裕的意识,如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等。
Step 5:总结与拓展(10分钟)1.归纳总结共同富裕的概念、原则和途径,对学生进行回顾和巩固。
2.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关注共同富裕的实施情况,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设计,学生能够理解共同富裕概念,了解共同富裕的原则和途径,并通过小活动切蛋糕的方式培养共同富裕意识。
通过讨论和思考,学生能够认识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共同富裕原则。
同时,在拓展环节将共同富裕概念延伸到社会实践中,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共同富裕的现实意义和困难性。
切好“蛋糕”共同富裕学案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干事创业、勤劳致富和合法致富的观念。
2、知识: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以及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意义。
懂得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方式3、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前的各种分配方式。
学习重点:我国的分配原则、分配制度的内容及意义;致富的途径等学习难点分配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先富和共同富裕的关系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案例分析法等。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我们过生日的时候父母都会为我们买生日蛋糕,作为主角,切蛋糕的任务由我们担任。
那么今天我们再次重温令我们激动的一刻。
分组模拟做蛋糕……蛋糕做成之后,这个蛋糕究竟怎样分才合理呢?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分得同样多的蛋糕呢?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蛋糕不应该每个人分得同样多,那样是不公平的。
在制作蛋糕的过程中,谁付出得多、谁表现得积极,这些人应该分得比较多的蛋糕。
因为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既要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又应得到应得的利益。
教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到位,我们现在把我们国家的国民收人比喻成一个大蛋糕的话,那么收人分配就是切蛋糕的问题了,蛋糕是切大还是切小?切多还是切少?切了之后分给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
板书:切好“蛋糕”,共同富裕(二)自主探究:(1)根据提示自主阅读教材,探究教材问题,提炼教材基本观点。
【自读提示】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有哪些要素参与分配?分配的原则是什么?我国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什么?2、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有何意义?3、.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什么?怎样理解“共同富裕”?(2)完善学案上的填空。
1、在我国现阶段,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确立、、和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实行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2.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和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切好蛋糕共同富裕”的经济学理论。
2.掌握如何进行经济的公平分配。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切好蛋糕共同富裕”理论的引入和讲解。
2.经济公平分配的讲解和实践。
3.组织实践性的小组活动,加深学生对“切好蛋糕共同富裕”的理解,以及团队合作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流程1. 引入开场引入一段短视频,分享经济学大师比尔盖茨的观点:“我们不是在争夺有限的蛋糕,而是应该不断地创造新的蛋糕。
如果我们只是瓜分蛋糕,那么每个人都将损失,结果将是双输。
”2. 理论讲解通过多媒体或者黑板等方式,讲解“切好蛋糕共同富裕”的理论概念和实际应用。
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巨大的蛋糕需要分给许多人,该如何公平地分配?•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总是比其他人更富有?3. 经济公平分配通过讲解和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经济公平分配的过程。
请学生完成以下练习:•把一块大的巧克力蛋糕分成若干小块,每个学生获得一块蛋糕。
•提供不同数量的钱币,让每个学生依次选择一种,用它来支付一些特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比如扇子、水壶、雨伞等等。
•让学生观察到,不同的人每次得到的布点不同,那些钱币较多的人常常能够在其他货物购买中拥有更大的选择权。
4. 小组活动分成小组,由每个小组自行制定一个合理的分配计划,然后让小组成员每人随机地从“切好蛋糕”中取一块,并检查他们的分配是否公平。
最后,让学生交流、分享和总结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活动,测试学生对“切好蛋糕共同富裕”的理解程度,以及团队合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学生是否理解和接受“切好蛋糕共同富裕”理论,并能在实践中应用它。
3.对于未能理解内容的学生,需要重新导航和讲解,以便更好地理解课程的核心。
五、总结“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案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课程,可以指导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公平的资源分配。
此外,它还能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战略问题,并且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九年级思想品德《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案鲁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案鲁教版第2课时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学重点、难点:我国的分配制度;理解共同富裕[课前预习]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是什么?2.怎样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知识点讲述]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是什么?答:在我国现阶段,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怎样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答: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过上富裕的日子是每个人的愿望,但财富的取得要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要通过合法正当的方式。
我国法律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
[突出重难点练习]辨析题:有人认为,现在国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所以,只要致富都是光荣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参考答案::该观点是不正确的。
因为:(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所以国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正确的。
(2)“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过上富裕的日子是每个人的愿望,但财富的取得要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要通过合法正当的方式。
我国法律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
所以,只要致富都是光荣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第二框切好“蛋糕“共同富裕【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身边各种致富源泉的充分涌流,体会我国分配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分析图表,掌握解答图表类型题的方法;通过材料解读,提高分析问题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能熟练说出分配制度以及分配原则的内容;知道共同富裕的过程;明确只有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才受法律保护。
【评价任务设计】1.通过新闻链接①、走进新闻人物1、2检验目标1的达成度。
2.通过分析图表检验目标2的达成度。
3.通过调查图表得出的结论、新闻链接②、走近新闻人物3——5检验目标3的达成度。
【教学方法】单元导入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调查法学教过程【主题导入,明确目标】一、开门见山,出示单元知识体系,直接切入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身边各种致富源泉的充分涌流,体会我国分配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分析图表,掌握解答图表类型题的方法;通过材料解读,提高分析问题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能熟练说出分配制度以及分配原则的内容;知道共同富裕的过程;明确只有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才受法律保护。
【自主学习,合作分享】活动一:了解分配制度阅读教材21——22页正文部分,找出下列问题:(1)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各是什么?与相适应?(识记)(2)分配制度变化有何意义?(理解)师:1.通过“自学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和要求自学教材相关内容;2.交流新知学习情况,形成正确答案;答案:1、(1)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3)现行的分配制度与基本的经济制度相适应。
2、(1)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极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完成图表,并思考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或者知识?教师传授图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师总结: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坚持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④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⑤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形式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课题 切好“蛋糕”共同富裕使用人 编号 10 课型新授课课时1主备人备课 时间教 学 目 标重点 难点 重点: 分配制度的新变化 难点: 诚实劳动 共同富裕 教具 多媒体 电子白板 教法学法讨论式、启发式 讨论、感悟、体验历年考点本课内容比较抽象,在历年考试中主要考点有:⑴我国的分配原则与分配制度⑵实行分配制度的意义板 书 设 计教 学 过 程分配制度共同富裕切好蛋糕 共同富裕前提:—— 意义:——原则—— 内容—— 意义——教学过程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一只很大的蛋糕,蛋糕上写着“国民收入总量”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喜气洋洋地切蛋糕。
2、画外音:收入分配,蛋糕切大切小、切多切少,怎样分配,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3、导入新课看图片思考:——我们国家怎样才能切好“蛋糕” ,实现全民共同致富?进入新课学习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分配制度的新变化1、阅读课本 49 页服装厂的材料,回答文中的两个问题。
2、分析课本 50 页小明爸爸这一材料,想一想:小明爸爸的收入有哪些?分别来自于何种分配方式?3、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4、该企业都有哪些分配方式?这些分配方式都是依据哪些生产要素分配的?教师:这样的分配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5、“蛋糕”做出来了,能不能采取“排排坐,分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式的平均主义做法,如果这样做会有什么弊端?你认为怎样分配才算合理?其理由是什么?——归纳实行基本分配制度的意义。
阅读材料思考回答→小明爸爸的收入有:工资、奖金、利息、股息;分别按劳动、技术、资金的贡献分配。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技术;管理等→基本经济制度学生讨论自由发挥归纳总结12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诚实劳动合法致富1、多媒体展示:名言导读: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案简介本教案以“切好蛋糕共同富裕”为主题,通过某社区家庭资源分享活动的模拟,帮助学生感受资源共享的概念,探究资源公平分配的方法,并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分享快乐的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切好蛋糕共同富裕”理念,理解资源共享的概念;2.掌握各种资源在社区家庭间进行分享的方式和方法;3.理解资源公平分配的重要性,学会有效进行资源公平分配。
能力目标1.通过模拟活动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分享快乐的意识;2.能够借鉴“切好蛋糕共同富裕”理念,实际行动中发现现实问题和解决途径;3.能够在活动中体会分享快乐的感受,增强“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观念。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2.培养学生分享快乐、资源共享、协作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整理材料:课程教案、讲义、分组名单、学生手册;2.设计活动:设计模拟社区家庭资源分享活动;3.分组:根据学生兴趣和性格,将学生均匀分成若干组,每组3-5人。
活动过程第一部分:分享资源集体研讨1.教师向学生介绍“切好蛋糕共同富裕”的概念,并鼓励学生分享家庭中的资源;2.分组讨论:同组学生分享家庭中的资源,并讨论如何转化、利用资源;3.选取代表:每组从自己讨论的资源中,选取一二个代表,对其进行汇报;4.班级讨论:由汇报代表进行班级讨论,探究各组分享的资源,在实现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第二部分:模拟社区家庭资源分享活动1.教师向学生介绍活动规则和注意事项;2.分组活动:将每组学生宣布其分享的资源,并列举对该资源需求大于供给的社区家庭,根据实际需求情况进行资源分配。
3.评估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需要学会协商、妥协、团结、分享。
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估活动效果及自身的经验与收获。
课后作业1.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包括已掌握的知识和所存在的问题;2.针对问题进行调研,并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家庭或社区)提出建议和解决途径。
鲁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全民共同富裕》第二节《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学设计城区一中:刘艳一、教学内容概述:《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是鲁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上册第四课第二节知识,主要讲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合法获得经济效益的手段。
本节课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完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的分配制度。
围绕分配制度这一中心,介绍我国实行现行分配制度的原因、分配制度的好处,在此分配制度下全民致富的好方法和全民怎样共同致富。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的表现。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中考考点:知道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识记)2、正确认识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认识到只有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才会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
(理解)(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课件和教材中的材料问题,从而初步掌握我国的分配制度;2、通过收集资料、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能够对生活中的财富分配方式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认识分配制度,诚实劳动,合法致富。
2、通过学习,能认同我国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巨大贡献,热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情感,同时清楚致富的好方法和全民怎样共同致富,增强守法观念。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以住校为主,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度及社会了解不多,知识面窄,学生只学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对我国的具体国情还未具体学习,理解我国的多种分配制度有一定难度;学生不爱表现自己、大多数学生不爱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学生不具备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经验,计算机操作较熟练,少数学生具有初步的网上学习的技能;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不足。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比赛抢答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
《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我国的分配制度,树立诚实劳动合法致富的观念。
2、能具体分析实际情况,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认识到只有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才会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和重要意义、致富的途径。
2、难点:理解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措施;法律保护合法收入,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
教师:“同学们,你们现在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免除杂费和学费了,你知道国家是从哪个地区开始实行这一政策的吗?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呢?”学生:西部地区。
教师:其实这些年国家为了进行西部大开发是竭尽所能斥巨资而为Z。
比如:投资262 亿元建青藏铁路,计划投资403亿建重庆轻轨,以及打算重拳出击,在川、滇西部的横断地区打造世界级的大型水电站群落。
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这些西部的经济增长率每年高于& 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建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发展西部经济,使东、西部人民共同富裕。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切好“蛋糕”共同富裕》这一节。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一)分配制度的新变化。
活动一:学生先看教材49-50页,讨论以下问题:1、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各是什么?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这种分配制度?(结合基本经济制度思考)3、这种分配原则会导致贫富分化吗?为什么?4、为了避免贫富化化你有何建议?(第1题每生必须完成,2、3、4题至少选一题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的分配原则是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其中“按劳分配”中的“劳” 是指劳动,尤其是劳动的贡献,而不是“劳动力”。
Z所以要坚持这种分配制度是因为这种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而且符合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树立干事创业、勤劳致富和合法致富的观念。
2.能正确的认识和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及其优越性;懂得我们要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走向富裕的道路。
教学内容分析本项目是第四课“全民共同致富”的第二框,在了解了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本项目共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分配制度的新变化”“诚实劳动合法致富”。
认识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及其优越性是对青少年国情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的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决定的。
理解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它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它是一个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先富是手段,共富是目的。
这对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讲,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习这部分内容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当前社会存在的收入差距现象。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主要安排了四个环节:情景导入自主感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回归生活拓展升华——成果交流积累收获,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学习、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在合作互动中实施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与策略运用多媒体教学,采取讨论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及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家庭的收入来源情况。
教师查阅、收集资料:先富带动、帮助后富的典型事例;国家采取的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
整理相关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环节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多媒体课件展示: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时说的这番话,至今仍清晰印刻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