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实践与探索(3)
- 格式:pptx
- 大小:686.64 KB
- 文档页数:13
第3课时工程问题与行程问题一、选择题1.某工厂计划每天烧煤5吨,实际每天少烧2吨,m吨煤多烧了20天,则可列的方程是()A.m5-m2=20 B.m5-m3=20 C.m5-m7=20 D.m3-m5=202.小明和小刚分别从相距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小时走4千米,3小时后两人相遇,设小刚的速度为x千米,列方程为()A.4+3x=25.2 B.3×4+x=25.2 C.3(4+x)=25.2 D.3(x-4)=3.一项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现由甲单独做4小时,剩下的由甲、乙合做,还需几小时才能完成这项工作?设还需x小时才能完成,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420-x20-x12=1 B.420+x20-x12=1C.420+x20+x12=1 D.420-x20+x12=14.某车间有27名工人,生产某种由一个螺栓套两个螺母的产品,每人每天生产螺母16个或螺栓22个.若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栓,其他工人生产螺母,恰好使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配套,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22x=16(27-x)B.16x=22(27-x)C.2×16x=22(27-x)D.2×22x=16(27-x)二、填空题5.某中学的学生自己动手整修操场,如果让七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要6小时完成;如果让八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要4小时完成.现在由七、八年级学生一起工作x小时,完成了任务.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6.某人在路上行走,速度为2米/秒,一辆车身长是18米的货车从他背后驶来,并从他身旁开过,驶过的时间是秒,则货车的速度为________米/秒.7.已知某铁路桥长500米,现在一列火车匀速通过该桥,火车从开始上桥到过完桥共用了30秒,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20秒,则火车的长度为________米.三、解答题8.小王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小陈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沿同一公路匀速前进,已知两人在上午7时同时出发,到上午9时,两人还相距20 km,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40 km且两人均未到达目的地,求A,B两地的距离.9.整理一批图书,如果由一个人单独做需花60小时.现先由一部分人用一小时整理,随后增加15人和他们一起又做了两小时,恰好完成整理工作.假设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那么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多少人?10.有一个水池,用两台水泵抽水,如果单独开甲泵,5小时能抽完这一池水,如果单独开乙泵,小时能抽完,试问:(1)两泵同时开,几小时能把水抽完?(2)如果甲泵先抽2(涂黑部分表示被墨水覆盖的若干文字)请你补充完整,列出相应的方程,并写出解答过程.11.2017·威海模拟一队学生从学校出发去骑行,整个队伍以30千米/时的速度前进. (1)骑行了半小时,突然发现有东西遗忘在学校,一名队员马上以50千米/时的速度返回学校,取到东西后仍以50千米/时的速度追赶队伍,求这名队员从掉头返校到追上队伍,经过了多长时间;(取东西的时间忽略不计)(2)突然前方有事需要接应,派出一名队员前往,如果这名队员以40千米/时的速度独自行进7千米,接应后掉转车头,仍以40千米/时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合.问这名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多长时间?(接应时间忽略不计)解:设这名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x 小时,根据题意,可得方程________.(本小题只需要列出方程,不用解)12.(1)将一批重490吨的货物分配给甲、乙两船运输.现甲、乙两船已分别运走其任务数的57,37,在已运走的货物中,甲船比乙船多运30吨.求分配给甲、乙两船的任务数各为多少吨.(2)自编一道应用题,要求如下:①是路程应用题.四个数据100,25,15,5必须全部用到,不添加其他数据;②只需编题,不必解答.13 [方案设计问题]利民商场计划拨款9万元从厂家购进50台电视机.已知该厂家生产三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出厂价分别为:甲种电视机每台1500元,乙种电视机每台2100元,丙种电视机每台2500元.(1)若利民商场同时购进其中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共50台,用去9万元,请你探究一下该商场有哪几种进货方案;(2)若利民商场销售一台甲种电视机可获利150元,销售一台乙种电视机可获利200元,销售一台丙种电视机可获利250元.在同时购进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的方案中,为使销售时获利最多,你选择哪种进货方案?详解详析1.[解析]D m 吨煤计划烧的天数为m 5天,实际烧的天数为m 3天,根据题意,得m 3-m5=20.2.[解析]C 本题的相等关系:小明与小刚的路程之和等于千米.3.[解析]C 本题的等量关系:甲先做的工作量+甲、乙合做的工作量=1,所以可列方程为420+x 20+x12=1.故选C .4.[解析]D x 名工人可生产螺栓22x 个,(27-x)名工人可生产螺母16(27-x)个,由于螺栓数目的2倍与螺母数目相等,因此2×22x =16(27-x).5.[答案] (16+14)x =1[解析]易知七、八年级学生的工作效率分别是16,14,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16+14)x =1.6.[答案] 14[解析]设货车的速度是x 米/秒, 根据题意得-2×=18, 解得x =14,即货车的速度是14米/秒. 7.[答案] 100[解析]设火车的长度为x 米,根据题意得500-x 20=500+x30,解得x =100.8.解:设A ,B 两地的距离为x km , 依题意得x -202=x +405,解得x =60.答:A ,B 两地的距离为60 km . 9.解:设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x 人,依题意,得x 60+2(x +15)60=1.解方程,得x =10.答: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10人.10.解:(1)设两泵同时开,x 小时能把水抽完, 根据题意,得15x +12.5x =1,解得x =53.答:两泵同时开,53小时能把水抽完.(2)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例如补充为:剩下的由两泵同时抽.解:设剩下的由两泵同时抽,还需y 小时才能抽完,根据题意,得15×2+(15+12.5)y =1,解得y =1.答:剩下的由两泵同时抽,还需1小时才能抽完.11.解:(1)设这名队员从掉头返校到追上队伍,经过了y 小时, 根据题意,得50y -30y =30×12×2,解得y =1.5.答:这名队员从掉头返校到追上队伍,经过了小时.(2)设这名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x 小时, 根据题意,得40x +30x =7×2. 故答案为40x +30x =7×2.12.解:(1)设分配给甲船的任务数是x 吨,则分配给乙船的任务数是(490-x)吨, 根据题意,得57x -37(490-x)=30,解得x =210.则490-x =280.答:分配给甲、乙两船的任务数分别是210吨、280吨.(2)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参考:甲、乙两人相距100 km ,相向而行,相遇后停止.当甲、乙两人分别走了其行驶路程的25,15时,甲比乙多走5 km ,求相遇时甲、乙两人分别行驶的路程.13 解:(1)分情况计算:①假设购进甲种电视机x 台,购进乙种电视机(50-x)台,根据题意,得 1500x +2100(50-x)=90000. 解得x =25,50-x =25.即购进甲种电视机25台,购进乙种电视机25台.②假设购进甲种电视机y 台,购进丙种电视机(50-y)台,根据题意,得 1500y +2500(50-y)=90000. 解得y =35,50-y =15.即购进甲种电视机35台,购进丙种电视机15台.③假设购进乙种电视机z 台,购进丙种电视机(50-z)台,根据题意,得 2100z +2500(50-z)=90000. 解得z =,不合题意,舍去.故利民商场有两种进货方案,方案一:购进甲种电视机25台,购进乙种电视机25台;方案二:购进甲种电视机35台,购进丙种电视机15台.(2)①当购进甲种电视机25台,购进乙种电视机25台时,可获利150×25+200×25=8750(元).②当购进甲种电视机35台,购进丙种电视机15台时,可获利150×35+250×15=9000(元).故选择方案二,即购进甲种电视机35台,购进丙种电视机15台获利最多.。
6.3实践与探索6.3.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一、本课重点,请你理一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1)“找”:看清题意,分析题中及其关系,找出用来列方程的____________;(2)“设”:用字母(例如x )表示问题的_______;(3)“列”:用字母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根据__________列出方程;(4)“解”:解方程;(5)“验”:检查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并写出答案;(6)“答”:答出题目中所问的问题。
二、基础题,请你做一做1. 已知矩形的周长为20厘米,设长为x 厘米,则宽为( ).A. 20-xB. 10-xC. 10-2xD. 20-2x2.学生a 人,以每10人为一组,其中有两组各少1人,则学生共有( )组.A. 10a -2B. 10-2aC. 10-(2-a)D.(10+2)/a三、综合题,请你试一试1. 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2. 小明的爸爸三年前为小明存了一份3000元的教育储蓄.今年到期时取出,得到的本息和为3243元,请你帮小明算一算这种储蓄的年利率.3.小赵去商店买练习本,回来后问同学:“店主告诉我,如果多买一些就给我八折优惠.我就买了20本,结果便宜了1.60元.”你能列出方程吗?四、易错题,请你想一想1.建筑工人浇水泥柱时,要把钢筋折弯成正方形.若每个正方形的面积为400平方厘米,应选择下列表中的哪种型号的钢筋?思路点拨:解出方程有两个值,必须进行检查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因为钢筋的长为正数,所以取x=80,故应选折C 型钢筋.2.你在作业中有错误吗?请记录下来,并分析错误原因.型号 A B C D 长度(cm ) 90 70 82 956.3.2 行程问题一、本课重点,请你理一理1.基本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基本类型:相遇问题; 相距问题; ____________ ;3.基本分析方法:画示意图分析题意,分清速度及时间,找等量关系(路程分成几部分).4.航行问题的数量关系:(1)顺流(风)航行的路程=逆流(风)航行的路程(2)顺水(风)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逆水(风)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基础题,请你做一做1、甲的速度是每小时行4千米,则他x小时行()千米.2、乙3小时走了x千米,则他的速度是().3、甲每小时行4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则甲、乙一小时共行()千米,y小时共行()千米.4、某一段路程x 千米,如果火车以49千米/时的速度行驶,那么火车行完全程需要()小时.三、综合题,请你试一试1.甲、乙两地路程为180千米,一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出发每时走15千米,另一人骑摩托车从乙地出发,已知摩托车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3倍,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问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遇?2. 甲、乙两地路程为180千米,一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出发每时走15千米,另一人骑摩托车从乙地出发,已知摩托车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3倍,若两人同向而行,骑自行车在先且先出发2小时,问摩托车经过多少时间追上自行车?3.一架直升机在A,B两个城市之间飞行,顺风飞行需要4小时,逆风飞行需要5小时.如果已知风速为30km/h,求A,B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四、易错题,请你想一想1.甲、乙两人都以不变速度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在同一地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00米/分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3/2倍,问(1)经过多少时间后两人首次遇(2)第二次相遇呢?思路点拨:此题是关于行程问题中的同向而行类型。
【优编】初中数学华东师范大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6.3 实践与探索课堂练习一、单选题1.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24天.如果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铺好这条管线需要的天数是()A.8天B.7天C.6天D.5天2.一个商店把iPad按标价的九折出售,仍可获利20%,若该iPad的进价是2400元,则ipad标价是()A.3200元B.3429元C.2667元D.3168元3.大箱子装洗衣粉36千克,把大箱子里的洗衣粉分装在4个大小相同的小箱子里,装满后还剩余2千克洗衣粉,则每个小箱子装洗衣粉()A.6.5千克B.7.5千克C.8.5千克D.9.5千克4.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5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今年儿子的年龄是()A.5岁B.6岁C.7岁D.8岁5.“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4”,若设这数是x,则可列出关于x的方程为().A.x=-x+4B.x=-x+(-4)C.x=-x-(-4)D.x-(-x)=46.如图:将一个矩形纸片ABCD,沿着BE折叠,使C,D点分别落在点C1,D1处.若∠C1BA=50°,则∠ABE的度数为()A.15°B.20°C.25°D.30°二、填空题7.一组数据1,3,2,7,x,2,3的平均数是3,则该组数据的众数为.8.某工厂前年的产值为500万元,去年比前年的产值增加了10%,如果今年的产值估计比去年也增加了10%,那么该工厂今年的产值将是万元.9.某村原有林地108公顷,旱地54公顷,为保护环境,需把一部分旱地改造为林地,使旱地占林地面积的20%,设把x公顷旱地改为林地,则可列方程10.某市在端午节准备举行划龙舟大赛,预计15个队共330人参加.已知每个队一条船,每条船上人数相等,且每条船上有1人击鼓,1人掌舵,其余的人同时划桨.设每条船上划桨的有x人,那么可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为.11.一个角的补角等于这个角的3倍,则这个角的度数为.12.为了解今年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过冬的红嘴鸥的数量,某研究团队给200只红嘴鸥做上标记,经过一段时间,当带有标记的红嘴鸥和其它不带标记的红嘴鸥完全混合后,再次观察发现416只红嘴鸥中有2只带有标记,那么由此可以估计今年飞到昆明过冬的红嘴鸥大约有只.三、解答题13.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所得稿费的纳税计算方法是:(1)稿费不高于800元的不纳税;(2)稿费高于800元而不高于4000元,缴纳超过800元部分稿费的14%;(3)稿费超过4000元的,缴纳全部稿费的11%.张老师得到一笔稿费,缴纳个人所得税420元,问张老师的这笔稿费是多少元?14.一辆汽车上午10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到下午1时刚好行了全程的40%,这时离全程的中点还有68千米.甲乙两地的公路长多少千米?15.在商品市场经常可以听到小贩的叫嚷声和顾客的讨价还价声:“10元一个的玩具赛车打八折,快来买啊!”“能不能再便宜2元?”,如果小贩真的让利(便宜)2元卖了,他还能获利20%,根据下列公式求一个玩具赛车进价是多少元?(公式:利润=进价×利润率=销售价×打折数-让利数-进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A2.【答案】A3.【答案】C4.【答案】A5.【答案】B6.【答案】B7.【答案】38.【答案】6059.【答案】54-x=20%(108+x)10.【答案】15(x+2)=33011.【答案】45°12.【答案】4160013.【答案】解:设张老师的稿费为x元. (x-800)×14%=420,解得x=3800.答:张老师的这笔稿费有3800元. 14.【答案】解:设甲乙两地的公路长x米40%x+68= 12x解得:x=680答:甲乙两地的公路长680米.15.【答案】解:设进价是x元.依题意得:x×20%=10×0.8−2−x.解得x=5(元).答:进价是5元.。
坐公共汽车 A B C 坐出租车 小张家火车站 速度40千米/时 速度80千米/时 课 题:6.3 实践与探索(三)&.教学目标: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行程问题。
难点:间接设未知数。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2、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二、探究新知问题:小张和父亲预定搭乘家门口的公共汽车赶往火车站,去家乡看望爷爷,在行驶了三分之一路程后,估计继续乘公共汽车将会在火车开车后半小时到达火车站,随即下车改乘出租车,车速提高了一倍,结果赶在火车开车前15分钟到达火车站,已知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是40千米/时,问小张家到火车站有多远?教学方法:先让学生互相交流,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法1:若直接设未知数,设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为x 千米。
(1)坐公共汽车行了多少路程?乘出租车行了多少路程?(x 31千米,x 32千米) (2)乘公共汽车用了多少时间?乘出租车用了多少时间?(4031x小时,8032x 小时) (3)如果都乘公共汽车到火车站要多少时间?(40x 小时) (4)等量关系是什么? “都乘公共汽车将会在火车开车后半小时到达”这就是说小张出发前离火车开车时间有⎪⎭⎫ ⎝⎛-2140x 小时;“下车改乘出租车赶在火车开车前15分钟到达火车站”这表示小张从家到火车站共用了⎪⎭⎫ ⎝⎛--60152140x 小时,即⎪⎭⎫ ⎝⎛-4340x 小时。
因此,等量关系是:434080324031-=+x x x 化简,得:4340120120-=+x x x 解这个方程,得:90=x经检验,90=x 符合题意答: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为90千米。
下面分析另外的解答方式,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进行比较.解法2:“都乘公共汽车要晚半小时,下车改乘出租车,结果提前15分钟”,这表示小张从家到火车站实际比都乘公共汽车提前了43小时.(注意提前43小时是由于乘出租车而少用的时间)也就是说:上图中的C 到B 行程公共汽车比出租车多用了43小时。
华师大版七下数学6.3《实践与探索》(行程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实践与探索》(行程问题)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行程问题的解法,以及能够运用行程问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相关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对问题解决的策略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行程问题的理解还比较模糊,行程问题的生活情境与数学模型的转化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解行程问题的解法。
2.培养学生运用行程问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行程问题的生活情境与数学模型的转化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引导发现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合作中探究,发现中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行程问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分析行程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行程问题,如“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火车通过隧道”等,引导学生对行程问题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典型的行程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如:问题1: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速度为3 km/h,家到学校的距离为2 km,小明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到学校?问题2:一辆汽车以60 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0 min,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些行程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行程问题的解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和讨论行程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
6.3 实践与探索(3)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6.3实践与探索的第三课时,主要是学习问题3,此题是开放讨论型,尽力创设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
体现了数学教育改革中的新理念,体现了让学生学会数学,并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进行自主探索的新思想,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
这节内容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开端,也是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意识的重要题材,其中所渗透的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能够正确地掌握和应用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熟悉了列方程的基本思想,初步体会了数学建模的过程。
但由于学生对数学建模思想的体会还不够深刻,对由具体问题抽象概括到数学问题的跳跃思维还不能适应,故而在讲授这一内容时不能一步到位,要循序渐进,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充分接受。
教学目标:1、掌握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挑战自我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倡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形成班级凝聚力。
教学重点:根据题意,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项工作甲单独完成要4天,乙单独完成要6 天,则:甲的工作效率是____________乙的工作效率是____________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是_______二、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课本问题3:课外活动时李老师来教室布置作业,有一道题只写了“学校校办厂需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小时,徒弟单独完成需6小时”,就因校长叫他听一个电话而离开教室.这是一个与什么有关的问题,你能帮他补充成一个完整的问题吗?可以先引导学生提一个较基础的问题:如果两人合作需要几小时完成?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过程。
2022-2023学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3实践与探索》解答专项练习题(附答案)1.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数6,A、B两点之间距离为10.(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2)若数轴上有一点C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为18,则C对应数为.(3)动点R从B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速度向右运动,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速度向右运动,问R运动多少秒时,P、R两点之间相距2个单位长度?2.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8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后相遇,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2千米,求甲、乙每人每小时走多少千米?3.用方程解决下列问题某校有住宿生若干人,若每间宿舍住8人,则有5人无处住;若每间宿舍增加1人,则还空35张床位,求共有多少间宿舍?有多少住宿生?4.某商品的售价为每件800元,为了参与市场竞争,商店按售价的8折再让利40元销售,此时仍可获利20%,此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5.某瓷器厂共有工人120人,每个工人一天能做200只茶杯或50只茶壶.如果8只茶杯和一只茶壶为一套.(1)应安排多少人生产茶杯,可使每天生产的瓷器配套.(2)按(1)中的安排,每天可以生产多少套茶具?6.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为b,且满足|a﹣4|+(b+2)2=0,动点P从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点A表示的数为,点B表示的数为.(2)当P恰好运动到点A时,所用时间t等于多少秒?(3)当t等于多少秒时,点P与点A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7.学校“爱心助学”捐款活动,四、五年级一共捐了800元,四年级捐的钱数是五年级的,四年级和五年级分别捐了多少元?(用方程解)8.某中学组织学生春游,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车,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每日每辆租金为250元,60座客车每日每辆租金为280元.试问:(1)春游学生共多少人,原计划租45座客车多少辆?(2)若租用同一种车,要使每位同学都有座位,怎样租车更合算.9.A、B两地相距480千米,一列慢车从A地出发,每小时走60千米,一列快车从B地出发,每小时走65千米.(1)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x小时相遇,可列方程;(2)两车同时出发相背而行,x小时后两车相距620千米,可列方程;(3)慢车出发1小时后快车从B地出发,同向而行,请问快车出发几小时后追上慢车?10.老师驾车从甲地到乙地,先上坡后下坡,到达乙地后马上原路返回,已知去时共用2.5小时,返回时共用2小时,若上坡的速度是60km/h,下坡的速度是80km/h,则老师去时上坡用了多少小时?设去时上坡用了x小时,由此,可以列出方程.11.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两倍,将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后得到的两位数比原来的两位数小27,求这个两位数.解:设原来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这个两位数是,根据题意得:(请完成后面的解答过程)12.我县境内的某段铁路桥长2200m,现有一列高铁列车从桥上匀速通过,测得此列高铁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30s,整列高铁在桥上的时间是25s,试求此列高铁的车速和车长.13.【问题呈现】某中学的学生以4千米/时的速度步行去某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出发30分钟后,学校派一名通信员骑自行车以12千米/时的速度去追赶队伍,请问通信员用多少分钟可以追上队伍.【自主思考】(1)根据题意,请画出示意图;(2)相等关系为(请填空):;【建模解答】(请你完整解答本题).14.如图,A,B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2和5,动点P从A点沿正方向出发,速度为4个单位长度/秒,同时动点Q从B点沿正方向出发,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设同时运动时间为x秒.(1)线段AB长度为个单位长度;(2)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点Q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用含x 的式子表示)(3)若P,Q两点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求x的值.15.学校操场的环形跑道长为400米,小明和小丽在这条跑道上练习长跑.如果小明每分钟跑160米,小丽每分钟跑12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那么多少分钟后他们第一次相遇?16.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已知环形跑道一圈长400米,乙每秒跑6米,甲每秒跑8米.(1)如果甲乙两人在跑道上相距8米处同时反向出发,那么经过多少秒两人首次相遇?(2)如果甲在乙前面8米处同时同向出发,那么经过多少秒两人首次相遇?17.周末,甲乙两人沿环形生态跑道散步,甲每分钟行80米,乙每分钟行120米,跑道一圈长400米.求:(1)若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多少分钟后他们第一次相遇?(2)若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多少分钟后他们第一次相距100米?18.慢车长200米,每秒钟行5米;快车长150米,每秒钟行12米;慢车在前,快车在后,从快车车头刚好追到慢车车尾,到完全超车,需要多少秒钟?19.甲、乙两列火车的长分别为144米和180米,甲车比乙车每秒多行4米.(1)两列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完全错开需9秒.问:甲、乙两列车的速度各是多少?(2)若同向而行,甲车的车头从乙车的车尾追到甲车完全超过乙车,需要多少秒?20.某桥长1200m,现有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了50s,而整列火车在桥上的时间是30s,求火车的长度和速度.参考答案1.解:(1)设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a,则:6﹣a=10,解得a=﹣4;∴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4;故答案为:﹣4;(2)设C对应的数为x,当C在A,B中间时,C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为:6﹣x+4+x=10,不符合题意;当C在B的左侧时:﹣4﹣x+6﹣x=18,解得:x=﹣8;当C在A的右侧时:x+4+x﹣6=18,解得:x=10;∴C对应的数为:﹣8或10;故答案为:﹣8或10;(3)设R运动t秒时,P、R两点之间相距2个单位长度,由题意,得:点P表示的数为:6+3t,点R表示的数为:﹣4+5t,当P在R的左侧时:﹣4+5t﹣6﹣3t=2,解得:t=6;当P在R的右侧时:6+3t+4﹣5t=2,解得:t=4;∴R运动4或6秒时,P、R两点之间相距2个单位长度.2.解:设乙每小时走x千米,则甲每小时走(x+2)千米,2x+2(x+2)=80,解得x=19,∴x+2=21.答:甲、乙分别每小时走21千米、19千米;3.解:设共有x间宿舍,则有(8x+5)个住校生,根据题意得:8x+5=(8+1)x﹣35,解得:x=40,∴8x+5=8×40+5=325(人),答:共有40间宿舍,有325住宿生.4.解:设进价为x元,依题意得:800×80%﹣40﹣x=20%x,整理,得600﹣x=0.2x解之得:x=500答:商品的进价是500元.5.解:设x人生产茶杯,y人生产茶壶.解得:.答:80人生产茶杯,40人生产茶壶.6.解:(1)∵|a﹣4|+(b+2)2=0,∴a﹣4=0,b+2=0,∴a=4,b=﹣2,故答案为:4,﹣2;(2)设运动时间为t秒,P表示的数为﹣2+2t,根据题意得:﹣2+2t=4,解得t=3,∴当P恰好运动到点A时,所用时间t等于3秒;(3)根据题意得:|(﹣2+2t)﹣4|=2,解得t=2或t=4,∴当t等于2秒或4秒时,点P与点A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7.解:设五年级捐款x元,由题意得:x+x=800,解得x=480,∴x=×480=320(元),故四年级和五年级分别捐了320元和480元.8.解:(1)设参加春游的学生共x人,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y辆.根据题意,得,解这个方程组,得.答:春游学生共240人,原计划租45座客车5辆;(2)租45座客车:240÷45≈5.3(辆),所以需租6辆,租金为250×6=1500(元),租60座客车:240÷60=4(辆),所以需租4辆,租金为280×4=1120(元).答:租用4辆60座客车更合算.9.解:(1)由题意可得:60x+65x=480;故答案为:60x+65x=480;(2)由题意可得:60x+65x+480=620,故答案为:60x+65x+480=620;(3)设快车出发y小时后追上慢车,根据题意可得:65y=60(y+1)+480解得:y=108,答:快车出发108小时后追上慢车.10.解:设上坡需要x小时,可得:,故答案为:.11.解:设原来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x,可得十位数字为2x,这个两位数是20x+x,根据题意可得:20x+x=10x+2x+27,解得:x=3,所以这个两位数是63.故答案为:2x;20x+x.12.解:设此列高铁的车长为xm,依题意得:=,解得:x=200,∴==80.答:此列高铁的车速为80m/s,车长为200m.13.解:【自主思考】(1)示意图如下:(2)因为都是从学校出发的,所以路程相等,故答案为:队伍走的路程=通讯员走的路程.【建模解答】设通信员用多少小时可以追上队伍,依题意可得:4(x+0.5)=12x,解得:x=0.25,0.25×60=15,答:设通信员用15分钟可以追上队伍.14.解:(1)∵5﹣(﹣2)=7,∴线段AB长度为7个单位长度,故答案为:7.(2)∵动点P和动点Q的速度分别为4个单位长度/秒、2个单位长度/秒,运动时间为x秒,∴动点P和动点Q运动的距离分别为4x、2x,∵动点P从A点沿正方向出发,同时动点Q从点B沿正方向出发,∴点P、点Q表示的数分别为﹣2+4x、5+2x,故答案为:﹣2+4x,5+2x.(3)当点P在点Q的左侧时,则﹣2+4x+1=5+2x,解得x=3;当点P在点Q的右侧时,则﹣2+4x=5+2x+1,解得x=4,答:x的值为3或4.15.解:设x分钟后他们第一次相遇,依题意有:160x﹣120x=400,解得x=10.答:10分钟后他们第一次相遇.16.解:(1)设经过x秒,甲乙两人首次相遇,根据题意,得:8x+6x=400﹣8,解得:x=28;或:8x+6x=8,解得:x=(不符合现实,舍去),答:经过28秒,两人首次相遇;(2)设经过y秒,甲乙两人首次相遇,根据题意,得:8y﹣6y=400﹣8,解得:y=196.答:经过196秒后两人首次相遇.17.解:(1)设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x分钟后他们第一次相遇,依题意,得:120x﹣80x=400,解得:x=10.答: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10分钟后他们第一次相遇.(2)设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m分钟后他们第一次相距100米,依题意,得:120m+80m=100,解得:m=.答: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分钟后他们第一次相距100米.18.解:设从快车车头刚好追到慢车车尾,到完全超车,需要x秒钟,根据题意得:12x﹣5x=200+150,解得x=50,答:从快车车头刚好追到慢车车尾,到完全超车,需要50秒钟.19.解:(1)设乙车每秒行驶xm,则甲车每秒行驶(x+4)m,根据题意得:9(x+x+4)=144+180,解得:x=16,∴x+4=20,答:甲车每秒行驶20m,乙车每秒行驶16m;(2)同向行驶时,甲车的车头从乙车的车尾追到甲车完全超过乙车,需要的时间:(144+180)÷4=81(秒),答:需要81秒.20.解:设火车的长度为xm,则火车的速度是m/s,依题意得:=,解得:x=300.∴==30(m/s),答:火车的长度为300m,则火车的速度是3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