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三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两种不同社会形态教育。
18
(一)产生学校教育
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者。
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产生了一部分人专 门管理生产、掌管国事、从事文化科学活动的可能,社会出现了脑力劳 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据《礼记》记载,夏朝已有名叫“痒”、“序”、“校”的施教机 构,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 学校的设立。
教育学
基础
1
课程考核方式及要求: 1、平时成绩占30% 2、闭卷考试占70%
2
第一讲 教育与教育学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系 田晶
3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认识“教育” 第二节 教育要素 第三节 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第四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五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
第一节 认识“教育”
一、日常用法中的“教育” 二、词源中的“教育” 三、教育学中的“教育”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翻译日文书籍的工作中,有关“兴学”的活动和 理论就借用了日文中的“教育”一词。
7
2、西方“教育”一词的来源
在现代英语中,教育是“education”,起源于拉丁文 “educare”,该名词由动词“educere”转换而来。
“育”字左下是一个孩子,右半部是一个妇女 ,整个字像妇女养育孩子之形。
(教、育)甲骨文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 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当时这两个字还并不是一个有确定意义的词。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多体现在有关“学”的论述上,如《学记》(作者没有 确切的考证)、《进学解》(韩愈)、《劝学篇》(张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