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查阅原则与查阅举例
- 格式:ppt
- 大小:6.45 MB
- 文档页数:111
论文参考文献的查阅和相关格式写好sci论文离不开阅读大量的文献,查阅更多的文献对我们日后写论文会有一定的帮助。
文献阅读越多,知识的积累也就越多。
后面的发表sci论文之路就显轻松许多。
文献查阅的步骤:第一,选工作实践中的疑点,检索较全的文献,一般近期的30篇左右已经够多了。
不必多看3年以前的,因为知识更新快,且网上能查到的多为近几年的全文。
知道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与分歧。
学习其他人是如何发现并解决问题的。
再扩展开,按照兴趣和研究的目的,在研究的领域: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到图书馆找相关这个人的文章读全文。
逐步扩展自身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
第二,对于下载的文献,要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
哪些需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较小,就将其删除,哪些需要阅读却尚未阅读。
以后想到时,还能及时找到并阅读。
第三,不管是工作中的点滴发现,思想火花,都需要记录下来。
到写章的时候,都是现成准备好的材料。
现在有了笔记本电脑,但是写文献综述是一个完善知识结构的好方法。
随时记下论点,个人的心得,会有事半功倍的成绩。
第四,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对于繁多的文献,要有自身的判断。
追踪某一专题或某个专家的研究进展,比较对于同一专题的论点的发展,掌握其新的方法或新结论,或注意作者观点的改变。
培养学术修养。
对于高水平的期刊,定期进行浏览,了解学术进展及热点,根据兴趣和工作进展,逐篇仔细阅读新作。
最后,每日学习。
文献每天都有。
倘若只作为一个收藏家,就失去了做科研的意义。
下载的目的是进一步学习。
通过阅读,掌握专业领域的方法和知识。
只要坚持阅读,就会积累起自己的知识架构。
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是主要的科技信息源,是记录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性文件.为了统一这些文件的撰写、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便于处理、储存、检索、利用、交流、传播.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7713-87中有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摘录如下: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
如何查阅参考文献?在论文写作中,有两类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
而这两类论证方法是以前人研究的成果为基础,即以参考文献为重要的论证依据。
但是,成千上万的文献,哪些才能有利于我们的论述呢?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查阅参考文献呢?一、阅读文献的来源A精研数据库,对于文献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应该深入研究。
重要的如ISI,Medline,Ncbi等了。
因人而异添加数据库到你的收藏夹。
B了解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机构,密切关注在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顶尖group所发表的论文并认真研读。
对于本研究领域的国际领袖人物和实验室,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研究他们的主页。
C可以在google上免费订购你所感兴趣的alert,他24小时更新,会不间断的向你信箱发送网上出现该话题的文章。
D经常上网看看最新的资讯说不准会激发你一时的灵感。
E定期读几篇cell ,nature,science还是很重要的,不要认为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就不关心,其实目前生物医学界的许多方法和思路是相通的,nature,science 上最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领域上完全可能豁然开朗。
F对于你从事的领域的重点杂志(NO.1)(>各个分册每其都有许多可读的综述,注意自己专业的核心刊的专辑,增刊,很重要!),应该是每一期的每一篇文章都阅读一下,然后是重点阅读。
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至少每篇的TITLE & ABSTRACT 应该阅读的。
G特别要注意中文综述文章后的英文参考文献,可以用回顾性的方法查找该问题的最初起源与奠基性文章。
查阅大量外文文献,然后从文献的文献再去查找,如此往复循环,你的idea不知不觉中就被启发开来。
我们老板说过,看文献,最重要,最有权威,也最有深度的是什么,就是你查找的文献的文献。
读文献一定要注意文章后面列出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就很易找到更多文献,而且被引次数越多的越重要!!通过搜索参考文献的作者,期刊目次找到更多该领域的文章。
在进行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时,文献查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查找文献,我们可以获取到前人的研究成果,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本文将从文献查找的方法、工具和技巧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文献查找的方法1. 图书馆查找图书馆一直是学术研究者获取文献的主要渠道之一。
通过检索图书馆的书目目录、期刊数据库和电子资源库等,可以获取到丰富的学术文献资源。
图书馆提供的检索工具有书目检索系统、期刊数据库等,研究者可以根据检索关键词和分类号等进行文献检索。
2. 在线检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术文献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检索。
像Google Scholar、百度学术、知网、万方数据等学术搜索引擎和数据库,提供了海量的学术文献资源,可以方便研究者进行检索。
3. 会议论文和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也是获取学术文献资源的途径之一。
通过参会交流、听取报告和交流讨论等,可以了解当前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并获取到一些尚未发表的学术文献资料。
二、文献查找的工具1. 检索工具在进行文献查找时,研究者可以借助一些检索工具来帮助自己进行检索。
像EndNote、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文献转换工具等,都可以帮助研究者收集、管理和整理文献信息。
2. 数据库学术数据库是研究者查找文献的重要资源之一。
国内外有很多知名的学术数据库,像Web of Science、Scopus、CNKI、VIP、Wanfang Data等,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源。
3. 学术社交平台有一些学术社交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文献资源,像ResearchGate、等,这些网站上不仅有研究者自己的学术成果,还有其他研究者的成果,可以进行多维度的文献查找。
1. 关键词选择在进行文献检索时,关键词的选择非常重要。
研究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选择合适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尽量细化和专业化,以准确地锁定所需文献资源。
毕业设计过程中文献资料的查阅与运用能力的培养1文献资料的查找与整理1.1文献资料的查找查阅文献一般应做到“四先四后”,即先近后远,先内后外,先专业后广泛,先综述后单篇。
先近后远:即查阅文献时要先查阅最近代的文献资料,然后追溯到既往的文献资料。
这样一方面可以迅速了解当代的水平和最先进的理论观点及方法手段,另一方面近代文献资料常附有既往的文献目录,可以选择和扩大文献线索。
先内后外:既先查阅国内的文献资料,然后再查阅国外的文献资料。
国内的文献一是易懂易找,查阅速度快,而且也应该先搞清国内情况;二是国内文献本身也引证了大量的国外资料目录,为进一步查阅文献提供线索。
先专业后广泛:即先查阅本专业或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资料,后查阅其它综合性刊物和其它边缘学科的刊物。
因为,专业资料较熟悉,能迅速收集的所需资料。
有了这些资料,对有关边缘资料的内容也就明了,同时,专业资料也很可能引证其它有关科学杂志的文献。
先综述后单篇:即先查阅与题目有关的综述性的文献,再查阅单篇文献。
因为综述性的文章往往对本题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争议和展望都会有较全面的综合性的论述,可较快地了解概况,对所研究的问题可较快地得到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加之综述后多列有文献目录,是扩大文献资料来源的捷径。
查阅文献资料要掌握关键词检索、主题词检索、题名检索、责任者检索和时间检索等基本检索方法,灵活运用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追溯法和综合法。
1.2文献资料的整理对获得的文献资料要做整理加工工作,一般先进行初步整理,然后进一步整理加工。
文献资料的初步整理包括目录登记、分类保存和重点查阅。
做文献资料的目录登记,要求尽量完整和准确,最好用卡片式登记,便于携带、保存、分类、归纳、查找和使用。
根据资料与专题的相关度确定取舍分类形式,根据确定的保存形式进行初步整理加工以分类保存。
对多次出现在不同目录书中或多次被其他文献引用的新观点、新资料要重点查阅。
对孤证资料尤其要慎重,不可轻易舍弃。
论文参考文献查找的10个原则本文来源中国知网,原载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年第12期,原文题为《论学位论文文献的实用收集原则》。
作者:王立梅、王立峰、李巍作者简介:王立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系统工程系;王立峰,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李巍,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参考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位论文作者对相关学科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学位论文水平,如何提高文献收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使得学位论文具有较高的起点,是值得研究生关注的问题。
为此,提出如下10项参考文献收集原则。
载体:以特征选查不同专业、形态的各种文献载体,它们在科技发展中因分工、细化而逐步形成了各自的个性特征。
如图书的技术成熟性、系统性和内容的翔实性;情报(期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等)在动态趋势方面的新颖性、前沿性和内容论点的专业集中性;档案的原始凭证权威性、专项内容的全面完整性等。
因此,熟悉和了解不同载体的特征和个性,对于准确、快速地检索文献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著:从权威到一般首选权威论著以了解学科的发展状况,具有科学准确和简捷高效的效果:但发展的动态可变性决定了权威只能是某一领域、方向或某一时段的相对权威,因此对权威敬重而不迷信,就会兼顾其他文献的收集。
由此形成“以权威论著为核心,一般学术论著为辅助”的科学收集方式。
范围:由大到小、宽窄适度适当放宽收集范围有利于纵览学科的全局,并可从相关部门资料中获得意外的方法或启迪;但也不宜过宽,因为学位论文的完成是有时限的。
收集范围的放宽程度应视选题大小、性质而异,只要明确“放宽是手段,完成选题才是目的”,宽窄自会有度。
学科:纵横兼顾,侧重边缘交叉学科收集文献时,既要重点了解学科的纵向发展,还要注意相关学科与本学科交融的可能。
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获得既往学术成就,使选题站在高起点。
收集文献纵横兼顾,常有触类旁通、诱发灵感的意外收获;学科的边缘和交叉部位,更是获得重要文献资料和学术成就的关键地带,应予特殊关注。
如何查阅和阅读外文文献NO.1中科院大博士是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的(好习惯受益终生)一.如何进行文献检索我是学自然科学的,平时确实需要不少外文文献,对于自然科学来讲英文文献检索首推Elsevier,Springer等。
虽然这些数据库里面文献已经不算少了。
但是有时还会碰到查不到的文献,而这些文献的数据库我们所在研究所或大学又没有买,怎么办?我基本通过以下向个途径来得到文献。
1.首先在Google 学术搜索里进行搜索,里面一般会搜出来你要找的文献,在Google学术搜索里通常情况会出现“每组几个”等字样,然后进入后,分别点击,里面的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会下到全文,当然这只是碰运气,不是万能的,因为我常常碰到这种情况,所以也算是得到全文文献的一条途径吧。
可以试一下。
同时,大家有没有发现,从Google学术搜索中,还可以得到一些信息,Google学术搜索中会显示出你搜索文章的引用次数,不过这个引用次数不准确,但是从侧面反应了这篇文章的质量,经典文章的引用次数绝对很高的.同时如果你用作者进行搜索时,会按引用次数出现他写的全部的文章,就可以知道作者的哪些文章比较经典,在没有太多时间的情况下,就可以只看经典的.2.如果上面的方法找不到全文,就把文章作者的名字或者文章的title在Google 里搜索(不是Google 学术搜索),用作者的名字来搜索,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国外作者都喜欢把文章的全文(PDF)直接挂在网上,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把自己的文章挂在自己的个人主页(home page)上,这样可能也是为了让别的研究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术领域,顺便推销自己吧。
这样你就有可能下到你想要的文献的全文了。
甚至可以下到那个作者相近的内容的其它文章。
如果文献是由多个作者写的,第一作者查不到个人主页,就接上面的方法查第二作者,以此类推。
用文章的title来搜索,是因为在国外有的网站上,例如有的国外大学的图书馆可能会把本校一年或近几年的学术成果的Publication的PDF全文献挂在网上,或者在这个大学的ftp上也有可能会有这样类似的全文.这样就很可能会免费下到你想要的全文了.3.如果上面两个方法都没有查到你要的文献,那你就直接写邮件向作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