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实体检验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14
金华市建设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抽样检测暂行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行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建设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第二条本市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工程,在基础结构和主体结构工程验收前应进行结构实体质量的抽样检测,检测结果作为评价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规定所指结构实体质量抽样检测的主要项目有:1、混凝土强度;2、砌体承重结构砌筑砂浆强度;3、外墙砂浆饱满度;4、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5、钢筋保护层厚度;6、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规定的其他检测项目。
第四条除第三条第四项外的其他结构实体检验项目,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并符合相关规定。
第五条结构实体质量抽样检测应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实施,并见证实施过程。
施工单位应制定结构实体抽样检测专项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
如未按专项方案实施,检测结果不得作为工程质量验收评定依据。
第六条抽样检测方法与数量应符合以下规定:6.1 混凝土强度检测:6。
1.1混凝土强度检测上部结构优先选用回弹法,基础工程混凝土优先选用取芯法。
6。
1.2主体工程按每层每2000㎡随机抽取不少于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随机选择不少于2个构件进行抽样检测。
基础工程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每2000M²不少于一个构件,钻取的芯样的部位要有代表性。
6。
2砌体承重结构砌筑砂浆强度检测:6。
2.1采用《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中的方法。
6.2。
2按每层每2000㎡随机抽取不少于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随机选择不少于2个检测单元进行砌筑砂浆强度的检测,抽检的构件应考虑楼层、承重情况等。
6.3 外墙砂浆饱满度检测:6.3。
1 采用百格网检查块体底面或侧面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每处检查三块砌体,取平均值。
湖州市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验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工程主体结构验收前应按照本规定的要求进行结构实体检验。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根据本规定要求,结合工程结构特征、构件、重要性,制定结构实体质量检验方案,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实施。
第四条:结构实体检验应在项目监理工程师见证下,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检测机构应符合《湖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管理暂行办法》要求。
第五条:结构实体质量检验项目和合格判定标准:1、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合格判定标准为:每个检测构件强度值不小于设计值。
2、混凝土现浇板厚度的合格判定标准为:每块板检测平均值满足设计值的(+8㎜、-5㎜)。
3、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判定标准为、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附录E、O、4和E、O、5的规定。
4、结构层净高的合格判定标准为、每间检测平均值满足设计值的(+10㎜-10)。
注:非居住楼建筑可不进行“结构层净高”项目检测。
第六条:在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前提下,可不留置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
第七条:结构实体质量检验程序为;1、施工单位编制结构实体质量检验专项方案,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确认。
2、确定检测机构(应当签订书面检测合同)约定检测时间。
3、检测机构按方案进行见证检测。
4、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监理单位对检验结果签署结论性意见,并将检验结论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备案。
第八条:抽样方法和检测数量;1、混凝土强度:住宅工程按建筑总层数抽查50%楼层,每个抽查层随机抽取不少于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随机选择不少于三柱(剪力墙)和三梁进行抽样检测,非住宅工程按建筑总层数三层以下(含3层)的,应随机抽取不少于一个楼层,4-9层的应随机抽取不少于二个楼层,10层以上(含10层)的应随机抽取不少于三个楼层,每个抽查楼层随机抽取一个检验批,所抽检验批随机抽取不少于三梁、三柱(剪力墙)进行检测。
宁波市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规定1 总则1.0.1为进一步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体检测工作,明确检测办法,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以及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宁波市市区范围内(海曙、江东、江北、高新区)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
1.0.3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除应遵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2 基本规定2.0.1 本规定所称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现浇楼板厚度三项指标的检测。
同时,根据工程实际,可增加结构工程室内空间尺寸的检测。
检测数据和结论应真实、可靠、有效,可供建筑结构工程质量评价、设计复核验算等采用。
2.0.2 结构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按单体工程委托具有浙江省建设厅颁发的建设工程结构检测资质并经宁波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根据有关规定考核合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
承担结构实体质量检测的检测机构不得与被检测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等单位存在隶属关系或其他经济利益关系。
2.0.3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非破损、局部破损和非破损辅以局部破损等检测方法。
所用的检测仪器应通过计量检定,检测操作程序应符合相应规程规定。
2.0.4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应由施工单位项目质量(技术)负责人制定,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必要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可参与审核,经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的制定应符合抽取有代表性的楼层、构件并兼顾随机的原则,明确所抽检楼层的构件总数(地下室工程的混凝土强度检测应注明施工检验批数量和具体轴线),并在实施前将审批通过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报宁波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备案。
2.0.5 凡被市建委列入质量安全重点监管的施工企业施工或列入重点监管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供应混凝土的工程,按有关规定要求,加大结构实体检测数量。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规定1总则1.0.1为进一步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体检测工作,明确检测办法,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 以及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
1.0.3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除应遵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标准的要求。
2 2 基本规定2.0.1 本规定所称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现浇楼板厚度三项指标的检测。
同时,根据工程实际,可增加结构工程室空间尺寸的检测。
检测数据和结论应真实、可靠、有效,可供建筑结构工程质量评价、设计复核验算等采用。
2.0.2 结构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按单体工程委托具有省建设厅颁发的建设工程结构检测资质并经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根据有关规定考核合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
承担结构实体质量检测的检测机构不得与被检测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等单位存在隶属关系或其他经济利益关系。
2.0.3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非破损、局部破损和非破损辅以局部破损等检测方法。
所用的检测仪器应通过计量检定,检测操作程序应符合相应规程规定。
2.0.4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应由施工单位项目质量(技术)负责人制定,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必要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可参与审核,经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的制定应符合抽取有代表性的楼层、构件并兼顾随机的原则,明确所抽检楼层的构件总数(地下室工程的混凝土强度检测应注明施工检验批数量和具体轴线),并在实施前将审批通过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报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备案。
2.0.5 凡被市建委列入质量安全重点监管的施工企业施工或列入重点监管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供应混凝土的工程,按有关规定要求,加大结构实体检测数量。
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实体检验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了观感质量应合格外,结构实体检验也必须合格。
结构实体检验主要针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包括三大项内容:(1)混凝土强度;(2)钢筋保护层厚度;(3)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
结构实体检验应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实施,并见证实施过程。
施工单位应制定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
除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外的结构实体检验项目,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
结构实体检验中,当混凝土强度或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应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同条件养护试件回弹-取芯法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应按不同强度等级分别检验,检验方法宜采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方法;当未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或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可采用回弹-取芯法进行检验。
混凝土强度检验时的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且不应小于14d。
日平均温度为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
冬期施工时,等效养护龄期计算时温度可取结构构件实际养护温度,也可根据结构构件的实际养护条件,按照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由监理、施工等各方共同确定。
(一)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附录C)1.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取样和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施工、监理等各方共同选定,且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取样宜均匀分布于工程施工周期内;(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3)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留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4)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实施细则公司各单位:现将“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1、公司在成都市行政区范围内建设的所有建筑工程;2、实体检验一般应道循以下原则:⑴、基础、主体结构的主要受力结构构件;⑵、现场检查中发现有质量缺陷的结构构件(结构构件包括砼梁、板、墙、柱等)。
二、检验内容1、混凝土强度;2、钢筋的数量、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等;3、工程合同约定的检验项目,必要时可检验其他项目。
三、混凝土实体检验要求混凝土强度检验可采用混凝土浇筑地点制作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也可采用非破损的检测数据,即回弹法检测;钢筋数量、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采用非破损的方法,即扫描法检测。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由施工单位具体实施。
具体的操作实施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执行。
(一)混凝土强度检验1.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强度等级混凝土(圈梁、构造柱等除外),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方共同选定。
2.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强度等级混凝土(C55、C60及以上参照“回弹法检测高强混凝土技术规程”Q/JY17-2000企业标准执行),均应进行回弹检测。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数量应根据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小于3组。
4.回弹检测要求:在每层,单层面积≤1000m2每强度等级回弹检测5个构件,单层面积>1000m2每层每强度等级回弹检测构件数的30%且不少于10个构件。
(二)钢筋数量、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的检验1、钢筋数量、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检验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检测等各方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在施工图上共同选定每层;结构构件主要选定影响承载力和耐久性的柱、梁、墙和板类构件。
2、检验数量:梁、板类构件应在每层抽取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
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实施规定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实施规定(试行)一、检测依据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规定,对涉及混凝土结构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
二、检测项目依据规范和合肥地区工程实际情况,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拟定: 1.基础工程:土壤的密度试验2.结构工程:承重结构砼强度,承重结构中钢筋配置(含钢筋位置、间距及保护层厚度),现浇板的厚度,砖混结构承重墙砌筑砂浆强度,钢结构焊缝内部质量和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必要时高层建筑可检验重要构件砼密实性。
三、抽样规定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构件作为一个批量,抽检数量原则上采用随机抽样法,按同批构件总数的2%~5%;且不少于5个构件,对于主体结构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抽样检测。
3.1抽样比例:(一)、多层砖混结构: a.承重墙砌筑砂浆强度1)底层、顶层每层抽取2道墙体; 2)标准层随机抽取3-5道墙体。
b.结构砼强度:随机抽取三个楼层,每层选取该楼层柱、梁均不少于2个。
c. 现浇板钢筋配置(间距、保护层厚度)及板厚:随机抽取三个楼层,每层选取该楼层最大开间的现浇板不少于二块。
d.土壤密实(环刀试验):随机3—5组(根据填方量确定,高层结构抽取构件总数不少于五个)。
(二)、多层、小高层、高层(砼框架.框剪)结构:实体检测以单位工程为检测单元,先从每栋楼中随机抽取检测楼层(检测楼层实施每三或四层抽取一层,高层可每四或五层抽取一层),在对抽取检测楼层布置检测构件。
a. 承重结构砼强度:1)框架柱:针对检测楼层,每层随机抽取3~5个构件(高层或柱较多的结构抽取构件总数不少于五个)2)框架梁:针对检测楼层,每层随机抽取3~5个构件(高层或梁较多的结构抽取构件总数不少于五个,若该楼层中,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可合并一起抽样)b.钢筋配置(含钢筋位置、间距及保护层厚度)1)框架梁:当构件含有悬挑梁,每检测楼层随机抽取3~5个构件(高层结构抽取构件总数不少于五个)。
湖州市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验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湖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管理暂行办法》(湖建发〔2005〕208号),结合本市近几年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湖州市范围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工程,在工程主体结构验收前应按照本规定的要求,进行结构实体质量检验。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根据本规定要求,结合工程结构特征、构件重要性,制定结构实体质量检验专项方案,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实施。
第四条结构实体检验应在项目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检测机构应符合《湖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管理暂行办法》(湖建发〔2005〕208号)的要求。
第五条结构实体质量检验项目和合格判定标准:1.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合格判定标准为:每个检测构件强度值不小于设计值;2.混凝土现浇板厚度的合格判定标准为:每块板检测平均值满足设计值+(+8mm,-5mm);3.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判定标准为: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附录E.0.4和E.0.5的规定;4.结构层净高的合格判定标准为:每间检测平均值满足设计值+(+10mm,-10mm)。
注:非居住类建筑可不进行“结构层净高”项检测第六条检验项目所采取的检测方法和检验依据:第七条合同约定采用全数采用回弹或钻心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作为结构实体质量检验依据的,在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前提下,可不留置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
第八条结构实体质量检验程序为:1.施工单位编制结构实体质量检验专项方案,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确认;2.确定检测机构(应当签订书面检测合同),约定检测时间;3.检测机构按方案进行见证检测;4.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监理(建设)单位对检验结果签署结论性意见,并将检验结论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宁波杭州湾新区建设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抽样检测暂行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建设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新区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等工程,在原有检测的基础上,在基础结构、主体结构工程验收前必须由第三方对结构实体重要项目进行验证性质量抽样检查(以下简称实体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工程结构验收、工程质量评价、设计复核验算等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承担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的机构应具有相应省级检测资质和检测能力,并通过计量认证,必须通过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并进行备案。
承担实体检测的机构不得与被检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供应商等单位存在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
第四条本规定所指结构实体质量抽样检测的主要项目有:一、建筑工程1、单桩竖向承载力;2、桩身质量;3、混凝土强度;4、混凝土现浇板厚度;5、承重砌体砌筑砂浆强度;6、钢筋保护层厚度;5、建(构)筑物沉降观测、建筑物垂直度。
二、市政工程1、道路路基强度、面层强度及厚度;2、桥梁混凝土强度。
7、道路路面厚度;8、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规定的其他检测项目。
其中1—6项为必须检测项目,其他检测项目可根据需要由工程质监机构或建设、监理、设计等单位确定。
第五条: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抽样检测(不合格鉴定除外)由建设单位负责委托,监理单位应在委托书中签署抽样检测意见。
检测程序如下。
1、由建设、监理、设计等单位事先确定抽检的部位、数量等,必要时,质监机构可在检测前要求适当增加抽检数量,并指定检测部位;2、由建设单位到检测机构办理检测委托手续,并提供检测所必需的图纸、技术资料和现场检测条件;3、检测机构经核查并确认事先确定的抽样部位、数量等符合有关规定后,受理委托并在结构平面图上注明抽检的部位、数量等,同时与委托单位签定合同,约定检测的具体时间;4、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或减少检测数量;5、检测机构在项目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见证下,完成现场实体检测任务,在检测原始记录中,必须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见证人员签字。
建筑工程实体检测规定1.引言建筑工程实体检测是对建筑物结构、材料、设备等进行系统全面评估和测试的过程。
它旨在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久性,确保建筑物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相关法规标准。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实体检测的规定和要求。
2.检测机构资质与人员要求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建筑工程实体检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
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关建筑工程检测资质,并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这些人员应拥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使用检测设备和工具。
3.检测项目与标准建筑工程实体检测的项目包括建筑物的结构、构件、设备、材料等各个方面。
具体的检测项目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来确定。
例如,住宅建筑的检测项目可能包括墙体的抗压能力、地基的稳定性等。
而商业建筑的检测项目可能会涉及到消防设备的功能性测试、电气设备的安全性检测等。
针对每个检测项目,应有相应的检测标准作为依据。
这些标准应基于国家、地区或行业的相关规定,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检测机构在进行实体检测时应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忽略。
4.检测方法与流程建筑工程实体检测可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包括非破坏性检测、抽样检测、试验检测等。
具体采用何种检测方法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同时,应制定相应的检测流程,确保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在实施实体检测时,检测机构应按照检测标准的要求,合理选择检测样本,并采取适当的检测手段和工具。
检测人员应按照规范操作,准确记录检测过程和结果,并及时向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提供检测报告。
5.检测结果与评估建筑工程实体检测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并根据这些结果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判断。
检测结果应明确标明建筑物的结构、构件、设备等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如果检测结果存在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建设单位应按照规定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若检测结果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或功能性,则可能需要进行修复或改造,直到满足规定的要求为止。
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工作交底一、委托方凭检测方案,签订实体检测委托协议。
在委托书生效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工作,检测完成后(资料完整)3个工作日内向委托方出具检测报告。
二、结构实体检测抽检数量一览表(公建项目地下室在3千平方的基础上砼强度回弹5梁5柱,保护层厚度也是5梁5板,如是多层地下室的按每层算。
超出3千平方的按5千平方增加一个批次)。
住房、公建项目检测项目建筑类别砼构件强度200元/组钢筋保护层厚度250元/组楼板厚度150元/组房屋空间层高无需报的1-3层住宅及公共建筑、1000㎡以下别墅抽检一个批次抽检一个批次抽检一个批次抽检一个批次4-6层住宅及公共建筑抽检二个批次6层以上住宅及公共建筑在6层基础上每增加5层,增加检测一个批次工业厂房项目检测项目建筑类别砼构件强度200元/组钢筋保护层厚度250元/组楼板厚度150元/组房屋空间层高无需报的3000㎡以下工业厂房抽检一个批次抽检一个批次抽检一个批次抽检一个批次3000㎡以上工业厂房在3000㎡基础上每增加5000㎡,增加检测一个批次说明:①混凝土构件强度一个批次:住宅(包括别墅)按同一层面不少于3柱3梁确定:公共建筑按同一层面不少于5柱5梁确定:工业厂房按同一层面不少于5柱5梁确定。
②钢筋保护层厚度一个批次:按同一层面不少于5梁5板确定。
③楼板厚度一个批次:按同一层面不少于3块现浇板确定。
④房屋空间层高一个批次:按同一层面不少于3个房间确定。
三、结构实体检测主要准备工作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相关图纸、工作平台和辅助人员等,具体如下:1、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⑴、提供与检测部位一致的建筑图、结构设计总说明、设计变更等相关资料;⑵、混凝土回弹检测面为混凝土的原表面,一般为侧面。
应保持砼表面的干燥、清洁、平整。
在做护角、涂刷界面剂等工序时,应预留检测面,长度不小于3米,宽度同构件宽度;⑶、柱、墙回弹时,需准备一根方凳,方便检测;⑷、梁回弹时,需准备好架子和梯子,架子搭设在梁的侧面,沿长度方向约2米,宽度约1米,高度适宜操作(离板底1.8米左右)。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规定1 总则,明确检测办法,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 04-2002) 以及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宁波市市区范围内(海曙、江东、江北、高新区)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
1.0.3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除应遵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2 基本规定2.0.1 本规定所称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现浇楼板厚度三项指标的检测。
同时,根据工程实际,可增加结构工程室内空间尺寸的检测。
检测数据和结论应真实、可靠、有效,可供建筑结构工程质量评价、设计复核验算等采用。
2.0.2 结构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按单体工程委托具有浙江省建设厅颁发的建设工程结构检测资质并经宁波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根据有关规定考核合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
承担结构实体质量检测的检测机构不得与被检测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等单位存在隶属关系或其他经济利益关系。
2.0.3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非破损、局部破损和非破损辅以局部破损等检测方法。
所用的检测仪器应通过计量检定,检测操作程序应符合相应规程规定。
2.0.4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应由施工单位项目质量(技术)负责人制定,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必要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可参与审核,经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的制定应符合抽取有代表性的楼层、构件并兼顾随机的原则,明确所抽检楼层的构件总数(地下室工程的混凝土强度检测应注明施工检验批数量和具体轴线),并在实施前将审批通过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报宁波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备案。
2.0.5 凡被市建委列入质量安全重点监管的施工企业施工或列入重点监管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供应混凝土的工程,按有关规定要求,加大结构实体检测数量。
宁波市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规定为了确保宁波市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与安全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宁波市制定了一系列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规定。
下文将对该规定进行详细介绍。
一、检测范围和对象1.宁波市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规定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具有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工程项目,包括住宅、商业、工业等各类建筑。
2.检测对象主要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质量、缺陷以及钢筋的数量、规格、质量等。
二、检测要求和方法1.对混凝土的强度检测要求,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
检测方法通常采用无损检测和取样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超声波、冲击声波等无损技术测量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同时也需要进行取样试验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
2.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检测,需要检验配合比中水灰比、水胶比、水胶固比、石胶比、砂胶比等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取样试验以及实地测试等。
3.对混凝土存在的缺陷如裂缝、空鼓、掉皮等进行检测。
主要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和震动法等,对建筑结构进行扫描和观测,以提前发现潜在的缺陷问题。
4.对混凝土中的钢筋进行检测。
主要检测钢筋的数量、规格、位置和质量等。
检测方法包括取样试验、磁粉探伤、超声波探伤等。
三、检测时间和频次1.宁波市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应在工程施工阶段、主体封顶前进行。
检测时间应确保检测结果能够及时有效地指导工程质量控制。
2.对于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应定期进行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频次一般为每半年或每年一次,以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长期安全性。
四、检测报告和处理措施1.宁波市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完成后,应及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内容应包括检测项目、结果、结论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
2.检测报告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并应与工程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形成监理报告,以便后续工程验收和质量监管。
3.检测报告中如发现混凝土结构存在安全隐患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切割、替换、加固等。
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算规范》附录F
一、检验数量要求
F.0.1 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构件的选取应均匀分布,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柱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且不应少于3个构件;
2 墙、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取1%,且不应少于3间;
3 层高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且不应少于3间。
二、检验方法
F.0.2 对选定的构件,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F.0.2的规定,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本规范表8.3.2和表9.3.10的规定,精确至1mm。
表F.0.2 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F.0.3 墙厚、板厚、层高的检验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掼方法进行校准。
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三、判定标准
F.0.4 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项目应分别进行验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检验项目的合格率为80%及以上时,可判为合格;
2 当检验项目的合格率小于80%但不小于7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80%及以上时,仍可判为合格。
云南省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云南省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适用于全省各类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活动,旨在规范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单位及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实施检测活动的部门职责,加强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活动的管理和控制,保证安全可靠,确保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质量,保障公众与工程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定义1. 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指以无损检测、射线检测、热像仪检测、水准仪检测、电波检测、重力测试等方式,对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进行监测和分析,确定其实际性能指标的活动。
2.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指工程建设中由人工性耐久材料构成的各类结构实体,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构筑物结构、结构混凝土、屋面结构及其軟式接缝、节点连接部件、建筑构筑物抗震加固成果等建筑结构检测对象。
二、活动范围1. 建筑工程施工结构实体检测,正在施工中、已竣工未经批准通过及永久性结构建筑物检测;2. 专项检测,针对建筑工程部分结构实体的检测,例如单元结构、框架间距构件等;3. 灾害前兆性结构检测,针对灾害性质的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进行检测;4. 特殊要求场合下的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包括有毒有害介质场所、漏电场所、爆炸危险场所等。
三、检测方法1. 建筑工程施工结构实体检测,应依据《建筑工程竣工检验规程》及相关国家标准要求,采用无损检测、射线检测、热像仪检测、水准仪检测、电波检测、重力测试等技术手段,确定结构实体的实现性能指标。
2. 专项检测,应建立专项检测技术技术要求、程序和指标,确定结构实体实现性能指标。
3. 灾害前兆性结构检测,根据检测对象性质,采用无损检测法、X 射线检测法等相关技术手段分析其灾害前兆。
结构实体的实现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4. 特殊要求场合下的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根据检测要求,采用相关技术,分析检测对象的性能,确定其实现性能指标。
四、检测方案1、检测方案应由检测单位按照检测要求编制,必须包括检测技术要求、检测内容、配备检测设备和仪器等基本情况;2、设备配备需根据检测内容,采用有效期内合格证书所记载的设备,仪器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3、本规程所列检测实施方法每项只需采用一种,采用无损检测法的,检测方法应与事先编制的无损检测方案一致。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规定1 总则1.0.1为进一步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体检测工作,明确检测办法,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以及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宁波市市区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
1.0.3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除应遵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2 基本规定2.0.1 本规定所称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现浇楼板厚度三项指标的检测。
同时,根据工程实际,可增加结构工程室内空间尺寸的检测。
检测数据和结论应真实、可靠、有效,可供建筑结构工程质量评价、设计复核验算等采用。
2.0.2 结构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按单体工程委托具有浙江省建设厅颁发的建设工程结构检测资质并经宁波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根据有关规定考核合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
承担结构实体质量检测的检测机构不得与被检测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等单位存在隶属关系或其他经济利益关系。
2.0.3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非破损、局部破损和非破损辅以局部破损等检测方法。
所用的检测仪器应通过计量检定,检测操作程序应符合相应规程规定。
2.0.4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应由施工单位项目质量(技术)负责人制定,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必要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可参与审核,经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的制定应符合抽取有代表性的楼层、构件并兼顾随机的原则,明确所抽检楼层的构件总数(地下室工程的混凝土强度检测应注明施工检验批数量和具体轴线),并在实施前将审批通过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报宁波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备案。
2.0.5 凡被市建委列入质量安全重点监管的施工企业施工或列入重点监管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供应混凝土的工程,按有关规定要求,加大结构实体检测数量。
2.0.6 结构实体检测结果不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建设单位应组织建设各方主体制定处理方案,并落实整改。
2.0.7 未进行结构实体检测或结构实体检测不合格且未经处理的,不得组织该工程的相关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
2.0.8 混凝土结构的构件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柱构件数按框架柱计算,剪力墙构件数按剪力墙内暗柱(无暗柱的按剪力墙面)计算,框架梁构件数按二受力柱(剪力墙)之间为一个构件计算(悬挑梁另计),板构件数按上述计算梁包络区为一个构件计算(悬挑板另计)。
3 混凝土强度检测3.0.1 混凝土强度检测应根据国家、行业现行规范、标准采用回弹法、钻芯法等方法检测,在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中应确定检测方法。
3.0.2 混凝土强度的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无地下室的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混凝土强度应采用钻芯法检测,每一强度等级混凝土,单层建筑面积<3000m2的,承台或基础梁构件抽取不少于1组芯样。
单层建筑面积≥3000 m2且<6000 m2的,承台或基础梁构件抽取不少于2组芯样。
单层建筑面积≥6000 m2的,承台或基础梁构件抽取不少于3组芯样。
在6000 m2基础上,单层建筑面积每增加1 000m2的,各增加1组芯样。
每组芯样不应少于3个;2 有地下室的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混凝土强度,每层地下室的梁和柱(或剪力墙)构件均按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进行检测,每一混凝土施工检验批柱(剪力墙)、梁构件抽检数量均不应少于3个,当采用无梁楼盖时,柱(剪力墙)抽检数量不应少于6个;3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混凝土强度,抽检的楼层数不少于总楼层数的1/3,且每一强度等级混凝土构件均应分别抽检,每一抽检楼层的柱(剪力墙)构件抽检的数量不应少于所抽检楼层柱(剪力墙)构件总数的5%且不少于3个,梁构件抽检的数量不应少于所抽检楼层梁构件总数的3%且不少于3个,当采用无梁楼盖时,柱构件每层应抽检构件总数的10%且不少于6个;4 对于非住宅工程单体建筑面积小于等于300 m2的,在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对该单体工程自检合格的前提下,其构件混凝土强度可不实施委托检测。
3.0.3 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的判定构件强度实测值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时,可判定构件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0.4 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的处理原则1 预拌混凝土经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推定(参考)值未达到设计要求,其强度值与设计强度相差在一个强度等级范围内,且平均值达到设计强度要求,经设计核算并确认可满足结构安全、不需处理的,可以不进行扩大检测。
除此以外的,则应对该抽检层(地下室工程按施工检验批)的同类构件按批量进行扩大检测(包括已检测构件在内);2 预拌混凝土经回弹法检测碳化深度值大于2.0mm,但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可不再进行钻取芯样修正;3 经扩大检测后经设计复核需作相应处理的或构件强度推定值与设计强度相差超过一个强度等级范围的,则该单体工程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所有楼层的同类构件均应检测(柱构件按不少于所抽检楼层构件总数的5%且不少于3个、梁构件按不少于所抽检楼层梁构件总数的3%且不少于3个)。
4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4.0.1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可采用非破损或用局部破损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
4.0.2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无地下室的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承台或地梁构件应抽检各自构件总数的2%且不少于5个;2 有地下室的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梁和板构件每层均应抽检各自构件总数的2%且不少于5个,当采用无梁楼盖时,板构件每层应抽检构件总数的4%且不少于10个;3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抽检的楼层数不少于总楼层数的1/3,每一抽检楼层的梁和板构件抽检的数量均不应少于所抽检楼层各自构件总数的2%且不少于5个,当采用无梁楼盖时,板构件每抽检层应抽检构件总数的4%且不少于10个;4 对选定的梁构件,应对影响结构构件承载力的全部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5对选定的板构件,可对板底、板面进行检测,其中板面负筋所占比例不少于50%,抽取不少于1米范围且不少于6根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6 对于非住宅工程单体建筑面积小于等于300 m2的,在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对该单体工程自检合格的前提下,其钢筋保护层厚度可不实施委托检测。
4.0.3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的判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 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1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2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测;当两次抽取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结果仍应判为合格;3 每次抽样检测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上述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4.0.4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的处理原则1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1)承台、地梁、梁或板构件经检测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且经设计复核需作相应处理的,应对该抽检层(面)内所有尚未检测的同类构件均根据检测结果的最差状况按设计认可方案实施处理或进行全面检测后处理;2)经设计复核不需作相应处理的,必须由设计明确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
2 主体结构分部1)梁或板构件经检测不符合规范要求,且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除对不合格构件按设计认可方案实施处理外(同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处理原则),同时该单体工程所有未抽检楼层的同类构件均应抽检,每一层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所抽检楼层同类构件总数的2%且不少于5个;(1)经设计复核需作相应处理;(2)所抽检构件的合格点率小于60%;(3)超过允许偏差1.5倍的不合格点占所抽检构件测点25%以上。
2)不存在上述三种情况(经设计复核不需作相应处理的,必须由设计明确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且不合格的抽检楼层数占抽检楼层数1/3以上的,则对该单体工程按尚未抽检楼层数的1/3实施抽检,每一抽检楼层的不合格同类构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所抽检楼层各自构件总数的2%且不少于5个。
不合格的抽检楼层数占抽检楼层数1/3及以下的,可不作扩大检测;3)梁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未经检测合格的,不得砌筑梁底墙体。
5 现浇楼板厚度检测5.0.1 现浇楼板厚度的检测,宜采用非破损方法,如确需采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检测的,应在检测时钻孔,不得预先钻孔。
5.0.2 现浇楼板厚度的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室结构的现浇楼板厚度,每层均应抽检各自构件总数的5%且不少于3个;2 主体结构的现浇楼板厚度,抽检的楼层数不少于总楼层数的1/3,每一抽检楼层的板构件抽检的数量不应少于所抽检楼层构件总数的5%且不少于3个;3 对选定的板,每块板抽检5个点,其中4个测点宜分别设在板跨的1/4纵横交点处,另1个测点设在板中央;4 对于非住宅工程单体建筑面积小于等于300 m2的,在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对该单体工程自检合格的前提下,其现浇楼板厚度可不实施委托检测。
5.0.3 现浇楼板厚度检测结果的判定现浇楼板厚度的允许偏差为+8mm,-5mm。
现浇楼板厚度的合格点率为80%及以上可判为合格。
5.0.4 现浇楼板厚度检测结果的处理原则1 地基与基础工程分部1)地下室工程板构件经检测不符合规范要求,且经设计复核需作相应处理的,应对该抽检层内所有尚未检测的构件根据检测结果的最差状况按设计认可方案实施处理或进行全面(扩大)检测后处理;2)经设计复核不需作相应处理的,必须由设计明确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
2 主体结构分部1)板构件经检测不符合规范要求,且经设计复核需作相应处理的,除对不合格构件按设计认可方案实施处理外(同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处理原则),同时该单体工程所有未抽检楼层的构件均应抽检,每一层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所抽检楼层构件总数的2%且不少于3个;2)经设计复核,明确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不需处理,且不合格的抽检楼层数占抽检楼层数1/3以上的,则对该单体工程按尚未抽检楼层数的1/3实施抽检,每一抽检楼层的构件抽检数量均不应少于所抽检楼层构件总数的2%且不少于3个。
不合格的抽检楼层数占抽检楼层数1/3及以下的,可不作扩大检测;3)经检测均为偏厚且经设计复核,明确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不需处理的,可不作扩大检测。
6 结构工程室内空间尺寸检测6.0.1 抽检数量根据工程实际,随机抽取若干个楼层进行检测,每抽检楼层应抽查10%,且不少于3自然间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