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道树的调查及应用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引言:行道树是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绿色,还能提供防风、防尘、净化空气等功能。
苏州市作为江南著名的园林城市,行道树的种植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对苏州市行道树树种的应用调查,对其种植情况和特点进行分析,为今后的行道树种植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8个城区的主要道路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然后设计问卷,对居民、市民和道路管理部门进行调查。
二、调查结果1. 行道树的树种分布根据实地观察,苏州市的道路行道树主要种植了柳树、杨树、枫树、榆树、国槐等常见树种。
柳树和国槐种植较为广泛,分别占总数的30%和20%。
2. 行道树种植情况苏州市行道树种植情况良好,大部分行道树生长茂盛,树冠丰满。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树根破坏人行道,树干病虫害较多等。
3. 居民和市民对行道树的态度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居民和市民对行道树持支持和喜爱的态度。
他们认为行道树美化了城市环境、净化了空气,并提供了防风、遮阳等功能。
少数市民对行道树的落叶和树花产生了一些不满。
4. 道路管理部门对行道树的看法道路管理部门普遍认为行道树在城市景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他们表示目前树的种植和养护成本较高,需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
三、问题分析1. 树种单一化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苏州市行道树的树种较为单一,主要以柳树和国槐为主。
这样容易导致植物多样性降低,一旦出现病虫害,容易对整个行道树造成严重影响。
2. 技术不足问题部分行道树存在树冠不匀称、病虫害较多等问题,这可能与栽培技术不足有关。
需要加强行道树的养护技术培训和管理水平提升,确保行道树能够长期健康生长。
3. 落叶和树花清理问题虽然大部分居民和市民对行道树持支持态度,但也有些人对行道树的落叶和树花产生了一些不满。
道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行道树的清理工作,确保道路清洁和整洁。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情况的问卷,包括了行道树的种类、生长情况、管理情况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然后,我们选取了苏州市不同区域的几处行道树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实地调研,对比问卷调查的结果,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二、调查结果分析1. 行道树的种类在苏州市调查的行道树树种中,以梧桐树、法桐、槐树、榉树为主。
梧桐树是苏州市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行道树,其叶大、树姿优美,为苏州市的街景增添了不少色彩。
法桐树叶片大、掩盖率高,适合做行道树使用。
槐树叶片清新,是一种耐旱、抗逆性较强的树种,适合在苏州市比较干燥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榉树适应性广,树姿优美,受到了苏州市绿化部门的重视。
2. 行道树的生长情况在调查中发现,苏州市的行道树整体生长情况良好,呈现出整齐划一、繁茂生长的良好景象。
行道树的生长情况与其所在地区的环境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在较为繁华的商业区的行道树生长情况一般较好,而在一些居民区或者偏远地区则稍显疲态。
3. 行道树的管理情况在调查中了解到,苏州市的行道树管理工作整体较好。
绿化部门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树种的行道树,进行了相应的管理和养护措施。
但在一些小区或者偏远地区的行道树管理方面,由于资金和人力不足等原因,管理工作稍显滞后。
三、问题分析1. 缺乏多样性在苏州市行道树的树种中,以梧桐树、法桐、槐树、榉树为主,种类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
考虑到城市绿化需要,应当在适宜的地区增加更多的树种种类,以丰富城市绿化植被,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品质。
2. 加强管理对于一些小区或者偏远地区的行道树管理,应当加强相关管理措施,提高行道树的养护水平,确保每一颗行道树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关注和管理。
3. 提高群众参与度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应当加强对市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对行道树保护的意识,提高市民对行道树管理的参与度,使城市绿化工作更加符合市民的需求。
关于行道树的调查及应用研究摘要行道树是指在公路或道路两旁成行栽植的树木,多为等距种植。
根据道路的类别,行道树分为三大类:一是街道行道树,二是公路边行道树,三是甬道行道树。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可或缺的社会生态效益。
其树种选择、树冠修剪和栽培方法越来越受到当今社会的重视。
关键词:行道树树种选择修剪作用1、绪论行道树是指在公路或道路两旁成行栽植的树木,多为等距种植。
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建设标准的提高和绿化、净化、美化、香化指标的实施,常绿阔叶树种和彩叶、香花树种的选择应用有较大的发展并呈上升趋势。
目前使用较多的行道树种有悬铃木、椴树、白榆、七叶树以及枫树、喜树、银杏、杂交马褂木、樟树、广玉兰、乐昌含笑以及女贞、青铜、杨树、柳树、槐树、池杉、水杉等。
2、行道树的树种选择适宜作行道树的树种,要求抗性强,能适应街道的特殊环境,尤耐瘠薄而干燥的土壤,大苗定植后易于成活;病虫害少;花、叶无毒、无恶臭;落果少,无毛絮飞扬;主干挺直,树冠整齐;耐修剪;扎根深,树干下方和根际少萌蘖,地表不生横根;树大荫浓;寿命长。
落叶树种还要求发芽早,落叶迟且较整齐。
材质优良,或可提供鲜花、药材或干、鲜果等副产品的树种尤佳。
我国常用树种主要有:波罗蜜、臭椿、木麻黄、樟树、凤凰木、蓝桉、榕树、梧桐、木棉、银杏、楝树、油松、悬铃木、枫杨、加拿大杨、垂柳、旱柳、乌桕、榆树等。
3、行道树的配置栽植前需对道路、土壤、路旁建筑物、地下和架空管线,以及交通等状况进行调查。
行道树的配置方式,一般是在车行道与步道之间栽植1~2行乔木树种,或在株间、行间夹栽一些灌木;也可将成组或成行的灌木丛与草花以及草坪、地被植物等穿插配置,构成林荫道或园林路的形式。
树与建筑物以及地下埋设的各种管道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般房屋有窗的一面与乔木的间隔距离至少为4~5米;从树干中心到地下管道边缘的水平距离,除热力管道外,最好达到2米,至少1米。
树冠与一般架空电线之间应保持1米以上距离。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行道树的种植和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关注。
在众多行道树树种中,苏州市普遍使用的行道树树种有五常松、法桐、黄花梨等。
本文将对这几种行道树的应用进行调查和分析。
法桐也是苏州市常见的行道树之一。
法桐树高大,叶片呈心形,树冠宽广,叶子长期
绿色鲜艳,不仅美观而且具有较强的防尘、防噪的功能。
法桐树形状优美,绿化效果好,
适应性强,在苏州市的二次绿化中,也被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城市道路两旁,法桐的种植
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黄花梨也是苏州市行道树的常见树种之一。
黄花梨树高6-20米,树形优美,枝叶繁密。
黄花梨是一种开花树种,花朵呈黄色,花期长,开放时整齐划一,非常美观。
黄花梨耐旱、耐寒、耐粉尘的特点,使得其在苏州市中的绿化景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仅街道两旁
的行道树中常见黄花梨,黄花梨也常常被种植在市区公园和广场等场所,为市民提供了美
丽而舒适的环境。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行道树是城市中重要的绿化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提供清新空气,调节气候,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增加城市生态氛围等诸多作用。
合理选择适合的行道树树种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苏州市行道树树种进行调查及分析,以期为苏州市行道树树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实地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选择了苏州市不同行政区域的典型街道,并对街道两侧行道树的树种进行了实地考察,记录了树的名称、高度、冠幅、树种特点等信息。
我们设计了针对市民的问卷调查,包括对树种偏好的调查以及对行道树的期望与需求的了解。
调查结果及分析:通过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分布情况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我们发现苏州市行道树的树种较为多样,常见的树种有柳树、榆树、槐树、枫树等。
柳树是苏州市最常见的行道树之一,其具有生长快、冠幅宽、抗风沙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街道绿化。
而榆树、槐树、枫树等树种也较为常见,它们具有较高的抗逆能力,适应能力强,对树干、枝叶的要求较低,是行道树的常见选择。
二、市民对行道树树种的偏好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市民对行道树树种有一定的偏好。
大部分市民对柳树树种表示满意,认为柳树的形态美观、树冠茂密、宜留一定高度等特点适合做行道树。
也有市民对一些观叶性强、花果飘香的树种有一定偏好,例如海棠、桂花等。
在选择行道树树种时,可以考虑市民的偏好,增加市民的参与度,达到更好的绿化效果。
三、市民对行道树的期望与需求问卷调查还了解到市民对行道树的期望与需求。
大部分市民希望行道树具有树冠茂密、高度适中、树种特点鲜明等特点。
市民还希望行道树能够提供清新空气、调节气温、减少噪音、净化环境等作用。
在选择行道树树种时,除了考虑树种的外观特点外,更应注重树种的生态效益,满足市民对行道树的期望与需求。
通过本次调查与分析,我们得出了苏州市行道树树种的分布情况、市民对行道树树种的偏好以及对行道树的期望与需求等信息。
烟台市的行道树调查及应用研究简介:利用暑假期间,针对目前行道树绿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原因剖析入手,立足于现实,通过对香樟、银杏等行道树种的调查研究,对烟台市行道树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主要阐明城市行道树选择的原则,提出了改变当前现状,丰富城市行道树种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行道树习性香樟银杏原则现状对策城市行道树对环境具有很强的改善作用,其环境效应主要包括改善城市小气候,如降低气温、调节湿度等;净化空气,固碳释氧量,吸滞粉尘和有害气体,以减少空气含菌;降低噪音等。
目前国内外有关行道树生态功能的研究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城市行道树对各种降尘的滞留、吸附、过滤等作用的研究正在兴起。
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配置不同,杀菌、减菌的能力也不同。
城市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与树种所处的生长期、叶片表面特性差异、树冠结构、气象因素都有密切关系。
如一般叶面多绒毛,表面粗糙的有较强的吸附粉尘能力,即使叶面特征相似的树种,滞尘能力也会因叶面积大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另外,有研究表明,当降雨量在5mm以上,大风日(风速17m/s以上)便会冲淡或刮掉叶片上的灰尘。
树种间滞尘能力的差异是由叶片的形态结构特征决定的。
叶片的粗糙程度及叶片上下表皮具有毛的形状、数量,是造成滞尘能力差异的原因,所以对行道树种进行微观结构观察,判断树种降尘的方式(滞留、附着和粘附等),有助于滞尘树种的选择。
城市森林中由于行道树的蒸腾作用,使其周围的空气湿度明显高于远离树木的地方,温度明显降低。
日本1993年对大阪市内树种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研究。
有研究表明,行道树两侧各5m宽均相当于降温增湿带。
随着城市汽车的大量增加,排放的尾气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虽然在许多城市禁止使用含铅汽油,但由于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速度缓慢,这种影响将在很长时间内存在。
据预测,汽车每年向空气中排放的Pb约4. 0 X 105 t。
植物叶片通过气孔呼吸可以将重金属污染物吸滞降解,从而起到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行道树调查报告篇一:日照市主干道行道树调查报告日照市主干道行道树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行道树是以规律的形式种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用以遮荫的乔木。
行道树不仅要绿化环境,遮荫降尘,而且还要造型优美,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使城市的面貌显得更加整洁生动,活泼优美。
因此,行道树选择必须是树龄较大,树干修直的树种;行道树的生长环境条件很差,除辐射温度高、空气干燥、有害烟尘气体多以外,还要受到种种人为和机械的损伤等,只有少数抗逆性强,适应路边生长的树种,才能成为行道树种的最佳选择。
此外,应选择花果无臭味、无飞絮、飞粉、不招惹蚊蝇等害虫,落花落果不打伤行人,不污染衣服和路面,不造成滑车跌伤事故的树种。
(二)调查目的这次调查分析针对日照三大主干道(海曲西路、海曲中路、海曲东路、日照路、北京路)在树种选择、树种结构配置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实施办法;正确鉴定日照市三大主干道现有的行道树种,对日照市现有的行道树种的形态及所反映的各种特征进行分析和拍摄彩照。
调查结果:1、海曲西路:住宅区比较多行道树多选择大型英桐(二球悬林木)。
2、海曲中路:商业区种植大型法桐兼大型国槐和油松(东北黑松、短叶马尾松)行人比较较多。
3、海曲东路:商业区、住宅区种植行道树为合欢和大型英桐4、北京路:日照市门户路行道树为栾树和合欢5、日照路:以日照长途汽车站为中心上两边发展,多种植大型英桐为多品种说明:1、法桐(三球悬铃木)识别要点:大乔木,高20~30m;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绿色至灰白色,成薄片状。
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
叶掌状5~7裂,深路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契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
花序头状,黄绿色。
多数坚果聚合成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
花期4~5月;果9~10月成熟。
(1)栔叶法桐:叶片2~5裂(2)掌叶法桐:叶5深裂习性:喜阳光充足、喜温暖湿润气候,略耐寒。
较能耐湿及耐干。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环境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作为传统园林城市,苏州市拥有丰富的行道树资源,对于城市行道树树种的应用调查和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园林建设和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对苏州市行道树树种的应用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包括了苏州市不同区域的居民和游客,主要涵盖了苏州市的市中心区域和近郊区域。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行道树的喜好程度、树种类型和理由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500份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 行道树的喜好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受访者对行道树持有较高的喜好程度,认为行道树可以美化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而只有15%的受访者对行道树持有较低的喜好程度。
2. 主要行道树树种调查结果显示,苏州市常见的行道树树种主要有樟树、柳树、杨树、枫树、槐树等。
樟树是最受欢迎的行道树树种,有30%的受访者选择了樟树作为他们最喜欢的行道树树种。
其他受欢迎的行道树树种依次为柳树(20%)、杨树(15%)、枫树(10%)和槐树(5%)。
3. 行道树的选择理由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选择行道树的主要理由包括美化环境(40%)、提供阴凉(30%)、净化空气(15%)、增加氧气(10%)和保护生态环境(5%)等。
另外一小部分受访者认为行道树可以提供鸟类栖息和孩子们玩耍的地方。
4. 行道树树种的合理性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樟树、柳树、杨树和枫树都是苏州市常见的行道树树种,而且受到较高的喜爱度。
樟树具有较大的冠幅和高大挺拔的外貌,适合用作大规模行道树;柳树的枝叶丰茂,可以提供较好的遮阳效果;杨树的生长迅速,适合在短期内形成绿荫;枫树的叶子颜色丰富,可以增加城市景观的变化。
樟树、柳树、杨树和枫树是苏州市行道树树种的主要选择,这些树种既符合居民对行道树的喜好,又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生态价值。
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园林建设中,可进一步加强对这些树种的引进和培育,以提高城市行道树的美观性和环境效益。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绿地面积逐渐减少,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行道树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苏州市行道树树种选择不当、种植管理不到
位等原因,导致行道树生长不良、寿命较短的情况比较严重。
有必要对苏州市行道树树种
的应用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适合苏州市的行道树树种,以提供科学的种植参考。
经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苏州市目前主要应用的行道树树种有:榉树、梧桐树、银杏树、樱花树、杏树等。
这些树种在苏州市的行道绿化中占有较大比例,主要特点是生长快、树冠茂密、耐旱、耐
寒等,适应苏州市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二、针对苏州市行道树存在的问题,应选用具有以下特点的树种:抗污染、耐盐碱、
耐干燥、耐寒冷、耐积水、适应土壤环境等。
这样的树种能够在城市环境中更好地生长,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行道树的生长质量和寿命。
三、对于不同地区的行道树种选择,应根据当地土壤、气候和绿化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在苏州市的不同区域,土壤成分和养分含量不同,气候条件也有差异。
应根据实地调查和
分析,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的行道树树种。
四、在行道树的养护管理方面,重点加强树木修剪、病虫害预防和治理、施肥和浇水
等工作,提高行道树的生长质量和寿命。
关于当地行道树调查及应用探讨摘要:园林绿化一直被人们所喜爱,道路绿化更直接地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则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相结合的产物。
而今城市道路绿化有了重要的改变,无论从形式上还是种类上都有了很大的革新,带给市民的是更美的风景线。
城市行道树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据不完全统计,具体在各个道路周边种植了香樟、银杏、悬铃木、杜英、桂花、雪松等20多个品种的行道树,这为城市道路绿地增添了不少光彩。
其中在道路绿地建设中也离不开一系列问题的存在。
本文对于今后行道树在道路绿化中的发展与创新,提出了一系列的见解。
争取在今后的道路绿地设计、施工、建设时有更好的方案和对策,为城市市的道路绿化事业作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行道树;现状;调查研究;发展与创新1.前言道路景观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城市的“脸面”,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整个城市的绿化水平,并从侧面反映了城市的综合实力。
近几年来,许多城市都加强了道路绿化建设,使道路景观有了很大的改善。
这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打造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的社会需求。
道路植物是道路景观的主体,而行道树更是道路植物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此,行道树作为城市绿化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城市绿化决策者和受益者的重视,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城市行道树的选择和布置也成为决策者们研究的课题之一。
1.1国内外对道路绿地的重视与研究春秋时期,《国语》中就有“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的记载,秦始皇統一天下,修好了四通八达的驰道后,便在驰道两旁种了松树以供人观赏乘凉,这可算是中国最早的行道树,因此我国的道路绿地行道树的栽植有着悠久的历史。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网络和骨架,成为系统连续性的主要构成因素,直接反映城市风貌的作用十分突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做到了路修到哪儿行道树就能栽到哪儿,而且从一条路两行树发展到三块板路,甚至现在的四块板,中间隔离带一般都较宽,用各种植物材料进行美化,不仅解决了车辆会车时的安全问题,也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要,行道树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内著名的旅游城市。
为了保护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苏州市对行道树的树种选择和管理十分注重。
本文通过对苏州市行道树树种的应用调查及分析,对苏州市行道树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苏州市常见行道树树种1. 榉树:榉树又名黄树,树冠丰茂,适合于种植在建筑物周边、公园、草坪等场所,绿化效果好,是苏州市广泛应用的一种行道树。
2. 秦桧:秦桧又名水杉,它是一种喜湿树种,树冠开展,有着很好的遮阳效果,也是苏州市绿化中经常使用的行道树。
3. 梧桐:梧桐是一种高大的阔叶树,喜欢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在苏州市街头巷尾都能看到梧桐的身影,它们在夏天还能为行人提供清凉。
4. 红叶石楠:红叶石楠是一种常绿乔木,常常被用于防止尘土飞扬和降低噪音,同时还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5. 月季花楸:月季花楸是一种喜湿树种,绿化效果好,适合种植在城市道路两侧。
1. 抗逆性强:苏州市夏季气温高,夏季还会遇到高温干旱的天气,这就要求行道树树种有很强的抗逆性,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
2. 生长快:苏州市人口密集,经常需要新建道路或者拓宽道路,行道树树种要生长快,能够快速形成绿化效果。
3. 防尘降噪:苏州市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交通密集,容易产生尘土和噪音,行道树要有防尘降噪的效果。
4. 美化环境:苏州市是一座旅游城市,行道树的品种和数量都要考虑到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要注重观赏价值。
1. 多样化:未来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趋势将会越来越多样化,以适应不同的绿化需求和人们的审美需求。
2. 生态化:未来苏州市行道树的绿化还将更加生态化,注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保护。
3. 节能降碳:未来苏州市行道树的绿化将会更注重节能降碳的效果,如增加行道树密度、增加绿化带等。
四、建议1. 在行道树的种植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农药或其他污染物资,提高行道树抗病能力。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择了苏州市不同区域的行道树进行观察和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树种名称、树龄、树高以及树冠形态等方面的信息。
二、调查结果经过调查,我们共观察了50颗行道树,统计出以下结果:1.树种分布情况根据观察结果,苏州市行道树的树种主要分为榉树、法国梧桐、罗汉松、银杏、黄杨等。
榉树和法国梧桐是数量最多的两种树种,分别占总数的30%和25%。
罗汉松、银杏和黄杨的数量相对较少,分别占总数的15%、10%和5%。
2.树种特点榉树具有浓密的树冠和匍匐生长的特点,树高大多在10-15米之间。
法国梧桐树的特点是树冠呈圆锥形,树高多在15-20米之间。
罗汉松以其浓密的深绿色松针和独特的形态备受青睐,树高多在10-15米之间。
银杏树是苏州市行道树中极具观赏价值的树种之一,树冠呈尖塔状,树高多在10-12米之间。
黄杨是常见的庭院常绿乔木,其树形整齐、树身笔直,树高多在8-10米之间。
3.树龄调查结果显示,苏州市行道树的树龄不一。
榉树和黄杨的树龄相对较小,大多在10年以内,而法国梧桐、罗汉松和银杏的树龄较大,多在20年以上。
三、分析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苏州市行道树的树种主要集中在榉树和法国梧桐这两种树种上,其树龄也多在10年以上,这表明这两种树种在苏州市的种植效果较好,适应性强。
罗汉松、银杏和黄杨的种植数量较少,可能与这些树种的生长条件和成本有关。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苏州市行道树的树高普遍在10-20米之间,树冠形态各异,给城市营造了多样化的景观。
这些行道树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起到了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止土壤侵蚀等作用。
在行道树的选择上,还可以更加多样化一些,比如引进其他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树种,进一步丰富城市的绿化景观。
行道树的管理也应加强,加大养护力度,确保行道树的健康生长。
四、结论总结以上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沛县行道树调查及应用研究摘要:行道树指在公路与道路两旁成行栽植的树木,在城市道路绿化与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行道树作为道路功能配套设施是十分必要的,他对于提高道路的服务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消除噪音、净化空气以及涵养水源都有重要作用。
笔者在对沛县现行行道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沛县行道树的优势、劣势及应对措施。
且针对行道树树种的选择、规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沛县行道树;调查;应用研究1、现状调查1.1自然环境1.1.1地理位置沛县地处北纬(N)34°28’~34°59’和东经(E)116°41’~117°09’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总面积1576平方公里,人口130万,其中沛县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5万人,内有京杭运河贯穿南北,徐济高速从城区西边经过、徐沛铁路穿城而过,公路网四通八达。
1.1.2地貌沛县地处黄淮海平原中部,地形单一全部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西南高,东北低,海拔由西南41m降至东北31.5m。
城区北部有丰沛运河横穿东西,西部有铁路河贯穿南北。
1.1.4土壤沛县土壤是以黄泛冲积物为其田质发育而成,分布规律十分明显,由西向东,依次分布为飞泡沙土、沙土合土,淤土,城区内土壤主要为淤土,其表土颜色呈棕色或黑棕色、质地粘重,细腻,适合柳、槐、楝、桐等的生长。
1.2沛县行道树种现状1.2.1现行行道树构成中存在的问题1.2.1.1行道树选择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该县行道树种选择,没有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强的规划作指导,加上人们对该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选择的随意性大,实际工作中往往由领导和选择的个人偏好或苗源市场供应情况决定,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立地条件、小环境是否符合该树生长,盲目栽植。
对某些树种的引进也没有经过相关论证,没有进行小范围试种就大批应用。
结果造成一路多树或多路一树的情况或该树种盲目引进后适应性较差,几年后再更新等,远未形成科学管理的道路绿化系统。
行道树调研报告论文行道树(Street Tree)是指种植在城市道路两旁供人们欣赏和利用的树木。
在城市化进程中,行道树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以及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本篇调研报告旨在探讨行道树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以期为行道树的管理与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一、行道树的现状1.1 种植情况调研结果显示,目前许多城市都有种植行道树的项目或计划,但种植密度和树种选择存在较大差异。
有些城市的行道树密度较低,树种单一,导致缺乏景观的变化和丰富性。
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对于行道树的规划和管理更加科学,树种选择广泛多样,在保护环境、提供生态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2 管理情况行道树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缺乏科学的养护方法和标准,导致许多树木遭受病虫害的侵扰或因树体老化而倒塌。
其次,行道树的修剪和修整不规范,导致树冠不匀称、行道狭窄等问题。
再者,缺乏有效的监测系统,无法及时发现树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
最后,市民的环保意识不高,存在乱扔垃圾、乱涂鸦等恶劣行为,影响了行道树的美观和健康。
二、问题分析2.1 生态与环保问题行道树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能够减少空气污染、吸收废气、调节气温等。
然而,种植密度较低和树种单一的问题导致生态功能的下降。
同时,行道树受到污染源的侵袭,叶片积累大量的有害物质,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环境污染。
2.2 管理与养护问题缺乏科学的管理与养护方法,导致行道树的健康状况不佳。
树木的病虫害防治不力,使得行道树的寿命缩短,造成种植资金的浪费。
同时,行道树的修剪和修整不规范,使得树木冠层不匀称,影响了行道树的美观。
2.3 社会与文化问题行道树的管理与发展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利益问题。
很多时候,城市规划部门、市民以及开发商之间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
这种矛盾使得行道树的管理与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行道树的现有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3.1 种植与管理规划制定科学的行道树种植与管理规划,合理选择树种和种植密度。
行道树调查与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1.1 行道树的定义和重要性行道树,又称街树、路树,是指种植在城市道路两侧或人行道上的树木。
它们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提供阴凉和氧气,净化空气,并起到调节气温、防风减噪和固土保水等作用。
由于其重要性,行道树的种植和管理成为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目前,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开展了行道树的种植工作,但在具体管理和养护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树木老化、生长异常、疾病虫害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行道树进行调查与研究,了解当前行道树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和行道树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2.1 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行道树的分布情况与类型:对研究区域的行道树进行调查,了解各类行道树的分布情况和数量。
•行道树的生长状况和问题:对行道树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如生长缓慢、枯萎、叶片变黄等。
•行道树的疾病虫害调查:调查行道树是否存在疾病虫害,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分类。
•行道树的养护措施:针对行道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养护措施,如修剪、浇水、施肥等。
2.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实地调查:对研究区域的行道树进行实地调查,记录每个点位的行道树类型、数量和生长情况。
•样本采集:采集叶片、树皮等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疾病虫害的鉴定和分类。
•数据分析: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行道树的分布规律、生长状况和问题等结论。
•指导意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养护措施和管理建议,为城市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三、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能够获得以下成果:1.行道树的分布情况和类型统计表,了解行道树的数量和种类。
2.行道树的生长状况调查报告,分析行道树存在的问题和治理建议。
3.行道树的疾病虫害鉴定报告,了解行道树存在的疾病虫害类型和危害程度。
4.行道树养护措施和管理建议,提出相应的修剪、浇水、施肥等养护方案。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苏州市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园林资源。
作为园林城市的代表,苏州市不仅在古典园林建筑上颇具建树,行道树的种植与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城市绿化工程。
本文将对苏州市行道树树种的应用进行调查及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苏州市当前行道树树种应用状况调查1.树种种类在苏州市的主要行道树种类中,有北美红枫、金叶女贞、红叶石楠等。
这些树种在城市环境中生长良好,能够承受一定的污染和干旱条件,同时具有观赏性和环保性,被广泛应用于苏州市的道路和街道两侧。
2.树种适应性苏州市的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因此行道树的种植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
目前应用的树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这样的气候条件,但在极端情况下容易出现树木枯死的情况。
3.树种管理在苏州市的道路和街道两侧,行道树的管理主要包括树冠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浇水等。
但由于苏州市行道树种类繁多,管理不够统一,导致一些树种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给城市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当前苏州市主要应用的行道树树种比较单一,造成城市道路两侧的行道树种类差异性不足,缺乏对城市面貌的丰富和多样性。
部分树种在苏州市的气候条件下存在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极端的气候条件容易导致树木枯死,给城市环境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1.丰富树种的选择在树种的应用方面,应该选择更加具有适应性的树种,才能够更好的适应苏州市的气候条件,降低树木枯死的风险,同时增强城市面貌的整体美感。
对于行道树的管理工作应该统一规范,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如定期修剪树冠、及时防治病虫害、合理施肥浇水等,提升行道树的健康状况,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苏州市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园林资源的城市,行道树的应用对于城市的美化和环境的改善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行道树树种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通过丰富树种的选择、增强树种的适应性以及加强树种管理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苏州市的行道树状况,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绿化的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行道树在城市绿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行道树的树种应用对于城市绿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合理的树种选择可以极大的提高城市绿化的效果。
为此,本文选取苏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对苏州市行道树的树种应用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为城市绿化提供参考意见。
一、调查内容和方法1. 调查内容本文主要调查苏州市近几年行道树树种的应用情况,旨在了解行道树树种的选择情况、主要应用树种、树种分布区域等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行道树的树种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
2. 调查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主要包括苏州市城市绿化管理部门、相关单位和专业人员。
调查内容包括行道树种的选择、应用与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1. 行道树的树种选择在苏州市行道树的树种选择中,以笔直生长、树冠形态美丽、适应性强、品种稳定的树种为主。
调查结果显示,苏州市行道树主要选择的树种包括银杏、樟树、香樟、枫杨、法国梧桐等品种,这些树种在铺设行道的同时也可提供清新的空气。
2. 主要应用树种目前,苏州市主要应用的行道树树种有樟树、银杏、香樟、银杏、枫杨等。
这些树种在苏州的城市绿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为城市环境提供清新的空气,缓解城市高温天气。
其中,樟树和银杏被广泛应用于苏州市的行道树,这主要得益于它们的生长速度较快,树冠丰满、树干粗壮,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
3. 树种分布区域苏州市主要行道树的树种分布分散在市区各个街道和公共场所,主要分布在市区株堆路、南门大街、人民路、虎丘路、苏锦大道等主要道路两侧。
这些行道树树种的分布区域不仅是城市绿化的重点区域,也具有极高的公共价值和观赏价值,是市民休闲娱乐和生活健康的重要场所。
三、结论通过本文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以下结论:1. 苏州市行道树的树种选择主要以笔直生长、树冠形态美丽、适应性强、品种稳定的树种为主。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在城市的街道上,行道树是城市景观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作用,还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和湿度,改善城市气候。
对于行道树的种类及其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于合理选择适宜的行道树树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苏州市作为中国著名的“园林之城”,行道树的种植及其管理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对苏州市行道树种植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覆盖了苏州市不同街道和城区的范围。
实地调查则以苏州市工业园区为例,选取了10条主要街道,对行道树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调查结果显示,苏州市行道树的种类较为丰富,主要分为乔木和灌木两类。
乔木类主要包括柳树、杨树、槐树等,灌木类主要包括玉兰、紫薇、丁香等。
在乔木类中,柳树是最常见的行道树种,分布广泛。
而在灌木类中,玉兰和紫薇是常见的树种,特别是在苏州市的工业园区,这两种树种分布较为密集。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苏州市行道树的种植情况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行道树种类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
柳树是最常见的行道树种,但由于其生长速度较快,对行道及建筑构造物的破坏性较大。
在灌木类中,玉兰和紫薇的分布较为密集,但这两种树种花期较短,整个年份内只有短暂的几周时间开花,其他时间则显得枯黄和寂寞。
行道树的管理状况不尽人意,有一些行道树树形不良,生长不健康,有的甚至被虫害和疾病侵袭。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苏州市行道树的种植情况。
应该增加行道树的种植品种,增加树种的多样性,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行道树,如悬铃木、苹婆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美观度,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应该对行道树的管理进行加强,定期修剪树枝,保持树冠的通透性和整洁性,及时清除树下的落叶和垃圾。
还需要加强对行道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害生物,确保行道树的健康和生长。
行道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行道树的作用1.美化环境。
行道树可以增加城市绿色空间,改善城市景观,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2.净化空气。
行道树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
3.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行道树可以阻挡阳光直射,减少地表温度,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4.吸收噪音。
行道树可以有效吸收交通噪音,减少城市噪音污染。
5.保护生态环境。
行道树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植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
二、行道树的现状1.种植较少。
目前,一些城市的行道树种植密度较低,行道树品种单一,导致生态功能发挥不足。
2.管理不善。
一些行道树缺乏科学养护和管理,导致生长受限,病虫害频发,影响行道树的生长和发育。
3.破坏频发。
一些地方存在乱搞乱建、乱挖乱改等现象,行道树生长环境受到破坏,影响行道树的生存。
4.资金不足。
一些城市行道树养护经费不足,导致行道树管理困难,影响行道树的健康生长。
5.法律制约。
一些城市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对行道树进行保护,存在乱伐乱损等现象,影响行道树的生长。
三、行道树的可行性研究1.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制定城市行道树管理办法,建立城市行道树管理机构,实行科学管理,加强行道树的养护和保护。
2.增加种植密度。
提高城市行道树的种植密度,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树种,搭建多层次的行道树绿化系统。
3.加强科学养护。
建立行道树生长档案,进行定期养护和检查,及时修剪、施肥、喷洒农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4.改善生长环境。
加强对行道树生长环境的保护,防止乱搞乱建、乱挖乱改,为行道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5.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城市行道树的投入力度,完善行道树管理机制,提高行道树养护经费,保障行道树的健康生长。
6.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完善的城市行道树保护法规,规范行道树管理行为,加强对违法砍伐、乱建乱挖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四、行道树的保护措施1.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城市行道树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行道树保护的意识,倡导文明环保意识。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苏州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之地,拥有众多优美的行道树种。
行道树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提高市民的居住舒适度。
对苏州市行道树树种的应用进行调查及分析,对于科学合理地选择和管理行道树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苏州市的行道树树种应用情况,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
我们通过对苏州市不同区域的实地调研,观察和记录了各类行道树的树种、数量、生长状况等基本情况。
我们还参考了苏州市相关部门的资料和统计数据,了解了苏州市行道树的种植结构和分布情况。
我们还进行了一些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以获取市民和专家对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的意见和建议。
二、行道树树种应用分析1.主要行道树种类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了解到苏州市主要的行道树种包括梧桐树、榉树、法桐、国槐、柳树等。
这些树种在苏州市的街道、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都有较广泛的应用。
2.行道树应用现状在苏州市的行道树种应用中,梧桐树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梧桐树在苏州市的道路两侧、公园和景区等地方都能看到。
梧桐树叶大、茂密,枝繁叶茂,具有较好的遮阴作用,因此在夏季能为市民带来清凉。
榉树、法桐等树种也广泛应用于苏州市的街道和公共场所,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3.行道树应用存在的问题尽管苏州市的行道树种应用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部分地区行道树品种过于单一,没有树种的多样性。
其次是一些老旧行道树的管理和养护不到位,导致了一些行道树存在生长不良、病虫害较多等问题。
一些行道树生长过于繁茂,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不便。
针对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加强行道树的多样性,优化树种结构。
在新增行道树种时,应考虑树种的适应性、风景性和生长特点,避免树种的单一化。
2.加大对老旧行道树的管理和养护力度。
加强对行道树的修剪、保养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提高行道树的生长质量和环境效益。
关于行道树的调查及应用研究
摘要
行道树是指在公路或道路两旁成行栽植的树木,多为等距种植。
根据道路的类别,行道树分为三大类:一是街道行道树,二是公路边行道树,三是甬道行道树。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可或缺的社会生态效益。
其树种选择、树冠修剪和栽培方法越来越受到当今社会的重视。
关键词:行道树树种选择修剪作用
1、绪论
行道树是指在公路或道路两旁成行栽植的树木,多为等距种植。
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建设标准的提高和绿化、净化、美化、香化指标的实施,常绿阔叶树种和彩叶、香花树种的选择应用有较大的发展并呈上升趋势。
目前使用较多的行道树种有悬铃木、椴树、白榆、七叶树以及枫树、喜树、银杏、杂交马褂木、樟树、广玉兰、乐昌含笑以及女贞、青铜、杨树、柳树、槐树、池杉、水杉等。
2、行道树的树种选择
适宜作行道树的树种,要求抗性强,能适应街道的特殊环境,尤耐瘠薄而干燥的土壤,大苗定植后易于成活;病虫害少;花、叶无毒、无恶臭;落果少,无毛絮飞扬;主干挺直,树冠整齐;耐修剪;扎根深,树干下方和根际少萌蘖,地表不生横根;树大荫浓;寿命长。
落叶树种还要求发芽早,落叶迟且较整齐。
材质优良,或可提供鲜花、药材或干、鲜果等副产品的树种尤佳。
我国常用树种主要有:波罗蜜、臭椿、木麻黄、樟树、凤凰木、蓝桉、榕树、梧桐、木棉、银杏、楝树、油松、悬铃木、枫杨、加拿大杨、垂柳、旱柳、乌桕、榆树等。
3、行道树的配置
栽植前需对道路、土壤、路旁建筑物、地下和架空管线,以及交通等状况进行调查。
行道树的配置方式,一般是在车行道与步道之间栽植1~2行乔木树种,或在株间、行间夹栽一些灌木;也可将成组或成行的灌木丛与草花以及草坪、地被植物等穿插配置,构成林荫道或园林路的形式。
树与建筑物以及地下埋设的各种管道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般房屋有窗的一面与乔木的间隔距离至少为4~5米;从树干中心到地下管道边缘的水平距离,除热力管道外,最好达到2米,至少1米。
树冠与一般架空电线之间应保持1米以上距离。
高压输电线走廊内不宜栽植大树。
郊区公路行道树的配置,根据道路宽度不同,有以下2种方式:①3~5米宽的农村道路,可在一侧或两侧各栽植1行乔木,株间最好配植灌木。
②7~9米宽的公路,在有条件的地段可于路沟外栽2~3行乔木,株间栽植灌木。
行道树的分枝点与地面的距离应为2.5米;干道两侧不应低于3米。
株距视树冠大小与人行道宽度等确定,一般为4~8米,树冠宽阔的树种如银杏等可定为7~9米或以上。
现代城市多栽胸径8厘米以上大苗,按一次定植、以后不间伐的株
距配植,以收近期绿树成荫之效。
1行内一般应用同一种树,但也可选择搭配两种以至多种间植。
十字路口和道路转角处最好只种灌木、草本;种植乔木会妨碍司机和行人的视线。
4、行道树的应用
行道树的实际应用,应根据道路的建设标准和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当的树种、品种,选择合宜的树体、树形。
如在规划种植带上方有电力、通讯线路等限制,应选择一个最后生长高度低于架空线路高程的树种,以节省定期修剪费用。
另外,整形栽植时,树木的分枝点要有足够的高度,不能妨碍路人的正常行走和车辆的正常通行,不能阻挡行人及驾乘人员的视线,以免发生意外。
特别是在转向半径较小、转角视线不良的区域,更应注意。
栽植地点的环境决定行道树的冠形。
有架空线路通过的主干道上,可采用规则式冠形,将树体修剪成杯状形或开心形。
一般公路干道或较为狭窄的巷道,可以自然式冠形为主。
凡有中央领导干的树种,如杨树、马褂木、水杉、池杉等,侧枝点高度应在2.5至3米以上,下方裙枝需视情疏除,特别是在交通视线不良的弯道和叉路口等区段,更应注意要开阔视野,以免引发交通事故。
无中央领导干的树种,如柳树、榆树、槐树、樟树、大叶女贞、香樟等,分枝点高度宜控制在2至3米处,树冠自然形成圆球形。
杯状形修剪的行道树具有典型的”3股6杈12枝”的冠形,主干的分枝点高度应在架空线路之下,又不妨碍行人、车辆的通行,一般为2至3米。
每年应及时调整树冠的侧枝生长方向,以保持冠形的统一、划整,并解除对架空线路的干扰,照顾邻近建筑物的安全和采光。
开心形修剪由杯状形修剪演变而来,多用于无主轴或顶芽自剪的树种。
整形修剪在分枝点处选留3至5个不同方位、分布均匀的主枝,每主枝上选留2至3个侧枝,树冠自然开展,但内膛较空。
行道树的定干高度,在同一条干道上应保持一致,在路面较窄或有大型车辆通过的地段,以3至3.5米以上为宜。
在较宽的路面或步行商业街上,可降至2.5至3.0米,分枝角度小的树种可适当低些,但也不能低于2米以下。
树体大小尽可能整齐划一,避免因高低不等、粗细各异而影响审美效果和带来管理上的不便。
5、结语
道路系统是现代社会建设中的基础设施,而行道树的选择应用,在完善道路服务体系、提高道路服务质量方面,有着积极、主动的环境生态作用。
总体上树体规格的选择要适宜,不能超出与街道两侧建筑的景观比例要求,其体量大小和生长形态应达到设计的特定要求,并能经受住时间推移的检验。
参考文献:
[1] 蔡培印.城市绿化应以树木为主.北京:城市开发出版社,1992
[2] 闫永玉,袁九毅.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7
[3] 王荣祥.面向21世纪城市绿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