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创意美术《泼出来的画》
- 格式:doc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2
新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手指印添画》附反思范本1份新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手指印添画》附反思1一、活动创意:"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比给他知识更重要。
"孩子们都喜欢学美术,爱画画。
美术是一门轻松而富于变化的艺术,用指印涂鸦,更具有一般用画笔无法获得的乐趣。
孩子们加上简单的笔画,一个人、一只狗、一种表情、一条鱼......很快地就展现在面前,就可以绘画出无数生动活泼、新奇有趣的画面。
这种绘画手法,能陶冶身心,增进生活情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此我设计了这节课。
二、活动目标:1、结合中班年龄特征,通过欣赏、观察范画作品,基本了解在手指印上进行添画,变出简单而形象的图画的方法。
2、初步引导幼儿用手指印作画,学习在手指印上进行简单添画的绘画技能。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手指印画的乐趣,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体验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绘画方法,基本掌握按印及添画,添画时大胆尝试,大胆想象,并注意画面的整洁。
2、难点:概括事物形象的特征;手指压印泥的轻重,再将手指印压在白纸上造型的实际操作。
四、活动准备:1、每人一盒印泥、记号笔,图画纸每人两张。
2、课件、磁带、录音机、纸巾3、放大的手指罗纹,黑色记号笔。
五、活动设计:(一)活动开始:创设情景,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生问好)嗨!小朋友们好!(幼儿答:老师你好!)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图画,小朋友们想看吗?(想看!)那好!老师现在就让你们看。
不过,在看的时候,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要求小朋友们一边看,一边想:图画上画的是什么呀?瞧!多漂亮的图画呀!2、让小朋友们看图片。
(图片指印画幻灯:可提示幼儿观察)3、小节过度: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画,就是我们心蕊幼儿园的老师,用指印添画出来的,小朋友想不想学手指印画呢?那好,今天,老师就跟你们一起学习手指印画。
(黑板上出示:手指印画)(注:让幼儿跟老师朗读,以加强印象。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小花伞》含反思教案:《小花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课程,教材为《幼儿园美术课程标准》第四单元“色彩的世界”中的第一节《小花伞》。
通过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雨伞的各种形状、颜色和花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雨伞的形状、颜色和花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培养幼儿动手画、剪、贴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画、剪、贴的基本技能,完成自己的作品。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雨伞的细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雨伞图片、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白纸、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雨伞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雨伞的形状、颜色和花纹,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教师简要讲解雨伞的特点,引导幼儿说出雨伞的形状、颜色和花纹。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画、剪、贴雨伞,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操作。
4. 创作:教师发放材料,引导幼儿动手画、剪、贴,完成自己的作品。
5. 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雨伞的形状、颜色和花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人或朋友的雨伞,画出自己喜欢的雨伞,并剪贴出来。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的创意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对雨伞的认识和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大部分幼儿能顺利完成自己的作品。
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剪刀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雨伞的种类、材质和功能,还可以组织一次雨伞设计大赛,让幼儿发挥想象,设计出独特且实用的雨伞。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提高家校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雨伞形状的多样性:雨伞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椭圆形、方形、心形等,这些形状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或教师示范来让幼儿理解和掌握。
中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粘贴画》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幼儿园中班美术课程》第五章《粘贴画》。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粘贴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粘贴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粘贴画的基本制作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课件、粘贴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套彩笔、一把剪刀、一份粘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基本概念讲解(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粘贴画的基本概念,包括制作方法、材料选择等。
3. 制作方法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粘贴画的制作过程,边演示边讲解。
制作过程包括:画图、剪贴、粘贴、修饰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同步进行制作。
4.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制作方法,自由创作粘贴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从创意、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夸奖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粘贴画制作方法步骤1. 画图2. 剪贴3. 粘贴4. 修饰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在白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然后用剪刀剪下来,用胶水粘贴在另一张纸上,形成粘贴画。
答案:学生完成自己喜欢的动物粘贴画。
2. 请用彩笔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的家人,然后用剪刀剪下来,用胶水粘贴在另一张纸上,形成粘贴画。
答案:学生完成家人粘贴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粘贴画制作方法掌握较好,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作品评价环节,部分学生过于谦虚,不敢夸奖他人。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用稚嫩的小手描绘灵动的画作——中班水粉画《向日葵》教学有感作者:宋艳华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3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72-01新《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为了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更好地表现和创造,教师不断地寻求适合于幼儿使用、并为幼儿所喜欢、促进幼儿创造性充分发挥的各种绘画的形式和材料、工具。
而水粉画的色彩瑰丽,柔润饱满。
厚涂能像油画一样具有遮盖力,薄铺时又似水彩那样流畅和滋润。
它像魔术般变化无穷,容易激起幼儿浓厚的绘画兴趣,促进幼儿的造型、构思、构图能力以及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那如何让中班孩子的水粉画作品变得绚丽灵动呢,下面我就结合中班水粉画《向日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欣赏感知,了解特点美术活动是一个由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过程,如果没有感知美和体验美的过程,就不会有表现美的需要和动机,也不会有生动、真实、丰富的艺术表现内容和形式。
如在美术活动《向日葵》中,我从网上下载了有着绚丽色彩和蓬勃生机的向日葵图片,做成了PPT,孩子们被一大片向日葵绚丽的色彩给震撼住了,都说:"太美了"紧接着我追问:"那你知道这美丽的植物叫什么名字吗?谁来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孩子们在细致的观察中了解感知了向日葵的外形特征。
于是我又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们:"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向日葵吗?""它总是面向着太阳。
""是吗?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向日葵和太阳的课件,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于是,伴随着《清晨》优美的音乐,我为孩子进行配乐解说:"早晨,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向日葵向着太阳,弯弯腰、招招手说:太阳,您早!中午,太阳升得高高的,在我们的头顶上,向日葵挺起胸膛,抬起头,对太阳说:太阳,您好!到了傍晚,太阳从西边下山了,这时,向日葵又向着太阳,弯弯腰说:太阳,再见!"通过这一形象的课件,孩子们的印象非常地深刻,了解了向日葵名字的由来,从而也了解了向日葵的特点:原来神奇的向日葵在一天中的方向是不同的,它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它会跟随着太阳而转动。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会动的小人》一、教学内容主题:画出简单的小人形象,了解人体基本构造和动态表现。
素材:色纸、蜡笔、剪刀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构造的基本要素,能将人体基本要素表现出来。
2. 能够从侧面、正面、背面等不同角度观察和描绘小人形象。
3. 能够使用自己的创意,加强小人的动态表现,让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展示一幅画:“经常锻炼的奥特曼”,提醒孩子们要经常锻炼身体。
2. 提出问题:谁想画出自己的小人形象呢?我们来试试能否画出一个美丽动人的小人。
3. 教学:(1)示范:老师向孩子们展示如何画一个简单的小人形象,并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提前告知,而后由孩子跟随老师画一遍。
(2)讲解:讲一下小人的基本结构,让孩子们理解脑袋、身体、手、脚这些零部件。
另外,还可以向他们讲解如何用简单的标志性符号来表现面部表情、服装等细节。
(例如两条弯曲的直线作为嘴巴,一组圆圈作为鞋带和扣子等)(3)练习: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画出一个简单的小人,进行初步练习。
(4)巩固:独立画一个简单的小人形象,老师巡视指导。
4. 开放性实践:(1)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画出一个简单的小人形象。
(2)孩子们自己添加动态元素,例如画一个踢足球的小人,或者画一个飞跃的小人等。
(3)孩子们利用不同颜色的纸制作出不同的小人,或加入服饰等其他场景,多样化小人形象。
四、教学手段1. 实物作品:老师带来一些小人图片、卡通画等作品,向幼儿们展示各种风格的小人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2. 常用工具:色纸、蜡笔、剪刀等。
3. 练习评价:老师对每一个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一方面为孩子提供指导,另一方面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五、教学过程中注意点1. 获得反馈:老师需要通过纠正孩子的偏差,以及定期咨询孩子们的感受来验证孩子是否掌握了技能。
2. 引导创意:在练习期间,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发挥创意,想象出更加生动的故事情节,由此产生更加多样化的小人形象。
幼儿园幼儿绘画作品幼儿园幼儿绘画作品1幼儿园幼儿绘画作品2幼儿园幼儿绘画作品3幼儿园幼儿绘画作品4幼儿园幼儿绘画作品5中班创意美术《泼出来的画》【活动目标】1、让幼儿尝试利用已有的材料进行作画,并学会通过想像来描绘画面的内容。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讲述能力,使之萌发爱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3、培养幼儿敢于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1、水粉颜料或国画颜料2、宣纸、水粉画笔、绵签、小木棒、小勺子3、玻璃或正方形瓷砖【活动过程】1、通过欣赏作品引入主题出示布娃娃木偶,提问:(1)“小朋友们好,那天我到你们班作客的时候,看到小朋友都很会画画,你们能告诉我你们会画什么画吗?”(通过提问,让幼儿讲述已学画种类型)(2)“今天,娃娃我带来了一些很特别的画,想和小朋友一起欣赏。
你们想看吗?”(带幼儿欣赏“泼出来的画”,让幼儿发挥想像讲述画的内容,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3)这些画好看吗?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制作这种“泼出来的画”呢?2、幼儿尝试第一次作画(1)教师介绍作画的工具(宣纸、水粉颜料、正方形瓷砖、小勺子)(2)让幼儿利用已有的材料进行第一次作画(3)教师和幼儿一起评析第一次作画的成果3、幼儿尝试第二次作画(1)教师小结第一次作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第二次作画的要求(2)教师示范,启发幼儿利用水粉画笔、绵签、小木棒等用具把画面绘制得更加好看(3)告诉幼儿地绘画时要注意泼上适量的水,让颜料和水任意流动,效果会更好(4)幼儿进行第二次作画4、教师对活动进行小结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画,发展幼儿的讲述能力。
最后让幼儿把画带回家送给爸爸妈妈。
幼儿园刮刮画教案中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幼儿园中班教材《美术》单元中的刮刮画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刮刮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刮刮画的制作方法,能够自主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刮刮画作品。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耐心和细致程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刮刮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刮刮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刮刮画纸、刮片、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等。
学具:每人一份刮刮画纸、刮片、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几幅刮刮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猜一猜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 讲解刮刮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a. 先用铅笔在刮刮画纸上画出作品的轮廓。
b. 然后用刮片轻轻地刮去轮廓内的颜料,露出底色。
c. 用画笔和调色板添加细节和色彩。
3. 示范制作过程:教师现场示范制作一幅刮刮画作品,讲解每一步的操作要点。
4. 学生自主创作: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自行创作刮刮画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刮刮画制作步骤1. 画轮廓2. 刮颜料3. 添细节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刮刮画的方法,创作一幅表现动物的作品。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动物刮刮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掌握了刮刮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能够自主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但在作品评价环节,部分学生对作品的评价过于简单,缺乏深入的审美分析。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技法创作类似的作品,如用彩泥制作雕塑作品,用水彩画绘制画作等,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刮刮画制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刮刮画的制作方法。
中班《线描画》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线描画》章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幼儿学习线描画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的粗细、曲直、长短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线条来描绘出各种物体。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线描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自主地运用线条来描绘物体。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3. 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他们的手工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线描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自主地运用线条来描绘物体。
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线条来描绘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物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绘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绘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物体,尝试用线条来描绘出来。
2. 讲解基本技巧(10分钟):在黑板上示范线条的粗细、曲直、长短等基本技巧,并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线描画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线条运用和创意。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物体进行线描画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线描画基本技巧线条的粗细线条的曲直线条的长短创意运用观察与想象个性的表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的线描画技巧,描绘一个你喜欢的物体。
2. 作业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运用线描画技巧,描绘出一个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物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掌握了线描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自主地运用线条来描绘物体。
同时,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提高。
然而,部分学生在创意运用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线描画来创作故事插图,提高他们的故事构思和绘画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线描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幼儿园中班创意美术《泼出来的画》
幼儿园中班创意美术《泼出来的画》【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利用已有的材料进行作画,并学会通过想像来描绘画面的内容。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讲述能力,使之萌发爱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3、培养幼儿敢于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
1、水粉颜料或国画颜料
2、宣纸、水粉画笔、绵签、小木棒、小勺子
3、玻璃或正方形瓷砖
【活动过程】
1、通过欣赏作品引入主题
出示布娃娃木偶,提问:
(1)“小朋友们好,那天我到你们班作客的时候,看到小朋友都很会画画,你们能告诉我你们会画什么画吗?”(通过提问,让幼儿讲述已学画种类型)(2)“今天,娃娃我带来了一些很特别的画,想和小朋友一起欣赏。
你们想看吗?”(带幼儿欣赏“泼出来的画”,让幼儿发挥想像讲述画的内容,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3)这些画好看吗?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制作这种“泼出来的画”呢?
2、幼儿尝试第一次作画
(1)教师介绍作画的工具(宣纸、水粉颜料、正方形瓷砖、小勺子)
(2)让幼儿利用已有的材料进行第一次作画
(3)教师和幼儿一起评析第一次作画的成果
3、幼儿尝试第二次作画
(1)教师小结第一次作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第二次作画的要求
(2)教师示范,启发幼儿利用水粉画笔、绵签、小木棒等用具把画面绘制得更加好看
(3)告诉幼儿地绘画时要注意泼上适量的水,让颜料和水任意流动,效果会更好
(4)幼儿进行第二次作画
4、教师对活动进行小结
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画,发展幼儿的讲述能力。
最后让幼儿把画带回家送给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