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业课程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3
一、课程名称中药学基础二、课程目标1. 理解中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2. 掌握常见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及用法。
3. 能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组方。
4. 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对象中医专业学生四、教学时间4课时五、教学内容1. 中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2. 常见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及用法。
3. 中药组方原则及临床应用。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药基本概念与分类1. 导入:介绍中药的起源、发展及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2. 讲解:中药的基本概念、分类(按药性、归经、功效等)。
3. 讨论:分组讨论常见中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4.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病例,分析中药在治疗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常见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及用法1. 讲解:常见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及用法。
2. 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配伍药物,尝试组方。
3. 讨论:分析不同药物在组方中的协同作用。
4.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病例,讲解中药在治疗中的应用。
第三课时:中药组方原则及临床应用1. 讲解:中药组方原则(君、臣、佐、使)。
2. 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组方,并分析其合理性。
3. 讨论:分析不同组方在临床治疗中的优缺点。
4.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病例,讲解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第四课时:中药文化与传承1. 讲解: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传承与发展。
2. 实践:让学生了解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及事迹。
3. 讨论:探讨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
4. 总结:回顾课程内容,强调中药学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及实践操作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组方、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力。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中药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中药学》2. 多媒体课件:中药基本概念、分类、性味、归经、功效及用法等。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Science for identifyijng Chinese Materia Medijca总学时:112 讲授学时:64 实验学时:48学分:5.5先修课程:药用植物学、中药学、中药化学、分析化学等适用专业:中药学开课单位:医学院中医中药学系一、课程简介《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它是研究中药的来源、品种、质量、质量变化规律及中药材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应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继承传统中药经验鉴别基础上,运用现代生物学及化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中药的真实性、中药的有效性、中药的安全性、中药的质量及质量变化规律,以及中药材新资源发现及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为从事中药和其它天然药物的真伪鉴别、品质评价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1.1 中药与中药鉴定学1.2 中药鉴定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要求:1.掌握中药与中药鉴定学的概念与任务2.理解和了解中药鉴定学的产生和发展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二章中药的真实性鉴定(2学时)教学内容:2.1 本草考证2.2 中药的品种鉴别教学要求:掌握和理解本草考证及中药的品种鉴别。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三章现代技术与中药真实性鉴定(2学时)教学内容:3.1 数码成像技术与真实性3.2 指纹图谱与真实性3.3 DNA分子标记技术与真实性3.4 植物代谢组学与真实性教学要求:1.理解数码成像技术与真实性,指纹图谱与真实性。
2.了解DNA分子标记技术与真实性,植物代谢组学与真实性。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四章中药的有效性鉴定(2学时)教学内容:4.1 中药有效成分的确定方法4.2 中药有效成分的定量方法4.3 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教学要求:理解中药有效成分的确定方法,中药有效成分的定量方法,中药的毒性成分分析,中药安全性评价技术与方法。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64.3.5课程名称:中药药剂学Pharmaceut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开课(二级)学院:中药学院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 5 分学时: 70 学时前期课程:中药炮制学、物理化学等授课对象:中药学专业(本科)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考试。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中药药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通过对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了解国内外药剂学进展概况及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性能和使用保养方法等内容。
Pharmaceut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s an important specialty subject for pharmacy students. The learning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are as the following, a) to master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production art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the common dosage form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b)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related theory of modern pharmaceutics, c) to understand the progress of this subject inside and outside China, and the structure, feature, usage, and maintenance of some equipments.大纲内容:一、前言【课程目的】《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650201建议课时数:84学时适用专业:中药专业或中药制剂专业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学等学分:5学分一、课程描述(一)课程性质及功能《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是高职高专中药专业、中药制剂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技术课程,实践性强,是培养相关专业中药制剂提取分离专门人才的一个必备环节。
该课程主要介绍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等基本知识,着重培养学生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基本技术与技能,同时注意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提高素质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实践际操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
本课程主要服务于中医药产业,为中医药行业培养岗位技能型人才,其在中药制剂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要作用是:培养从事中药调剂、中药制剂产品生产、检验等工作,掌握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基本技能,能胜任中药提取工、中药制剂检验工等相关工作岗位,综合素质好的高技能人才。
因此,本课程的功能是:使学生具有中药制剂产品开发和生产等方面技能,为将来学生从事中药制剂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医药生产、药品营销企业以及医院中药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设计思路(一)课程设计根据本课程在中药人才培养方案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课程衔接见图1),针对与课程密切相关的三大就业岗位群(中药制剂生产岗位群、研发人员的助手岗位群、药学服务岗位群)需求,基于工作过程的需要等等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要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完成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点、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求,并兼顾学生考取相关工种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结合在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和中药制剂生产的实际工作任务,设计课程的教学项目,选择教学内容,制定学习目标。
本课程在实践教学中设置了基本技能训练、中药成分的提取分离制备、中药制剂生产等实践教学项目内容。
中药学专业本科课程表
中药学专业本科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药学基础课程:包括《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这些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中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中药制剂的分析方法。
中药学专业课程:如《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等,这些课程深入探讨了中药的来源、成分、炮制和鉴定等方面的知识。
医学基础课程:包括《人体生理解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等,这些课程为学生学习中药学提供了必要的医学背景知识。
其他课程:除了专业课程外,学生还需要学习一些通识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原理》等,这些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还有一些实践课程,如实验课、临床实习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的来说,中药学专业本科课程表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中药学、医学、生物学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中药学的各个方面,为将来从事中药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药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与目标中药学是中医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和理解中药的基本理论、应用技术和医学价值,为学生日后从事中医药临床、研究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学大纲旨在规范中药学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质量。
二、课程内容1. 中药学概述- 中药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中药学与中医学的关系- 中药学的分类与特点2. 中药基础- 中药鉴定与质量控制- 中药炮制与保存- 中药配方与制药工艺3. 中药材- 常用中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 中药材的采集、贮藏与加工- 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4. 中药制剂- 中药煎剂与汤剂- 中药丸剂与丸剂的制备- 中药膏剂、散剂、颗粒剂的制作5. 中药药效学- 中药药理学基础- 中药药效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中药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6. 中药配伍学- 中药相互作用与药物配伍- 中药的药物代谢与药物相互作用- 中药配伍规律及其应用7. 中药临床应用- 常见中药的临床应用和禁忌症- 中药治疗常见病与慢性病的原则和方法 - 中药的预防保健作用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 熟悉中药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发展历程- 掌握中药学中常用中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等基本知识- 理解和熟悉中药的药理学基础和药效物质的分离与鉴定方法2. 技能与能力- 能够进行中药材的鉴定和质量控制- 掌握中药的炮制、配伍和制剂制备技术- 具备基本的中药配方和中药制剂的制备能力3. 分析与综合- 能够理解中药的临床应用原则和慢性病治疗方法- 具备中药的预防保健知识和应用能力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科学地传授基本概念、理论和技术知识。
-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参与中药材的鉴定、制剂制备和药效物质的分离与鉴定的实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 临床实习:安排学生参与中医临床实习,亲身体验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与疗效。
中药学专业高等数学教材中药学专业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高等数学作为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教材旨在为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高等数学教材,以帮助他们建立牢固的数学基础,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中药学领域的实际问题中。
1. 数列与级数1.1 数列的定义与性质1.2 数列的极限与收敛性1.3 级数的定义与性质1.4 级数的敛散性与求和2. 函数与极限2.1 函数的概念与分类2.2 一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2.3 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2.4 导数与微分3. 求导与微分3.1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3.2 导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函数求导3.3 高阶导数与隐函数求导3.4 微分与微分近似4. 微分中值定理与泰勒展开4.1 极值与最值4.2 罗尔中值定理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4.3 泰勒公式与泰勒展开4.4 应用实例分析5. 不定积分与定积分5.1 不定积分的定义与基本性质5.2 基本初等函数的不定积分5.3 定积分的定义与性质5.4 定积分的计算方法与应用6. 微分方程6.1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分类6.2 一阶常微分方程的解法与应用6.3 高阶常微分方程的解法与应用6.4 线性常微分方程与特解的叠加原理7. 多元函数微积分7.1 多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全微分7.2 隐函数与隐函数的导数7.3 多元函数的极值与最值7.4 重积分与曲线曲面积分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8.1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8.2 二维随机变量与联合分布8.3 数理统计基本概念与参数估计8.4 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9. 线性代数9.1 向量与矩阵的基本概念与运算9.2 线性方程组与矩阵的秩9.3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9.4 线性变换与线性空间本教材采用了清晰的章节划分和逻辑顺序,每个章节都包含了必要的基础概念、定义和性质,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和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
教材在内容上着重突出了中药学专业的实际应用,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触到数学在中医药领域的重要性。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课程教材目录汇总
制药营销系专业课程教材目录
中药专业课程教材
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程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专业主干课、素质拓展课程、综合实践课五类。
1、公共基础课程课程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出版社主编出版
时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教社
本书编
写组
201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教社
本书编
写组
2015
英语创新医学英语(第一册)上交社刘荣朝2011
体育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北邮社潘琼2014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科社黎建锋2014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自编2015 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北理社郭秀兰2015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云人社李艳梅2015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性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性教育中言实社王明娟2015 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
2、专业基础课程课程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出版社主编出版
时间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卫社盖一锋2015
生理学生理学人卫社郭争鸣2015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人卫社吕文亮2015
基础化学基础化学河科技社李炳诗2011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人卫社谢庆娟2013
3、专业主干课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出版社主编出版
时间中药学中药学人民卫生杨丽2015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学人卫社郑小吉2014中药药理与运用中药药理与运用人卫社徐晓玉2014 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人卫社胡志方2015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栽培学高教社郭巧生2014 方剂学中药方剂学人卫社李铁男2014
药学微生物药学微生物化工社刘春兰2011制剂技术与设备药物制剂设备人卫社邓才彬2014 中药鉴定技术中药鉴定技术人卫张钦德2014 中药化学技术中药化学技术人卫李端2014 药事管理与法规药事管理与法规人卫社杨世明2015 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经营与管理河科技社王麦成2011 中药炮制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人卫社刘波2014
4、素质拓展课程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出版社主编出版
时间
2015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医药科技本书编
写组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化工社刘素梅2015 5、综合实践课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出版社主编出版时
间入学教育入学教育系部
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学院
基础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系部
中药学技能实训中药学技能实训系部中药药剂学技能实训中药药剂学技能实训系部中药炮制技能实训中药炮制技能实训系部
中药综合技能实训中药综合技能实训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