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景观设计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及元素代表一、国外风格1、东南亚风格:A、泰式风格特征:形成于东南亚风情度假酒店基础之上,具相当高环境品质,空间富于变化,植被茂密丰富,水景穿插其中,小品精致生动,廊亭较多且体量较大,具有显著特征,适用于营造精品、中等以下面积项目。
一般元素:多层屋顶、高耸的塔尖,用木雕、金箔、瓷器、彩色玻璃、珍珠等镶嵌装饰。
宗教题材雕塑、植物题材的花器、泰式凉亭、茂盛的热带植物。
雕刻:泰国的刻集中在佛教人物的表现上,在泰国,佛教人物非常,这些人物是用木材、金属、象牙或稀有石器和灰泥制成。
B、巴厘岛风情风格特征:形成于东南亚风情度假酒店基础之上,具相当高环境品质,空间富于变化、植被茂密丰富,水景穿插其中,小品精致生动,廊亭较多,具有显著热带滨海风情度假特征,相对泰式来说,巴厘岛风格更显自然、朴素及轻松随意,适用于南方沿海区域营造精品、中等以下面积项目。
一般元素:花园水景、游泳池、瀑布、喷泉,还有大大小小的百合花池、莲花池、气势宏大的无边水池。
雕塑花园,种有莲花或百合的水院,或以种植花卉为主的花园、巴厘亭阁,莲花池畔的亭阁、茅草屋顶、木材、大量热带植物以椰子树为主。
2、欧式风格A、北欧(欧洲北部国家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及冰岛)风格特征:具有北部欧洲凝炼庄重的厚实感,色调深沉,气势宏大,植被浓密丰富,适用于长江以北地区以打造欧陆风情为主的大面积项目。
一般元素:木屋、明镜的湖水、木栈道,原石散布的广场、宽阔的草坪、茂密的森林以及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等等。
园林中的四大要素山石、水、植物、建筑,在北欧的园林甲以最自然、最纯粹的方式展现于人们的视野中,所以现代北欧园林设计中,多是在保持自然风貌的前提下再做人工雕琢。
B、美式风格风格特征:建立在欧洲大陆景观风格基础上,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与繁复冗长的传统欧洲风格相比,美式更倾向于实用主义特征,在保持一定程度欧洲古典神韵同时,形式上趋于简炼随意、现代自然,适用于温带、亚热带区域力图打造欧陆风格的大中型项目(实用乡村风格)。
庭院景观设计:不同国家的庭院风格设计理念一:中式庭院中国传统的庭院规划深受传统哲学和绘画的影响,甚至有绘画乃造园之母的理论,最具参考性的是明清两代的江南私家园林。
它是由建筑山水花木合理组合,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其中的必备元素:假山、流水、翠竹。
二:美式庭院美国人自然的纯真朴实、充满活力的个性对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
他们理想中的庭院会有:森林、草原、沼泽、溪流、大湖,其中的必备元素:草地、灌木、参天大树、鲜花。
三:德式庭院德国的景观设计充满了理性主义的色彩。
他们尊重生态环境,景观设计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规划,按各种需求功能以逻辑秩序进行设计。
景观简约,反映出清晰的观念和简洁的几何线形,讲究体块的对比。
四:意式庭院继承了古代罗马人的园林特点,采用了规划式布局:植物采用黄杨或柏树,突出常绿树而少用鲜花,对水的处理极为重视,借地形台阶修成渠道,高处汇聚水源,形成了各种同形状的喷泉,将雕像安装在墙,形成小品,有雕镂精致的石栏杆,以及古典神话为题材的大理石雕像。
意大利园林必备元素:雕塑、喷泉、台阶、水瀑。
五:法式花园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规整式台地造园艺术的影响,也出现了台地式园林布局,剪树植坛,建有果盘式的喷泉。
有园林布局的规模,显得更为宏大和华丽。
采用平静的水池、大量的花卉,在造型树的边缘,以时令鲜花镶边。
必备元素:水池、喷泉、台阶、雕像。
六:英式花园设计理念:讲究园林外景物的自然融合,把花园布置得有如大自然的部分,称之为自然风景园。
无论是曲折多变的道路,还是变化无穷的池岸,都修饰成花园。
必备元素:藤架、坐椅。
七:日式庭院日式庭院简练而精于细节,日本庭院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细节的处理是日式庭院最精彩的地方。
其中石灯、小树已成为日式庭院中不可缺少的小品。
八:地中海式庭院地中海风格庭院中的每个元素都是经过认真考虑之后才加以使用的,特点是休闲舒适。
必备元素:美食、陶罐、餐桌。
九:浪漫主义田园庭院可以在庭院中安排几个主题风格的区域,再用些规则的线条加以连接,营造出轻松自然的氛围。
国外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咱来唠唠国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案例哈。
一、美国波特兰珍珠区。
1. 整体印象。
这地儿以前是工业废弃地,就像个被遗忘的丑小鸭。
后来经过景观设计,摇身一变成为高大上的居住区。
街道那叫一个宽敞又干净,两旁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士兵在站岗。
到了夏天,走在街上,树影斑驳,那感觉就像在天然的空调房里散步。
2. 公共空间。
有好多小广场和公园。
那些小广场啊,就像社区的客厅一样。
地面铺着漂亮的砖石,有供人休息的长椅,还有超级酷的现代艺术雕塑。
公园里面呢,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像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
还有儿童游乐区,游乐设施五颜六色的,小朋友们在里面玩得不亦乐乎,就像一群快乐的小蜜蜂。
3. 水景设计。
水景可出彩了。
有那种小小的溪流,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
还有一些喷泉,到了晚上,喷泉在灯光的映照下,就像在跳一场绚丽的水上舞蹈。
二、日本东京代官山集合住宅。
1. 融合自然。
日本这个代官山集合住宅啊,就像是把大自然请进了家。
建筑周围种满了各种植物,而且这些植物不是随便种的哦。
春天的时候,樱花盛开,整个居住区就像被粉红色的云霞笼罩着,美极了。
它巧妙地利用了地形的起伏。
有小山坡,人们走在住宅区里,就像在山间漫步一样。
而且山坡上也种着草和花,感觉特别的和谐。
2. 私密与公共空间的平衡。
在这个居住区里,公共空间就像是连接各个家庭的丝线。
有公共的庭院,大家可以在里面举办小聚会或者参加社区活动。
但是每家每户又有自己的小花园或者小阳台,这些私密空间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避风港。
你在自己的小花园里种上喜欢的花花草草,喝着茶,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同时又能随时融入到社区的欢乐氛围中去。
3. 材料运用。
他们特别注重材料的质感。
比如用了很多木质材料,像木栈道啊,走在上面“嘎吱嘎吱”的声音,特别有感觉,就像在跟大自然对话。
还有石头,那些经过精心挑选的石头,被巧妙地布置在花园里或者路边,增添了一种古朴的韵味。
中外庭院特点、理念比较中外庭院特点、理念比较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庭院景观设计,中式、日式、美式和德式的景观设计是目前最为流行、最有代表性的四种风格,从庭院的设计中能感受到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人们对人性的感悟和偏好,从某种角度来说,庭院的设计是一个窗口,从这里能看到不同的民族文化。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中外庭院特点、理念比较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式庭院泼墨山水特点:浑然天成、幽远空灵设计理念:中国传统的庭院规划深受传统哲学和绘画的影响,甚至有“绘画乃造园之母”的理论,最具参考性的是明清两代的江南私家园林。
此时期私家园林受到文人画的直接影响,更重诗话情趣,意境创造,贵于含蓄蕴藉,其审美多倾向于清新高雅的格调。
此时期的园林代表作品可推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扬州影园,其审美特点是“接近自然”。
园景的主体是自然风光,亭台参差、廊房婉转作为陪衬,这里寄托园主人淡漠厌世、超脱凡俗的思想,在物质环境中寓藏着丰富的精神世界,苍凉廓落、古朴清旷是其美的特征。
必备元素:假山、流水、翠竹“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是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体,陶然与自然的闲适心情。
另一方面,中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
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
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的品格精神,所以竹子是中式庭院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之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简介:德国位于欧洲中部,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近8200万的人口中只有5%的人从事农业生产,经济发达,重工业占重要地位。
德国拥有广袤的森林、河流,整体的景观给人的印象比较严谨,突出功能性,他们在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更尊重生态环境。
关键字:德国景观,德国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德国景观特点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近8200万的人口中只有5%的人从事农业生产,经济发达,重工业占重要地位。
德国拥有广袤的森林、河流,整体的景观给人的印象比较严谨,突出功能性,他们在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更尊重生态环境。
德国以严谨周密的思维支撑起景观艺术理性的浪漫,那种对科学认知的推崇与对工作的严谨务实都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很好的表现。
在德国,设计专业种类繁多,其中包括土地养护专业、自由园林及景观设计及大自然保护规划等。
他们的很多设计是乡村景观的整治、天然景观的恢复、以保留现有景观为目的的生态景观规划、主题化的公共建筑项目设计及回归天然式的规划。
他们注重利用水城重建、生物净化、景观整治、太阳能利用、雨水利用和回收系统等生态技术手段,他们的设计项目中有大量的老人公寓、屋顶花园、公墓、垃圾场及私家花园。
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思辩精神,严谨而秩序,这已经成为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一部分。
从20世纪初的包豪斯学派到后来的现代主义运动,我们都能清晰而深切地体会到德国理性主义的力量。
德国的景观设计充满了理性主义的色彩,从二次大战后的城市重建到上世纪未的新柏林的建设,理性的光芒一直照耀在德国的上空。
德国到处都是森林河流,墨绿色延绵无际。
在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他们更尊重生态环境,景观设计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规划。
使景观确实体现真正"冥想的空间"或"静思之场所",它迫使观者去进行思考,超越文学、历史、文化常规,不断地对景观进行理性分析,辩析出设计者的意图及思想,或是从中找出逻辑秩序,感受到思考的乐趣和感官的体验。
生态景观设计中生态主义的思想现在得到重视,形式被搁置一边,追求大片的绿地和高科技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
它综合了其它的交叉学科,结合哲学、地理学、植物学、艺术学、建筑学、规划与生态学,以一种更理性全面的思想来对待景观,而不只是过去仅以美学为出发点和评判标准。
德国的景观是综合的理性化的,按各种需求、功能以理性分析、逻辑秩序进行设计,景观简约,反映出清晰的观念和思考。
简洁的几何线、形,体块的对比,按照既定的原则推导演绎,它不可能产生热烈自由随意的景象,而表现出严格的逻辑,清晰的观念,深沉、内向、静穆。
自然的元素被看成几何的片断组合,但这种理性透出了质朴的天性,来自黑森林民族对自然的热爱,自然中有更多的人工痕迹表达,自然与人工的;中突给人的强烈的印象,思想也同时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