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_姿控发动机
- 格式:docx
- 大小:857.50 KB
- 文档页数:8
北航航空发动机原理总结航空发动机作为航空器的心脏,对航空器的性能和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北航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支柱,研制了众多优秀的航空发动机,为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对北航航空发动机的原理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一、航空发动机的分类航空发动机主要分为活塞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两大类。
活塞发动机是早期航空发动机的代表,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内燃机,通过往复运动的活塞进行工作;涡轮发动机则是现代航空发动机的主流,其利用喷气推力来驱动飞机。
二、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 活塞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活塞发动机主要由气缸、活塞、曲轴、点火装置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四个冷态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首先,气缸内的活塞从上往下运动,通过进气门吸入混合气;然后,活塞往上移动时将混合气压缩;接下来是燃烧过程,当活塞压缩到极限位置时,点火装置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形成爆震;最后,活塞再次向下运动,将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气缸。
2. 涡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涡轮发动机主要由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压气机压缩气体、燃烧室燃烧和涡轮驱动压缩空气三个过程。
首先,进气口引入空气,经过压气机进行压缩。
接下来,压缩后的空气进入燃烧室,在燃烧室中与燃料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最后,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于涡轮叶片,通过涡轮的驱动产生推力,推动飞机向前飞行。
三、北航航空发动机的创新北航航空发动机在航空发动机研制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通过不断的创新,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1. 碳复合材料的应用北航航空发动机在发动机部件的制造中广泛应用了碳复合材料。
碳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2. 先进的火箭燃料喷射技术北航航空发动机采用了先进的火箭燃料喷射技术,通过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提高发动机的推力和热效率,使飞机飞行更加安全和高效。
fy-83姿控发动机原理FY-83姿控发动机原理摘要:FY-83姿控发动机是一种用于航天器推进的发动机,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文将介绍其工作原理和分类。
关键词:FY-83姿控发动机、航天器推进、工作原理、分类引言航天领域一直是人类探索未知的重要领域,而在探索过程中,推进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航天器准确地达到目标轨道,可以使用姿控发动机进行微小调整。
而FY-83姿控发动机是一种专用于航天器的推进系统,其结果精度更高,同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FY-83姿控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工作原理FY-83姿控发动机采用蓄压器为主机,即通过建立高压油路和低压油路,将高压、低压油混合进入发动机燃烧室中,产生推力的同时,使其具有微小的姿态调整能力。
发动机的使用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微小的姿态和变化,实现航天器的定向和姿态控制。
此外,FY-83姿控发动机使用的燃料和氧化剂通常是非常彼此相容的,不会产生想象中的火灾问题,同时也减少了空间储备燃料和氧化剂的问题。
分类按照能源类型:FY-83姿控发动机可以按照给定的能源类型进行分类。
例如,液体燃料发动机通常伴随着高质量比容积,单个发动机的能量输出相对有限,因此通常工作在更高的温度和压力下。
而固体燃料发动机则通常用于提供短暂的高能输出。
此外,还有与这两种类型相比,这两种发动机的混合形式,其中使用的混合燃料可以是推进效率较高和单一燃料类型的优秀表现。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分类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要求的推力和燃料使用的轻重,以及发动机耐久度等。
按应用领域分类:另一方面,FY-83姿控发动机的使用也可以依据着具体的应用领域,是外打(大推力的推力),还是内置/微推头(主要靠微调控),或者是推力-短冲刺姿态等方面。
卫星的对于时间和轨道精度的要求不完全相同,需要不同类型的FY-83姿控发动机进行应用。
结论FY-83姿控发动机是专为航天器设计的推进系统,可以进行微小的姿态调整和变化,从而实现航天器的定向和姿态控制。
太空调姿发动机工作原理1.引言1.1 概述概述太空调姿发动机(Space Attitude Control Engine)是一种用于在太空中调整、控制航天器姿态的关键装备。
在太空中,航天器需要准确地调整自身的姿态,以实现各种任务,如轨道维持、姿态调整和姿态稳定等。
太空调姿发动机作为航天器的核心控制系统之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太空调姿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基于推力产生和姿态控制的原理。
通过控制发动机的喷口方向、喷口开启时间和推力大小等参数,航天器可以实现姿态调节和稳定,同时校正轨道偏差。
太空调姿发动机使用化学能或电能等能量来驱动发动机工作,产生推力以实现姿态和轨道的精确控制。
太空调姿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基于航天器的目标轨道和姿态需求,计算出所需的推力大小和喷口方向。
然后,通过控制系统的指令,调节发动机的工作参数,如燃料供给和气流调节等,以实现所需的姿态调整。
接下来,发动机点火,产生推力,推动航天器进行姿态调整。
最后,在达到目标姿态后,发动机停止工作,保持航天器的稳定姿态。
太空调姿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前景是航天技术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航天器任务的复杂化,对太空调姿发动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太空调姿发动机有望在轨道维持、卫星交会对接、星际飞行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同时,新型推进技术和材料的应用将为太空调姿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提升提供更多可能性。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布局和组织方式,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太空调姿发动机的基本原理2.2 太空调姿发动机的工作过程3. 结论3.1 总结太空调姿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2 对太空调姿发动机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太空调姿发动机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介绍其背景和重要性。
随后,我们将说明本文的整体结构,明确各部分的内容和逻辑关系。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1025743.5(22)申请日 2015.12.31G01L 5/00(2006.01)G01L 25/00(2006.01)(71)申请人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地址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宇航街18号(72)发明人李广会 冷海峰 于军 王宏亮赵飞 王朋军 周献齐 刘阳(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代理人张倩(54)发明名称姿控发动机矢量推力测量校准一体化装置及测量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姿控发动机矢量推力测量校准一体化装置及测量方法,为了实现姿控发动机矢量推力测量要求的问题,包括发动机、标准矢量力力源、加载机构、矢量力测量单元、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原位推力计算模块,标准矢量力力源用于根据执行要求产生并控制9个标准力作用在加载机构上;加载机构用于固定待校准的矢量力传感器;矢量力测量单元用于对待测矢量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的进行采集;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标准矢量力力源的加载结果和矢量力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通过计算获取待校准矢量力传感器的校准系数;原位推力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施加在发动机法兰面的力。
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可获取发动机主推力,水平及垂直方向的侧向力等,考核发动机的工作性能。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4页CN 105486441 A 2016.04.13C N 105486441A1.姿控发动机矢量推力测量校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标准矢量力力源、加载机构、矢量力测量单元、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原位推力计算模块,所述标准矢量力力源用于根据执行要求产生并控制9个标准力作用在加载机构上;所述加载机构用于固定待校准的矢量力传感器,并将9个标准力施加在不同的地方完成待校准矢量力传感器的三个方向的力载荷Fx、Fy、Fz以及三个方向的力矩载荷Mx、My、Mz 的加载;所述矢量力测量单元用于对待测矢量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的进行采集并存储至数据处理模块,同时为待校准矢量力传感器的7个应变桥单独提供激励,并对所提供激励进行回测;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标准矢量力力源的加载结果和矢量力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并进行存储对,后通过计算获取待校准矢量力传感器的校准系数;所述原位推力计算模块用于在装置处于测量状态时,根据已得到校准系数以及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计算所施加在发动机法兰面的力。
航天器姿控发动机真空羽流场计算及其扰动分析
史纪鑫
【期刊名称】《航天器环境工程》
【年(卷),期】2011(028)005
【摘要】航天器姿态控制发动机工作期间,产生的羽流扰动力矩会影响控制精度,对流和辐射产生的热效应会影响热控系统工作,羽流沉积物会影响光学敏感器的精度.文章以某航天器的20N姿控发动机为例,首先采用工程的MOC方法计算其真空羽流场;然后利用建立的航天器羽流三维冲击模型分析了羽流对太阳电池阵的冲击载荷;最后对发动机羽流脉冲激励下太阳电池阵的响应和姿态控制系统受到的扰动力矩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姿控发动机羽流脉冲激励将对控制精度和稳定度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总页数】5页(P431-435)
【作者】史纪鑫
【作者单位】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11.1+7;TB11
【相关文献】
1.小推力姿控轨控火箭发动机材料技术研究现状 [J], 张绪虎;汪翔;贾中华;胡欣华;吕宏军;何涛
2.轨控发动机真空流场计算 [J], 朱定强;薛莲;蔡国飙;张振鹏
3.姿控发动机羽流液相污染对航天器影响分析 [J], 唐振宇;蔡国飙
4.基于ECSS标准的航天器姿轨控系统内1553B总线数据协议设计 [J], 蒋志雄; 王玉爽; 顾斌; 傅秀涛; 朱琦; 谢鸣宇
5.姿控发动机真空深冷环境中传热研究 [J], 肖泽娟;程惠尔;李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预测控制方法的姿控发动机开关控制律的设计1贺风华,杨宝庆,姚郁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与仿真中心,哈尔滨(150080)E-mail:hefenghua@摘要:以大气层外飞行器姿态控制为背景,研究了姿控发动机开关控制律的设计问题。
根据开关控制量的特点,应用预测控制理论设计了对干扰具有鲁棒性的姿态控制律,并通过输出等效的方法得到了发动机的开关控制律。
考虑到发动机存在最小工作时间的限制,对控制律进行了修改,得到了更加实用的开关控制律。
将设计结果应用到滚转通道的控制中,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干扰力矩达到发动机控制力矩的10%,仍然能够满足姿态控制精度的要求,验证了文中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姿态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控制受限中图分类号:TJ765; TN713;1.引言大气层外飞行器执行特定任务时往往需要进行姿态机动,由于大气层外空气稀薄,空气动力可以忽略不计,飞行器一般采用常值脉冲发动机作为执行机构。
文献[1]以空间拦截器的姿态控制为背景,介绍了一种对系统参数摄动和外在不确定性干扰具有鲁棒性的变结构控制律,并且研究了在控制量幅值受限的情况下变结构控制律的设计问题,提出了基于姿态角双包络线概念的姿态控制方法。
文献[2]通过相轨迹分析得到了发动机正向和反向开机曲线,并证明发动机只需要开关两次就能使系统从初始状态转移到期望点,但这只适用于理想情况,如果存在噪声和干扰,则这种方法将丧失快速性,而且有可能不稳定。
文献[3]针对空间拦截器大角度机动问题,提出了姿态组合控制方法,即首先设计一个变结构控制器,以克服系统中存在的干扰,当系统状态到达滑模面附近,则切换到PD控制器,这样避免了在滑模面上引起的控制量频繁切换。
按照这种方法设计的控制律幅值仍然是连续的,作者考虑了发动机的三种工作方式,即全开工作方式、梯形脉冲工作方式、三角形脉冲工作方式,根据求得的控制量的大小和冲量等效原理可以确定发动机的工作方式,从而实现开关量和连续量近似相同的控制效果。
双组元姿控发动机试验高精度时序控制系统研制
张洪霞;孙树江;罗伟林;李斌;李欣
【期刊名称】《测控技术》
【年(卷),期】2009(028)012
【摘要】介绍了双组元姿控发动机上被控对象单稳电磁阀的工作特性及其对发动机工作时序的影响,较详细地阐述了控制系统的指标、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控制系统对发动机试验工况控制和高精度时序控制功能的实现.该系统经过多次发动机试验应用,效果良好.
【总页数】4页(P48-51)
【作者】张洪霞;孙树江;罗伟林;李斌;李欣
【作者单位】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74;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74;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74;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63
【相关文献】
1.微小型双组元姿控发动机技术研究 [J], 刘志泉;叶超;林庆国
2.双组元姿控发动机燃烧与传热的数值分析 [J], 丁凤林;赵春章;许坤梅;潘海林
3.双组元姿控发动机反流特性的DSMC模拟 [J], 王平阳;鹿洪芳;程惠尔
4.第三代双组元10牛姿控发动机研制完成 [J],
5.DSMC法模拟双组元姿控发动机喷管流动 [J], 王平阳;程惠尔;杨卫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利名称:航天运载器上面级姿轨控发动机配置与控制方法及装置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钟友武,朱凯,赵卫娟,赵向楠,米文昊
申请号:CN202011374785.0
申请日:20201201
公开号:CN112208800A
公开日:
2021011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航天运载器上面级姿轨控发动机配置与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4个象限线上分别对应设置一第一发动机,在航天运载器上面级的周向设置4台第二发动机和4台第三发动机;第二发动机分别对应设置在4个象限线上;一对第三发动机设置在第I象限的45°方向上,另一对第三发动机设置在第III象限的45°方向上;或者,一对第三发动机设置在第II象限的45°方向上,另一对第三发动机设置在第IV象限的45°方向上;利用第一发动机、第二发动机和第三发动机共同实现速度控制和俯仰、偏航、滚动通道的冗余姿态控制。
本申请能够在保证速度与姿态控制需求的同时显著降低航天运载器的研发和制造成本。
申请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3号院中航国际广场H1号楼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艳霞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北航航空发动机原理总结航空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转化为推力的设备,是飞机飞行的关键组件之一。
北航航空发动机作为中国国内领先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其发动机原理总结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北航航空发动机的原理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航空发动机基本原理航空发动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内燃机的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喷射式原则将其排出,产生反向的推力。
航空发动机主要由气体压缩机、燃烧室和涡轮机组成。
气体压缩机通过叶片将外界空气进行压缩,增加其密度和压力。
随后,燃料被喷入燃烧室中,与压缩空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最后,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涡轮机的叶片驱动压缩机,实现循环自动供能的过程。
航空发动机的原理可概括为:压缩气体、气体燃烧、喷出气体,三个主要步骤。
二、北航航空发动机的特点北航航空发动机在国内外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性:北航航空发动机通过不断优化设计,提高热效率、机械效率,实现发动机轻量化和节能减排。
2. 可靠性:北航航空发动机在设计中注重结构强度和耐久性,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寿命。
3. 先进技术:北航航空发动机采用了先进的喷油技术、热管理技术等,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和可控性。
4. 环保性:北航航空发动机采用了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国际航空发动机排放标准。
三、北航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未来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将是朝着高效、低排放、低噪音、轻量化和可重复使用等方向发展。
在此趋势下,北航航空发动机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1. 全球市场:北航航空发动机将加强与国际航空公司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份额。
2. 新材料应用:北航航空发动机将加强对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发动机的强度、耐久性和轻量化程度。
3. 绿色技术研究:北航航空发动机将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究力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消耗。
4. 智能化发展:北航航空发动机将注重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发动机的控制性和自动化程度。
一种姿轨控发动机推力测试系统校准装置设计作者:王春羽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1期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姿轨控发动机推力测试系统校准装置设计,采用砝码对推力测试系统施加力值,通过比较标准测力仪的示值与测试系统显示的推力值实现姿轨控发动机推力测试系统力值的原位校准,避免了因测力传感器拆卸送检、安装引入的不确定度,增大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关键词:姿轨控发动机;推力测试;原位校准装置中图分类号:TB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引言姿轨控发动机也称姿态控制发动机,其工作原理是:从喷管排出高压气体产生推力,来实现运载火箭末级、卫星和各类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姿态稳定和姿态机动,是航天器入轨、再入、降落以及发射等环节不可缺少的动力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类卫星和飞船的飞行轨迹控制。
其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高压氮气贮存于高压气瓶中,通过减压阀后将压力降低,并为燃料贮箱和氧化剂贮箱供压,当电磁阀1和电磁阀2打开后,燃料和氧化剂被挤入发动机燃烧室,两种物质在发动机燃烧室接触并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从发动机喷口喷出,从而产生驱动力。
随着我国航天器技术小型化、集成化的战略发展,小推力的姿轨控发动机在微小卫星领域开始大量使用。
卫星携带小推力发动机在太空中通常以脉冲方式工作,产生的推力是一连串持续时间不等的脉冲力,用于对卫星等航天器在出现姿态偏移时的及时准确修正,脉冲宽度从几毫秒到几十毫秒不等。
姿轨控系统的有效工作的先决条件是保证推进剂有效合理地利用,燃料的配比决定了发动机瞬时推力的大小,燃料的供给时间决定了发动机对卫星的作用力时间,推力大小与作用时间直接影响卫星姿态调整的准确度,每一个微小失误都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发动机的推力大小、响应时间、寿命等参数是系统研制的关键参数,姿轨控发动机推力测试是姿轨控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目前,推力测试装置的校准工作,主要通过拆卸测力传感器送检的方式完成,且只进行静态校准。
姿控发动机减压阀性能测试系统设计
王永
【期刊名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25)003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PC-104的姿控发动机减压阀性能测试系统设计,包括其系统测试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重点介绍了基于Delphi的应用软件的开发.通过采用动态链接库、多线程、虚拟设备驱动程序等技术提高了测试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总页数】3页(P318-320)
【作者】王永
【作者单位】海军装备部驻重庆军事代表局,成都,61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433
【相关文献】
1.一种姿轨控发动机地面试验控制系统设计 [J], 刘万龙;牛向楠;李全令;韩晓梅;孙树江
2.某型号姿控动力系统气体减压阀性能测试系统设计 [J], 李志勋
3.姿控发动机试验热流参数测量系统设计 [J], 李志勋;田健江;张彤
4.姿控发动机减压阀出口压力偏差计算方法研究 [J], 李晓瑾;常小庆
5.姿控发动机试验阀门电流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J], 蒋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空间飞行器姿控发动机布局方式的优选
胡小平;王中伟;张育林
【期刊名称】《推进技术》
【年(卷),期】1997(18)3
【摘要】在液体推进剂动力系统质量模型的基础上,针对采用双组元推进剂姿控发动机的空间飞行器,在总有效控制冲量和有效冲量矩一定的条件下,提出了优选动力系统总质量最轻的姿控发动机布局方案的一种途径。
【总页数】5页(P15-19)
【关键词】双组元;火箭发动机;姿控火箭发动机;布局
【作者】胡小平;王中伟;张育林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航天技术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439.7
【相关文献】
1.姿控发动机布局方式优化分析 [J], 胡小平;王中伟;张为华
2.底部带姿控发动机的飞行器气动力计算 [J], 王正华;陈兰
3.姿控发动机布局方式研究 [J], 石凯宇;程英容;张奕群
4.考虑姿控发动机布局耦合影响的飞行器姿态控制方法研究 [J], 程英容;张奕群
5.基于T-S模糊建模方法的近空间飞行器姿控系统传感器故障调节技术研究 [J], 高志峰;王菊芳;禹长龙;仇计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实验目的
(1) 验证比例调节原理在姿控系统中对推力的调节特性;
(2) 探索电机控制的推力调节发动机的设计原理;
(3) 探索多喷管姿控系统的工作方式。
2.实验内容
(1) 开展靶标法推力测量;
(2) 单推力器试验,研究推力大小与阀杆位移的关系;
(3) 双推力器协同工作试验,观察集气室压波动。
3.实验步骤
姿控系统(ACS)试验件包括#1和#2推力器,其结构形式相同,轴线相互垂直。
推力器主要由阀杆、集气室、喷管、电机、偏心轴、滑块、音速喷嘴、供气管路和各测试接头等组成。
图 1 双推力器实验件结构简图
3.1.单推力器静态试验
(1) 连接各部件(不含音速喷嘴),确保各系统连接良好;
(2) 控制器点动,控制阀杆到达固定位置,保持电机上电状态;
(3) 调节配气台出口压力至设计压强;
(4) 采集仪开始记录数据;
(5) 打开电磁阀开关,喷管产生推力。
(6) 先关闭电磁阀,再停止采集;
(7) 重复2~6步骤,使阀杆处于不同位置;
(8) 实验完成,断开电机电源;
(9) 由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推力器推力与阀杆位置之间的关系。
3.2.双推力器协同试验
(1) 连接各部件(含音速喷嘴),确保各系统连接良好;
(2) 调节控制器,使1#推力器关闭,2#推力器全开;
(3) 调节配气台出口压力至设计压强;
(4) 采集仪开始记录数据;
(5) 打开电磁阀开关,喷管产生推力。
(6) 使2#推力器逐渐关闭(1#逐渐打开),同时作动同时停止;
(7) 实验完成,先关闭电磁阀,再停止采集;
(8) 对比试验:重复2~7步骤,此过程中1#始终保持关闭;
(9) 打开放气阀,使配气台内气体排出;
(10)根据数据,分析试验过程中合力的变化;比较单推和双推工作时集气室的压强波动。
4.单推力器静态试验
4.1.计算理论推力-位移关系
节流面面积为:
其中:
取完全关闭时,,,此时推力;
当最大行程时:,可得:
代入设计参数得:
解得:
,舍
此时推力:
由于推力与位移近似成正比关系,因此推力与位移之间的关系近似表示为:
F=6.84x
单位:;。
4.2.数据处理
本实验测量了位移分别为0.26mm,0.50mm,0.75mm,1.00mm时的推力大小,结果如下:
图 2 位移0.26mm时推力
图 3 位移0.50mm时推力
图 4 位移0.75mm时推力
不同位移下的实际推力与理论推力如下表所示:
测量值和理论值之间的误差很大。
图 6 测量值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图7 测量值和理论值对比
4.3.小结
由图可知,当位移小于0.75mm时,推力和位移之间近似成线性关系,关系式为:
线性度非常好,但存在零漂,当位移为零时推力不等于零。
由表可知,测量值和理论值之间的误差很大,可能的原因有:
(1)位移传感器在测量滑块位移时有一定的误差;
(2)推力传感器测量推力时有一定的误差;
(3)仪器年久失修,误差较大。
5.双推力器协同试验
双推力试验过程中各推力器推力及其合力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8 双推力器协同试验推力变化
由于1#推力器与2#推力器的开度之和等于单推力器最大推力时的开度,因此,两个推力器的推力代数和等于单推力器的最大推力,集气室的压强也与单推力器时相等。
双推力器工作时,通过调节推力器的开度,从而控制各个推力器的推力大小,从而使合力的方向及大小发生变化。
双推力器时压强波动如下图所示:
单推力器时压强波动如下图所示:
图10 单推力时压强波动
在1#推力器始终关闭的实验中,2#推力器完全关闭时,由于上游的音速喷嘴并没有
关闭,因此集气室的压强会提高。
在1#推力器先关闭后打开的实验中,当1#推力器打开
时,总的开度突然增大,集气室中的气体流出喷管的流量增大,因此集气室的压强会减小。
当双推力器稳定工作时,集气室的压强又等于单推力器工作时的压强。
6.思考题
减小集气室压强波动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提出对本试验的改进建议。
答:减小集气室的压强波动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稳定性,减小对发动机冲击,降低对发动机的强度要求。
对本实验的改进建议:希望多增加几台装置,同时修复位移传感器,方便同学们同时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