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重庆第五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格式:doc
- 大小:235.51 KB
- 文档页数:8
重庆有多少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5月14日星期一目前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39项。
其中(1)民间文学1项。
走马镇民间故事(重庆市九龙坡区)。
(2)传统音乐(民间音乐)14项。
石柱土家啰儿调(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川江号子(重庆市)、南溪号子(重庆市黔江区)、木洞山歌(重庆市巴南区)、接龙吹打(重庆市巴南区)、金桥吹打(重庆市万盛区)、梁平癞子锣鼓(重庆市梁平县)、秀山民歌(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民歌(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梁平抬儿调(重庆市梁平县)、龙骨坡抬工号子(重庆市巫山县)、永城吹打(重庆市綦江县)、酉阳古歌(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河锣鼓(重庆市渝北区)。
(3)传统舞蹈(民间舞蹈)3项。
铜梁龙舞(重庆市)、土家族摆手舞(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台狮舞(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4)传统戏剧2项。
川剧(?重庆市)、梁山灯戏(?重庆市梁平县)、(5)曲艺6项。
四川竹琴(重庆市三峡曲艺团)、车灯(重庆市曲艺团)、四川评书(重庆市曲艺团)四川扬琴(重庆市曲艺团)、四川清音(重庆市曲艺团)、金钱板(重庆市万州区)。
(6)传统美术(民间美术)3项。
梁平木版年画(重庆市梁平县)、蜀绣(重庆市渝中区)、梁平竹帘(重庆市梁平县)(7)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7项。
荣昌夏布织造技艺(重庆市荣昌县)、重庆漆器髹饰技艺(重庆市)、永川豆豉酿制技艺(重庆市)、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重庆市涪陵区)、荣昌折扇(重庆市荣昌县)、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荣昌陶器制作技艺(重庆市荣昌县)。
(8)传统医药2项。
刘氏刺熨疗法(重庆市渝中区)、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重庆市南岸区)。
(9)民俗1项。
秀山花灯(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日期】2018.05.08•【文号】文旅非遗发〔2018〕8号•【施行日期】2018.05.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18〕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45号)有关规定,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按照《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的通知》(办非遗函〔2015〕537号)的要求,经各地申报、专家组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1082人),现予以公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特此通知。
附件: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1082人)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5月8日。
重庆国家级非遗名录重庆市目前共有2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名录如下:
1. 巫山木偶戏
2. 大足石刻
3. 重庆市火锅文化
4. 重庆缙云山风景名胜区
5.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草编手艺
6. 北碚区石刻墓
7. 重庆市民族音乐会
8. 重庆市双枫茶文化
9. 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鼓词
10. 渝南民间艺术
11. 渝北区李家嘴民间艺术
12.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锅庄舞
13. 长寿梁山仙拜
14. 江津区弹子戏
15. 武隆风雨灯戏
16. 重庆市天然村落景观
17. 重庆市红岩革命史迹保护区
18. 重庆市重庆大剧院
19. 沙坪坝区千手观音造像
20. 渝北区石门山民间艺术
21. 重庆市宜宾燃灯坊文化
22. 彭水苗族自治县剪纸手艺
23. 巫山天保古镇的民族民间艺术
24. 梁平区民间艺术
25. 彭水县万木林诗意盆景艺术。
奉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奉节区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木雕(奉节木雕)、阳戏(酉阳土家面具阳戏)、蹬技(重庆蹬技)、挑花(巫溪嫁花)、石雕(大足石雕)、木雕(奉节木雕)、彩扎(铜梁龙灯彩扎)、针灸(赵氏雷火灸)和中医正骨疗法(燕青门正骨疗法)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属于传统戏剧类,有的属于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有的属于传统美术类,还有的属于传统医药类和民俗类。
这些文化遗产是奉节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该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
其中,木雕(奉节木雕)是奉节区的传统美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奉节阴沉木雕刻技艺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于2021年5月24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Ⅶ58。
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传统音乐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共有43项,其中包括了各地民歌、歌舞音乐、器乐演奏等。
这些音乐作品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二、传统舞蹈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共有34项,涵盖了民族舞、民间舞、古典舞等多个种类。
这些舞蹈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
三、传统戏剧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共有35项,包括京剧、昆曲、川剧、粤剧等在内的多种地方戏曲。
这些戏剧作品代表了中国戏曲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四、曲艺曲艺类非遗项目共有29项,包括了大鼓、快板、相声等曲艺形式。
这些表演形式具有简便易行、贴近生活、易于传播的特点,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项目共有23项,包括武术、气功、杂技等。
这些传统体育和杂技作品代表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具有健身、娱乐和观赏的价值。
六、传统美术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共有23项,包括剪纸、年画、刺绣等。
这些美术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传统。
七、传统技艺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共有40项,涵盖了陶瓷制作、丝绸织造、家具制作等技艺。
这些技艺代表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华,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八、传统医药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共有14项,包括中医、中药等领域。
这些医药知识和技艺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九、民俗民俗类非遗项目共有41项,包括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和民间信仰、习俗等。
这些民俗活动代表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信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以上是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内容,共涵盖了9个类别253项非遗项目。
这些非遗项目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创造。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05.24•【文号】国发〔2021〕8号•【施行日期】2021.05.2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2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现予公布。
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国务院2021年5月24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一、民间文学(共计12项)二、传统音乐(共计19项)三、传统舞蹈(共计13项)四、传统戏剧(共计9项)五、曲艺(共计18项)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27项)七、传统美术(共计17项)八、传统技艺(共计46项)九、民俗(共计2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一、民间文学(共计9项)二、传统音乐(共计8项)三、传统舞蹈(共计9项)四、传统戏剧(共计14项)五、曲艺(共计2项)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13项)七、传统美术(共计22项)八、传统技艺(共计36项)九、传统医药(共计11项)十、民俗(共计16项)。
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重庆市的文化遗产名录,以下是重庆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重庆铜鼓:重庆铜鼓是一种传统的民间音乐表演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重庆市的铜鼓制作和演奏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重庆吊脚楼:重庆吊脚楼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形式,特点是楼层高度明显偏低,支撑于对脚柱上。
重庆市的吊脚楼建筑技艺和传统生活方式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重庆火锅:重庆火锅是中国著名的美食之一,以其麻辣味和特色调料而闻名。
重庆市的火锅制作技艺和文化习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重庆快板:重庆快板是一种以快速口技和曲调念唱内容的传统艺术形式。
重庆市的快板表演技艺和传统故事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 重庆巫山大剧院豫剧:重庆巫山大剧院豫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具有独特的演唱、表演和化妆风格。
重庆市的巫山大剧院豫剧表演技艺和艺术传统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是重庆市目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项目,它们代表了重庆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
重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序号 编号 项 目 名 称 项目类别 申报地区或单位1 Ⅰ―19 钟云舫民间故事民间文学 江津区2 Ⅰ―20 巫山龙洞传说 巫山县3 Ⅰ―21 巫咸孝文 巫溪县4 Ⅱ―76 三峡背二歌传统音乐 万州区5 Ⅱ―77 谢家锣鼓黔江区6 Ⅱ―78 黎水拗岩号子7 Ⅱ―79 薅草锣鼓8 Ⅱ―80 泛川派古琴艺术 大渡口区9 Ⅱ―81 南山古琴艺术 南岸区10 Ⅱ―82 翻叉号子长寿区11 Ⅱ―83 龙溪河拖滩号子12 Ⅱ―84 永兴吆喝 江津区13 Ⅱ―85 薅草锣鼓 城口县14 Ⅱ―86 梁山吹打 丰都县序号 编号 项 目 名 称 项目类别 申报地区或单位15 Ⅱ―87 榨菜踩池号子16 Ⅱ―88 高峰薅秧歌垫江县17 Ⅱ―89 高安唢呐18 Ⅱ―90 石桥木叶吹奏武隆县19 Ⅱ―91 平桥薅秧号子20 Ⅱ―92 开州民歌 开 县21 Ⅱ―93 五句子歌 云阳县22 Ⅱ―94 酉阳吹打酉阳县23 Ⅱ―95 咚咚喹24 Ⅲ―43 南岸狮舞传统舞蹈 南岸区25 Ⅲ―44 迎龙镇民间莲萧26 Ⅲ―45 双石小金龙 永川区27 Ⅲ―46 双江莲萧潼南区28 Ⅲ―47 五节龙舞29 Ⅲ―48 新民春牛舞 垫江县30 Ⅲ―49 左家坪高台狮舞 忠 县31 Ⅲ―50 大宁河巫舞 巫溪县32 Ⅳ―24 川剧传统戏剧 万州区33 Ⅳ―25 涪州川剧 涪陵区34 Ⅳ―26 苞谷灯戏 酉阳县序号 编号 项 目 名 称 项目类别 申报地区或单位35 Ⅴ―14 花鼓曲艺 长寿区36 Ⅴ―15 谐剧 重庆演艺集团曲艺分公司 37 Ⅴ―16 相声38 Ⅵ―20 八卦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九龙坡区39 Ⅵ―21 石蟆百戏伎艺 江津区40 Ⅵ―22 苏家拳荣昌区41 Ⅵ―23 万灵镇游艺系列42 Ⅵ―24 夔龙术 奉节县43 Ⅶ―33 罗氏剪纸传统美术 万州区44 Ⅶ―34 巴渝民间泥塑(万州泥塑、合川泥塑、龙水泥塑、邱氏泥塑)万州区、合川区、大足区、忠县45 Ⅶ―35 渝州竹雕(万州竹雕、大足竹雕)万州区、大足区46 Ⅶ―36 叶脉画渝中区47 Ⅶ―37 葫芦烙画48 Ⅶ―38 关氏卵石雕刻技艺 大渡口区49 Ⅶ―39 琼缘刺绣沙坪坝区50 Ⅶ―40 汉艺斋木竹雕刻技艺51 Ⅶ―41 巴人漆艺传统美术南岸区 52 Ⅶ―42 北碚布艺 北碚区序号 编号 项 目 名 称 项目类别 申报地区或单位53 Ⅶ―43 合川根雕 合川区 54 Ⅶ―44 秀山金珠苗绣 秀山县 55Ⅶ―45 彭水苗绣彭水县 56 Ⅷ―122 万州杂酱面传统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万州区57 Ⅷ―123 濯水石鸡砣土陶制作技艺 黔江区58 Ⅷ―124 鲊(渣)海椒传统制作技艺 59 Ⅷ―125 黔江鸡杂传统制作技艺 60 Ⅷ―126 黔江牛肉脯传统制作技艺 61 Ⅷ―127 涪州腌腊肉传统制作技艺 涪陵区 62 Ⅷ―128 重庆周氏古船模型制作技艺 渝中区63 Ⅷ―129 陈氏抄手传统技艺 64 Ⅷ―130 谢氏烧烤传统制作技艺 大渡口区 65 Ⅷ―131 刘氏根雕书法技艺 沙坪坝区66 Ⅷ―132 磁器口陈麻花传统制作技艺 67 Ⅷ―133 南泉豌豆面传统制作技艺 南岸区 68 Ⅷ―134 古佛徐氏手工面制作技艺 北碚区69 Ⅷ―135 重庆泡菜传统制作技艺 70 Ⅷ―136 飞泉鲜花椒油低温制作技艺渝北区71 Ⅷ―137刘记永吉盐水鸭传统制作技艺序号 编号 项 目 名 称 项目类别 申报地区或单位72 Ⅷ―138 巴国阴米传统制作技艺73 Ⅷ―139 三不加酱油传统酿造技艺南川区74 Ⅷ―140 三不加食醋传统酿造技艺75 Ⅷ―141 来凤鱼传统烹饪技艺 璧山区76 Ⅷ―142 何氏制墨技艺 铜梁区77 Ⅷ―143 书画传统装裱与修复技艺荣昌区78 Ⅷ―144 烧酒房传统酿造技艺79 Ⅷ―145 黑山谷传统生态茶叶栽培与制作技艺万盛经开区80 Ⅷ―146 鸡鸣贡茶传统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城口县81 Ⅷ―147 永安梅咂酒传统酿造技艺 垫江县82 Ⅷ―148 鸭江老咸菜传统制作技艺武隆县83 Ⅷ―149 火炉药膳羊肉传统制作技艺84 Ⅷ―150 白马天然蜂蜜传统酿制技艺85 Ⅷ―151 谢氏铁匠传统锻造技艺忠 县86 Ⅷ―152 良玉汤圆粉传统制作技艺87 Ⅷ―153 紫水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开 县88 Ⅷ―154 南门红糖古法熬制技艺89 Ⅷ―155 陶器传统制作技艺云阳县 90 Ⅷ―156 鱼泉酶豆渣传统制作技艺序号 编号 项 目 名 称 项目类别 申报地区或单位91 Ⅷ―157 斑鸠叶凉粉传统制作技艺 奉节县 92 Ⅷ―158 大昌雪枣传统制作技艺 巫山县 93 Ⅷ―159 老鹰茶传统制作技艺巫溪县 94 Ⅷ―160土家倒流水豆腐干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石柱县95 Ⅷ―161辛家老店豆腐乳传统制作技艺秀山县96 Ⅷ―162 洪安腌菜鱼传统制作技艺 97 Ⅷ―163 酉阳传统造纸技艺 酉阳县98 Ⅷ―164 龙潭鸭子龙彩扎技艺 99 Ⅷ―165 柚子龟传统制作技艺 100 Ⅷ―166 龚滩镇绿豆粉传统制作技艺 101 Ⅷ―167 酉阳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102 Ⅷ―168 土家油茶汤传统制作技艺 103 Ⅷ―169 麻旺醋传统酿造技艺 104 Ⅷ―170 藤茶传统制作技艺 105 Ⅷ―171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彭水县 106 Ⅷ―172 郁山泼炉印灶制盐技艺 107 Ⅷ―173 彭水米花传统制作技艺 108 Ⅸ―14 曾氏“正骨术”传统医药黔江区序号 编号 项 目 名 称 项目类别 申报地区或单位 109 Ⅸ―15 恒合正骨推拿术 渝中区110 Ⅸ―16 武医合璧 九龙坡区 111 Ⅸ―17 陪都传统膏药制作技艺 南岸区112 Ⅸ―18 九禽形意推拿功法 渝北区113 Ⅸ―19 伍舒芳膏药传统制作技艺 合川区114 Ⅸ―20 诸佛冯氏蜂毒疗法 彭水县115 Ⅹ―34 马喇龙灯习俗民俗 黔江区116 Ⅹ―35 跳磴民居上梁习俗 大渡口区117 Ⅹ―36 盂兰盆节九龙坡区 118 Ⅹ―37 九龙楹联习俗119 Ⅹ―38 綦江苗族传统婚俗 綦江区120 Ⅹ―39 更鼓红苗“绷鼓”仪式万盛经开区 121 Ⅹ―40 王家坝红苗秋坡会122 Ⅹ―41 凤来大石箐香会 武隆县 123 Ⅹ―42 巫文化的禁忌 巫山县。
巫山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文本(第四稿)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2010-11—8目录陈列内容总体构思 (3)第一部分华夏之根——龙骨坡文化 (4)第一单元:曾经沧海 (4)第二单元:动物家园 (11)第三单元:灵山远祖 (16)第二部分文明初始-—巫山新石器时代文化 (24)第一单元:大巫山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24)第二单元:大溪文化的社会 (31)第三单元:大巫山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信仰 36第三部分:巫风烈烈—-巫山、巫水、巫文化 (51)第一单元:文明之源 (51)第二单元: 巫之巫山 (54)第三单元:神女情怀 (63)第四单元:巫风遗韵 (69)第四部分:灵山毓秀-—巫山汉晋出土文物精品 (70)陈列内容总体构思巫山地处长江三峡腹心地带,是渝东门户。
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自古以来就有“大宁、大昌,来了不想回故乡"、“行到巫山必有诗"之说。
巫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坐落于美丽的巫峡口,奔腾的长江和秀丽的大宁河交汇于此,建筑与自然风景完美地融为一体,是巫山的城标性建筑和展示历史文化的窗口.巫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览内容设计方案把握建设“三峡库区一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定位,围绕“突出主旋律,建设新巫山"的主题,力求把展览打造成为一个全面、真实、生动、科学的反映巫山古往今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殿堂。
在陈列内容设计中尤为注重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一、严格把握文本的专业性与准确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服务于社会的公益性机构,也是展示祖国悠久历史文化、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窗口。
大巫山地区、巫山县是三峡文化发育发展的重要地区,完整、科学、准确地展示大巫山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突出陈列展览的地域特性。
选取巫山历史长河中最亮的节点,以农业生产、手工工艺、巫山风情、文苑艺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个专题,撷萃缀英,蔚成大观。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民间文学序号项目申报地区或单位1 、走马镇民间故事九龙坡区二、民间音乐2、川江号子重庆市艺术研究所3、石柱土家啰儿调石柱土家族自治县4、南溪号子黔江区5 、接龙吹打巴南区6、金桥吹打万盛区7、梁平癞子锣鼓梁平县8、木洞山歌巴南区9、鞍子苗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10、永城吹打綦江县11、秀山民歌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2、薅草锣鼓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酉阳民歌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4、小河锣鼓渝北区15、后坝山歌黔江区16、梁平抬儿调梁平县17、土家斗锣石柱土家族自治县18、甘宁鼓乐万州区19、龙骨坡抬工号子巫山县20、五句子山歌巫溪县三、民间舞蹈21、铜梁龙舞铜梁县22、北泉板凳龙北碚区23、摆手舞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4、大傩舞璧山县25、巫舞开县26、狮舞潼南县四、传统戏剧27、川剧重庆市川剧院28、梁山灯戏梁平县29、面具阳戏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30、接龙傩戏巴南区31、阳戏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32、余家傩戏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33、石壕杨戏綦江县34、踩堂戏巫山县五、曲艺35、四川评书(重庆)重庆市曲艺团36、车灯重庆市曲艺团37、川东竹琴万州区六、杂技与竞技38、中塘向氏武术黔江区39、木洞龙舟巴南区七、民间美术40、梁平木版年画梁平县41、蜀绣渝中区八、传统手工技艺42、梁平竹帘梁平县43、重庆漆艺重庆市艺术研究所44、龙灯彩扎工艺铜梁县45、荣昌陶器荣昌县46、荣昌折扇荣昌县47、荣昌夏布荣昌县48、涪陵榨菜制作工艺涪陵区49、合川桃片合川区50、合川峡砚合川区51、永川豆豉永川区52、艺庐微刻永川区53 、龙凤花烛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54、老腊肉制作工艺城口县55、朗溪竹板桥造纸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56、纸竹工艺武隆县九、传统医药57、刘氏刺熨疗法渝中区十、民俗58 、秀山花灯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59、丰都庙会丰都县60、万盛苗族踩山会万盛区61、塘河婚俗江津区62、尝新荣昌县。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日期】2019.06.20•【文号】文旅非遗发〔2019〕81号•【施行日期】2019.06.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19〕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有关规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相关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将开展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申报条件(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三)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
(四)体现文化多样性和中华民族创造力。
(五)制定有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和保护规划,保护工作富有成效。
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从2018年12月31日前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中遴选推荐,且推荐申报项目数量不多于30项。
同等条件下,要关注体现大众实践、覆盖面广、民众参与度高的项目和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项目。
二、推荐申报程序(一)遴选项目。
申报地区提出申请,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组织对具备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筛选、论证,提出拟推荐项目名单,报省级人民政府同意。
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庆市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以下是一些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参考内容。
1. 重庆火锅:重庆火锅是中国四大火锅之一,以辣味独特而闻名于世。
其独特的烹饪方式、丰富的调料搭配和独特的风味,成为了中国餐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火锅是集重庆本地特色和山区民族特色于一体的独特烹饪风格,体现了重庆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辣味文化。
2. 巫山小调:巫山小调是一种融合了江派音乐与巫山民歌风格的重要音乐表演形式,其调子柔和、婉转,以温柔抒情著称,可以唱表白、描述爱情、反映民风民俗。
巫山小调承载了巫山地区丰富的民间情感和历史文化,是重庆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3. 重庆木雕:重庆木雕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细的雕刻而著称。
重庆木雕起源于唐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重庆木雕作品常以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为主题,工艺精湛,栩栩如生,被誉为中国雕刻艺术的瑰宝。
4. 红烧鱼:重庆红烧鱼是一道以沙坪坝区为发源地的特色菜肴,以鱼为主料,配以辣椒等多种调料慢烧而成。
红烧鱼以鱼肉鲜嫩、汤汁鲜美而闻名,具有酸、辣、鲜、香的特点,是重庆传统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代表。
5. 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中国最大的岩石雕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重庆市大足区。
大足石刻起源于明代,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造型。
大足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题,表现了佛教文化的精髓和深厚的宗教信仰,被誉为中国岩石艺术之最。
以上所述只是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部分,重庆市还有众多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重庆民间戏曲、重庆双秧文化等都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重庆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传承和弘扬重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名录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包括了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传说、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玄奘传说、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张骞传说等12项民间文学;上海市崇明区崇明山歌、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州小调等19项传统音乐;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俄罗斯族踢踏舞、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泰兴花鼓等13项传统舞蹈;江苏省徐州市徐州伏羊食俗、浙江省金华市磐石县炼火等24项民俗、
此外,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还包括了9项传统戏剧,18项曲艺,17项传统美术,46项传统技艺、27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