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74.50 KB
- 文档页数:12
【化学】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物质间的转化需要考虑反应实质、条件以及物质的用量,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22O H O223ΔSi SiO H SiO −−−→−−→ ②222O H O224点燃S SO H SO −−−→−−−→ ③C 2SiO点燃−−−→NaOH 223CO Na CO −−−→ ④NaCl 溶液Δ−−→ NaCl 晶体通电熔融−−−→Na ⑤Na 2O 常温−−−→ 2H O 2Na O NaOH −−−→ ⑥3KClO2HCl(浓)Cl −−−→石灰乳−−−−−→ 漂白粉 A .①②③B .②③C .①④⑤⑥D .②④⑤⑥【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 ①硅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①错误; ②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过氧化氢氧化:SO 2+H 2O 2=H 2SO 4,生成硫酸,②正确;③在高温条件下,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SiO 2高温 Si+2CO↑,③错误;④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以生成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电解 2Na+Cl 2↑,生成钠单质,④正确;⑤钠和氧气常温反应生成氧化钠:4Na+O 2=2Na 2O ,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 2O +H 2O=2NaOH ,⑤正确;⑥氯化氢和氯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ClO 3+6HCl(浓)=KCl+3Cl 2↑+3H 2O ,生成氯气,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因此可以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⑥正确; 综上所述可知说法合理的是②④⑤⑥,答案选D 。
2.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①Na 2O 点燃−−−→ Na 2O 22CO −−−→ Na 2CO 3②MgO HCl −−→MgCl 2溶液电解−−−−→ Mg③Fe 2O 点燃−−−→Fe 2O 324H SO −−−→ Fe 2(SO 4)3 ④SiO 2NaHO −−−→Na 2SiO 3HCl −−→H 2SiO 3 ⑤HCHO 2O −−→ HCOOH 3CH OHNaOH −−−→ HCOOCH 3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⑤D .①④⑤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①2Na +O 2点燃 Na 2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故可以实现转化;②MgO +2HCl=MgCl 2+H 2O ,电解MgCl 2溶液,不能得到Mg ,故不能实现转化;③Fe 在O 2中燃烧生成Fe 3O 4,故不能实现转化;④SiO 2+2NaOH=Na 2SiO 3+H 2O ,Na 2SiO 3+2HCl=2NaCl +H 2SiO 3↓,故可以实现转化;⑤2HCHO +O 2Δ−−→ 2HCOOH ,HCOOH 和CH 3OH 反应的条件是浓H 2SO 4并加热,条件错误;综上所述可知不能实现转化的是②③⑤,答案选C 。
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1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下表中各组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转化的是甲乙丙A CH2=CH2CH3CH2Cl CH3CH2OHB NH3NO HNO3C AlCl3Al(OH)3Al2O3D Cl2HCl CuCl2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乙烯与HCl加成得到一氯乙烷,一氯乙烷消去得到乙烯与HCl,一氯乙烷与水发生取代得到乙醇,乙醇消去得到乙烯与水,符合转化,A项正确;B. HNO3显酸性,NH3显碱性,由硝酸不能直接转化为氨气,不能实现转化,B项错误;C. AlCl3与氨水反应得到Al(OH)3,Al(OH)3与盐酸反应得到AlCl3与水,Al(OH)3加热分解得到Al2O3,Al2O3与盐酸反应得到AlCl3与水,符合转化,C项正确;D. 氯气与氢气反应得到HCl,浓HCl与高锰酸钾反应得到氯气,HCl与CuO反应得到CuCl2和水,CuCl2电解得到Cu与氯气,符合转化,D项正确;答案选B。
2.向含有c(FeCl3)=0.3 mol·L-1、c(FeCl2)=0.15 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B.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荷C.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开D.加入NaOH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2++2Fe3++8OH-===Fe3O4+4H2O【答案】D【解析】【详解】A.三氧化二铁为红棕色,由题意知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故A错误;B.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容易吸附带正电的阳离子而形成带电的胶体微粒,故B错误;C.胶体、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故C错误;D.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水、氯化钠,离子方程式:Fe2++2Fe3++8OH-═Fe3O4+4H2O,故D正确;故答案为D。
(化学)高考化学试题真题分类汇编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含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①Na 2O 点燃−−−→ Na 2O 22CO −−−→ Na 2CO 3②MgO HCl −−→MgCl 2溶液电解−−−−→ Mg ③Fe 2O点燃−−−→Fe 2O 324H SO −−−→ Fe 2(SO 4)3 ④SiO 2NaHO −−−→Na 2SiO 3HCl −−→H 2SiO 3 ⑤HCHO 2O −−→ HCOOH 3CH OHNaOH −−−→ HCOOCH 3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⑤D .①④⑤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①2Na +O 2点燃 Na 2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故可以实现转化;②MgO +2HCl=MgCl 2+H 2O ,电解MgCl 2溶液,不能得到Mg ,故不能实现转化; ③Fe 在O 2中燃烧生成Fe 3O 4,故不能实现转化;④SiO 2+2NaOH=Na 2SiO 3+H 2O ,Na 2SiO 3+2HCl=2NaCl +H 2SiO 3↓,故可以实现转化;⑤2HCHO +O 2Δ−−→ 2HCOOH ,HCOOH 和CH 3OH 反应的条件是浓H 2SO 4并加热,条件错误;综上所述可知不能实现转化的是②③⑤,答案选C 。
2.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银、二氧化硫、硫酸、纯碱、食盐B .碘酒、冰、硫酸氢钠、烧碱、碳酸钙C .氢气、干冰、硝酸、烧碱、硝酸钾D .铜、氧化铜、醋酸、石灰水、碳酸氢钠【答案】C【解析】【详解】A .纯碱是碳酸钠,是盐不是碱;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KIO 3等,故不是盐,是混合物,故A 错误;B .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硫酸氢钠是酸式盐,不是酸,故B 错误;C .氢气是单质;干冰即二氧化碳,是氧化物;硝酸是酸;烧碱即NaOH ,是碱;硝酸钾是盐,故C 正确;D .石灰水是Ca(OH)2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碱,故D 错误;故答案为C。
高考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题20套(带答案)1(1)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物质间的转化需要考虑反应实质、条件以及物质的用量,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22O H O223ΔSi SiO H SiO −−−→−−→ ②222O H O224点燃S SO H SO −−−→−−−→ ③C 2SiO点燃−−−→NaOH 223CO Na CO −−−→ ④NaCl 溶液Δ−−→ NaCl 晶体通电熔融−−−→Na ⑤Na 2O 常温−−−→ 2H O2Na O NaOH −−−→ ⑥3KClO2HCl(浓)Cl −−−→石灰乳−−−−−→ 漂白粉A .①②③B .②③C .①④⑤⑥D .②④⑤⑥【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①硅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①错误; ②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过氧化氢氧化:SO 2+H 2O 2=H 2SO 4,生成硫酸,②正确;③在高温条件下,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SiO 2高温Si+2CO↑,③错误;④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以生成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电解2Na+Cl 2↑,生成钠单质,④正确;⑤钠和氧气常温反应生成氧化钠:4Na+O 2=2Na 2O ,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 2O +H 2O=2NaOH ,⑤正确;⑥氯化氢和氯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ClO 3+6HCl(浓)=KCl+3Cl 2↑+3H 2O ,生成氯气,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因此可以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⑥正确; 综上所述可知说法合理的是②④⑤⑥,答案选D 。
2.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A .S SO 3H 2SO 4 B .SiO 2Na 2SiO 3(aq) H 2SiO 3(胶体) C .FeFeCl 3FeCl 2(aq)D .Al 2O 3NaAlO 2(aq)AlCl 3(aq)【答案】A【解析】【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故A错误;B、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2HCl=H2SiO3↓+2NaCl,故B正确;C、2Fe+3Cl2=2FeCl3,2FeCl3+Fe=3FeCl2,故C正确;D、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与过量的盐酸生成三氯化铝,故D 正确;故选A。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真题汇编( 含答案 ) 及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Br2(g)SO2 (g)HBr(aq)Al 2O 3(s)AlBr 3(s) H 2O(l)B.Fe2O3(s)CO(g)Fe(s)H 2O(g)Fe3O4(s)高温C Cu(s)FeCl3 (aq)CuCl 2 (aq)葡萄糖 (aq)Cu2O(s).D. SiO2Na 2CO3 (aq)Na 2SiO 3(aq)CO2 (aq)H 2SiO 3(s)【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 Br2(g)通入 SO2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Br2+ SO2+2H2O=H2SO4+ 2HBr,可得到HBr 溶液,向 HBr 溶液中加入 Al23 2 3323溶O 固体,发生反应6HBr+ Al O =2AlBr+ 3H O,得到AlBr液,加热 AlBr3溶液, AlBr3是强酸弱碱盐,发生水解,加热促进水解,而且HBr 是挥发性酸,所以会得到Al(OH)3固体, A 错误;B.在高温条件下,CO 可以还原 Fe2O3得到 Fe 单质, Fe 可以和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固体,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Fe2高温322342O + 3CO2Fe+3CO 、 3Fe+ 4H O(g)Fe O + 4H, B 正确;C.铜单质可与 FeCl 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FeCl + Cu=CuCl+ 2FeCl ,但是 CuCl 溶液33222不能与葡萄糖反应,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得到砖红色2Cu O 沉淀, C 错误;D. SiO 不与 Na CO 溶液反应, SiO 和 Na CO 固体在高温下可以反应, D 错误。
223223答案选 B。
2.物质间的转化需要考虑反应实质、条件以及物质的用量,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① Si O 2SiO2H2 O H 2SiO3② SO H OH2SO4 222点燃SO2③ C SiO2CO2NaOH Na 2CO3点燃④NaCl 溶液NaCl晶体通电Na 熔融⑤ Na O2Na2 O H 2O NaOH常温⑥ HCl( 浓 )KClO3Cl 2石灰乳漂白粉A.①②③B.②③C.①④⑤⑥D.②④⑤⑥【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①硅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①错误;②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过氧化氢氧化:SO2+H2O2=H2SO4,生成硫酸,②正确;③在高温条件下,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高温2C+SiO Si+2CO↑,③错误;④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电解熔融的氯电解化钠可以生成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 )2Na+Cl2↑,生成钠单质,④正确;⑤钠和氧气常温反应生成氧化钠: 4Na+O2=2Na2O,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Na2O+H2O=2NaOH,⑤正确;⑥氯化氢和氯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ClO322+6HCl(浓 )=KCl+3Cl↑ +3H O,生成氯气,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因此可以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⑥正确;综上所述可知说法合理的是②④⑤⑥,答案选D。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变真题汇编( 含答案 ) 及分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变1.在给定条件下,以下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变均能实现的是A. Br2(g)SO2 (g)HBr(aq)Al 2O 3(s)AlBr 3(s) H 2O(l)B.Fe2O3(s)CO(g)Fe(s)H 2O(g)Fe3O4(s)高温C Cu(s)FeCl3 (aq)CuCl 2 (aq)葡萄糖 (aq)Cu2O(s).D. SiO2Na 2CO3 (aq)Na 2SiO 3(aq)CO2 (aq)H 2SiO 3(s)【答案】 B【分析】【剖析】【详解】A. Br2(g)通入 SO2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响Br2+ SO2+2H2O=H2SO4+ 2HBr,可获得HBr 溶液,向 HBr 溶液中加入 Al23 2 3323溶O 固体,发生反响6HBr+ Al O =2AlBr+ 3H O,获得AlBr液,加热 AlBr3溶液, AlBr3是强酸弱碱盐,发生水解,加热促使水解,并且HBr 是挥发性酸,所以会获得Al(OH)3固体, A 错误;B.在高温条件下,CO 能够复原 Fe2O3获得 Fe 单质, Fe 能够和水蒸气反响生成Fe3O4固体,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Fe2高温322342O + 3CO2Fe+3CO 、 3Fe+ 4H O(g)Fe O + 4H, B 正确;C.铜单质可与 FeCl 溶液反响,化学方程式为2FeCl + Cu=CuCl+ 2FeCl ,可是 CuCl 溶液33222不可以与葡萄糖反响,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响获得砖红色2Cu O 积淀, C 错误;D. SiO 不与 Na CO 溶液反响, SiO 和 Na CO 固体在高温下能够反响, D 错误。
223223答案选 B。
2.物质间的转变需要考虑反响实质、条件以及物质的用量,以下物质转变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① Si O 2SiO2H2 O H 2SiO3② SO H OH2SO4 222点燃SO2③ C SiO2CO2NaOH Na 2CO3点燃④NaCl 溶液NaCl晶体通电Na 熔融⑤ Na O2Na2 O H 2O NaOH常温⑥ HCl( 浓 )KClO3Cl 2石灰乳漂白粉A.①②③B.②③C.①④⑤⑥D.②④⑤⑥【答案】 D【分析】【剖析】【详解】①硅和氧气反响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可以与水反响,①错误;②硫和氧气反响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过氧化氢氧化:SO2+H2O2=H2SO4,生成硫酸,②正确;③在高温条件下,碳和二氧化硅反响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化学反响方程式为:高温2C+SiO Si+2CO↑,③错误;④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获得氯化钠固体,电解熔融的氯电解化钠能够生成钠,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 )2Na+Cl2↑,生成钠单质,④正确;⑤钠和氧气常温反响生成氧化钠: 4Na+O2=2Na2O,氧化钠和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钠: Na2O+H2O=2NaOH,⑤正确;⑥氯化氢和氯酸钾发生氧化复原反响KClO322+6HCl(浓 )=KCl+3Cl↑ +3H O,生成氯气,氯气和石灰乳反响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该反响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所以能够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响制备漂白粉,⑥正确;综上所述可知说法合理的是②④⑤⑥,答案选D。
高考化学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含解析1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X 、Y 、Z 、W 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 和Y 的反应不可能是( )A .盐和盐的反应B .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C .酸与碱的反应D .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 盐和盐反应能生成两种新盐,故A 正确;B. 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只生成一种物质,故B 错误;C.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 正确;D. 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 正确;故选:B.【点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此反应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可以从具体的反应进行完成.2.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①Na 2O 点燃−−−→ Na 2O 22CO −−−→ Na 2CO 3②MgO HCl −−→MgCl 2溶液电解−−−−→ Mg ③Fe 2O点燃−−−→Fe 2O 324H SO −−−→ Fe 2(SO 4)3 ④SiO 2NaHO −−−→Na 2SiO 3HCl −−→H 2SiO 3 ⑤HCHO 2O −−→ HCOOH 3CH OHNaOH −−−→ HCOOCH 3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⑤D .①④⑤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①2Na +O 2点燃 Na 2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故可以实现转化;②MgO +2HCl=MgCl 2+H 2O ,电解MgCl 2溶液,不能得到Mg ,故不能实现转化; ③Fe 在O 2中燃烧生成Fe 3O 4,故不能实现转化;④SiO 2+2NaOH=Na 2SiO 3+H 2O ,Na 2SiO 3+2HCl=2NaCl +H 2SiO 3↓,故可以实现转化;⑤2HCHO +O 2Δ−−→ 2HCOOH ,HCOOH 和CH 3OH 反应的条件是浓H 2SO 4并加热,条件错误;综上所述可知不能实现转化的是②③⑤,答案选C 。
(化学)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1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下表中各组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转化的是甲乙丙A CH2=CH2CH3CH2Cl CH3CH2OHB NH3NO HNO3C AlCl3Al(OH)3Al2O3D Cl2HCl CuCl2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乙烯与HCl加成得到一氯乙烷,一氯乙烷消去得到乙烯与HCl,一氯乙烷与水发生取代得到乙醇,乙醇消去得到乙烯与水,符合转化,A项正确;B. HNO3显酸性,NH3显碱性,由硝酸不能直接转化为氨气,不能实现转化,B项错误;C. AlCl3与氨水反应得到Al(OH)3,Al(OH)3与盐酸反应得到AlCl3与水,Al(OH)3加热分解得到Al2O3,Al2O3与盐酸反应得到AlCl3与水,符合转化,C项正确;D. 氯气与氢气反应得到HCl,浓HCl与高锰酸钾反应得到氯气,HCl与CuO反应得到CuCl2和水,CuCl2电解得到Cu与氯气,符合转化,D项正确;答案选B。
2.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A.S SO3H2SO4B.SiO2Na2SiO3(aq) H2SiO3(胶体) C.Fe FeCl3FeCl2(aq) D.Al2O3NaAlO2(aq) AlCl3(aq)【答案】A【解析】【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故A错误;B、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2HCl=H2SiO3↓+2NaCl,故B正确;C、2Fe+3Cl2=2FeCl3,2FeCl3+Fe=3FeCl2,故C正确;D、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与过量的盐酸生成三氯化铝,故D 正确;故选A。
3.中华诗词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关于诗词的分析错误的是()A.“手如柔荑,肤如凝脂”中的“脂”能够水解B.“嫘祖栽桑蚕吐丝,抽丝织作绣神奇”中的“丝”不耐酸碱C.“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中的“翠色”来自氧化铜D.“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具有胶体的性质【答案】C【解析】【详解】A.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酸性、碱性环境都能发生水解,故A正确;B.蚕丝成分为蛋白质,具有两性,能与酸、碱反应,所以不耐酸碱,故B正确;C.诗句中的“翠色”与氧化铜的颜色不相符,因为氧化铜是黑色,所以诗句中的“翠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铜,故C错误;D.“墨滴”是碳分散于水中形成的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故D正确;故答案为C。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真题汇编(含答案)含解析1(1)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的反应不可能是( )A.盐和盐的反应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C.酸与碱的反应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 盐和盐反应能生成两种新盐,故A正确;B. 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只生成一种物质,故B错误;C.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正确;D. 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正确;故选:B.【点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此反应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可以从具体的反应进行完成.2.下表中各组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转化的是甲乙丙A CH2=CH2CH3CH2Cl CH3CH2OHB NH3NO HNO3C AlCl3Al(OH)3Al2O3D Cl2HCl CuCl2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乙烯与HCl加成得到一氯乙烷,一氯乙烷消去得到乙烯与HCl,一氯乙烷与水发生取代得到乙醇,乙醇消去得到乙烯与水,符合转化,A项正确;B. HNO3显酸性,NH3显碱性,由硝酸不能直接转化为氨气,不能实现转化,B项错误;C. AlCl3与氨水反应得到Al(OH)3,Al(OH)3与盐酸反应得到AlCl3与水,Al(OH)3加热分解得到Al2O3,Al2O3与盐酸反应得到AlCl3与水,符合转化,C项正确;D. 氯气与氢气反应得到HCl,浓HCl与高锰酸钾反应得到氯气,HCl与CuO反应得到CuCl2和水,CuCl2电解得到Cu与氯气,符合转化,D项正确;答案选B。
3.纳米Fe3O4晶体材料可以作为核磁共振造影增强剂,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在反应②中,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B.直接加热FeCl3溶液也可以得到四氧化三铁C.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6FeOOH+CO=2Fe3O4+3H2O+CO2D.纳米四氧化三铁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有可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因反应②不参加反应,但加快反应速率,即加快了氯化铁水解,故A正确;B.直接加热FeCl3溶液,促进了氯化铁的水解,HCl易挥发,最终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不会得到四氧化三铁,故B错误;C.由制备过程图可知,反应③的反应物为FeOOH和CO,由一种生成物为Fe3O4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为:6FeOOH+CO=2Fe3O4+3H2O+CO2,故C正确;D.纳米四氧化三铁分散在适当分散剂中,属于胶体分散系,则具有丁达尔现象,故D正确;答案选B。
(化学)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纳米Fe3O4晶体材料可以作为核磁共振造影增强剂,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在反应②中,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B.直接加热FeCl3溶液也可以得到四氧化三铁C.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6FeOOH+CO=2Fe3O4+3H2O+CO2D.纳米四氧化三铁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有可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因反应②不参加反应,但加快反应速率,即加快了氯化铁水解,故A正确;B.直接加热FeCl3溶液,促进了氯化铁的水解,HCl易挥发,最终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不会得到四氧化三铁,故B错误;C.由制备过程图可知,反应③的反应物为FeOOH和CO,由一种生成物为Fe3O4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为:6FeOOH+CO=2Fe3O4+3H2O+CO2,故C正确;D.纳米四氧化三铁分散在适当分散剂中,属于胶体分散系,则具有丁达尔现象,故D正确;答案选B。
2.下列对胶体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土壤胶体对离子有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B.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C.胶体微粒同其他微观粒子一样,在不停地运动着D.Fe(OH)3胶体微粒能既能透过半透膜,也能透过滤纸【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荷,能吸附阳离子NH 4+,所以有保肥作用,故A 正确;B. 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B 正确;C. 胶体微粒同其他微观粒子一样,在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故C 正确;D. 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Fe(OH)3胶体微粒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D 错误; 故选D 。
3.研究表明,通过碘循环系统可以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 2制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M ,同时完成氢能源再生(如图所示)。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2023重庆,1,3分)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涉及的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重组蛋白B.高性能铜箔C.氮化镓半导体D.聚氨酯树脂2.(2023山东,1,2分)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齐鲁文化特色,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A.泰山墨玉B.龙山黑陶C.齐国刀币D.淄博琉璃3.(2023浙江1月选考,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耐高温酸性氧化物的是()A.CO₂B.SiO₂C.MgOD.Na₂O4.(2023浙江6月选考,1,3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列材料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A.石墨烯B.不锈钢C.石英光导纤维D.聚酯纤维5.(2022全国乙,7,6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B.碳酸氢钠可用作食品膨松剂C.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D.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6.(2023全国甲,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C.SO₂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难以被氧化7.★(2023辽宁,1,3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CO₂合成了脂肪酸: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B.发现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₈Y)Fe(PO₄)₇]”:其成分属于无机盐C.研制了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化形成,太阳能→电能D.革新了海水原位电解制氢工艺:其关键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耐腐蚀8.★(2021天津,1,3分)近年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下列成就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的判断错误的是()A.北斗三号卫星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铷原子钟,铷(Rb)是金属元素B.奋斗者号潜水器载人舱外壳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把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火箭动力源于氧化还原反应D.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过程中使用了芳纶作的降落伞,芳纶是高分子材料9.(2022广东,2,2分)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
(化学)高考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③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④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⑤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⑥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直径介于Inm到l00nm之间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A【解析】【分析】平时注重知识积累,做这样的选择题才能做好。
【详解】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①正确;②Na2O2是金属氧化物而不是碱性氧化物,但是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②正确;③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③正确;④纯碱的化学式是Na2CO3,是盐而不是碱,④错误;⑤虽然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是能透过滤纸,所以胶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⑤错误;⑥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氢氧化铁胶体粒之间相互排斥,这是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⑥错误;①、②、③三个说法正确,④、⑤、⑥三个说法错误;答案选A。
2.下列各项反应对应的图象错误的是A.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B.将稀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偏铝酸钠溶液中C.将二氧化硫逐渐通入一定量氯水中D.将铜粉逐渐加入一定量浓硝酸中【答案】B【解析】【分析】注意二氧化硫和氯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硫酸和盐酸,硝酸的性质与浓度的关系,注意根据关系式分析图像的正误。
【详解】A.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为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故A正确;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AlO2﹣+H2O=Al(OH)3↓、Al(OH)3+3H+=Al3++3H2O,故图象中上升与下降段对应的横坐标长度之比应为1:3,故B错误;C.反应的方程式为Cl2+SO2+2H2O=2Cl﹣+4H++SO42﹣,随着二氧化硫的通入,pH会降低,直到氯气反应完全,pH不变,故C正确;D.铜先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成稀硝酸,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当硝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气体为定值,故D正确;答案选B。
(化学)高考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及答案含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X 、Y 、Z 、W 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 和Y 的反应不可能是( )A .盐和盐的反应B .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C .酸与碱的反应D .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 盐和盐反应能生成两种新盐,故A 正确;B. 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只生成一种物质,故B 错误;C.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 正确;D. 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 正确;故选:B.【点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此反应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可以从具体的反应进行完成.2.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①Na 2O 点燃−−−→ Na 2O 22CO −−−→ Na 2CO 3②MgO HCl −−→MgCl 2溶液电解−−−−→ Mg ③Fe 2O点燃−−−→Fe 2O 324H SO −−−→ Fe 2(SO 4)3 ④SiO 2NaHO −−−→Na 2SiO 3HCl −−→H 2SiO 3 ⑤HCHO 2O −−→ HCOOH 3CH OHNaOH −−−→ HCOOCH 3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⑤D .①④⑤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①2Na +O 2点燃 Na 2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故可以实现转化;②MgO +2HCl=MgCl 2+H 2O ,电解MgCl 2溶液,不能得到Mg ,故不能实现转化; ③Fe 在O 2中燃烧生成Fe 3O 4,故不能实现转化;④SiO 2+2NaOH=Na 2SiO 3+H 2O ,Na 2SiO 3+2HCl=2NaCl +H 2SiO 3↓,故可以实现转化;⑤2HCHO +O 2Δ−−→ 2HCOOH ,HCOOH 和CH 3OH 反应的条件是浓H 2SO 4并加热,条件错误;综上所述可知不能实现转化的是②③⑤,答案选C 。
2015年—2023年高考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真题汇编+答案(真题部分)1.(2023全国甲,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C.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2.(2023新课标,7,6分)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B.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C.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D.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2O33.(2023山东,1,2分)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齐鲁文化特色,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A.泰山墨玉B.龙山黑陶C.齐国刀币D.淄博琉璃4.(2023辽宁,1,3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CO2合成了脂肪酸: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B.发现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8Y)Fe(PO4)7]”:其成分属于无机盐C.研制了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化形式:太阳能→电能D.革新了海水原位电解制氢工艺:其关键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耐腐蚀5.(2023浙江1月选考,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耐高温酸性氧化物的是()A.CO2B.SiO2C.MgOD.Na2O6.(2023湖南,1,3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质为合金B.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D.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7.(2022全国乙,7,6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B 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B.碳酸氢钠可用作食品膨松剂C.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D.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8.(2022广东,2,2分)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多种题型1.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无机物的是()A. 葡萄糖B. 氯化钠C. 乙醇D. 乙酸答案:B解析:无机物是指不含碳氢键的化合物,如氯化钠、氧化铁等。
葡萄糖、乙醇、乙酸都含有碳氢键,属于有机物。
2.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Na + Cl2 → 2NaClC.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D. CaCO3 → CaO + CO2答案:A解析: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氧化反应中氧化剂一般是氧气,被氧化的物质则是还原剂。
选项A中氢气被氧化为水,属于氧化反应。
选项B中氯气不是氧化剂,选项C中的酸碱中和反应属于酸碱反应,选项D中的CaCO3分解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酸碱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Na + Cl2 → 2NaClC.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D. CaCO3 → CaO + CO2答案:C解析: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或者是酸或碱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的反应。
选项C中的NaOH和H2SO4反应生成Na2SO4和水,属于酸碱反应。
选项A中为氧化反应,选项B中为化合反应,选项D中为分解反应。
4.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Na + Cl2 → 2NaClC.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D. CaCO3 → CaO + CO2答案:B解析:置换反应是指一个元素或离子被另一个元素或离子所取代的反应。
选项B中的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属于置换反应。
选项A中为氧化反应,选项C中为酸碱反应,选项D 中为分解反应。
A. 2H2 + O2 → 2H2OB. Na + Cl2 → 2NaClC.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D. CaCO3 → CaO + CO2答案:B解析:加和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结合成一个新的物质的反应。
【化学】高考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1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A.S SO3H2SO4B.SiO2Na2SiO3(aq) H2SiO3(胶体) C.Fe FeCl3FeCl2(aq) D.Al2O3NaAlO2(aq) AlCl3(aq)【答案】A【解析】【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故A错误;B、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2HCl=H2SiO3↓+2NaC l,故B正确;C、2Fe+3Cl2=2FeCl3,2FeCl3+Fe=3FeCl2,故C正确;D、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与过量的盐酸生成三氯化铝,故D 正确;故选A。
2.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此法提取镁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步骤④电解MgCl2时阳极产生MgC.步骤③将晶体置于HCl气流中加热是防止MgCl2水解D.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从海水中提取镁,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故A正确;B. 步骤④电解MgCl2时阴极产生Mg,故B错误;C. 步骤③将晶体置于HCl气流中加热是防止MgCl2水解,因为MgCl2会水解,故C正确;D. 上述工艺流程中氢氧化镁生成氧化镁和水是分解反应,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电解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B。
3.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H2SO4③向Ba(NO3)2溶液中通入过量SO2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⑤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入过量的盐酸.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⑤【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①中发生的反应是Na2CO3+CO2+H2O=2NaHCO3,NaHCO3比Na2CO3溶解度小但质量大,且反应中中消耗H2O,所以有沉淀析出且不溶解,符合;②向Fe(OH)3胶体中加入H2SO4首先发生胶体的聚沉,出现Fe(OH)3沉淀,H2SO4过量,Fe(OH)3与H2SO4反应而溶解,不符合;③硝酸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为硫酸,溶液中生成硫酸钡沉淀,现象是只生成沉淀,③符合;④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先生成碳酸钙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碳酸氢钙溶液,反应现象是先沉淀后溶解,不符合;⑤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入过量的盐酸,发生反应Na2SiO3+2HCl=H2SiO3↓+2NaCl,只生成白色沉淀,符合;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