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重点(课本 课件)详细归纳.
- 格式:doc
- 大小:334.00 KB
- 文档页数:38
药理学(全套课件)1. 引言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科学。
本套课件将全面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分类、药物动力学、药物代谢与排泄等内容。
2. 药理学基本概念2.1 药物定义•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缓解疾病或改变生理功能的物质。
•药物可以是天然产物、化学合成品或生物制品。
2.2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药物的起源与发展•药物在人体的作用机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物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与药物不良反应等3. 药物分类3.1 按照来源分类•天然药物:来自动植物、动物等的物质。
•合成药物: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药物。
•生物制品: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制备的药物。
3.2 按照化学结构分类•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生物碱、激素等3.3 按照作用机制分类•拮抗剂:阻断受体活性•激动剂:激活受体活性•抑制剂:抑制酶的活性4. 药物动力学4.1 药物吸收•药物吸收的途径:口服、注射、外用等。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溶解性、肠胃动力、血流等。
4.2 药物分布•药物分布的特点:分布容积、组织结合等。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血流、通透性等。
4.3 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代谢:药物在机体内转化为代谢产物。
•药物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机体内排出。
5. 药物相互作用与不良反应5.1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增强、减弱或产生新的效应。
•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类型:相加效应、相反效应等。
5.2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不良效应。
•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毒副作用、过敏反应等。
6. 总结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机制以及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学科。
通过本套课件的学习,我们可以对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动力学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更好地理解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来说,具备良好的药理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章绪论掌握:药物、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的基本概念。
熟悉:药理学的任务及新药的发现和研制。
了解: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1、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在药物作用下机体生理功能及细胞代谢活动的变化规律)。
2、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动态变化的规律,包括体内过程及速率过程)。
3、drug,medicine(药物):改变或查明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4、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掌握与熟悉:1.首过消除、肝肠循环等基本概念,2.药物体内过程和影响因素;3.药动学基本参数的概念及意义;4.消除动力学的特点及体内药量与时间的关系。
了解:房室模型及意义。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少,易跨膜转运在碱性条件下,解离多,难跨膜转运。
弱碱性药物则相反。
改变溶液的pH值可明显影响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度,进而影响药物的跨膜转运。
PH提高(碱性):碱性药物解离少,易吸收酸性药物解离多,难吸收PH降低(酸性):酸性药物解离少,易吸收碱性药物解离多,难吸收弱酸性药物,碱化尿液,解离多,排出增加;弱碱性药物,酸化尿液,解离多,排出增加;碱化——碳酸氢钠;酸化——氯化铵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液 pH约为7.0略低于细胞外液约7.4,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内浓度略高,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外液浓度略高。
某人过量服用苯巴比妥(弱酸性药)中毒,有何办法加速脑内药物排至外周,并从尿内排出?中毒时,碱化血液,弱酸性药从脑→血,再肾排出1、First pass elimination:首关消除药物在肠道吸收后,通过门脉进入肝脏,部分药物被肝脏代谢,进入体循环的量减少。
舌下及直肠给药可避免。
一级消除动力学转运(消除)速度与浓度成正比T1/2=0.693/k特点半对数坐标上的时量曲线为直线, 斜率为-Ke/2.303消除速度与C相关,恒比消除;半衰期恒定。
大多数药物按此消除零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1)消除速度与C无关,恒量消除。
(2)药物的半衰期不为常数,t1/2与C有关=0.5C0/K0当机体消除功能低下或用药量超过机体的最大清除能力时,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消除.药时曲线•起效快慢与吸收速率有关•持续时间与消除速率有关.半衰期, t1/2 half life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T1/2意义①确定给药间隔;②单次给药经5个半衰期药物自体内基本清除;③恒速给药,经5个半衰期药物达到稳态浓度。
血浆清除率(clearance CL)•表示单位时间内多少容积的血浆中的药物被消除干净。
•CL=A/AUC = K*Vd•反映肝、肾功能状态表观分布容积(Volume of distribution)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
V d= A/ C0V d是计算值,非体内生理空间,只表示药物在体内分布广窄程度。
意义:1、Vd 是计算值,非体内生理空间,不是药物在体内的实际分布容积,仅反映药物在组织中分布的范围、结合程度的高低2、根据Vd,可推测药物分布范围•它的大小受药物与血浆蛋白或组织的亲和力的影响•Vd 越大,说明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越高•Vd 越小,说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亲和力越高生物利用度,Fbioavailability•定义:血管外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吸收到达全身血循环的相对量。
F=A/D*100%•表示药物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相对程度和速度•绝对F=口服后AUC/静注后AUC•相对F=受试药AUC/标准药AUC某病人病情危急,需立即达到稳态浓度以控制,应如何给药?最佳给药方案: 每隔一个 t1/2 给予维持量,首剂加倍⏹药物消除动力学的特点一级消除动力学:恒比零级消除动力学:恒量名词解释:First pass elimination Enterohepatic recycling BioavailabilitySteady State Concentration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Half life课后思考题从药代动力学角度举例说明药物的相互作用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掌握概念:不良反应、副反应、半数有效量、效能、效价、治疗指数…掌握受体理论中药物的分类及各自特点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危害的反应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副作用(side reaction)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治疗量、危害较轻,可恢复⏹可预知和预防⏹由药物选择性低造成、与治疗作用可相互转化例:阿托品半数有效量效能efficacy是表示药物的最大效应,纵坐标上最大治疗量时的效应。
⏹效价potency 表示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要的剂量。
药物间比较时,是指在等效时的量—效关系曲线横坐标上各药的剂量。
剂量越小,强度越大。
治疗指数⏹ 1.名词解释: adverse reaction 、side reaction 、therapeuticindex、ED50、efficacy、potency⏹ 2.特点: agonist: full agonist,partial agonist⏹antagonist : competitive,non-competitive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自学)耐受性(tolerance)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必须增加药物剂量方可保持原有药物的效应停药后可逐渐恢复分类快速耐受性:短时间多次用药后立即发生耐药性(drug resistance):长期应用化疗药物后,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依赖性长期用药后,患者对药物产生主观和客观上连续用药的现象。
分为精神依赖性和躯体依赖性。
绝大多数依赖性药物同时兼有精神依赖性和躯体依赖性。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传出神经系统按递质分类】1)胆碱能神经(cholinergicnerve):Ach①全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②运动神经③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④极少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分泌⑤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2)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Noradrenergic nerve):NE几乎全部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是位于突触后膜、突触前膜和效应器细胞膜的特殊蛋白质,是递质传递信息、产生效应的物质基础。
受体可与递质及药物结合。
(-)胆碱受体能与ACh结合的受体,称为ACh受体•M受体: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膜上的受体,对以毒蕈碱为代表的拟胆碱药较为敏感,命名为毒蕈碱型受体,简称M 受体。
•N受体位于神经节和神经肌接头及肾上腺髓质该类胆碱受体,对烟碱敏感,命名为烟碱受体。
传出神经系统受体功能;受体效应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二)肾上腺素受体能与NA或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
α受体可被NA激动,酚妥拉明阻断。
β受体可被异丙肾上腺素激动、被普萘洛尔阻断。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M、N胆碱受体激动药(胆碱酯类)AchM 胆碱受体激动药(生物碱类)PilocarpineN胆碱受体激动药Nicotine掌握 1.毛果芸香碱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熟悉 ACh的作用。
乙酰胆碱—Ach【药理作用】直接激动M和N胆碱受体,兼具M样作用和N样作用。
1.M样作用 (小剂量)心脏:心率↓,减慢传导、心肌收缩力(心房作用大于心室)↓缩短心房不应期。
血管:扩张,血压↓平滑肌:支气管、胃肠道、泌尿道、子宫收缩眼:虹膜括约肌和睫状肌收缩。
腺体:泪腺、汗腺、支气管腺、消化腺分泌↑。
2.N样作用 (大剂量)1)激动N1胆碱受体:全部神经节兴奋 节后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同时兴奋,综合结果较复杂。
除心血管系统外,其他系统通常表现为M样作用占优势。
兴奋肾上腺髓质使嗜铬细胞释放肾上腺素。
过大剂量→神经节从兴奋转入抑制。
2)激动N2胆碱受体:骨骼肌收缩。
大剂量肌肉弥漫性兴奋,肌肉痉挛。
3.中枢作用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全身给药无明显中枢作用。
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药理作用】直接激动M胆碱受体,对眼和腺体的作用最明显。
1.眼:①缩瞳②降低眼内压③调节痉挛2.腺体:分泌↑,以汗腺和唾液腺最明显。
较大剂量发生。
【临床应用】滴眼:应紧压内眦以防吸收。
1、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首选。
2、虹膜炎与扩瞳药交替使用,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
3全身给药:阿托品等抗胆碱药中毒的解救。
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掌握与熟悉1.新斯的明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2.有机磷酸酯中毒的解救。
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1.乙酰胆碱酯酶AChE(真性胆碱酯酶):存在于胆碱能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红细胞和体内其它组织内的糖蛋白。
活性高,1个酶分子1分钟水解6×105分子ACh。
2.假性胆碱酯酶(丁酰胆碱酯酶):肝脏合成,对乙酰胆碱的作用较弱,可水解其它胆碱酯类,如琥珀胆碱。
主要存在于血浆、肝、肾、肠及神经胶质细胞中。
【抗胆碱酯酶药分类】AchE为Ach水解必需的酶,抗ChE药与它结合并使之失活,导致Ach在突触间隙大量蓄积产生拟胆碱作用。
根据结合后复合物水解的难易程度,分为:1.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等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药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以新斯的明为代表, 无中枢作用, 用于重症肌无力等以毒扁豆碱为代表, 有中枢作用, 滴眼治疗青光眼新斯的明(neostigmine)为人工合的季铵类化合物,可抑制AChE活性而发挥完全拟胆碱作用.【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差,临床可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有一定危险性。
不通过血脑屏障,无中枢作用;不透过角膜,对眼睛无明显作用。
可被血中酯酶水解失活。
【药理作用特点】1.对骨骼肌作用最强;2.对胃肠、膀胱作用次之;3.对心血管、腺体、眼睛及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较弱。
为什么对骨骼肌的作用最强?1.抑制AchE使Ach增加,产生M和N样作用。
2.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N2受体3.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
【临床应用】1.重症肌无力:多口服,紧急情况注射给药。
2.术后肠胀气, 尿潴留。
3.竞争性神经肌肉阻滞药过量时的解毒。
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不良反应】过量可产生M及N样作用。
【禁忌症】机械性肠梗阻, 尿路阻塞, 支气管哮喘。
毒扁豆碱(physostigmine)从非洲毒扁豆种子中提出的生物碱,现已人工合成。
【特点】1.叔胺类,脂溶性高,口服易吸收,易透过血脑屏障及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