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判断基因的位置的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91.50 KB
- 文档页数:16
第7课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课标要求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依据。
2.掌握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过程。
考点一萨顿的假说1.萨顿的假说中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示(1)体细胞中成对出现: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
(2)配子中单个存在:单个基因、单条染色体。
(3)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
2.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吗?并说明理由。
提示并非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在真核生物中,细胞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但细胞质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上;在原核生物中,细胞内无染色体,其内的基因位于拟核区的DNA上或者质粒DNA上;病毒中有基因,但无染色体。
1.萨顿假说在遗传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不属于提出萨顿假说依据的是()A.细胞的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均一个(条)来自父方,一个(条)来自母方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答案 A2.(多选)下列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说法,错误的是()A.萨顿利用蝗虫为材料证明了上述说法B.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使其得出的结论更可信C.摩尔根利用果蝇为材料研究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D.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研究,结果是不可靠的答案ABD解析萨顿通过观察蝗虫细胞中的染色体提出了假说,并未证明,A错误;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摩尔根利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发现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进而发现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结果非常可靠,D错误。
考点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1)实验过程(摩尔根先做了杂交实验一,紧接着做了回交实验二)(2)现象分析实验一中⎩⎪⎨⎪⎧ F 1全为红眼⇒红眼为显性性状F 2中红眼∶白眼=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白眼性状都是雄性(3)提出问题:为什么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2.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假说 假说1: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X 染色体上有,而Y染色体上没有 假说2: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X 染色体和Y 染色体上都有实验一图解实验二图解疑惑上述两种假说都能够解释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现象 3.演绎推理 为了验证假说,摩尔根设计了多个新的实验,其中有一组实验最为关键,即白眼雌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交配,最后实验的真实结果和预期完全符合,假说1得到了证实。
[选用隐雌×显雄模式时,雄性个体有纯合子和杂合子之分。
(1)选用“隐雌×显雄(杂合)”时,若子代中雌雄个体都有显性和隐性性状出现,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中雌性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为隐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
(2)选用“隐雌×显雄(纯合)”时,若子代雄性个体均为显性性状,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雄性个体均为隐性性状,则这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说明:若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解题方法与上述类似,只是选用“隐雄×显雌”模式。
[典例示方法]果蝇的性染色体X和Y有非同源区和同源区。
非同源区上的X和Y片段上无等位基因或无相同基因;控制果蝇眼型的基因不在非同源区段,棒眼(E)对圆眼(e)为显性。
现有足够的纯合雌、雄棒眼果蝇和纯合的雌、雄圆眼果蝇个体,请用杂交实验的方法推断这对基因是位于X和Y的同源区,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法、推断过程和相应的遗传图解。
【解析】可选用纯合的棒眼雄果蝇与纯合的圆眼雌果蝇杂交,得到足够多的F1个体。
再选择F1中棒眼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2,对F2的表现型进行分析如下:实验思路:棒眼♂×♀圆眼―→F1―→F2假设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F2代圆眼中有雌雄个体,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F2代圆眼全为雌性个体,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答案】略。
(如上述解析过程)[对点练习]1.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决定是XY型),其叶形有披针叶和狭披针叶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某校生物研究小组用两个披针叶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后代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狭披针叶。
该研究小组打算利用杂交实验以验证女娄菜叶形的遗传属于伴X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那么他们应该选择何种表现型的杂交组合( )【:92624085】A.父本披针叶,母本披针叶B.父本披针叶,母本狭披针叶C.父本狭披针叶,母本狭披针叶D.父本狭披针叶,母本披针叶B[由题干分析可知狭披针叶是隐性性状,披针叶是显性性状,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可以选择显性性状的父本和隐性性状的母本进行杂交,即父本披针叶,母本狭披针叶。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判断》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3·抚州高三月考)已知控制某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A/a位于性染色体上且雌、雄均有显性和隐性个体。
为探究A/a的具体位置,科研小组选用一只隐性性状的雌性个体与一只显性性状的雄性个体杂交,欲根据子代的表型与性别的关系判断基因A/a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雌、雄均有显性和隐性个体可判断出基因A/a不位于Y染色体上B.若子代雌性均为显性、雄性均为隐性,则基因A/a只位于X染色体上C.若子代雌性均为隐性、雄性均为显性,则基因A/a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D.若子代雌性和雄性均为显性,则基因A/a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2.(2023·衡水高三模拟)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羽毛分为有羽和无羽两种类型,受基因A/a控制,有羽类型分为正常羽和反卷羽两种类型,受基因B/b控制。
现将纯合正常羽公鸡与无羽母鸡交配,F1全为正常羽,F1个体相互交配,F2出现正常羽公鸡、正常羽母鸡、反卷羽母鸡、无羽公鸡、无羽母鸡,比例为6∶3∶3∶2∶2。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无羽母鸡基因型为aaZ b WB.F2正常羽公鸡中杂合子比例为1/3C.F2反卷羽母鸡产生AZ b配子的概率是1/3D.F2正常羽母鸡与无羽公鸡交配,后代无羽的比例是1/33.(2024·大连高三模拟)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型及比例如表。
假设眼色基因为A、a,翅型基因为B、b。
眼色与翅型性状的遗传方式分别是()A.常染色体遗传伴X染色体遗传B.伴X染色体遗传常染色体遗传C.都是伴X染色体遗传D.都是常染色体遗传4.(2023·苏州高三期末)家蚕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体色有黄体和透明体(A/a),蚕丝颜色有彩色和白色(B/b),且两对基因均不位于W染色体上,现让一黄体蚕丝彩色雌蚕与一纯合透明体蚕丝白色雄蚕杂交,F1为黄体蚕丝白色个体和透明体蚕丝白色个体,让黄体蚕丝白色个体与透明体蚕丝白色个体杂交,F2中黄体蚕丝白色(♂)∶透明体蚕丝白色(♂)∶黄体蚕丝彩色(♀)∶透明体蚕丝白色(♀)=1∶1∶1∶1,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间的互换。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考点39 基因在染色体上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萨顿的假说(1)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假说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3)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具体如下表所示。
2(1)证明者:摩尔根。
(2)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3)研究过程①实验P 红眼(♀) ×白眼(♂)↓F1红眼(♀) × 红眼(♂)↓F1个体之间交配F234红眼(♀、♂)、14白眼(♂)②提出问题⎩⎪⎨⎪⎧F1全为红眼⇒红眼为显性F2中红眼∶白眼=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③提出假说,进行解释a.假设: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b.用遗传图解进行解释(如图所示):④演绎推理,实验验证:进行测交实验(亲本中的白眼雄果蝇与F1中的红眼雌果蝇交配)。
⑤得出结论:控制果蝇的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考向一萨顿假说的判断1.萨顿在研究蝗虫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时,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下列说法不能说明这种关系的是A.如果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一条染色体缺失,则杂合子可能表现隐性性状B.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形成配子时,基因数目减半,染色体数目也减半C.基因型为X A Y a的个体,A基因来自母方,a基因来自父方,X染色体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Aa杂合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说明A基因随着染色体缺失而缺失,即说明了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A正确;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形成配子时,基因数目减半,染色体数目也减半,说明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B正确;基因型为X A Y a的个体,A基因和X染色体都来自母方,a基因和Y染色体都来自父方,说明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
培优点十四判断基因的位置一、“实验法”判断基因的位置应用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实例1.下列是摩尔根所做的果蝇杂交实验,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其中能确定其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是()①纯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②纯合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③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④杂合红眼雌果蝇×纯合红眼雄果蝇⑤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A.①③⑤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解析】已知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纯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F1不论雌雄全部表现为红眼,不能判断其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①错误;纯合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若在常染色体上,则后代都表现为红眼,若在X染色体,后代雌性都是红眼,雄性都是白眼,②正确;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无论在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后代雌性和雄性都表现为一半红眼、一半白眼,③错误;杂合红眼雌果蝇×纯合红眼雄果蝇,若后代全部是红眼,说明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出现白眼,说明在X染色体上,④正确;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后代全部是白眼,不能判断其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⑤错误。
综上所述,可以判断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的实验组合是②④,B 正确。
【答案】B应用2:判断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实例2.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个体×纯合隐性雄性个体→F1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1结论: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1.著名生物学家萨顿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他得出此推论采用的方法是()A.归纳法B.假说—演绎法C.类比推理D.模拟实验法2.下列关于基因、基因型、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体细胞中的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一个基因C.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所有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下列有关基因与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B.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C.位于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D.真核细胞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且呈线性排列4.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B.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C.减数分裂中细胞内核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的行为一致D.摩尔根是第一个用荧光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的科学家5.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F2出现差异的原因是()A.前者有基因分离的过程,后者没有B.前者使用了假说—演绎法,后者没使用C.前者相对性状的易于区分,后者不易区分D.前者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后者不一定6.某种昆虫长翅(R)对残翅(r)为显性,直翅(M)对弯翅(m)为显性,有刺刚毛(N)对无刺刚毛(n)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这种昆虫一只,其基因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这二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该昆虫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有8种C.对该昆虫进行测交实验,子代表型有四种D.该昆虫与相同基因型的昆虫交配,后代中与亲代表型相同的概率为1/4 7.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萨顿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基因就在染色体上B.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都可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C.摩尔根等人用荧光分子标记法测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白眼雄果蝇与杂合雌果蝇杂交结果不能证明眼色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8.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A.以染色体为载体的DNA,能进行复制B.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9.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①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④D.②③⑤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者是摩尔根B.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C.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也有等位基因D.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二、综合题(共5小题)11.萨顿提出“染色体可能是基因的载体”的假说,摩尔根起初对此假说持怀疑态度,他和同事设计果蝇杂交实验对此进行研究,杂交实验如图1所示,图2是果蝇的染色体模式图。
规范答题(二)两对(多对)基因位置推断类[题型分析]近几年高考对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定位的考查一般有二种情况:一是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二是多对等位基因位于多对同源染色体上。
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分析与判断,即判断相关基因是否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二是实验设计,即通过选择合适的亲本设计实验来验证或探究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
[解题规律]1.如果多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多对同源染色体上,可利用“拆分法”解决:即将多对等位基因分解为若干个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2.若自交后代出现(3∶1)n 的分离比(或其变式),或测交后代出现(1∶1)n 的分离比(或其变式),则说明这n 对等位基因位于n 对同源染色体上,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反之也成立。
提醒 若结果表现型出现(34)n ,则n 代表等位基因的对数,且n 对等位基因位于n 对同源染色体上。
[典题示例]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
实验数据如表。
组别 杂交组合 F 1表现型 F 2表现型及个体数甲红二×黄多[来源学科网ZXXK] 红二 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50黄多[来源:][来源:Z+xx+] 红多×黄二红二 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 50黄多 乙 圆单×长复 圆单 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圆复×长单圆单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用隐雌×显雄模式时,雄性个体有纯合子和杂合子之分。
(1)选用“隐雌×显雄(杂合)”时,若子代中雌雄个体都有显性和隐性性状出现,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中雌性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为隐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
(2)选用“隐雌×显雄(纯合)”时,若子代雄性个体均为显性性状,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雄性个体均为隐性性状,则这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说明:若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解题方法与上述类似,只是选用“隐雄×显雌”模式。
[典例示方法]果蝇的性染色体X和Y有非同源区和同源区。
非同源区上的X和Y片段上无等位基因或无相同基因;控制果蝇眼型的基因不在非同源区段,棒眼(E)对圆眼(e)为显性。
现有足够的纯合雌、雄棒眼果蝇和纯合的雌、雄圆眼果蝇个体,请用杂交实验的方法推断这对基因是位于X和Y的同源区,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法、推断过程和相应的遗传图解。
【解析】可选用纯合的棒眼雄果蝇与纯合的圆眼雌果蝇杂交,得到足够多的F1个体。
再选择F1中棒眼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2,对F2的表现型进行分析如下:实验思路:棒眼♂×♀圆眼―→F1―→F2假设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F2代圆眼中有雌雄个体,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F2代圆眼全为雌性个体,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答案】略。
(如上述解析过程)[对点练习]1.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决定是XY型),其叶形有披针叶和狭披针叶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某校生物研究小组用两个披针叶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后代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狭披针叶。
该研究小组打算利用杂交实验以验证女娄菜叶形的遗传属于伴X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那么他们应该选择何种表现型的杂交组合()【导学号:92624085】A.父本披针叶,母本披针叶B.父本披针叶,母本狭披针叶C.父本狭披针叶,母本狭披针叶D.父本狭披针叶,母本披针叶B[由题干分析可知狭披针叶是隐性性状,披针叶是显性性状,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可以选择显性性状的父本和隐性性状的母本进行杂交,即父本披针叶,母本狭披针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