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新型高分子
- 格式:pdf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9
高二化学《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掌握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现实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2.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现实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提出问题:什么是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它们有哪些特点?2.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及特点(1)讲解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定义: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指具有特殊性能、能满足特殊需求的高分子材料。
(2)讲解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生物降解材料、功能性材料、纳米材料等。
(3)讲解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特点:轻质、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生物相容性等。
3.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1)生物降解材料:环保型塑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2)功能性材料:导电材料、磁性材料、光学材料等。
(3)纳米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纳米药物载体等。
4.实验操作(1)演示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制备过程。
(2)引导学生观察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性能。
(3)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优点和不足。
5.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现实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讨论: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发展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五、作业布置2.查找资料,了解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现实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六、教学反思1.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实验操作环节进行细化,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技巧。
3.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对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Ⅰ. 相关知识回顾一、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在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分子,在混合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分子。
混合物里的各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都保持原有的性质。
二、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相互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做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可以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Ⅱ. 知识点讲解高分子材料的涵义:对高分子材料涵义的认识,可从对高分子材料的分类中得到启发。
高分子材料按材料的来源可分为:1.天然高分子材料。
如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
2.合成高分子材料。
如塑料、合成纤维、粘合剂、涂料等。
一、有机高分子化合物1.有机低分子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涵义有机化合物,按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别进行分类,可分为:⑴有机低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比较低,一般很少上千。
如相对分子质量为890的硬脂酸甘油酯仍属于有机低分子化合物,有机低分子化合物又简称有机小分子。
⑵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比较高,一般都过千,有的高达百万或更高。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又称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或高聚物。
说明:①以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为标准,将有机化合物分为有机小分子和有机高分子,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样分类的结果使得有机小分子与有机高分子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②有机高分子以其来源的不同为标准分类,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人造有机高分子和合成有机高分子。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及有关概念的比较说明:①组成聚乙烯分子的链节-CH2-CH2-和单体CH2=CH2之间,化学组成和相对质量相同,结构明显不同。
②淀粉或纤维素(高聚物)的链节是葡萄糖结构单元C6H10O5,单体是葡萄糖。
这样的链节和单体之间,化学组成和相对质量均不相同,结构也不同。
③综上可知,组成高聚物分子的链节和生成高聚物的单体之间,化学组成和相对质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备课资料1.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在溶液中能将本身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相同电荷离子起互换作用的合成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阳离子交换树脂是含有磺酸基(—SO3H)、羧基(—COOH)或苯酚基(—C6H4OH)等酸性基团的树脂,它们以氢离子换取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或其他阳离子。
如(R为树脂母体):R—SO3H+NaCl−→−R—SO3Na+HCl阴离子交换树脂含有胺基(—NH2)、季胺基〔—N(CH3)3OH〕或亚胺基(—NRH)等碱性基团的树脂,它们能以OH-交换水中的各种阴离子,如:R—CH2N(CH3)3OH+HCl−→−R—CH2N(CH3)3+H2O 离子交换树脂使用到一定程度后,便不能再使用了。
但可以用稀盐酸、稀硫酸(用于阳离子交换树脂)、氢氧化钠(用于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树脂,进行再生)。
2R—SO3Na+H2SO4(稀) −→−2R—SO3H+Na2SO4R—CH2N(CH3)3Cl+NaOH−→−R—CH2N(CH3)3+NaCl 离子交换树脂不仅可以用来处理水,还可以用来从工业废水中提取分离稀有金属和贵重金属。
2.导电聚合物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化学家黑格、马克迪尔米德及日本化学家白川英树,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在有机聚合物中掺入碘等杂质,使聚合物具有导电性能。
由于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柔韧性,易加工成型,将来人类可制造单分子组成的晶体管和其他电子元件,从而极大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届时计算机可缩小到能装在一只“手表”里。
3.智能高分子材料在材料科学领域,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个新鲜的名词:智能高分子。
什么是智能高分子?我们不妨来看以下几个例子:传统的固定创伤部位的器材是石膏绷带,现在我们采用一种形状记忆树脂来代替石膏,做法是:先将形状记忆树脂加工成创伤部位形状,用热水或热风加热使其软化,施加外力使它变形为易于装配的形状,冷却固化后装配到创伤部位,再加热便可恢复原始状态,起固定作用。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通过对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结构和功能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3.通过介绍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开展对新材料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通过介绍我国高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介绍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1.通过现存的几个典型的社会问题,让学生阅读、讨论,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引入课题。
2.实物展示尿不湿、隐形眼镜、人造牙、液晶材料等,让学生感受到高科技就在身边,就在化学课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运用投影练习等手段。
●教学用具投影片、聚四氟乙烯管、高分子膜、尿不湿、人造牙、隐形眼镜、人造关节、心脏补片、液晶材料。
●教学过程[引言]科技在开展,社会在进步。
科技总是在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中才得以开展,而社会也因科技开展而进步。
所以现实生活中总存在许许多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现举出其中的三个例子,然后大家讨论并答复。
[问题1]地球外表有大约四分之三被水覆盖着,然而我们仍然强调水资源贫乏,要节约用水,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思考、讨论并答复]甲:海水中存在多种离子,使海水呈咸味,不能直接饮用。
乙:很多河流、湖泊及地下水被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而不能饮用。
[问]如果我们能把海水淡化,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了,那就可以解决水资源贫乏的问题,如何使这一设想变为现实呢?[生]讨论,提出各种方案,根本是以下两种:甲: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杂知识,我们可先检验海水、污水、废水中主要存在哪些不能饮用的成分(离子),然后参加相应的化学试剂使它们或沉淀,或变成气体,再过滤。
乙:甲的方案不可取,一是不可能沉淀或汽化所有存在的有害物质,滤液不会是可饮用的水。
但过滤不失为一种方法。
能不能找到这样一种过滤用的纸或膜,这些过滤纸或膜能够有选择的让某些微粒穿过去,而其他的被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