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
- 格式:ppt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14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
依据材料的形象比喻,体现苏格拉底崇尚思想自由的原则,故答案为B项。
A项未能反映苏格拉底申辩词的实质;C项只是表面现象;D项与史实不符,雅典当时是民主政治,排除A、C、D三项。
2.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东西方哲学思想流派纷呈,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
下面两位人物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都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知德合一”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都带有人文主义色彩,都注重通过道德教化人的灵魂,其思想都是力图挽救日益没落的奴隶(城邦)制度,故A、B、D三项表述正确;C项是苏格拉底的主张,而非孔子,故正确答案是C项。
3.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直接的民主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C.反对问政于民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解析:选A。
苏格拉底认为治理国家或评判政治不应该是普通百姓、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表明他反对直接的民主。
其他三项表述都不符合材料的主要意思。
4.李大钊说:“19世纪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会之组织等,罔不胚胎于法兰西血潮之中。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C.苏格拉底反对雅典民主制度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2.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ks5u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C.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等同于法律3.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
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
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
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重视永恒的正义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的作用C.启蒙运动萌发于古代希腊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4.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古希腊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B.人成为社会的中心C.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D.人们对社会现实和宗教的怀疑5.下列观点属于智者学派的是()①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③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④“知识就是美德”。
A.②③B.③④C.①④D. ①②6.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梭伦D.彼特拉克7.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A.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8.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作为古代西方人文精神觉醒的标志性人物之一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是因为他A.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B.将讨论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C.认识自然靠自己头脑不再依赖传统宗教D.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作为基础9.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