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信息化平台软件
- 格式:pdf
- 大小:432.48 KB
- 文档页数:5
第25期2020年9月No.25September ,2020县域灌区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朱磊(马鞍山市金土地勘测评估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243000)摘要:灌区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信息化时代灌区管理的基础设施,是现代水利灌区业务应用和社会公众服务的基础性平台,也是灌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工程。
文章剖析了县域级灌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系统架构、建设内容,以及平台研发的关键技术,能够为市县一级的灌区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灌区信息化管理;县域;传感网;管理平台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志码:A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作者简介:朱磊(1988—),男,安徽马鞍山人,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自然资源,水利行业信息化。
引言灌溉是中国农业生产重要水资源来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灌区多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年限,灌区的水资源运行效率逐渐降低,效益呈衰减趋势[1]。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治水从传统方式向现代化、信息化、可持续化发展,即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综合利用灌区管理的信息资源,形成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与处理等链式过程,提高信息采集和信息加工的准确性、传输的时效性,做出及时、准确的反馈和预测,旨在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的依据,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有效降低管理的成本,实现灌区的科学与高效管理[2]。
以美国等国家为代表的国外水利信息化起步较早,依托信息革命的成果,及时将信息科技引入水利事业,开始了水利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3]。
国内众多学者与单位也逐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4]。
一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化探索,如将jsp 、Java 技术应用于水利信息系统,进行灌区水资源实时优化调配决策和灌区的管理[5-7]。
二是对通信技术的优化探索,灌区信息化中的设备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土壤也具有较高的酸碱性,容易导致通信电缆的老化,降低系统的可靠性[8-9]。
灌区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灌区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灌区进行管理和运营的一种方法。
其目标是通过有效的信息化手段提高灌区的管理效率、优化灌溉供水方案、提升农民收益和保护生态环境。
下面将从灌区管理、灌溉供水、农民收益和生态环境保护四个方面介绍灌区信息化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灌区管理方面的解决方案:1.建立灌区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灌区内各项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综合分析。
包括灌区土地利用情况、地质地貌特征、水资源状况、灌溉设施状况等信息。
2.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灌区进行空间化管理,并实时监测灌区内的土壤湿度、作物生长情况等数据。
3.配备监测设备和传感器网络,对水资源、作物生长、灌水量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灌区的状况,提供决策依据。
4.建立灌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利用数据分析、模型计算等方法,形成灌区管理的优化方案,并提供相关决策依据。
二、灌溉供水方面的解决方案:1.引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时监测灌区内的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等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灌溉控制中心,自动调节灌溉量。
2.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或深度学习等技术,建立水资源预测模型,实现对灌溉供水的预测和优化,避免灌溉过度或不足问题。
3.提供移动终端APP,农民可以通过手机获取灌溉供水情况以及相关指导,方便其实时调整灌溉量。
三、农民收益方面的解决方案:1.联合农业专家建立作物生长和灌溉决策模型,为农民提供智能化的灌溉推荐方案,以降低灌溉成本和提高产量。
2.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和物流管理系统,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提高销售效率和价值。
3.提供财务管理系统,辅助农民进行成本核算、经营分析和财务决策,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解决方案:1.建立水质监测网络,实时监测灌溉水质,避免由于水质原因导致的农田土壤污染和作物生长异常。
2.利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监测技术,实现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3.引入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及实施第一部分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概述 (2)第二部分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4)第三部分技术方案选择与实施 (7)第四部分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构建 (11)第五部分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功能开发 (15)第六部分系统集成与测试策略 (19)第七部分应用效果评估与优化建议 (23)第八部分灌区信息化发展趋势与挑战 (28)第一部分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概述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是现代水利管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手段,实现对灌溉工程设施、水资源、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实时监控和管理。
本文将从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概念、构成和功能等方面进行概述。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概念。
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集成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平台,用于支持灌区管理部门对灌区内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决策。
该系统旨在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和效率,保障灌区可持续发展,并为社会经济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其次,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采集层:负责收集灌区内的水文气象数据、土壤含水量、水质参数、农田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
这一层次通常采用传感器、无人机遥感等设备和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
2.数据传输层:主要负责将数据采集层获取的数据进行传输和存储。
常用的传输方式有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
数据存储则包括数据库、云存储等手段。
3.数据处理与分析层: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清洗、融合和挖掘,形成具有价值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应用于灌区调度、灾害预警、农业生产指导等领域。
4.业务应用层:根据灌区管理的实际需求,开发一系列的应用软件和服务,如灌区调度优化、水资源配置、农业信息服务等。
用户可通过网页、移动终端等方式访问这些应用。
5.综合展示层:以图形化、可视化的方式将各类数据和信息呈现给管理者和使用者,便于理解和决策。
灌区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灌区管理也需要借助信息化系统来提高效率和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本文将介绍灌区信息化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数据管理、安全性和应用前景。
正文内容:1. 系统架构1.1. 硬件设备:灌区信息化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等。
这些设备构成为了系统的基础设施,用于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
1.2. 软件平台:灌区信息化系统的软件平台是系统的核心,包括数据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等。
这些软件平台可以实现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
2. 功能模块2.1. 数据采集与传输:灌区信息化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时采集灌区的水文、气象、土壤等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管理系统中。
2.2. 数据管理与处理:数据管理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整理和处理,以提供给决策支持系统使用。
同时,还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灌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3. 决策支持与优化:决策支持系统根据灌区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提供灌溉决策、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支持和优化方案,以提高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2.4. 监测与控制:监测与控制系统通过远程监测和控制设备,实现对灌区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可以实时调整灌溉水量、灌溉时间等参数,以适应不同作物的需求。
3. 数据管理3.1. 数据采集与存储:灌区信息化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数据,经过预处理和压缩后存储到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3.2. 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质量控制是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系统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数据的去重、异常值处理等,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3.3. 数据共享与交流:灌区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方便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
同时,还可以提供数据查询和报表生成功能,以满足管理者的需求。
4. 安全性4.1. 数据安全:灌区信息化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加密、权限管理、备份与恢复等,以保护系统中的数据不受非法侵入和破坏。
灌区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灌区管理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传统的灌区管理方式存在信息不对称、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提高灌区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需要建立一套灌区信息化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灌区信息化系统的解决方案。
二、系统架构灌区信息化系统的架构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和网络结构三个方面。
1. 硬件设备:灌区信息化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传感器等。
服务器负责存储和处理数据,工作站用于用户操作和数据分析,网络设备用于连接各个设备和用户,传感器用于采集实时的水文、气象等数据。
2. 软件平台:灌区信息化系统的软件平台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等。
操作系统提供基本的运行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应用软件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模块。
3. 网络结构:灌区信息化系统的网络结构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两个层次。
局域网用于连接内部设备和用户,广域网用于连接不同灌区之间的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
三、功能模块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
1. 数据采集:灌区信息化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实时的水文、气象等数据,包括水位、流量、降雨量、温度等指标。
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处理。
2. 数据处理:灌区信息化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包括数据校验、异常值处理等。
同时,系统还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查询。
3. 数据分析:灌区信息化系统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时序分析、空间分析、关联分析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数据之间的规律和趋势,为灌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 决策支持:灌区信息化系统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为灌区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决策需求,提供相应的决策方案和优化建议,帮助灌区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
四、实施步骤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实施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和系统上线五个阶段。
灌区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灌区信息化系统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灌区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的一种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灌区信息化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数据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
二、系统架构灌区信息化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由前端设备、数据中心和管理平台三个层次组成。
1. 前端设备层: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设备,用于实时采集灌区的环境数据和执行灌溉操作。
2. 数据中心层:负责数据存储和处理,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数据采集服务器和分析服务器等,用于存储和分析灌区的历史数据,并提供决策支持。
3. 管理平台层:提供用户界面和功能模块,包括监控界面、数据查询和报表分析等,用于实时监控和管理灌区。
三、功能模块1. 实时监测:通过前端设备实时采集灌区的环境数据,包括土壤湿度、气温、降雨量等,实现对灌区的实时监测。
2. 远程控制:通过控制器和执行器实现对灌溉设备的远程控制,包括灌溉阀门的开关、水泵的启停等,实现对灌区的远程控制。
3. 数据存储:将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和操作记录等存储到数据库中,实现对历史数据的存储和查询。
4. 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服务器对存储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灌溉效果分析、水资源利用率分析等,为决策提供支持。
5. 报表生成: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各类报表,包括灌溉计划报表、水资源利用报表等,用于管理和决策参考。
四、数据管理1. 数据采集:通过前端设备实时采集灌区的环境数据和操作记录等,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数据存储: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架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数据传输:采用加密传输协议,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被篡改或者泄露。
4. 数据备份: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者损坏,保证数据的可恢复性。
五、安全保障1. 用户认证:用户登录系统时,需要进行身份验证,确保惟独授权用户才干访问系统。
2. 权限管理:对用户进行权限管理,设置不同的用户角色和权限,保证用户只能访问其具备权限的功能模块。
灌区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的发展,灌区管理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
为了提高灌溉效率、降低资源浪费,灌区信息化系统成为解决方案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灌区信息化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数据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前景。
一、系统架构:1.1 主控平台:灌区信息化系统的核心,负责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
通过与各个子系统的通信,实现对整个灌区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1.2 子系统:包括灌溉控制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
每个子系统负责特定的功能,通过与主控平台的交互,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调。
1.3 数据中心:作为系统的核心,负责存储和管理各类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功能模块:2.1 灌溉控制模块:通过传感器采集土壤湿度、气象数据等信息,结合灌溉需求和水资源状况,实现智能化的灌溉控制,提高灌溉效率。
2.2 水资源管理模块:通过监测水位、水质、水流等指标,实时掌握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合理调度水源,确保灌溉的可持续发展。
2.3 环境监测模块:通过监测空气质量、土壤质量、气象条件等指标,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预警灌区内的病虫害和自然灾害,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长。
三、数据管理:3.1 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土壤湿度、水质、气象等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2 数据存储: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建立完整的数据库,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3.3 数据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算法,对灌区内的各类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安全保障:4.1 数据安全:采用数据加密和备份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
4.2 系统安全:通过权限管理和网络防护,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止黑客攻击和恶意破坏。
4.3 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对系统故障、自然灾害等情况做好应对措施,确保系统的连续运行。
灌区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灌区信息化系统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灌区进行管理和监控的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灌区信息化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模块、数据管理、安全保障以及实施计划等。
二、系统架构设计1. 总体架构灌区信息化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其中服务器端负责数据的存储、处理和管理,客户端负责用户的操作和界面显示。
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可以实现多个灌区的数据集中管理和统一控制。
2. 硬件设备服务器端采用高性能的服务器设备,具备足够的存储容量和计算能力。
客户端可以选择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挪移设备,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3. 软件平台服务器端采用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或者Linux,配合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
客户端可以选择Windows、iOS或者Android等操作系统,开辟相应的应用程序。
4. 网络通信系统通过局域网或者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采用安全加密协议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可以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建立安全的通信通道。
三、功能模块1. 灌区监测与控制该模块实现对灌区水文、气象、土壤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获取各项参数的数据,并将其上传到服务器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同时,系统提供远程控制功能,可以对灌区的水泵、阀门等设备进行远程操作。
2. 灌溉调度与管理该模块实现对灌区灌溉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系统根据灌区的土壤水分情况、作物需水量和天气预报等信息,智能地制定灌溉计划,并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的启停。
同时,系统提供灌溉记录和统计功能,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灌溉效果的评估和分析。
3. 水资源管理该模块实现对灌区水资源的管理和分配。
系统根据灌区的水源情况、水量计量数据和水价政策等信息,进行水资源的分配和计量。
同时,系统提供水资源使用情况的统计和报表功能,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监管。
灌区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灌区信息化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灌区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以提高灌溉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的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灌区信息化系统的解决方案。
二、系统架构灌区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数据存储与管理子系统、数据分析与决策子系统和用户界面子系统。
1. 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该子系统负责采集灌区内各种环境数据和设备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数据存储与管理子系统。
采集设备可以包括气象站、水位计、水质监测仪等,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灌区内的环境状况。
2. 数据存储与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数据存储可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或者分布式存储系统,以满足大规模数据的存储需求。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和数据备份等工作,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分析与决策子系统该子系统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以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决策可以包括灌溉调度、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决策,以提高灌溉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 用户界面子系统该子系统提供给用户一个友好的界面,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查看和操作系统。
用户界面可以包括Web界面、挪移应用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用户可以通过界面查看灌区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设置。
三、功能模块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数据分析与决策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
1.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该模块负责采集灌区内各种环境数据和设备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灌区内的气象、土壤、水质等数据,传输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方式进行。
2. 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该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数据存储可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或者分布式存储系统,以满足大规模数据的存储需求。
灌区信息化平台软件
平升电子灌区信息化平台软件是为灌区信息化管理专门设计的软件,它对水雨情、地下水、墒情、气象、明渠流量、用水量、图像监测信息进行采集与处理,为灌区管理单位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查询、统计分析,通过该软件远程控制泵站/闸门,为灌区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管理方式。
灌区信息化平台软件为灌区工程安全运行、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率提供有力的支持。
软件特点:
●兼容水利部《水资源监测数据传输规约(SZY206–2016)》、《水文监测数据传输规约(SL651–2014)》的遥测终端机RTU。
●兼容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通信方式的遥测终端机RTU,如
2G/3G/4G/LoRa/NB-IoT/北斗卫星。
●远程控制泵站/闸门、远程维护、远程程序升级,解决频繁去现场的问题。
●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PC端软件和手机APP软件相辅相成,休息工作两不误。
●近二十年项目经验,应用于全国各地项目,如:山西运城灌区信息化项目、广西灌区量水监测系统…….
●数据、图像同屏显示,直观了解灌区状况,便于快速做出决策。
●预警+报警,让管理更轻松。
软件界面展示:
监控中心软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