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事儿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5
宋朝的历史事件与重要人物评述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960年持续到1279年,共有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在这段时期里,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下面将对宋朝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评述。
一、历史事件评述1.靖康之变靖康之变发生在1127年,当时的北宋朝廷被金朝的军队击败,皇帝赵宗真和许多重要官员被俘虏,导致北宋灭亡。
这一事件震惊整个国家,也标志着北方政权的更替。
靖康之变对于宋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挫折,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建炎南渡建炎南渡是南宋建立的重要事件,发生在1129年。
当时,本来被俘的宗室赵构逃脱,重整旗鼓,并在南方建立了南宋朝廷。
建炎南渡标志着南宋的建立,南宋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于宋朝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3.战争与外交在宋朝的历史中,战争和外交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宋朝与辽朝、金朝等周边国家发生过多次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是淮南宋金战争。
此外,宋室还通过外交手段与辽朝、金朝等国家进行了多次和平谈判和边界划定,维护了边疆的稳定。
二、重要人物评述1.赵匡胤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他在北宋建立后成为皇帝,是宋朝建立的重要人物。
他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包括革除陈弊、整顿军队等,为北宋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2.王安石王安石是北宋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他主张变法改革,提出了“青苗法”、“免役法”等一系列的政策来改善民生和国家财政状况。
虽然他的变法政策引起了一些争议,但对于宋朝的发展和制度变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陆游陆游是南宋时期的重要文人和抗金名将。
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以其咏史抒怀和豪放洒脱的诗文而闻名。
在抗金战争中,陆游担任将领,积极参与南宋的抗金斗争,为维护宋朝的尊严和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4.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抗金名臣和爱国诗人。
他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杰出的成就,他的《过零丁洋》等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民族精神的思考与追求。
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历史上涌现了许多重大事件,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着重介绍宋朝的几个重大历史事件。
一、建立宋朝东汉末年,中国分裂成三国,经历了三国鼎立的乱世。
三国时期结束后,中国重新统一,进入了晋朝时期。
然而,晋朝持续了不久就陷入割据之中,并最终灭亡。
在经历了非常时期的洗礼后,中国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北方的统一由隋朝完成,而南方的统一则由唐朝完成。
唐朝的权力逐渐衰落,最终导致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这段时间内,北方的五个军阀相互争斗,形成了一个相对混乱的时期。
而南方也是形势复杂,十个政权交替执政,各自争夺一方。
直到960年,赵匡胤在汴京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为中国带来了安定。
二、靖康之耻北宋时期,宋朝面临了来自北方的辽国和金国的威胁。
辽国和金国都是强大的游牧民族,不断侵略宋朝边境,导致北方的辽宋和金宋两个边疆州一直处于动荡状态。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125年,金朝灭辽。
金国的崛起使宋朝的边境防线受到严重威胁。
而后,1130年代,金朝开始对宋朝南方边疆进行改土归流政策,寻求向南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一政策最终导致了1127年的靖康之耻。
金国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和大量官员,标志着北宋的灭亡。
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耻辱的事件,也使得南宋建立起来。
三、王安石变法宋朝的中后期,国力衰退,政治腐败严重。
继位的宋理宗和宋度宗两位皇帝分别亲政,但未能有效改变形势。
而在王安石的治下,宋朝进行了被称为“王安石变法”的一系列改革。
王安石变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推行青苗法,使地主阶级和士大夫作为农村的合作社股东,改善农民生活,并提高赋税收入;二是推行免役法,通过设置文生官职以补充官员,减轻地方徭役的负担。
王安石变法一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产能力的增强。
然而,同时也引起了地主阶级和官僚集团的反对,最终导致变法失败。
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_宋朝历史事件介绍宋朝重文轻武之风,影响深远,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然而史学界对于导致这一风气形成的北宋崇文抑武政策的研究却存在不足,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一:陈桥兵变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病死,子柴宗训即位,年方7岁,主少国疑。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撤与石守信、王审价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队实权。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
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
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
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1]年少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治不稳。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
当时主政的符太后乃一介女流,毫无主见,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屈尊求救于宰相范质,皇室威严荡然无存。
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推脱兵寡,不能出战。
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
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二: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禁军军将也黄袍加身,使类似澶州兵变和陈桥兵变的历史剧重演,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威胁利诱双管齐下,暗示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赵匡胤与汉高祖、明太祖大杀功臣之举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使用的和平手段,不伤君臣和气就解除了大臣的军权威胁,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内方略。
宋朝的历史事件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一个充满着各种历史事件的时期。
在这篇文章中,将介绍一些宋朝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一、北宋建立北宋是宋朝的第一个阶段,自960年至1127年。
在北宋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了显著的发展。
这个阶段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发动的靖康之变。
1. 靖康之变靖康之变发生于1127年,金朝军队攻陷了开封,俘获了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钦宗,并结束了北宋的统治。
这个历史事件导致南宋的出现,对整个朝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南宋的兴起南宋是宋朝的第二个阶段,自1127年至1279年。
在南宋时期,国家虽然失去了北方的统治,但在南方建立了新的政权。
南宋时期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以下是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
1. 建炎北伐建炎北伐是南宋初年,即继续抵抗金朝统治并试图夺回失地的一系列战争行动。
南宋的创始人赵构发动了这次北伐,但最终失败了。
尽管如此,这场战争表明南宋政权的坚持和反抗金朝的决心。
2. 程朱理学之争程朱理学之争是南宋时期的一场学术争论,主要在理学领域展开。
这场辩论的一方以程颐、朱熹为代表,主张对经典的阐释和研究;另一方以陆九渊、李侗为代表,主张自由思辨。
这场争论对后来的理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 南宋经济的繁荣南宋时期,由于国家的安定和发展,经济得到了繁荣。
自然灾害减少、农业生产提高、商业贸易发展等因素都促进了南宋经济的繁荣。
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也为后来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辽金南宋三国时期辽金南宋三国时期指的是南宋和辽、金两个北方政权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斗争。
这个阶段持续了一段时间,对整个宋朝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辽金争夺南宋与辽、金两个北方政权之间一直存在着领土、权力和利益的争夺。
在这个时期,南宋与辽、金两个政权之间交战不断,形成了复杂的格局。
2. 介石岛之战介石岛之战是南宋与金朝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
中国宋朝历史事件时间轴960年至1279年,中国历史上的宋朝是一个充满了历史事件和重要发展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和事件。
下面的时间轴将带您回顾宋朝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
请注意,这里只列举了一些主要事件,还有许多其他事件,无法一一列举。
1. 960年:北宋开国- 赵匡胤发动靖康之变,废黜后蜀,建立北宋朝廷,自称宋太祖。
2. 970年:开创政治体制- 赵匡胤实施靖康之耻,废除“制科”,设立“制科”。
3. 975年:平定北方辽国威胁- 阻止辽国南侵,确保充实北方防御。
4. 985年:大宗政权移动- 北宋时期,政权由开封迁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并成为北方最重要的中心。
5. 1037年:发展科技创新- 苏颂等学者在科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
6. 1043年:开设国子监- 设立国子监,培养士人、官员,并形成古代教育体系的一环。
7. 1086年:实行科举制度- 程朱理学逐渐形成,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
8. 1111年:北方金朝崛起- 金世宗完颜亮篡位,建立金朝,开始对北宋发起进攻。
9. 1126年:金朝攻占开封- 金兵入侵北方,南宋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北宋亡。
10. 1162年:南宋抵御金朝进攻- 南宋开启抵御金朝进攻的新阶段,开始使用焦土战术。
11. 1206年:蒙古帝国崛起-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建立蒙古帝国,成为南宋最大的威胁。
12. 1215年:蒙古灭西夏- 蒙古军队灭亡西夏,逼近南宋边境。
13. 1234年:金朝灭亡- 蒙古军队攻灭金朝,南宋成为蒙古帝国的附属国。
14. 1279年:南宋灭亡- 元军攻破南宋首都临安,南宋灭亡,结束了宋朝的历史。
以上是宋朝历史中一些重要的事件。
这个时间轴只是列举了一些主要事件,还有许多其他重要事件没有一一列举。
通过回顾宋朝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以及那些为中国历史留下重要遗产的人物和事件。
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_宋朝历史事件介绍宋朝重文轻武之风,影响深远,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然而史学界对于导致这一风气形成的北宋崇文抑武政策的研究却存在不足,今天给大家找来了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一:陈桥兵变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病死,子柴宗训即位,年方7岁,主少国疑。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撤与石守信、王审价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队实权。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
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
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
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1]年少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治不稳。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
当时主政的符太后乃一介女流,毫无主见,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屈尊求救于宰相范质,皇室威严荡然无存。
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推脱兵寡,不能出战。
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
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二: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禁军军将也黄袍加身,使类似澶州兵变和陈桥兵变的历史剧重演,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威胁利诱双管齐下,暗示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赵匡胤与汉高祖、明太祖大杀功臣之举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使用的和平手段,不伤君臣和气就解除了大臣的军权威胁,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内方略。
南宋十大历史事件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其历史上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以下是南宋十大历史事件:
一、靖康之耻:靖康之耻是南宋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指的是金国入侵南宋,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导致南宋政权的崩溃和灭亡。
二、岳飞抗金: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将领,他率领军队抗击金国的入侵,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成为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
三、宋宁宗时期的政治改革:宋宁宗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包括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官僚制度、加强军事力量等,使得南宋政权得以维持。
四、张俊起义:张俊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起义军领袖,他率领起义军反抗南宋政府的统治,虽然最终失败,但对南宋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南宋文化的繁荣:南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化人物和文化作品,如苏轼、辛弃疾、《红楼梦》等。
六、宋理宗时期的靖康之变:宋理宗在位期间,发生了靖康之变,导致南宋政权的动荡和衰落。
七、南宋的海上贸易:南宋时期,中国的海上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繁荣的贸易中心之一。
八、金朝灭亡:南宋时期,金朝灭亡,标志着中国北方的统一,也为南宋政权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九、南宋的科技发展:南宋时期,中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对世界科技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十、宋孝宗时期的政治改革:宋孝宗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如设立保甲制度、推行科举制度等,使得南宋政权得以维持和发展。
宋朝的历史事件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传承5000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那么有关宋朝的历史事件有哪些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宋朝的历史事件,希望能够帮到你!宋朝的历史事件篇一:北宋最短命的皇帝宋哲宗宋哲宗赵煦即位时只有10岁,虽然年纪很小,但坐在朝廷上却是神情庄重,言谈举止不失帝王风度。
史书上说他“天表粹温,进止中度”。
一次在大殿上,有个太监拿奏折时,不小心把宋哲宗的头巾碰掉了。
当时,宋哲宗才剃过头,头巾突然掉下来,头皮显得明光发亮,看起来滑稽可笑。
殿上的大臣都忍俊不禁,只好低着头装作没看见。
太监也吓得惊慌失措,站在那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旁边另一个太监急忙拾起头巾,重新给宋哲宗戴上。
宋哲宗始终坐在那里,不发一言,不动声色,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散朝后,宫内总管过来请示如何处理那个太监,宋哲宗这个时候反而微笑着说:“区区小事,不必计较。
”对这个无意出错的太监不再进行追究。
后来,辽国派了一名使者来觐见宋哲宗。
宰相蔡确考虑到辽人的长相看起来有些特别,而且衣着打扮和汉人也不一样,担心年幼的宋哲宗见到后害怕。
于是,蔡确就提前给宋哲宗详细讲解辽人的各种情况,请皇帝见到辽人后不要感觉惊奇,免得失态。
宋哲宗听着,毫无表示。
蔡确不放心,又反复讲了好几遍。
等到蔡确不说话了,宋哲宗这才板着脸问:“这个辽人是不是人?”蔡确当时没有明白皇帝的意思,应声答:“当然是人,是属于其他种族的人。
”宋哲宗冷冷地说:“既然是人,有什么可害怕的。
”蔡确愣了半天才回过神,知道这个小皇帝不简单,赶紧行礼退了下去。
宋哲宗虽然少有大志,但寿命不长,年仅25岁就病逝了,是北宋寿命最短的皇帝,也是葬在巩义陵区的最后一个北宋皇帝。
宋朝的历史事件篇二:宋哲宗死于纵欲过度而非感冒风寒宋哲宗只活了23岁,也不是长命的皇帝宋徽宗赵佶是宋哲宗赵煦的异母弟,哲宗生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十二月,徽宗生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五月,兄弟二人年龄相差不到6岁。
宋朝重大历史事件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哪个阶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记忆中,故事都是传承历史的重要媒介,是陈述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
那么关于宋朝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宋朝重大历史事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宋朝重大历史事件篇一: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是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庆历新政失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朝廷内外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
嘉佑三年(1058年),王安石进京述职,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主张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建议朝廷改革取士、重视人才,请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
但没被仁宗采纳。
治平四年(1067年),久慕王安石之名的宋神宗即位。
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遂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非常信任和器重王安石。
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王安石再次提出全面改革的想法,指出“治国之道,首先要效法先代,革新现有法度”,并勉励神宗效法尧舜,简明法制。
王安石认为,北宋国家贫苦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农民之所以贫苦和不能从事生产,一方面是由于官僚富豪兼并了大量土地,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把繁重的徭役加在农民身上。
因此,最好的理财富国之路,是依靠天下所有的劳动力去开发自然资源,是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流。
王安石随后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指出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神宗采纳王安石的相关主张,并要求其尽心辅佐。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王安石提出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神宗赞同。
宋朝发生的历史事件虽然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历史故事承担着传播年轻的历史教学的重要使命。
有关宋朝发生的历史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宋朝发生的历史事件,希望能够帮到你!宋朝发生的历史事件篇一:泥马渡康王小康王从金营逃出,被金兵一直追到象山县的剡江口。
小康王举目一看万丈碧海,波浪滔天,前无去路,后有追兵。
真是插翅难飞。
正在这时,突然有一个大汉牵着一匹白马,走到康王眼前,一把将康王扶上马背加上一鞭,那马四脚腾空,跳入海中,一直跑到杨村乡缸爿山南麓上岸。
缸爿山岩里留下了一只马蹄印。
再从缸爿山北面入海跑到翔鹤潭。
突然一跳把康王跌在地上。
等他爬起来马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康王只得向前走去。
走不多远,看见村边有一座庙宇,门上匾额大写“丁松庙”三个金字。
进门一看,见东首塑一匹白马,马毛还在滴水,很象自己骑着过海的那匹马。
他惊奇地说:“难道渡我过海的竟是泥马吗?泥马遇水怎么还不崩掉呢?”话刚说完,“嘭”的一声,那马崩掉了。
这时,康王听到马铃声由远而近,原来金兵追到。
他立即躲在神龛里,向菩萨暗暗祝告:“我若有登基之日,必定重修庙宇,再塑金象。
”追来的金兵,看见康王逃进庙里,暗忖这回总可柯牢了,不想走到门口一看,只见到处是蜘蛛网,并无有人进去的痕迹,于是没有进庙去搜查,一直向西朝曹村那面追去了。
康王等听不见人马声了,从里面出来,往北逃去。
金兵往西追了一程,看看连个影也没有,又回到了丁松庙,看见门口一大片蜘蛛网没有了,于是拨转马头,立即往北追去。
追了一会,望见前面有一个人在奔跑,不是康王是谁,便催马加鞭,飞快地追了上去。
康王拼命往前逃,逃到爵岙村时,刚好村边有个姑娘在晒谷。
他一见追兵已近,进村已经来不及了,只得要求姑娘帮他给躲一躲。
姑娘一看是个后生,为难地四周一看,并无藏身之处。
眼见追兵就要到来,她急中生智。
马上提起一只空箩,叫后生坐在地上,用箩罩住,自言自语地说:“可惜我是女子,不能坐在箩上,怎么办呢?”康王在里面答道:“不要紧,寸板隔千里,箩底与楼板一样,你只管坐在上面吧!”于是姑娘坐在箩上,缠起脚来。
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_宋朝发生哪些历史事件宋朝遣往辽国的使节中贺岁使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贺岁使包括生辰使和正旦使。
宋统治者为了与辽国维持和平外交,今天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宋朝历史事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朝历史事件一:金匮之盟金匮之盟,俗作金柜之盟,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赵光美的生母)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命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弟赵光义。
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
)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在司马光《涑水记闻》、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著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赵光义继承,正史记载是奉太后“金匮遗诏”之命行事。
此即金匮之盟的来历。
《宋史》——《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后病,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
太后自知命已不长,召宰相赵普入宫。
太后问太祖:‘你知道怎样得天下的吗?’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统治天下耳。
假如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所拥有乎?汝死后当传位于汝弟。
四海至广,能立长君,国家之福也。
’太祖顿首泣道:‘敢不如教诲!’太后转过身对赵普说:‘尔同记吾言,不可违背也。
’赵普于床前写成誓书,普于纸尾写‘臣普书’。
藏在金匮(同柜),命谨慎小心的宫人掌之。
” 在司马光《涑水纪闻》、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著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宋朝历史事件二:宋辽战争宋辽战争,一般是指自979年宋朝北伐以来,终于1004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一系列宋辽间以燕云地区领地争端为主的长期战争。
最终宋辽双方约为兄弟之国,结束了25年宋辽战争。
百年后金朝建立,宋徽宗与金太祖订立海上之盟,于1122年派童贯、种师道、刘延庆率军联合金朝攻打辽国南京,未能成功。
五代后唐清泰末,辽(契丹)帝耶律德光扶植石敬瑭攻灭后唐称后晋皇帝后,从石晋王朝攫取了燕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区)之地并以此为基地,不断袭掠中原。
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统治时间长达319年,期间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这些事件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宋朝的几个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介绍。
一、北宋建立和靖康之耻北宋的建立是宋朝的第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公元960年,赵匡胤自立为帝,建立了北宋。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局,标志着中国统一的开始。
北宋初期的统治者重视国家治理和军事实力的建设,推行了许多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政策。
然而,北宋一直受到北方辽、金等民族的侵扰,并最终在1127年遭到金国的入侵,靖康之耻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永远不能磨灭的污点。
二、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是宋朝历史上的另一个重大事件。
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中期,旨在解决社会不平等和官僚腐败等问题。
他引入了新的政策和制度,包括青苗法、免役法和保甲法等,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王安石变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朝的经济繁荣,但也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和反对声浪。
最终,在其他权贵和士人的反对下,王安石辞去宰相职务,变法也宣告失败。
三、南宋建立和对金的抗争靖康之后,北宋灭亡,被迫南迁。
随后,在南方的临安(今杭州)建立了南宋。
南宋的建立重新确立了中原地区统治者的合法性,并对金朝进行长期抵抗。
南宋王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城市商业繁荣,科技和文化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南宋重点发展海上贸易,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南宋诞生,南宋的瓷器——青瓷和汝瓷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
然而,宋朝始终无法收复失地,南宋王朝最后在1279年被元朝所灭。
四、岳飞与抗金战争岳飞是宋朝历史上的一个英雄人物,他在宋与金的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岳飞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他在许多战役中都取得了重大胜利。
然而,由于拥有较高的声望和忠诚于国家的立场,岳飞成为了一些权臣的眼中钉。
最终,他被秦桧陷害,被北方辽国扣留并遭遇杀害。
岳飞的死引发了民间的强烈愤慨,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世佳话。
1、陈桥兵变。
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标志着宋朝的建立,史称北宋。
2、杯酒释兵权。
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3、北宋统一战争。
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宋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方略,举兵平荆湖、灭后蜀、南汉、南唐、北汉诸割据政权,北宋并没有完全统一中国,只是实现局部统一的战争。
4、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北宋灭亡。
宋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期间发生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
本文将介绍一些宋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1. 赵匡胤称帝(960年)赵匡胤是宋朝建立者,他在北宋初年起兵抵抗后周,并于960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称帝建立了宋朝。
这一事件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统一了中国大陆。
2. 稻草人起义(1040年)稻草人起义是北宋时期的一场农民起义,由南方农民李鳞领导。
起义军使用稻草人作为标志,因而得名。
起义军最初势力蔓延至黄河流域,对北宋政权造成威胁。
然而,起义最终被北宋政府镇压下来。
3. 王安石变法(1069年-1085年)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一次重大的政治改革。
王安石主张通过推行新政策来解决北宋时期面临的种种问题,例如财政困难、兵源不足和地方官吏腐败等。
他的改革包括推行青苗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等。
然而,变法遭到官僚阶层和士大夫的强烈反对,并最终在继任宰相冯京的反对下被废黜。
4. 契丹入侵(1125年-1127年)辽朝的契丹族在1125年入侵北宋。
由于内外交困,北宋军队没有能力有效抵抗契丹入侵。
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被契丹军攻破,皇帝赵构被俘,这一事件被称为靖康之耻。
5. 南宋建立(1127年)北宋灭亡后,由于赵构的弟弟赵构自行称帝,建立了一个南宋政权。
南宋政权首先在南京建立,随后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南宋政权在其治下持久地与金朝进行战争,并保持了大约150年的独立。
6. 南宋文化繁荣(11世纪至13世纪)南宋时期,中国文化达到巅峰,许多重要的文化成就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
著名诗人苏东坡、陆游、杨万里等在这一时期活跃。
南宋时期还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经典,如《范文正公集》、《林则徐全集》等。
7. 蒙古帝国入侵(1235年-1279年)蒙古帝国的忽必烈汗率领军队入侵南宋。
南宋政权虽然进行了多次抵抗,但最终在1279年在海上阵地临阵躲避被蒙古军队摧毁,南宋政权灭亡。
宋朝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具有历史性、真实性、生动性、启发性和篇幅适宜等特点,那么有关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宋朝历史事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宋朝历史事件篇一:赵匡胤以愚治巧赵匡胤陈桥兵变后,挥师征杀,统一了中国北方,吓得盘踞在东南方的南唐俯首称臣,岁岁纳贡。
这年,南唐遣吏部尚书徐铉作为进贡使,前来进贡。
别看那时南唐弱小,却因连年太平,文化事业没遭摧残,文化水准较长久混战的中原一带高得多。
每年南唐进贡,宋朝都要派一人前去作押伴使。
押伴使和进贡使二人一路上两宿同住,海阔天空地闲谈,实际上是在比较才学,为各自的国家争光。
这年徐铉亲作进贡使,可使宋朝君臣犯了难。
那徐铉是天下闻名的才子,不但知识渊博,而且言语犀利,口若悬河,北宋臣子们个个自料不是他的对手,所以谁也不敢去充任押伴使。
最后,这难题报到太祖赵匡胤那里。
赵匡胤说:“这事好办,就交给我选人好了,你们去准备其他的。
”这时,赵匡胤想起了庄周讲的“运斤成风”的故事,凡是好手,都得有对手才行,若无对手,他便失去了兴趣,发挥不出自己的才智技能来。
于是,他从自己的殿前侍卫中挑出十个目不识丁的兵士,并指着其中一特别粗俗的说:“今年就叫他去!”众臣下不敢反驳,可谁也认为今年非败给徐铉,大丢国格不可。
那名侍卫打扮起来,在众人簇拥下来到南唐。
徐铉见来人相貌粗俗,轻蔑一笑,但又一转念,人不可貌相,还是小心为好。
于是开动脑筋,调动口舌,古今南北地讲了起来。
那侍卫全然不懂,只见徐铉讲得口沫乱飞,觉得可笑,不觉笑出声来。
徐铉以为自己讲话中有了漏洞,连忙刹住。
如此再三,直让徐铉摸不着头脑。
有时徐铉用话头引那侍卫讲说,那侍卫一点不知,只是点头支吾,又让徐铉摸不着头脑。
日子一长,徐铉觉得淡然无味,也就不再开口了。
来到宋都,大家见徐铉闭口不谈,以为是侍卫杀了他的锐气,于是都佩服赵匡胤会用人。
宋朝历史事件篇二:陈桥驿兵变周世宗在位的时候,手下有个重要大将,叫赵匡胤。
他是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爱好练武,投奔到郭威部下,后来又跟随周世宗东征西战,立下了不少战功。
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阶段,共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下面是由店铺为你整理的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1:陈桥兵变公元960年2月3日(正月初三),赵匡胤统率大军出了东京城(今河南开封),行军至距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陈桥镇)。
东京城内起了一阵谣传,“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
”朝中文武百官多数人虽不信,但已慌作一团。
这天晚上兵变计划开始, 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
这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即宋太宗)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万岁,遂拥立他为皇帝。
于是赵匡胤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
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
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卒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
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开封。
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封恭帝柴宗训为郑王。
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建立了赵宋王朝。
在北宋取代后周的过程中,因赵匡胤注意严肃军纪,一回开封就下令军队各归兵营,开封城中没有发生以往改朝换代时出现的那种烧杀抢掠的混乱局面,因而得到原后周大小官吏的支持。
这样,北宋在原后周统治区已基本上稳定了局势。
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2: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禁军军将也黄袍加身,使类似澶州兵变和陈桥兵变的历史重演,所以通过一次酒宴,威胁利诱双管齐下,暗示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宋朝发生的历史事件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下面是由店铺为你整理的宋朝发生的历史事件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宋朝发生的历史事件1:金匮之盟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赵光义继承,正史记载是奉太后“金匮遗诏”之命行事。
此即金匮之盟的来历。
《宋史》——《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三年(公元961年),太后病,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
太后自知命已不长,召宰相赵普入宫。
太后问太祖:‘你知道怎样得天下的吗?’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统治天下耳。
假如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所拥有乎?汝死后当传位于汝弟。
四海至广,能立长君,国家之福也。
’太祖顿首泣道:‘敢不如教诲!’太后转过身对赵普说:‘尔同记吾言,不可违背也。
’赵普于床前写成誓书,普于纸尾写‘臣普书’。
藏在金匮(同柜),命谨慎小心的宫人掌之。
” 在司马光《涑水纪闻》、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著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历史上人们虽然相信有所谓的“金匮之盟”,但却找不到盟约的原文。
直至今世,怀疑和相信两派学人争论不休,尚无定论。
宋朝发生的历史事件2: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
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
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
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宋、辽之间百馀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宋朝那些事儿A文:故事要从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开始说起。
公元927年,一个男婴诞生于河南洛阳夹马营。
据传说,这个男婴出生时恰是3月21日夜半,当时,红光满地,异香久经不散,男婴出生后体有金色,三天未变。
这个男婴可不是平凡人,而是后来的宋朝太祖赵匡胤。
公元960年的元月初一,赵匡胤受后周恭帝柴宗训的命令,率兵抵御北汉及契丹的联兵犯边。
谁也没有想到,士兵们的一次哄闹竟彻底改变了只是后周将领的赵匡胤的命运,将其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同年同月的初三夜晚,大军于陈桥驿发生哗变,隔日清晨,将士们便力拥赵匡胤为帝,将黄袍披在了赵匡胤的身上,这就是我们耳闻能详的“陈桥兵变”。
随后,大军回师京城,逼迫后周恭帝退位,赵匡胤登基。
一切都很顺利,似乎是顺应天意。
一个让中国在经济,文化,学术上达到历史巅峰的朝代——宋朝,就这样诞生。
赵匡胤在位期间,致力于统一全国,采用“先南后北”的策略,消灭了许多南方割据政权,他统一大业的愿望直至其弟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才得以实现,赵匡胤登基之后,日夜回想着“陈桥兵变”的情景:自己的胞弟赵光义和大将赵普将黄袍披在自己身上,膝下万人高呼“万岁”。
一遍遍的回想让赵匡胤浑身一颤,便心生余悸:“如果有一天我的部下将黄袍加在他人身上,高呼万岁,他像我一样自立为帝,逼我退位,我该怎么办呢?”于是,才有了后来的两次“杯酒释兵权”。
公元961年和公元969年,宋太祖赵匡胤将手握重兵的将军,地方官吏及武将全部剥夺兵权,委以虚职,并改成文官带兵,将兵权,财政大权统统集中到中央,紧紧地握在了宋太祖赵匡胤的手中。
宋太祖先后两次的“杯酒释兵权”使北宋军队的战斗力下降。
北宋与辽与西夏的连年争战,互有胜负,最终,北宋与辽与西夏议和,“澶渊之盟”给辽所带来的好处让辽主忽略了被辽控制和压迫的女真一族正迅速强大。
十二世纪初,也就是公元1115年,阿骨打建金。
那是,宋朝的帝王已是第八世的宋微宗赵佶,此人昏庸无能,目光短浅,宋微宗见辽国势弱,便派使者向金提出了联金灭辽的事宜。
最终,辽在宋金的共同的打击下,灭亡。
随后,金又将攻击目标转向了北宋,以北宋收容金国叛将为借口,挥兵南下。
宋微宗在极度恐惧之中逼太子赵桓登基,相传,赵桓不愿登基,便苦苦哀求父亲,而宋微宗赵佶以不登基及不孝来威胁赵桓,在赵桓哭昏过去之时,把他推上了危险的皇位,赵桓就是宋钦宗。
宋钦宗赵桓派人向金议和。
而后,公元1127年,金再次南下,攻陷首都,俘两位北宋末代皇帝宋微宗和宋钦宗以及赵宋皇族皇戚,机要大臣和仆人等三千多人,北宋灭亡。
这就是“靖康之变”,而对于宋朝百姓而言,可谓是莫大耻辱。
宋朝不会就这样亡国,因为在“靖康之变”中,康王赵构得以幸免,他是宋微宗在“靖康之变”中唯一幸逃的亲儿子。
公元1127年,赵构在大臣张邦昌和孟太后的帮助下于南京即位,称宋高宗,建立了南宋王朝。
宋高宗赵构虽于乱世之中建立了南宋——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一个王朝,但是,宋高宗本人却是一个胆小如鼠,自私而不顾大局的人,他拒绝主战派的抗金主张,又担心宋钦宗回来后自己的皇位不保,所以面对金的多次进军南侵,宋高宗赵构总是卑躬屈膝的差人议和,只有迫于形势的情况下才会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大将,而岳飞的每次出征几乎都以大胜而归,以至于金人感叹“撼山易,憾岳家军难”,就在岳飞即将彻底打败金人迎回微宗和钦宗二圣之时,宋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飞班师,派秦桧议和,北伐之功就这样毁于一旦。
宋高宗虽自私不顾大局,但他还是一个有孝心的皇帝,秦桧与金人勾结,金提出了将宋高宗生父生母的遗体送回宋朝,杀岳飞一命为议和条件。
公元1142年1月,宋高宗赵构和秦桧以莫须有的“逆反”罪名杀害岳飞及其子岳云。
后主战派能将韩世忠等人被秦桧迫害。
公元1129年,苗傅,刘正彦发动“苗刘兵变”逼迫宋高宗赵构退位,孟太后为稳定局势,传旨让仅有三岁的元懿太子赵旉即位,为宋简宗。
宋简宗赵旉在位时间只有短暂的26天,不久张浚平凡叛乱,宋高宗复位。
同年,因宫女的疏忽惊吓而死,元懿太子是是宋高宗赵构的唯一子嗣,所以迫不得已选择宋太祖赵匡胤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赵眘即位。
赵光义的一支到这就断了,而赵匡胤的后代却达到了三千多人,三千选一并非易事,最终通过层层筛选,宋高宗赵构选择从赵眘和赵璩两人当中再进行选择,从而有了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赵璩比赵眘胖些更讨皇上喜欢,一日,宋高宗令二人到正殿交谈,交流之中,后妃所养的一只猫跑了出来却遭到了赵璩的厌烦和赵眘的怜爱,宋高宗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对一只猫都如此仁爱,那对宋朝的万千百姓岂不是更加仁慈,将来一定是一位仁慈的善主。
”后来,赵眘的确成为了南宋最有作为的仁慈之君。
宋高宗赵构虽不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但选拔人才的眼光和手段却是明亮而值得称赞的。
公元1162年,56岁的宋高宗下诏退位,太子赵眘即位,即宋孝宗,宋高宗退位后自称太上皇,退位后,纵情享乐,花费巨大。
但是,宋高宗的一生也做过真正的聪明事,并不是糊涂了一生的皇帝。
例如赵构否认了秦桧让他的儿子接替宰相的位置,再例如对于宋孝宗赵眘平反岳飞冤狱没有反对。
公元1187年10月8日宋高宗赵构逝世。
宋孝宗即位后,改革朝政,力图恢复,宋朝相对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平凡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认识,锐意收复中原。
公元1163年,宋孝宗令赵显忠等出兵北伐先胜后败,宋孝宗不得已与金议和,将原本向金称臣的关系改为叔侄关系,称隆兴合议。
尽管如此,宋孝宗依然想要恢复中原,继续整顿军备,直到后来宋朝多次出兵北伐失败及虞允文等一批主战派将领的辞世,让宋孝宗恢复中原的愿望彻底破灭。
但在内政上,孝宗仍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治罚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爱惜臣民,总体上,是宋孝宗使宋朝内政形势有所改观。
宋孝宗会不会彻底改变在命运中渐渐走向衰亡的宋朝呢?自然不会,这一切都只是历史用来陈述真理的一枚棋子,宋朝是也,宋孝宗是也。
在公元1187年宋高宗撒手人寰后,孝宗对政治日益冷淡,最终传位于赵淳,即宋光宗,光宗即位不久后便得了精神疾病。
公元1194年孝宗逝。
由于宋光宗的神经异常和对父亲的不孝,光宗在其父宋孝宗死后,拒绝服丧。
这也引起了朝廷上下的不满,临安动乱,局势不稳,朝廷另立新君。
公元1194年,光宗赵淳之子找扩即位,即宋宁宗。
史书上记载着“宁宗不慧,智力低下”,因为愚笨,所以仁慈,南宋在宋宁宗的统治下较为安宁,更准确的说,是在权臣韩侂胄和史弥远的操控下百姓安宁。
宁宗初期,韩侂胄很是猖狂,将朝中反对自己的人借“伪学”之名全部赶出朝廷,这一切都被另一位权臣史弥远看在眼里,史弥远借“韩侂胄北伐失败”与主和派及韩侂胄的反对者连成联盟,拉拢人心,而金人又以杀韩侂胄为议和条件之一。
公元1207年,史弥远伪造圣旨,杀韩侂胄。
从此开始了史弥远专政时期。
12世纪初,蒙古族崛起,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金与南宋遇到了真正的最强的敌人。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逝世。
他的儿子窝阔台根据他临死前的战略部署,开始灭亡金国的军事行动。
后来,金朝皇帝金哀宗辗转逃到蔡州,金国正面临蒙古的步步紧逼和亡国的危险,而在这时,南宋朝中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联蒙抗金,另一派认为应铭记唇亡齿寒的道理,援助金朝,让金成为南宋的藩屏。
金哀宗只能向南宋苦苦哀求,讲明唇亡齿寒道理,希望两国联盟,共同抵抗蒙古,然而,过去的耻辱和大片的土地诱惑让南宋皇帝宋理宗失去了最起码的判断能力。
拒绝哀宗,联手蒙古,攻金!公元1231年,假道南宋的任务由拖雷率领的三万铁骑来执行,而南宋既不敢拒绝又觉得让人假道有损朝廷尊严,在在半推半就中与拖雷发生冲突,只是宋军毫无战斗力,但陕南一代双方交战后,宋军阵亡士兵和屠城的百姓就达十万多人。
从此,宋军再无勇气抵挡。
拖雷仅以三万骑兵就攻陷金国首都,这极大的震撼了南宋朝野。
公元1234年5月,金哀宗自缢,金朝灭亡。
金哀宗死后,南宋大将孟珙将其遗骨带回临安,宋理宗将其遗骨供奉于太庙,以告宋微宗和宋钦宗的在天之灵。
金国灭亡后,蒙军北撤,河南空虚,宋理宗意图据关、守河、收复失地。
公元1234年,宋理宗任命赵葵为主帅,全子才为先锋,下诏出兵河南。
六月十二日,全子才收复南京。
七月五日,宋军进驻开封。
但由于粮草不济,贻误战机,宋军进攻洛阳时被蒙军伏击,损失惨重。
各路宋军全线败退。
“端平入洛”宣告失败,宋在此役中损失惨重,大量精兵与物资付诸流水,也为之后蒙古侵宋提供借口。
“端平入洛”之后,理宗怠于政事,沉迷于声色犬马,朝政大坏。
1235年,蒙军派遣大军南侵,被南宋名将章梦飞击退。
1254年,蒙古军陷潼关,直逼西京,章梦飞受命挂帅抗御,任御苑统卫兼左司马事,行军不坐乘,爱兵如子女,与士兵同食,深得将士爱戴,士气十分高涨。
1255年,盛夏溽暑,蒙古军失去戒备,章梦飞计划收复潼关,用缓兵计麻痹敌人,时机成熟后,便指挥宋军猛攻敌军阵营,蒙古军遭到宋军的突然袭击,溃不成军,潼关一举被宋军攻克,章梦飞因此名声大振,深得宋理宗的敬重。
蒙军并不甘心失败,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两次南侵,其前部几乎接近长江北岸。
由于宋军奋勇作战,打败了蒙军,再一次挫败蒙军度江南下的企图。
而后,南宋军民又在抗蒙将领章翔、孟珙、孟瑛、张钰等人的指挥下,多次击退蒙军,使其不得不企图绕道而行。
1259年,蒙古汗蒙哥在征战合州时受宋军的流矢所伤因而死于军中。
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与宋军交战,听到蒙哥死讯后,又得知幼弟阿里不哥准备在和林称汗,立即准备撤军以争夺大汗之位,贾似道借机派人与忽必烈议和,以保太平。
这样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为汗。
公元1264年12月26日,理宗去世,赵禥即位,是为宋度宗。
赵禥即位后不理朝政,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
右丞相贾似道因此擅权。
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攻打南宋的重镇襄阳,即襄樊之战。
贾似道封锁了所有蒙古南侵消息,皇帝并不知此事,襄阳、樊城被围三年后,度宗才得知此事。
在1273年,樊城失守,襄阳城破,在宋军继续巷战,吕文焕最终投降,六年的襄阳保卫战结束。
公元1274年8月12日,宋度宗去世,其长子赵隰即位,即宋恭宗。
当时,南宋的统治已进入瘫痪状态。
1275年,蒙元攻克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威逼建康,长江防线崩溃。
朝野大震,各界都冀望贾似道能出征,结果宋军大败。
后来,贾似道被贬,在赴任途中被监押官郑虎臣所杀。
德祐元年十一月廿日,常州失守,蒙元遂屠城。
不久平江也告沦陷,临安人心惶惶。
1276年蒙元军攻占临安,五岁的南宋皇帝宋恭宗赵显被俘,同年,临安举行受降仪式,赵显正式退位,但是,赵显的哥哥赵昰和弟弟赵昺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
公元1289年,年仅19岁的赵显被迫出家后遇害身亡。
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带领着两个幼小的皇子赵昰和赵昺继续南逃,元对其穷追不舍,赵昰于1276年于福州即位,即宋端宗。
但是小朝廷内部斗争不断,同年十一月,元军逼近福州,朝臣陈宜中,张世杰护送宋端宗赵昰和其弟赵昺乘船难逃。